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1)原文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2)原方组成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熬)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根据东汉时计量与现代计量换算,原方剂量为柴胡60g,黄芩、生姜、人参、桂枝、龙骨、煅牡蛎、茯苓、铅丹各25g,生半夏(洗)35g,大枣(切)6枚,生大黄30g。
煎服法:加水1600ml,煮取800ml,再加入大黄(切小块),又煎20分钟,去渣,温服200ml。
(3)注意事项
本方药煎煮方法不如小柴胡汤时间长,可能是柴胡和半夏用量减少的原因。去渣后也不再煎煮药液,说明本方不再是“和法”方剂。服法中,仲景未明言每日服几次,只是说温服一升(200ml),提示本方服用法可根据临床病情需要,每日3次或多次,每日1剂或半剂。
本方铅丹是铅的氧化剂,为四氧化三铅,又名黄丹、红丹、红粉,有毒。《神农本草经》曰:“铅丹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有镇惊安神,下气坠痰之功。由于有大毒,现在临床较少使用。有医家指出,如用本方治癫痫、惊狂等疑难重证,铅丹是要药,一般应包煎,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时方中大黄用量宜大,泻之以防吸收中毒;同时,本品还有催吐作用,以吐出痰涎效佳。若仅用于一般安神、定惊,常用琥珀(冲服)代替,若用于一般顽痰,可用常山、白附子代替。
(3)方解
伤寒八九日,其表不解,误用下法,从太阳转属少阳、阳明,而成少阳阳明合病。少阳邪热,气机郁滞,故胸满烦惊。热入阳明,热扰心神,故谵语。下后,胃气受损,胃虚则内有停水,故小便不利。误下而气上冲,水饮随之上行,外溢于肌肤,故一身尽重,甚至不能转侧。胃虚停饮,热邪久熬而为顽痰,上蒙清窍而成惊痫、癫狂重证。综上所述,本方证乃正虚邪恋,胃虚津亏,邪犯少阳,气机不利,邪陷阳明,热扰神明,水饮外溢。其脉象原文虽未言明,以症测之,应为脉弦或弦细或弦滑。
本方由小柴胡汤减半量去甘草,加大黄、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等组成。由于误用下法,津液已伤,胃气受损,少阳邪热,正虚邪恋,因此,仍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由于邪气不盛,正气受损不重,因此用半剂小柴胡汤,以解郁热、除烦、健胃。加大黄,泻阳明里热,治谵语,并能逐痰饮,推陈致新,使邪从大便而出。加桂枝,降气冲。加茯苓利水,亦能降气。加龙骨、牡蛎,以安神、定惊。加铅丹,以降气坠痰,虽有毒,实为要药。
(4)功用及主治
本方由小柴胡汤减半量加味而成,因此少阳证较小柴胡汤轻。加桂枝、茯苓,有苓桂术甘汤之意,可逐水饮,平冲降逆。加大黄,有承气汤之意,泻热逐瘀,涤荡腑实,用于阳明里实证。加龙骨、牡蛎、铅丹,可降逆安神,涤痰镇惊。因此本方具有清热除烦,健胃解郁,定惊安神,泻浊逐饮,化痰等功效,广泛用于少阳阳明合病,胃虚停饮,少阳邪热,阳明里实,痰蒙清窍,三焦气机郁滞,水饮外溢肌表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目眩、癫痫惊狂、胸满烦惊、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失眠难安、大便燥结、小便不利、肌肤水肿等。
(5)临床应用
临床上本方单用或合方运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妇科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冠心病、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乳腺炎、乳腺增生、脂肪肝、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主治心烦失眠,头晕头痛,口干口苦。用于焦虑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主治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心悸乏力,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用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脑梗死、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外伤综合征、冠心病、心律失常(期前收缩)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半夏厚朴汤,主治胁满,心下满痛,口干口苦,乏力,不思饮食,大便干燥,咽中异物感,咳喘,咯痰不爽等。用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抑郁症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主治心烦失眠,心下满痛,胸胁胀满,腹满胀痛,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用于失眠、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主治心烦失眠,恶心欲吐,头晕头痛等。