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唐楷大家—褚遂良

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一职。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褚遂良则做了薛举的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

武德元年(618年),褚遂良归顺唐朝,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逝世,魏徵将褚遂良推荐给李世民,太宗命他为“侍书”。李世民曾广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褚遂良可以鉴别出王羲之书法的真伪,使得没有人再敢将赝品送来邀功。唐贞观十五年(641年),褚遂良劝谏太宗暂停封禅。 同年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李世民每有大事,几乎都要向褚遂良咨询。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雁塔圣教序》是唐太宗创作,褚遂良书写的书法作品,全称是《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玄宗去西域求佛经的行为,而亲自撰写的序文。内容有部分的《述圣记》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早由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来由怀仁和尚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经历24年,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

《雁塔圣教序》笔法非常的多变,有楷书的笔法,也有借鉴行书的地方,甚至还有隶书的一些笔画。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起,竖画横入。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都有一定的规矩。临摹《难塔圣教序》,要注意三点:

第一是细挺道劲,运笔必须有一定速度,干脆利索,起笔和收笔不能拖泥带水,中段行笔不能太慢,否则就出不了精神。

第二是粗细变化,运笔必须强调提按,起笔、收笔和转折处都要重按,而行笔要轻提。

第三是连续书写,楷书的笔画不连贯,但笔不能断,从纸上的笔到空中的笔势,再从空中的笔势到纸上的笔画,书写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空中的笔势是纸面上两笔画之间的过渡,作品中点画的呼应连贯。

褚遂良的书法,对之后的颜真卿、薛稷、黄庭坚、米芾、赵佶等都受其深刻的影响,很多人临摹《兰亭序》也是看他的临本,从他的书法中汲取的营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