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很难建立微习惯并从中持续获益?

· 10小时前

为什么我们会累,会疲惫,会根本找不到时间、机会、起身的动力去做?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36氪经授权发布。

3月,我读完了《冯唐·成事心法》。

这件事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与我整个Q1紧张而充满压力的工作生活节奏相比,能够顺利读完有所收获,特别值得回味。

这是一次“没有想太多”的微习惯实践,无非是,早上一到办公室,二话不说什么都不干,不和人交流不和人接话,翻开书快速读,一直读下去。直到半小时时间一到,马上合上书,转头去工作。

与春节前的混乱、无序和焦虑不同,春节后回归工作后,我都获得了丰硕的成就和进展,难得的是,在高挑战工作与家庭事务之间,实现了很好的平衡。

这种「越忙越有成效,越忙越有节奏」的感受,让我很想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生活:是什么在左右其中?

回顾建立微习惯的8个步骤,我发现:

Step1: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Step 2: 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Step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Step4: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Step5: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Step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Step7: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Step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完成这项任务,正是因为做到了建立回报机制,记录并有效追踪,有时超额完成,最终赢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是在Step3-4-5-6上有了自己特别深的体会。

1 势利眼

微习惯的启动,其实特别微妙。

你有没有发现:

即使别人做得再好,即使你看别人做得很欢,但是,要建立微习惯,首先要攻克的,仍然是自己的内心——起心动念。

很多时候,你会看不上微习惯,为什么?

人都是势利眼。

当一件事的效果小到肉眼可以忽略,你当然会直接忽略。

还有另一种情况:

这刚刚进心流,想快点多完成一些,不想放下;然后突然用力一猛,猛力炮轰,做的多了……结果,第二天就不想干了。

没有肉眼可见的成果,又不能提前预知成果;有时又像一下子吃多了噎住……

启动和坚持起来,太难了。

直到读完冯唐的书,我的直观感受越来越强了:你看,好像真的没做什么,但的确是这件事就顺带手的做完了。

做事的成就感,当然只会在进程中,尤其是在几乎快大功告成的时候才会展现,那么要克服的,就是这种「视觉渴望意识」

微习惯的巧妙之处在于「于无声处润物细无声」。好的结果恰恰不是靠功利的预期来驱动的,而是以行动引导思考的。只要你先迈开腿,动手开始,事情大多会慢慢走上正轨。

微习惯的建立最难的就是「正确看待它」。它比你兴师动众想要养成一个完整的习惯还要困难,难点就在于内心的功利:习惯带来的直接好处,与结果的「隐藏性」造成的冲突。

2 有些事项并不适合通过微习惯去完成

我做的几乎所有工作都是创新的——也就是说:每天醒来都根本不存在一个舒适区可以停靠。

我曾一直试图想要减低自己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想要把它拆解成一些细碎的任务,逐次搞定。后来我发现:的确有些事项,是无法通过微习惯去完成的。比如,有些任务属性就是需要深度工作的,这种任务大多需要极高的创造性、颠覆性、创意与灵感,它们属于探索型而非体力搬砖劳动。

这需要你拿出2-3小时去做完整的思考,进入工作流,避免外界打扰,深度沉浸。

如果非要用什么微习惯,只能导致自己变成狂躁症。这些任务看上去没有具体的目标标地,也很难拆分成每天的微习惯去完成。把微习惯用错了地方,会带来不必要的焦虑。

很多人只见到微习惯的流行,却可能没有认真对自己的事项进行分类,也导致了微习惯被误用。

3 元气不足,缺乏动线设计

我有几件事,发现自己从来都做不下来,比如:

我妈给我寄的钙片和蛋白粉,我经常忘了吃;比如我喊腹肌和瘦腿很多年了,但从来都没实现过,做一次,忘2次,懒3天,一个月一年就过去了。

养不成微习惯是因为什么?