用于焦虑症、抑郁症、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梅尼埃病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主治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口干口苦,不思饮食,精神不佳,小便少,大便干燥等。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导痰汤(必用铅丹),主治神昏,四肢抽蓄,口吐白沫,狂躁等。用于癫痫发作、精神分裂症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主治口干口苦,心烦失眠,不思饮食,大便干燥,胸胁满痛,心下按痛,咳嗽,咯脓痰,痰中带血等。用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胃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乳腺炎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主治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胸胁满,咳嗽气喘,心悸,双下肢肿等。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期前收缩)、乳腺增生症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青龙汤,主治恶寒发热,身强痛,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大便干燥,胸胁胀满,咯脓痰,咳喘,依息不得卧,下肢水肿等。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金肾气丸,主治口干口苦,右胸胁痞满,腹部胀满,形体肥胖,神差乏力,夜尿频繁,大便干燥,心烦失眠。用于脂肪肝、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肥胖症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大青龙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带状疱疹、皮肤骚痒、湿疹、急性荨麻诊、面部痤疮、红斑狼疮、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
7.临床验案
【案一】脑出血
王某,男,66岁,仪陇复兴镇人。以“右侧上下肢活动受限,语言不清2个月余”,于2019年1月4日初诊。
刻诊:2个月前,患者突然出现右侧上下活动受限,头晕头痛,不能语言,急于我院神经内科求治,诊断为“左脑出血”,并住院治疗2个月(用药不详),今日出院求中医方法治疗。症见头晕,右侧上下肢活动受限,肌力1级,温触觉存在,语言不清楚,心烦失眠,夜尿多,每晚3~4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双尺重取沉细小。
中医诊断:少阳、阳明、少阴合病,兼瘀血证。
西医诊断:脑出血恢复期。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柴胡65g,黄芩25g,生半夏(洗)35g,红参15g,生姜25g,大枣15g,炙甘草25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桂枝尖25g,茯苓30g,生大黄(另煎、兑服)25g,石菖蒲30g,蒸附片30g,干生地黄45g,淮山药30g,泽泻30g,牡丹皮30g,山茱萸45g,赤芍30g,桃仁15g。
上方加水16小碗,将药浸泡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分6次温服,每日3次,每2日1剂。5剂。
1月14日二诊:服上方后,头晕消失,心烦减轻,能入睡,夜尿减少,每晚2次,上下肢活动改善,肌力3级,语言变为清楚。效不更方,继用原方5剂,煎服法同前。嘱加强上下肢功能煅练。
2月14日三诊:患者能扶着,自己走来就诊,右上肢已能自行吃饭,语言清晰,夜尿仍每晚2次。因患者不想再喝中药汤剂,要求改用中成药治疗。以心脑康胶囊、消栓通络片、培元脑通胶囊继续巩固1个月。
【案二】 视力下降
任某,男,66岁,仪陇县城人。以“双眼视力下降1年”,于2018年11月13日初诊。
刻诊: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在我院眼科检查,诊断为“双眼底黄斑水肿”,于门诊治疗(用药不详),时好时坏,视力逐渐下降,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症见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双眼瘙痒,灼热涩痛,以右眼为甚,伴流口水,口干口苦,夜尿多,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
中医诊断:少阳、阳明合病,兼痰饮上犯证。
