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搞错的科举考试误区,唐代与明清的进士根本不是一回事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实现“飞黄腾达”,我们在今天的全国统一高考中,多少仍能看到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子。

先秦时代,《周礼》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那时还没有科举考试,但“大比”一词却一直流传至今,汉代也没有科举考试,选拔人才靠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官人法,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杨修品评名士文章就是当时举荐人才的一种方式。真正的科举考试开始于隋唐,隋朝是短命王朝,所以真正影响后世科举考试的,是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我们经常听到的举人、进士,自唐代科举考试就用这些名称了,不过,唐代的进士与明清时代的进士根本不是一回事。

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度后,设了两个科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两个科目就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唐朝沿袭了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除了进士科和明经科外,又增加了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等,但还是以进士科和明经科为主。进士科考试重视文辞,明经科考试重视经术。唐玄宗开始,进士科最为社会看重,最受人追捧,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考取功名做官的最重要的途径,就如同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金融专业一样。唐代科举考试由地方举送人才到中央考试,那些被举送应参加考试的人通称为举人。举进士的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考进士科被录取称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后世对状元的称谓由此而来。进士及第尚未授官的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资格和公务员考试。韩愈虽然是唐宋文学八大家之首,但是进士及第后,吏部考选却未能考中,未能得到官职,所以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寻求官职。

清代参加科举考试,要先参加童试,录取后成为生员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生员又称庠生,俗称秀才,所以秀才仅仅是取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清代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举行一次,称为大比,参加乡试被录取的称为举人。乡试在秋季举行,又称秋闱。会试是乡试第二年春天举行,又称春闱,参加会试的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相当于贡献给皇上。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分三甲录取,考中被录取的统称为进士,所以清代的进士和唐代的进士不是一回事,清代的进士是逐级考上来的,难度很大,唐代是考的进士科,难度相对较小。不过,无论是唐代的进士,还是清朝的进士,都是很高级的人才,按照人才选拔的级别,估计相当于现在的院士级别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