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新 ‖ 奶奶升起的那片星空

在我脑海里,有一片纯净璀璨的星空。那是奶奶留给我的记念。

小时候,就爱听奶奶讲故事。夏日的夜晚,吃过晚饭,奶奶搬个小板凳走到当院,我和妹妹拿着蒲团坐在她身边。院子里静静的,墙角的草茉莉张开小喇叭,散发淡淡的清香。奶奶一手摇着蒲扇驱赶蚊蝇,一手指着满天的繁星讲起来。

奶奶说,天上一颗星,就是地上一个活过的人。人要是做好事,死了会变成明亮的星星,晚上给人们照亮。人要是做坏事,死了会变成“流星”——奶奶管它叫“贼星”,贼眉鼠眼,倏尔不见;坏事做多了,就会变成“扫帚星”——拖个大尾巴一闪而过,让人们指指戳戳。那时候我就想,将来要做一颗明亮的星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奶奶自然不知道杜牧这首诗,可她会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怎么和哥嫂分家,织女怎么下凡,牛郎怎么留住了织女,织女怎么爱上了牛郎,王母娘娘怎么召回织女,怎么拿簪子划出一道天河……我和妹妹一边竖起耳朵听奶奶讲,一边就瞪大眼睛搜寻银河两边的牛郎星、织女星,还有他们那两个孩子——旁边两颗模模糊糊的小星星。奶奶讲到动情处,我们也会流下莫名的眼泪。院子里有棵葡萄树,奶奶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在葡萄架下凝神细听,就会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交谈。我和妹妹信以为实,真的去听,只听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问起奶奶,奶奶说那就是他们夫妻的悄悄话,只是天上人间离的太远,我们听不清楚罢了。

除了牛郎织女,奶奶还给我们讲过孟姜女、白蛇传,讲过梁山伯祝英台,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说起秦始皇,奶奶恨的咬牙切齿。她或许不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可知道修建万里长城累死了无数百姓,破坏了无数家庭。说起法海,奶奶也是一脸的不满:人家许仙白素贞两口子和和美美,天天看病舍药救助百姓,关你老和尚什么事?非得没事找事拆散人家么?上大学时读《论雷峰塔的倒掉》,文中说:“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 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看来奶奶的看法跟鲁迅先生还是一致的。

奶奶不识字,讲故事是她最拿手的教育方法。我小时候,家里有个“戏匣子”——收音机,里边有个“故事爷爷”孙敬修讲《西游记》。我看奶奶也称得上“故事奶奶”。很多农村老太太哄孩子,只会哼唱那些老掉牙的歌谣,什么“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等等。奶奶不光会“拉大锯”,还会讲好多好多的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讲故事,在奶奶眼里或许是“文词儿”,她更愿称之为“说笑话”。每次我和妹妹缠着奶奶讲故事,奶奶就笑眯着眼,用一首歌谣开头:“说笑话儿,道笑话儿,老两口儿炒爆花儿。炒一升,吃一冬,炒一斗,吃一宿(xiǔ)”。我们也就吃着奶奶爆好的玉米花炒好的葵花籽,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奶奶讲过一个画上的美女心地善良,偷偷给穷小伙子做饭,最后两人结为夫妻;讲过一个后娘偏心嫉妒,用芦花给非亲生的孩子做棉袄;还讲过一个故事“哥仨分家”:大哥分到骡子马,二哥分到驴和牛,三弟只分到小猫小狗。农耕时节,三弟找大哥二哥借牲口,可他们不借,三弟只好套上自己的小猫小狗去耕地。大哥二哥好吃懒做,有牲口也不好好干活儿;三弟聪明勤快,不光庄稼种得好,小猫小狗还给他拉出了金元宝。大哥二哥眼红了,找茬害死了三弟的小猫小狗……故事很长很长。后来看安徒生童话《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觉得它们情节非常相似,可见中外民间文化传统很多是相通的。