1. 不在手边的东西极容易忘记

2. 不在视线范围内的微习惯不容易建立

3. 开机启动成本过高(这就是为什么从沙发上起来去跑步为什么有那么难),没力气

可能你确实发了大愿,立了大志,不过,本质上你还是没将微习惯和自己的真实生活建立起强关联。你想做事,可你最终没那个力气。

合适的时间点、有精力有体力、对的场景,这些对微习惯执行缺一不可,动线设计尤其重要。

在充分观察自己之后,我找到了建立、维护微习惯的一些实操方法:

1 找到基础微习惯,严防死守

这就是在微习惯8个步骤中所说的Step2:「挖掘微习惯内在的价值 」为什么重要的原因。

但事实上,我认为,意义并非挖掘出来的,而是真实的行动中,先行而后思的过程中自然呈现的——你做了,你自然会明白,会感悟,会理解其中的逻辑与奥妙。

所以,破除微习惯的障碍,要先去做,再去谈意义。

大谈特谈的人,都无法建立起微习惯,也很难从中获益。

我发现:假如我能坚持10点早睡打卡的微习惯,那么,我的很多事情都会获得进展,并且得到充分保障,我的每日生活会变得格外顺滑,大多数事项会完成的充满效能,也能带来很多幸福感。早睡使得一天充满能量,我能相应有足够的体力去完成跑步、阅读、英语学习不同任务。

这让我看到了微习惯与微习惯的区别——世间习惯千千万,你不能都要吧?你不能同时要吧?

时间精力意志都有限。先去捡个西瓜回来!

对每个人,都要找到那个推多米诺骨牌背后的手,然后建立起一个最基础的习惯,严防死守。

对我而言,就是早睡。你可以找到你的那个基础习惯,花耐心看它带来丰硕的成果。

别贪心,别想要太多,尤其是——不要同时。

2 设计固定动作路线,将它内嵌进你的每日日程

有个有意思的对比和发现:

工作日,我经常卓有成效——

1.在忙到跳脚的时候,我读完冯唐;

2. 在上班路上进行英语学习,大约每半年时间会晋级一次;

3. 我的知识星球仍然保持比较高的频率稳定输出营销案例分析;

可是当我开始休假,离开了规律的生活之后,我所有坚持过的东西都在这段时间被放下了,比如:

早上9:00-9:30我肯定没有碎片阅读

早上8:00-9:00 我肯定没有学英语,因为那时候我没坐公交,也许还没醒,或醒了被别的事情占住了

人不能像橡皮筋一样紧绷,不得喘息。这是休息之于工作的意义。

不过,这个例子恰恰揭示了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就是我在文章一开头说到的那个观点:为什么有时候,休息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幸福感和产出,反而是我们平日劳碌奔波的时候,就是效能最高的时候。

1. 当我把钙片放在了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我就再也不会忘记去吃,健康药品绝不会过期

2. 只要早上挤出8-10分钟,我就能泡好杂粮米,晚上回来蒸好饭,降低碳水的摄入,好的饮食习惯得以保持

3. 我找到了几件旧衣服的全新搭配方式,然后,当我穿一件的时候,就一定去找另一件,幸福感随着利用率同步提升,这同样需要用心设计

你会发现:以上,在「做到」与莫名其妙的拖延或被其他事务占用而造成的「做不到」之间,只隔着一条很窄的河流,那就是:你有没有固定自己的日程安排,固定某个具体的场景,然后,将微习惯融入其中。

这些微习惯全部都是经过刻意的动作和路线设计的。而且,因为固定确立了行为的边界,拥有足够的约束感,因此,你这个自由人才被很好的塑造了,即: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丝毫徘徊、犹豫和内耗。

为你希望养成的微习惯寻找档期,为重要的微习惯建立特定时间归属,完成的概率才会迅猛提升。

3 重视辅助手段和工具 务必从反馈中获得良好感受

解决“看不上、太小了”等等「势利眼问题」,有几个工具特别好用:比如,时间记录;进度记录;包括很多人喜欢的打卡日记。这也正是微习惯Step5-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的重要所在。

