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吴长庆故里一一沙湖山】俞敏原创
走进吴长庆故居老屋
春天,还没来得及展现出它更美的一面,夏天就猝不及防地来了。在这个阳光灿烂的五月假期里,我们文友一行四人带着兴致盎然的心情,驱车前往安徽合肥庐江沙溪乡胜岗村一一一晚清淮军将领吴长庆(吴老帅)的家乡沙湖山,探访拜谒一代名将曾经居住生长过的地方。
左一,电视台记者,《今日庐江》报主编巢志斌老师。中间,我,俞敏。右一,合肥市作家何铜陵老师。
行至路途中,不知方向,导航老出错,不断遭遇走返回路。沙湖山地处丘陵及圩田之间,路面有点狭窄,但是路路都通,四面八达。乐观的省作家何铜陵老师在车内打趣地说:这样也好,像是写他的小说一样,不走曲折路,就没有意想不到的收尾效果。曲径才通幽嘛。
沿着一望无际碧绿秧田当中的水泥小道,浴着乡野新鲜升起的太阳光,向早已一心盼着到达的沙湖山方向慢慢开去。只见,路边野生花草处处嫣然绽放,阵阵花香溢人心扉。河塘那里,有穿红色衣衫的村妇在捶洗衣裳,浇菜园的老人在挑水。在阳光渲染下的一圈一圈的绿晕里,他们好像穿梭在绿水青山的白云之间。下了车,问了几位纯朴善良的农民,他们都热心指路了。他们喜欢举起手臂,挥动着指头,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就在前面不远,马上就到。然后匆匆而去,忙着干农活,哪有空跟我们一样游山玩水呀!马上就到,还是费了不少周折。由于山路陡峭,害得开车陪送我们的马总把车搁置在一边,和我们一起下车步行寻觅吴老帅故居。经本城电视台记者巢老师指点带领,穿过一条如羊肠般的隐密竹林小路,七转八弯,迂回一里路左右,看到了村口一辆正在干活的挖掘机轰隆不已。而吴长庆故里就是在这个叫“沙湖山”的地方。
你们见过吴帅府门前的汉白玉狮子吗?
走进沙湖山,实为坐北向南形如鳌头般的小山村,又称“鳌山”。只见其山路通畅,房屋散落有致。百姓家中前庭后院石块堆积,花卉鲜艳怒放,还保持一种纯自然山野的况味。村中,只有几位年迈的老人在忙着抬水泥。看来,这里真的要重新修缮吴长庆故居,大力推广发展人文历史旅游化了!而我们来这里的真正目的,就是提前定格这一刻原汁原味故居的真面貌和拜谒一代风云人物的历史意义所在,还有拜访文友沙湖山村书记汤先生。
由于接待我们的汤先生,上午忙着做扶贫工作和协调做拆迁户工作,他没能给我们做准向导。无巧不成书,正当我们寻找通往故居的路上,不经意间邂逅到了正在和群众热心协调说话的汤书记。这一幕被有着新闻职业敏感度的巢老师偷拍了下来,而汤书记根本没想到我们已到了他的面前。这个时间快到了差不多上午十点多了。而汤书记正好把事情安排妥当,陪我们一行去了沙湖山毗邻的黄陂湖浏览风光。所以,才有了前面不认识路的状况,本来约好了他陪我们一起参观的。
电视台名记巢志斌先生采访吴老帅的老乡。老人很热心地作向导,带我们参观寻迹[呲牙][强]
听说,吴长庆的儿子吴保初(清末四公子之一)在家乡有座房子叫“北山楼”,所以又称“北山先生”。我们从北边过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北山楼”的痕迹。只见,远远观去,隐藏在下坡之中的一方灰黑色瓦片密如鱼鳞,在阳光引领下,赫然在目,惹人眼球。在众多民居中,突显其高大雄伟的一面来,如鹤立鸡群。原来,寻觅多时的吴长庆故居,就在眼前了!我们见此,心情兴奋不已。急忙越过路边杂乱阻挡的石头,拂过密集重叠的葱郁草木。却不料,我的蓝色长裙居然被后门通道上,浓茂覆盖着的蔷薇花刺给拉扯住了,行动不前。衣角被花刺戳破了好大一个洞。当时,我们是从古屋背面进去的。这个将军果然厉害,前世是魔王,死后,让我们去拜谒参观他的人都整点颜色!真是不可随便冒范呀?
