歘的读音
2018年,这个“歘”字火了,不火不行,人家有三把火,估计这个字是当官的,不仅三把火,而且从“chua”的 轻声到第四声,这个字都有。对,请脑补下,它关于“chua”的五个读音,这是个多音字。
作为轻声的“歘(chua)”是这个网红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读音,本意指的是物体沿直线快速的飞出去或飞过来,既表意又是象声词。但是,其实在合肥方言中也有这个读音“歘(chua)”,指的是回家的意思,“chua”=回家。
字典对“歘”的释义是:汉语拟声字,拼音是 chuā、xū,形容短促迅速划过的摩擦声音,延伸为快速的意思;这里的发音为第一声,词组有“歘(chuā)拉”:拟声,形容菜放到滚油锅里发出的急促声音。据山西晋城的朋友的发音,山西方言中也有,第一声,作为拟声词使用,形容动作迅速、大,或者声音大,比如:走路走得歘歘的,洗衣裳洗得歘歘的。
读音为第二声的“歘”(chuá)应用的地理范围比第一声来得广泛,本意是用棍子捅。在东北方言里,“歘chuá”有吃饭的意思,表示调侃,例如:早晨不吃饭,现在开始歘了?胶东半岛高密地区等地“歘chuá”的意思是庄稼地里十分泥泞;而川渝地区的方言中“歘chuá”指淋雨,如:歘雨。
河南方言中念第三声,音“chuǎ”,意思是动作迅速,也有趁人不备夺取东西的意思,跟轻声的意思一样。
在陕西话、宁夏话和河南温县话中,“歘”字念第四声,也就是“chuà”,“日吧歘(chuà)”表示是很糟糕、很不好的意思;“能歘”,在陕西话里的意思是:“什么都干不好”。
综上,除了xū,“歘”囊扩了“chua”的五种读音,个人认为“歘”不属于常用字,并也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更重要的是它特殊的读音和词义也许适合北方的孩子,对于除了川渝地区以外的南方孩子,真的没有必要学习,因为以上几种都是长江以北的方言读音,是方言而不是普通话,超过课程大纲的要求了。再不然的话,北方方言都入普及教材,要不为了公平起见,再加点福建汉方言?毕竟,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在将来的考试比例中增大,而闽方言对音韵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特别是闽南语是保留了河洛话的大部分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