西医诊断:双眼底黄斑水肿。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65g,黄芩25g,生半夏(洗)35g,党参25g,大枣15g,炙甘草25g,生姜25g,桂枝尖25g,茯苓30g,生大黄(另煎,兑服)20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竹茹15g,制胆星20g,生石膏(粉)65g,葛根60g,菊花30g,枸杞子30g。
上方加水18小碗,将药浸泡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去渣,再煎煮30分钟,分6次温服,每日3次,2日1剂。大黄加水2小碗,另煎20分钟,分次兑服,以每天大便稀溏为度。共4剂。
11月21日二诊:服上方后,患者自觉双眼干涩疼痛明显减轻,眼痒减轻,视力有所好转,舌苔变薄黄,脉弦软。上方加肾四味(李可方),煎服法同前,共5剂。
12月5日三诊:视物较前清晰,双眼痒止,无灼热,口仍干苦,夜尿多,每晚3次左右。舌边尖红,苔薄黄,左脉弦细,右脉沉弱。拟小柴胡汤合金匮肾气丸合肾四味。
柴胡65g,黄芩25g,生半夏35g,生姜25g,党参30g,大枣20g,炙甘草30g,蒸附子20g,桂枝20g,干生地黄30g,山茱萸30g,淮山药30g,茯苓30g,泽泻30g,牡丹皮30g,淫羊藿30g,补骨脂30g,菟丝子30g,枸杞子30g,菊花30g。
上方加水16小碗,浸泡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去渣,分6次服,每日3次,每2日1剂。
上方共服1个月后,视物清晰,诸症消失而愈。眼科检查:双眼底黄斑水肿消失。
【案三】眩晕
李某,男,69岁,仪陇新政镇人。以“眩晕1个月”,于2019年1月10日初诊。
刻诊:眩晕,走路需人扶持,颈强痛,双下肢怕冷,夜尿多,舌边尖红,苔薄黄,中间裂纹,脉弦沉细。经院外治疗,效不显。经我院CT检查:颈椎间盘突出、骨质退行性改变、脑萎缩;B起提示:颈双侧动脉粥样斑块。
中医诊断:少阳、阳明、少阴合病,兼痰瘀证。
西医诊断:颈椎病、脑萎缩、颈内动脉粥样斑块。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柴胡65g,黄芩25g,生半夏(洗)35g,生姜25g,党参25g,大枣15g,炙甘草25g,桂枝尖25g,茯苓30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生大黄(另煎,兑服)20g,蒸附子25g,干生地黄30g,淮山药30g,山茱萸30g,牡丹皮30g,泽泻30g,葛根60g,石菖蒲20g,竹茹20g。
上方加水16小碗,将药浸泡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去渣,分6次温服,每日3次,每2日1剂。大便另煎20分钟,分次兑服,以大便稀溏为度。3剂。
1月17日二诊:服上方后,眩晕明显减轻,能自行前来就诊,述胃脘胀满(原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史),原方加香砂枳术丸。煎服法同前,4剂。
1月25日三诊:眩晕消失,上腹胀满减轻,夜尿减少。因不想服汤剂,改服中成药龙七胃泰片、脑得生丸、金匮肾气丸以巩固治疗。
【案四】躁郁症
姚某,男,28岁,珠海市斗门区景安镇人。以“烦躁、失眠、心悸10年”,于2019年1月23日初诊。
刻诊:患者失恋后,心情烦躁,动辄打骂毁物,有时又抑郁寡言,心烦失眠,不思饮食等,在当地经西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氯氮平、心得安、安坦、阿立哌唑等”,病情稳定,如一停药,上述症状又复发。形体逐渐肥胖,反应迟钝。经亲戚介绍,专程从珠海来找余中医治疗。症见形体肥伴(身高170cm,体重85kg),面色淡白,反应迟钝,又时而烦躁,多语不休,夜不能寐,大便干燥,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少阳、阳明、少阴合病,兼气滞痰凝证。
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合温胆汤加减。
柴胡60g,黄芩25g,生半夏(洗)35g,红参20g,生姜25g,大枣15g,炙甘草25g,桂枝25g,茯苓30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生大黄(另煎,兑服)20g,蒸附片30g,干生地黄45g,山茱萸45g,淮山药30g,牡丹皮30g,泽泻30g,陈皮30g,竹茹15g,生南星15g,石菖蒲20g。
上方加水16小碗,将药浸泡1小时,中火煎煮1小时,去渣,分6次温服,每日3次,每2日1剂。大黄另煎20分钟,分次兑服,以大便稀溏、每日1次为度。2剂投石问路,同时继续服用西药。
1月28日二诊:服药后病情稳定,精神转佳,述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继守原方加春砂仁20g。煎服法同前,8剂。嘱春节期间不停药,同时,逐渐减少西药用量。
2月14日三诊:服上方后,患者精神佳,面色转为红润,语言对答如流,反应较灵敏,睡眠改善,心情平和,饮食佳,大便稀溏,每日1~2次,自诉服药后,身体轻松。西药已逐渐减至半量。5剂。
2月24日诊四诊:患者精神佳,反应灵敏,语言对答如流,心情平稳,偶尔心烦,睡眠尚可,饮食佳,体重减少5kg。西药已停用。因其父母要回珠海上班,要求带药回去,效不更方,带药10剂,煎服法如前。
选自《广义经方群贤仁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