进得古屋中,只见里面空荡荡的,啥也没有,只有堆放一些用来修建的杂物。看来遗留品被转移了,以防文物被盗。
这所老房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又高又大。主要是砖木结构,抬粱式花格子天花顶。八字黑漆大门是两块厚重沧桑带有深深裂缝的大木板。门板下有一道由石头或木头做的高高的门槛。门两侧有一对门砧,只是门砧上部的圆形石鼓全被磨去,仅存下部底座。门楣上方有四颗圆形的印花门簪。足有一米多高的木制门槛中央挂有一枚圆圆的铁吊环,不知是什么寓意?当年吴帅府大门前,一定会有屹立两旁的石狮子。可惜此石狮子已面目模糊,外形乌黑难辨,但是质料却是汉白玉制作。却被村人弄到东面
他们家大门口了。迈过这气势非凡的门槛,一眼就看到外面八字墙两侧各悬挂一块文保碑,西壁是庐江县保碑,东壁是巢湖市保碑。
吴长庆马场遗址,他曾经圈马的地方。
2001年8月24日,“吴长庆故居”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11月19日,“吴长庆故居”被巢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巢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需要说明,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国函[2011]84号)批复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原巢湖市下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现在的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
“吴长庆故居”现已变更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场未见新的合肥市保碑。这可能是文友沙湖村书记汤先生所说的今年要重新修缮故居,把这个也加进去的项目之一吧?
吴长庆故居是其死后由清政府、高骊国(即朝鲜、韩国)共同助资建造。原建为七进三十五间,以及其它一些附属建筑,共百余间,解放后陆续拆除,现仅存大厅房屋五间,基本保存完好,反映了江南一带庄园式古建筑风格。
吴长庆故居正门前有一口河塘,绿树成荫,水清如镜,形如弯弯的月牙。巢老师询问了正好在河塘边洗涤衣服的村妇,这个塘名叫什么?这位热情健谈的村妇立马介绍起这个塘的来历和名称。她说,这个塘叫“大刀塘”,前面不远的地方叫“刀箍塘”。是吴长庆在世时挖掘的,因此塘的形状酷似一把弯弯的刀尖,故取名于此。巢老师说这不符合古代风水讲究,一位大帅府邸门口怎能取这样一个不吉利的名字?可能是她弄错了!这妇人也不与巢老师辩解,一直保持自己的观点说着她的听闻。何老师说,村妇很可爱,巢老师很可信。马总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看也有可能这个吴大帅啊,兵败时看塘的心情是大刀状,胜利之时的心情看塘就是月牙形。英雄也有儿女情长,优柔的一面。而我觉得,塘名只是一种别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大刀塘也不为过,毕竟是英雄出生之地,塘名略带刀光剑影才符合他的一世将王的身份。
参观完毕,在回程的路上,得到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一位七旬大爷热心带领介绍下,找到了一座被世人逐渐遗忘的“百骨坟”。据这位姓崔的老人说,这座“百骨坟”里面埋藏的全是吴长庆将军率领当年在浙江嘉兴战场上败死的百位士兵尸骨。果然,在吴将军当年放马的地方,一座小树林路边小径旁,立有清末时期刻有古体字体“百”的铭文半截碑石,露于众人面前。碑上有字,立于同治四年。就是1865年,吴长庆率兵嘉兴之战,自己也受伤,那是1864年,时间正好吻合。
崔姓老人说,他已七十多岁了,一直不忘给这些无名将士魂灵之所添土加固保护。这一行动,让我们在场之人,深深感动。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及那位热心的村妇,都是在做着看似不起眼的事,实际上在做一件大好事。因为,每个人的家乡情怀在,根在,就永远无法摈弃过去发生的一切。更何况是一代名将的家乡,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地方。
发现战死后的“百骨坟”!
名人故居,顾名思义是一位已故名人居住过的地方,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故居不只是一座房子,是一段历史,它在等待我们去探寻和了解。而我们今天来了,把该铭记的东西铭记,该值得撰写的撰写。因为也是我的家乡名人故居,更是我母亲出生的地方。愿风景秀丽,山青水澈的沙湖山因了吴将军故居而引得天下游人纷至沓来。重新修缮后的名人故居更具特色,维护更好。等竣工后,我们再次去观赏,放飞心灵,领略一代风流人物故居的无尽魅力。我想这一天,不远了。
在沙溪乡“姚家土菜馆”与文友老师们相聚合影。
沙溪乡最正宗的老母鸡汤,味美浓郁,绿油爽口。尝了一口,感觉回到了家的感觉,母亲做的味道和乡愁的滋味。突然好想老家了!
一一一旅行很开心,能与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很快乐知足。也感谢师长们热情陪伴、招待。[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