真正实践过微习惯,并且实践过多个微习惯的人可能都会默默微笑——即使你做得非常好,如果没有记录工具,你内心对这件事的客观成果和心理认可度也会不同。这影响你为微习惯持续投入的动力、决心和耐心,所以,可视化工具必不可少。

人的天性,就是没有现成的成果、实际的利益拉到眼前,那么一个摇臂外的事情,看起来就像月球离地球远一样。

所以,你需要通过一些进度条自己去建立「视觉呈现」效果,然后加强自己的信心和执行力。

4 转化陌生复杂事项,进入微习惯落实执行

前面提到,陌生全新的探索型事务并不适合微习惯去落地。但是,你可以做一些迁移转化。

对我而言:一旦我完成了某个创新产品的产品形态定义,从零到一,在我个人可控范畴之内,它就从一个「陌生的全新业务」转变成「半熟悉的探索业务」。那么,熟悉的那部分,我可以很快速的进入微习惯流程,把其中的一些任务打碎,然后,把不同的项目内容归属到一个时间段处理。

它看上去比较像一天之内的时间安排,但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微习惯—— 相似任务、批量处理。在固定的时间段,只处理某一类事务。

我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不同项目,效率非常高。比如:有一些属于「对外沟通」;有一些属于「既定任务的更新与阅读反馈」;有些属于「内部确认」。当这些不同的任务相互杂糅,创造了一个复杂度挑战性很高的项目,我就会逐渐剥离其中一部分熟悉的部分,进入微习惯的操作。

让你的生活中面对的任务事项,拥有更高比例的「熟悉擅长内容」,你的微习惯就可以开始介入,利用短时间冲刺的效率就会更高。

5 允许自己「只搞定一部分」

我的2021年阅读计划是21本,看看现实的情况:我基本已经无法完成这个计划。

但我打算用我习惯的方式坚持下去,那么完成10本书的阅读是可以实现的。

微习惯最重要的行动模式,其实是:闭着眼睛做,少想,“做就对了”这种盲从的心态会让你快速启动。

所以,让人首先放弃的大概都是「绝望心态」。重新调整预期和视线内的目标:只做其中一部分,保证自己做完,这是最大的胜利。

6 为你的微习惯建立故事线

事实上,我一直犹豫、怀疑到底如何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究竟怎样进行高质量的陪伴。直到决定开始持续投入孩子的艺术技能学习,我才发现:

这个传统意义上,家长奔波、孩子辛苦的事情,也有了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共同创造生命中难忘的回忆。

从出门出发上课,到下课结束回到家,每周至少6小时是我坚定不移的投入给孩子的。

我们在路上观察景色,在室外和自然空间中互动;在沿途进行英语学习对话,聊聊这一周发生的事情;看周围人的衣着服装,从生活中学习色彩搭配。

突然间,像是找到了教育的根基与发力点一样……这个建立在我们之间的微习惯,正在彰显强大的威力,它每周都会发生。

画画这件事,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微习惯,也成为我们共同学习与探索世界的主题故事线。

7 适时打住,下次继续

你最好能在养成建立微习惯的过程中,实现对内心那匹野马的驯服,比如:克制自己不要一口气读完,尽量让自己用20口气读完,这其实是一种修炼。

保存战斗力,体力,精力,毕竟,你有那么多个微习惯,每个十分钟,也要几小时了……你都做得完么?都做得好么?

都能每天坚持么?

这很难。要好好修炼。

我想,探寻一件事的重要性,知道它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怎样的,固然很重要,能够节省时间成本,避开不必要的弯路……但是,先做后想,其实是很多不起眼但又有深远意义的成就来源。

当我们都知道一件事的意义,但是又在大多数时候做不到;

或是我们想不清楚一件事的意义,也不知道要不要启动……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去做一做,再来谈一谈。

为什么我们会累,会疲惫,会根本找不到时间、机会、起身的动力去做?

