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能get到这个笑点
文:曾奕婕 聂传安
一般来说,语文老师行文必须规范,不能随便用网络词,更不能随便用外国语。但这个标题还是用了这个“get”,一则这是文章作者用的词,二则语文老师也偶尔放纵自己一下,显得与时俱进一番。
这个词是二班曾奕婕文章里出现的,她文章的题目是《逐渐融入我们生活的古诗文》。
跟着老聂学了一个多学期的语文,语文渐渐地被我归类到喜欢的科目上了。(上了老师这个托儿的当了)
老聂喜欢让我们背诗,喜欢布置让我们抄写、翻译《世说新语》里著名人物的文章,有时我抄到好玩的文章就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于是发现跟老聂学习了那么久有实质性见长的就是脑补能力啊!(脑补能力,其实就是想像能力。学语文,没有想像力则枯燥无味)
学习越多,就会发现古诗文在日常生活中岀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多了。(此句引出下文)
老聂的课跳转总是很快,要是走神一小会儿,就不容易跟上。某一天下午的语文课上,坐在我旁边的雪熒同学此时就开了一会小差,这时老聂己从《世说》补充材料切换到课本了,但她的桌面上还是《世说》那张纸。(老师转场快,的确会有孩子跟不上)
我们十组在上周实现了阶级大跨跃,荣升到了第一排,也就老师眼皮底下。于是,在她旁边不远的聂老师一步跨过来,敲敲她的桌面说:“语文书,语文书!”雪熒同学如梦初醒,怔了一会儿,反手就从身后的书包一掏,然后往桌上一放,居然正是语文书!(这么厉害?)
老聂没说话,而是走到她的书包旁,慢慢地蹲下,然后掀开盖在书包上的校服,仔细地盯了一会,疑问道:“你也没向后看啊,怎么拿得这么准?”也就在这时,我的脑袋还没有反应过来,嘴巴就先下手为强了,我说道:“唯手尔熟!”我当时并没有背此句所在的文章《卖油翁》,只是粗略地扫过几眼,或许是潜意识知道自己说的可能不正确,也没有说的太大声。就当我以为老聂沒听见时,他的眼睛就扫了过来,说:“嗯,卖油翁说的话。”不过坐在旁边的家瑜同学先反应到不对,纠正道:“唯手熟尔!”本来心里就有点发怵觉得自己答案并不太对的我尴尬了好半天,当天就把《卖油翁》背完了。(这段好玩,颇有戏剧色彩!自己并没有背此文,却因看过几遍后而有印象。在特定的情景中自然喷出,却又不一定正确。知耻而后勇,最后快速背完书,真不错)
某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课,当时我正在画一个粘土人的脸。这个粘土人是做给赵志红的。她橡皮章刻的好,于是我们两人一拍即合,她给我刻章,我给她粘土人。当时忘记了了因为什么,反正我俩就是在吵来吵去的。我烦了,就说:“喂!你要是再这样,我就在它脸上画三根毛,你再一细品,会觉得'殊胜未安时’的。”(这可是个典故)
“噗!”她get到这个笑点了!我说完也觉得好笑,于是也笑了起来。(你的隐语她能懂,这是朋友间最幸福的事儿)
原来这正是我们刚刚抄过的《世说》中的一个故事。画家顾恺之给裴叔则画像,给本来光洁的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问为什么,顾恺之说:“裴叔则很帅,又很有才,这三根胡子恰恰能表现出他的才识。”后来人们看那张画,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才更有气韵,远远胜过还没有添上的时候。(“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这个故事是《世说》中顾恺之系列故事中的一个。必要的介绍是方便读者理解)
这是只有老聂的学生才能得到的快乐。(因为拓展内容不同,每个老师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快乐)
生活中时不时地冒出学到的语文,让人倍觉欣喜。这大概就是语文的魅力吧!(当似乎的场景越来越多时,我们语文的能力就越来越强)
奕婕文章因为来自于自己的真实生活,于是真切、有趣,富有感染力。
其实义务阶段的语文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积累。让孩子接触并融入大量的优秀作品,让这些作品内化为学生灵魂的一部分,用高雅去冲淡低俗,用经典去取代浅薄。
当经典与高雅越来越多时,孩子的气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首先会出现在语言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出现精彩之句,正是孩子不断积累时的自然外溢。
看到奕婕这般状态,老师真的很欣喜!
(插图意为孩子们背过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二班两丫头今天出游还不忘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