戏剧,是农村人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奶奶大约看过一些老戏,也听别人念叨过一些,她也就凭记忆把一些戏的情节讲给我们听。象《秦香莲》《赤桑镇》《大登殿》《打金枝》《玉堂春》《金玉奴》《西厢记》《杜十娘》《柜中缘》《窦娥冤》《赵氏孤儿》《龙凤呈祥》等等。这些“老戏”,在我小时候被指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打入冷宫,真正在剧场或电视上看到,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奶奶常说“说书唱戏比方人”,她连批带讲,告诉我们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做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对于清官“黑老包”,奶奶很是敬佩。她说,做官就要做老包那样的清官,给老百姓说话办事儿。不能当昏官贪官,象《窦娥冤》里的桃杌和《金玉奴》里的莫稽那样坑人害人。

戏剧故事之外,奶奶还讲过很多历史故事。奶奶不识字没法儿看书,我想这大多可能来自传统评书。现在想来,大约涉及了《西游记》《水浒传》《杨家将》《包公案》《施公案》《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三侠五义》《大明英烈》等等。奶奶记得并不完整,给我讲的也就是其中一些片段,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招亲、林冲发配野猪林、武二郎景阳冈打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巧使空城计、秦琼罗成双学艺、五鼠闹东京、狸猫换太子、窦尔敦盗御马、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沈万三捐建南京城等等。

岳飞和杨家将是奶奶非常崇敬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奶奶讲得最多,我也听了一遍又一遍。上高中的时候,听评书大师刘兰芳讲《岳飞传》《杨家将》入迷,就想到童年时候奶奶的讲述。奶奶不如刘兰芳说得完整讲得精彩,但却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忠贞爱国的种子。

奶奶讲岳飞,从英雄出世遭大水、拜师学艺得神枪、武科场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直到王佐断臂计收陆文龙大破金兀术、十二道金牌调京城、风波亭冤死岳元帅,最后讲到卖国贼秦桧王氏死有余辜,在岳庙前跪谢千年遭万人唾骂……奶奶还讲过关于岳飞的“野史传说”:岳飞前世本是如来佛祖身边的金翅大鹏鸟,而秦桧的老婆王氏则为一只蝙蝠。某日佛祖在灵山讲法,蝙蝠放了一个屁。大鹏鸟觉得对佛祖不敬,咬死了蝙蝠。佛祖埋怨大鹏鸟杀生,就将其贬到凡间,转世成为岳飞。蝙蝠转世王氏,为报前世仇恨,就教唆丈夫秦桧陷害岳飞——这肯定是无稽之谈,但也反映了古人对忠奸善恶的朴素认识。

杨家将的故事,奶奶把评书戏曲杂糅在一起,能讲好长好长。像什么七郎八虎闯幽州、老令公战死金沙滩、杨宗保阵前招亲、杨六郎辕门斩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佘太君挂帅十二寡妇征西等等。奶奶说,杨家将跟北国打仗,战场就在我们固安、永清一带,好多地名象杨家营、杨先务、大韩寨、老君堂等都与杨家将有关,而古战场“金沙滩”就在固安、永清交界那一带——这说法我觉得有谱儿,因为那里确实有大片的沙丘。

男孩子都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也爱听打仗的故事。奶奶是经过战争的人。她跟我们讲:打仗可不像电影《地雷战》《地道战》那么好玩。打仗是要流血死人的,千万不要盼着打仗。奶奶给我们讲义和团、红灯照的故事。那是当初父辈讲给她的,她又讲给她的孙辈听。据奶奶讲,当年山东、河北一些较大的村子,就跟着了疯魔一样,村村设坛,户户入团。团民头上包着黄头巾,胸口贴着黄纸符,舞刀弄棒,扶乩拜神,见洋人就杀,见教堂就烧。他们借着一星半点儿的硬气功,说什么神鬼附体,刀枪不入,其实根本挡不住洋枪洋炮。不过这些人就是不怕死,前边倒下一批,后边又跟上一批,把洋鬼子也吓得够呛。

每到“七·七”,奶奶都会讲起八年抗战,哼唱起当时的救亡歌曲:“日本鬼子欺负咱们八年整,老婆孩子遭了殃,快去把兵当”。我至今记得奶奶那悲愤的面容。抗战时期,我们这一带是敌占区,日本兵常来家里抢东西,还抓祖父去给他们修炮楼。在我们邻村北流邵,日军屠杀了30多个无辜村民。在离我们村10多里的霸县姜家营,日军把抓来的老百姓赶到村西高家坑边,用刺刀挑,用机枪扫,一次就杀害138人。尸体扔到水坑里,鲜血漂了一层又一层。

