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生病,如何提升免疫力?
“我家孩子在上幼儿园后就经常生病,打喷嚏、感冒、发烧,大大小小的毛病几乎没断过,平时在家里身体很好,但送去幼儿园没几天就又要回家休息,这样会不会降低他的免疫力,更容易生病?”
为什么小孩上幼儿园就容易生病?作为父母该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呢?
第一,孩子生病时,父母要“安心”。
不要慌乱,不要焦虑,尤其是作为父母,不要因为一点事情而互相责备怪罪,这样反而会带来孩子内心的不安。
面对孩子生病,一些家长虽然没有太多医学知识,但他们并不慌乱,会先判断一下孩子的情况是否需要立即就医?或是了解生病的缘故,是感染、心理情绪还是缺乏休息?这种父母的情绪很稳定,他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孩子生病时特别慌乱,会埋怨他人、责怪孩子,甚至责怪自己。而一旦把负面情绪扩散到事件中,就会自乱阵脚,病急乱投医。
所以,当孩子生病时,父母先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好好观察、了解孩子,让孩子感到放松并稳定情绪,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提升免疫力。
第二,孩子生病时,父母要“放心”。
生病就如人生经历的挫折一样,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养料”。尤其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了新的环境和朋友,其中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管是客观上的外在环境还是主观上的心理因素。
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出现身心上的不适。但如果因为害怕孩子生病,而给予过度的保护,比如担心被传染,就不让孩子和外界接触;担心着凉就穿很多,甚至过度用药......
这样看似在保护孩子,但从长期来看却是有害健康的。被过度保护的孩子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没有得到锻炼,一旦没有了大人的保护,就会更容易生病。
同时,不要引导孩子生病。如果孩子生病后大人变得很慌乱,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儿的,还给孩子请假等等,内心敏感的孩子就会发现生病能使自己更受到疼爱,孩子便会假装生病。这是大人的不明,同时还迎合了孩子喜欢钻空子的弱点。
因此,家长要“放心”。把孩子每一次生病当成适应和练习,在内心允许他们出现一定的症状,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状况。
第三,孩子生病时,父母要“宽心”。
情绪和身体健康密不可分。中医讲天人合一,身心一体。《黄帝内经》提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如果孩子有了情绪上的问题,也会容易生病。例如,孩子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或者时常感到紧张焦虑,这些消极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身体发展便会受阻,同样会导致身体出现状况。
父母要用同理心和倾听去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各种“要求”,这样才能及时帮助孩子疏导消极情绪。因为一旦对大人产生信任,孩子肯定想第一时间去分享内心的小世界。
除此之外,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很关键。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如果家庭环境很紧张、焦虑、冲突乃至敌对,就算父母会关心照顾孩子,但是敏感的孩子还是会吸收这些消极的情绪,长大后极度缺乏安全感。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生活支柱,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作为家长,自己的精神和内心情绪稳定,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滋养。
第四,孩子的成长,父母要“恒心”。
孩子喜欢重复的、有节奏的规律,这样的生活可以带来安全感,让他们感到世界的一致性。
但如果生活步调充满变数,孩子生活在紊乱的作息中,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会感觉到不安,同样会影响健康。
父母要为孩子安排日复一日的、相对规律的生活节奏。当孩子晚上回家后,可以把睡前时间安排得有节奏。比如,有一个固定的顺序,先吃饭再玩耍,然后洗澡,最后睡前讲一个故事。
每个家庭的安排都可以不一样,一旦确认了顺序后,就不要轻易改动。如果变来变去,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他可能会贪玩,不好好睡觉,也可能会拖拉磨蹭。
规律能够带来自律,而睡眠又是营造生活规律的关键。如果孩子总是晚睡,肝脏虚弱的孩子容易变得软弱无力,畏难退缩。
另外,别着急让孩子去补习,学才艺,保证良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等到孩子玩累了才睡,而是到时间就去睡。如果等孩子玩累了,他们的情绪就会亢奋、紧张不安,或者因为睡不着更容易哭闹。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到了睡觉时间,孩子还不想睡,大人就需要准备一个固定的上床睡觉的仪式,像睡前故事、睡前按摩等等,在睡前安抚他们的情绪。
同时,家长带头早睡早起,有规律地锻炼身体,面对疾病不畏难,传递正能量,才会成为孩子的生活支柱和精神支柱,让他们拥有精神和心理上的强大。树立榜样的家长必然带动和培养出榜样的孩子。
大人能够爱护身体,对生命有庄严的态度,就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护持和引领。
所以,把孩子每一次生病当作成长的契机,他们的身体会因此而更加强壮。作为父母要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孩子的变化和挑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放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