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让理智战胜情绪,容纳万物,便是道的法则

道德经:抛开自己的狭隘情绪,容纳世界,方能成其大。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认识宇宙永恒法则,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可以做到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就可为天下的君王,天下君王应合乎天理法则,天理法则必然会符合道,符合道就能够成就,终身都就没有危险。

道家思想认为,天理的法则与规律就是道,道的品德是能够容天下万物,故能成就其自己的伟大,包容万物,包容一切,这就是一种大公无私,便可得天下。

就如同《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善若水”的道理,水居万物之下,融会万千河流,所以能成其大。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 谷之于江海。

道在天地之间,犹如江海与小河的关系,江海处于万物之下,容纳万千河流,所以能够成就其伟大,候王治理天下的时候,也应该像大道那样,善于处于下方,容纳天地万物。

以上是道的规律与法则,但是人的处世常态,却背道而驰。

人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习惯把万事万物分为好和坏,容纳好的厌恶坏的,但是正是因为自己的憎恶分明,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局限性。

人生因容纳而博大,因无私而长久,所有主观意识的判断好坏,都是给自己设置门槛与屏障的根源。

齐恒公继位之后,就强烈要杀死公子纠,并且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

因为管仲在当公子纠师父的时候,就用箭射齐恒公,齐桓公那个时候假死逃过了一劫,然而时局多变,齐恒公占据上位之后,就被关在囚车里送回了齐国。

而鲍叔牙这个时候却向齐恒公推荐管仲,齐恒公特别生气,就说:“管仲想用箭要我的命,我怎么可能任用他呢,我恨不得杀他而后快呢。”

鲍叔牙这个时候就说:“主公消消气,他以前用箭射你,是因为他是公子纠的师父,这也表明了他的忠心啊,而且你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就要任用管仲,他的本领强大,也是个可用之才。”

齐恒公听了鲍叔牙的话之后,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反而封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果然,在管仲的扶持之下,齐恒公整顿内政,最后才有了强大的齐国。

《菜根谭》之中说: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

用人不要太过于苛刻,如果用人苛刻,那些想前来效力的人都会因此而离去。

人性之中的一个弱点,就是过度排斥自己所厌恶的,而过度取悦自己所喜欢的。当自己过度排斥的时候,在无形之中也成了自身的屏障和阻碍,若想成就事业,虚怀若谷才是必备的一个心态。

古人常说这样一句话:大度集群朋

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孤独的人永远成不了事业,必须集合更多的力量,才能够成就天下事。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然有自己所厌恶的,或者与自己有纷争的人,在这个时候容纳一份,就集合一份力量,多一份宽容,对于自己未来的成就,也就多了一份可能性。

而且人生的成熟和智慧,就是能够让自己的理智凌驾于情绪。

因自己的情绪使然,或许会在某一些时候,想要排斥自己不太喜欢,或者和自己有区别的人,但是从客观层面来看,容纳会比排斥更好一些,更能多一分力量。

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理智产生情绪,抛开自己的狭隘心,以宽容的眼界去审视事物,容纳事物,塑造更有利的人生状态。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道德经第八章,以为是一个重点部分,讲述了上善若水. 先贴下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 ...

  • 如何才能治理好天下?《管子·宙合》这一篇讲了一个道理

    管仲说:"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此言君臣之分也.君出令佚,故立于左:臣任力劳,故立于右.夫五音不同声而能调,此言君之所出令无妄也,而无所不顺,顺而令行政成"," ...

  • 《认知觉醒》:成长的逻辑是理智战胜本能和情绪的过程

    <认知觉醒 :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周岭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20-10 / 作者\云海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惑.上学的时候很羡慕成绩好的同学,自己也废寝忘食刻苦了一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四章 万物之宗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阅,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

  • 《道德经》中揭示的宇宙万物七大规律

    儒家的子思在<中庸>一书的开篇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将子思的话翻译出来,便是先天赋予生命的灵魂叫做性,统率性命的宇宙叫做道,遵循宇宙规律叫做宗教 ...

  • 《道德经》:心念适度,便为修行

    一. 欲望最重要的不是杜绝,而是适度收敛:情绪最重要的不是遏制,而是正确引导. 人生修行的最佳方向并不是完全杜绝本心性情,而是加以引导,使其保持适度的状态,这是顺应天性而存在的道理,如果不明白这个智慧 ...

  • 道德经:凡事皆入心,世俗便为苦海

    道德经:凡事皆入心,世俗便为苦海. 世人常说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个苦海. 这句话体现的是现实的状态,但是并不完全对,人生的确是一个苦海,它让许多人都感到了一种拘束和痛苦,但是,这一些痛苦的根源其实并不 ...

  • 中考作文写法指导,理智战胜恶念,考试不作弊,内心变坦然

    中考作文写法指导,理智战胜恶念,考试不作弊,内心变坦然

  • 教你4大方法理智控制情绪

    美国西部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身体很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时常附在野马身上,用尖利的嘴刺破野马的皮肤,吸取鲜血.无论野马怎么乱蹦乱跳,狂奔窜逃,都对细小的蝙蝠无可奈何.野马用蹄子踢,用身体撞,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六章 万物的起点和终点完整版

    <道德经>原文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新解>: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綿綿,其若存.用之,不堇. 第一句:谷,神,不死. ...

  • 《道德经》中所说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什么意思?

    我从四个要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我们人类的问题,跟世界无关,而跟我们如何认知世界有关. 世界是客观的,是自然的.本来,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无奈人有欲望,硬是从自然脱离出来,出了很多状况,甚至是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