奶奶含着眼泪告诉我:咱们跟日本鬼子有“家仇”!1937年的农历八月十三,曾祖父做生意回家,在村西遇上了日本兵。当时日军被防守大清河一线的国民党53军击溃,退下来的鬼子兵见中国人就杀。曾祖父惨死在日军的刺刀之下,在庄稼地里暴尸三天才被人发现。曾祖母跟邻居借了一领芦席,草草将曾祖父掩埋。正是在那国恨家仇之下,我的老爷爷,也就是祖父那年轻的弟弟,没跟曾祖母打招呼就投奔八路军走上了抗日战场,后来生死不知。

奶奶痛恨那些汉奸走狗。她讲到当时新城县的土匪头子王凤岗,“七·七”事变后也曾打过日本,时间不长就投降日寇,当上了警备队长,到处搜杀八路军和村干部,老百姓都编出歌谣来咒骂他。对于抗击日寇的勇士,奶奶十分敬佩。她给我讲卢沟桥事变国民党29军大刀队与日寇拼死血战,讲军长师长佟麟阁、赵登禹的英勇阵亡。这些故事奶奶肯定是听说,但讲起来却十分生动,我似乎听到了卢沟桥的枪炮声。

奶奶亲历的是八路军炸炮楼。那炮楼离我家不远,只相隔两排房和一道封锁沟。晚上,八路军和县大队就在我家开会研究战斗方案。奶奶听到了战士们争先请战,看到了他们前仆后继。奶奶说,爆破手披着湿透的棉被,上面压上厚厚的泥土,手持钢叉推着炸药包匍匐接近封锁沟,寻找最接近炮楼的爆炸点,后面是机枪手作掩护。爆破手一旦被鬼子击中,接着就会有人跟上,直到把炮楼摧毁。鬼子的炮楼炸了再建,八路军也是炸了又炸。奶奶说:“那可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啊,死一个就跟上一个,我真看到了不怕死的人。”听奶奶这么讲,我也就跟看电影一样真切。

听着奶奶讲的故事,我渐渐长大了。我喜欢上了历史、语文,也爱听戏、看书,后来考上了大学中文系。

上大学以后,就很少听到奶奶讲故事了。奶奶说:“别听我讲那些老掉牙的故事了,多看看书,多长点学问。”我记住奶奶的话,读了很多书。借助这些书,奶奶讲过的很多人物和故事也更加丰满生动了。

“祖母很老了。她脸上有许多皱纹,她的头发很白。不过她那对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甚至比星星还要美丽,它们看起来是非常温和和可爱的。祖母知道许多事情,她还能讲许多好听的故事……”这是安徒生童话《祖母》里的一段,很象我儿时的场景。

奶奶不识字,但懂得很多。奶奶说,人死了会变成星星。在浩瀚的星河里,奶奶是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里,奶奶也为她的孙辈精心打造了一片璀璨。

2021年4月4日,清明节

链接:

赵建新 ‖ 河北师大——我的青春梦①

赵建新 ‖ 河北师大——我的青春梦②

赵建新 ‖ 河北师大——我的青春梦 ③

赵建新 ‖ 河北师大——我的青春梦 ④

赵建新 : 腾冲——腾起,冲锋

赵建新:绍兴的两个园

赵建新:潮州八千里

赵建新:鼓浪屿的遗憾

赵建新 ‖ 一个老师的学校

赵建新 ‖ 祖母在心中

作者简介:赵建新,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廊坊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河北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幼儿心理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廊坊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20年,潜心研究学前教育及家庭教育,多年坚持为中小学教师及家长培训,宣讲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浅谈幼儿园小学化的根源》《培养幼儿习惯是家长的首要任务》等多篇文章在省市报刊发表。主要讲座有《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习惯》《让孩子赢在哪条线》《幼儿园安全管理》《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让孩子好好走一生》等。曾在“环京津新闻网”做家庭教育讲座“让孩子赢在终点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的四大原则”、“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等。家教专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导读36讲》2017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得到幼教专家和广大家长好评。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