杜甫上班烦躁苦闷,写下一首七律《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发泄,纪晓岚:太粗鄙的诗了
2020年年末,“打工人”当选为“十大网络热词”之一。这短短的三个字,蕴含了许多道不尽的辛酸。甚至还有网友编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之类的打油诗,来诉说打工人的悲欢冷暖。
压力大、工资少,或许大家都只能以这种自我调侃的方式,来疏解心中的苦闷吧。
一千多年的诗圣杜甫,也曾因为上班烦躁,写了一首诗: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光是从题目,就能感受到杜甫的不痛快。早秋天气,依旧苦闷炎热,但是上班要处理的文件却连续不断,实在令人烦躁。
此诗首联的上句,写出炎热的天气。七月六日,天气依旧炎热,大地就像一个大蒸笼,杜甫坐在衙署就像坐在桑拿房,大汗淋漓。那个时候可没有电风扇空调,热只能忍着。就连吃饭都吃不下去。
除了热,还有虫蚁相扰。现在大家都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所住的也多是高大明亮的楼房,自然见不到虫蚁。生活在古代,房间出现蟑螂、蜘蛛、老鼠等是见怪不怪的事情,杜甫则是担心晚上有毒的蝎子,还厌烦那嗡嗡的苍蝇。
要是普通的农夫、伙计,还能穿个短衫薄衣,但是杜甫上班需要穿上官府,长衫束带,更觉燥热。所以杜甫说发狂得想要大叫。偏偏这个时候,公文簿书不停地推给他,连续不断,怎么做也做不完。
杜甫不禁南望外边的青松山壑,想着如果山壑结冰,赤脚在上面踩踩降降温就好了。
这首诗因为风雅不存,立意不高,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此必赝作也”,认为是他人假借杜甫之名写的伪作。清朝朱瀚说:“题目就很蠢。”纪晓岚则说:“此杜极粗鄙之作。”意思就是说杜甫这诗太粗鄙了。
不过《杜臆》认为:
杜甫本来是天子近臣,但因为直言进谏被贬谪,长官应该破格相待。可从杜甫六月到华洲,一直到七月六日,当地的长官将他当做一般的掾吏对待,让他无休止的处理公文。所以杜甫借早秋的炎热,抒发郁闷的心情。
杜甫少年便有大志,希望能够辅佐皇帝,使之成为“尧舜”那般的君王,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他科举因为李林甫从中作梗落第,长安干谒十年无门,只担任了一个看管武器仓库的小官。
尽管如此,他依旧非常振奋,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进境,实现抱负。然而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乱中被俘虏。他历经艰险,从叛军中逃出,前往凤翔投靠唐肃宗。唐肃宗非常欣赏杜甫,让他做了左拾遗。
这个官职不大,却是皇帝的近臣,能够直接参与朝中大事,并像皇帝进言。只是杜甫不谙官场规则,因为营救房琯而触怒肃宗,于是他被贬谪到了华州,让他负责祭祀、礼乐等事务。这首诗,就是杜甫在华州所写。
此时的他,非常郁闷,经常在郑县亭子游玩,以疏解心中的愤懑。所以,这种环境下,杜甫随手写下这样的诗歌,是情有可原,不能因为其文学成就不高,就说成是伪作。毕竟再儒雅的人,也会有烦躁的时候,有说脏话的时候。
结合这种写作环境,再回头看看这首诗,或许诗中的蝎子、蝇虫都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