微习惯的坚持,最终要攻克的,就是我们有限的体能和心力。但它对人生最大的赋能就是:因为已经被切割成足够小的任务,所以,它永远不可能失败,100%成功。

事实上,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成功」所带来的信念、信心和轻盈感。当你启动并真正的建立起微习惯,你的脑门上,会不再闪现to do list。

微习惯建立和维护的难点在于:它非常容易间断,又容易随时被搁置。搁置之后当然还是可以重启,但是,微习惯的力量更多是来自于延续性,正是这种延续性在促进能量流动,自我驾驭力提升。

自从我养成了早睡、公交英语学习、早间碎片阅读的习惯之后,这些任务就融化到身体里了。它们已经不再是待办事项,它们的确转化为微习惯,不再耗用我的心力资源。

愿你也能由此塑造一个微习惯的「自传引擎」,马达一响,马上开始迈步!

我想,这真是一件美好的事啊!

只不过:每次都不要太贪心哦!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发布平台,36氪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

  • 值得坚持的好习惯,从早睡开始,大家晚安!...

    值得坚持的好习惯,从早睡开始,大家晚安![心]#晚安头条#

  • 周末早睡,一周不累

    歇歇眼,听轻松 周末,继续坚守住自己早睡的承诺.那是因为前阵子一连好几个周一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乏,所以提醒自己周末也要遵循作息规律,才能真正休息好.   "周一综合症"许多人都曾 ...

  • 早睡的人更自律

    歇歇眼,听轻松 出差,也总是早起,6点钟就自然醒,头一晚要11点前睡,才算是睡足了7个小时.在外面出差,要养成早睡的习惯,真不容易!出差时候一个人太过自由散漫,尤其是忙了一整天之后,剩下的就是晚上这一 ...

  • 快改掉!有这些习惯的人很难长寿

    [快改掉!有这些习惯的人很难长寿]民生视角一日中离不开吃喝拉睡4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偏好,但是有些习惯反而减寿命,快来你有没有中招-via健康时报 来源: 浙江发布

  • 为什么说充满负能量的人很难出人头地?

    充满负能量的人历经了太多的磨难,满腹的心酸委屈,因为负能量太多,根本接受不了新事物,他们只能按部就班的劳动,没空去动脑去想事,遇到一个答理他(她)两句话的人,就以为是遇到了知已与知音,看到别人就是不断 ...

  • 做好这八件事,你想不成功都很难①建立良好...

    做好这八件事,你想不成功都很难 ①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我看来最好的几个基础习惯一定要养成:不断学习,阅读,锻炼身体,立即行动,独立思考,每日写回顾日记.一切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能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稳固 ...

  • 为什么人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

    有一天,阳明先生的弟子问:"老师,我犯过许多错误,可为什么您一句话也不提醒我?" 阳明先生反问:"我没提醒你,你怎么知道自己犯了错误?" 弟子答:"我 ...

  • 抑郁症开始的5个表现,让人很难察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群体正在不断扩大.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6.1%,但抑郁症的治疗率不到10%.我国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大部分诊断为抑郁症.抑郁离我 ...

  • 不是所有人都能苦尽甘来,有2种人很难翻身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其实都非常的幸运,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我们能够享受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地丰富宽裕.只是这些并不是上天主动赐予给你的,时代在进步,我们的能力也要跟随 ...

  • 《人生感悟荟萃:父母那代人很难理解你现在的“累”》

    父母那代人其实很难理解你现在的"累".他们理解的累应该是干农活,工厂做工,而不是你这种看不见的,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人际关系上的,面对未来那种无力感.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 ...

  • 傅佩荣:人很难长生为什么?能量在时空里不断分散,老子早有警告

    老子有句话叫"长生久视",我们听起来很神奇.其实他是在提醒人们,当心你每天在做的事-更多精彩课程请登录国学馆主页~

  • 犹太识人术:世界上有3种人很难富有,最好别深交,你身边有吗?

    有朋友问: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还是很穷.很惨? 如果你已经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了,那就不妨把目光转到身边:看看自己所处的环境,朝夕相处的朋友,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