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1年第15期(总第六十五期)

月夜花开

文/阿德

月亮的圆,经常出其不意

春风路过湖面之时

野鸟正在打捞水底的家园

它们的快乐,在水面荡起一圈圈波纹

雾气暂时摁住了一些事物

几朵只注重内涵的花还不能开放

许多肩负理想的水生植物

在沉默中知道什么是忍耐

月光从头顶隔树斜照

使我的视野具有深刻的层次感

在海拔零界仰望万物

辽阔的月夜,好像满目鲜花迎候

【诗歌鉴赏】一首写景诗作,展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与情感的细腻!静谧的月夜,当圆月升起在春天的夜空,旖旎的风光无限,此时无声胜有声,生活的畅想如同月华流淌,这春天月夜里的事物,让人在朦胧的意境中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与感悟。

诗作运用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从每一处景色里寻觅着生活的影像,极其自然地让一些事物具有人的思想,从而体现出来拟人化的效果,而比喻的形象和一些恰到好处的动词运用,让诗歌的意象灵动,也让月夜增添了朦胧神秘之美。

诗作首句:“月亮的圆,经常出其不意”,既让圆月的出现“出其不意”,也让诗作有了“出其不意”之功效,如春风拂面,清新。“野鸟正在打捞水底的家园”的诗写,将湖面的涟漪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文/陈怀)

春风沉醉的夜晚

文/李宝祥

当归鸟将最后一块红霞,扯落西山

暮色四起。翠竹在村口路灯的幽光里

摇曳生姿

水泥地上斑驳出一幅幅,墨竹画卷

弦月牵着一群星星,在放牧

东风着意,梳理着溪滩上绿翠的柳丝

蛰伏一冬的蝉蛹,编织好了霓裳羽衣

为登台献唱,做足了准备

石墙院里。墙根下的常青藤沐浴在夜露里

不经意间,已悄然爬上了邻家女孩的窗棂

成了窥视山村醉人夜色的明眸

【诗歌鉴赏】诗情画意的意象营造,让“春风沉醉的夜晚”美不胜收,每一处寂静的景象,都被作者巧妙运用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让诗意盎然。一些动词的运用,如:归鸟“扯落”红霞、弦月“放牧”星星、常青藤“窥视”山村等,让诗歌意象的构建灵动,诗意唯美。一步步的诗写,呈现出来夜晚里让“春风沉醉”的美境,让人喜爱。

诗作反复运用由远及近的写景手法,让视线的一次次转移,让天地间的景色相辅相成,营造出大美的意象,同时,诗写让山村春季里常见的动、植物一一出现,作为美景的列举,让人感受到山村夜晚的特有之美韵,让人在欣赏时,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文/陈怀)

清明有约

文/曾戈

路两旁高大的树枝上,仿佛

植物界的羊群,转场而来

趁着春天,拼命啃食时光

浑浑然,昭示一身油亮的绿

细雨追思,落英缤纷

湿漉漉的往事

总让人间的脚步打滑

土丘前的碑石,是一块沉睡的屏

血缘有自带连线的密码

只须点燃香蜡纸钱,即可开启对话

爷爷。奶奶。早逝的父亲。夭折的妹妹……

袅袅青烟中,久捂于胸的呼唤

怎能抚慰遗存世间的冰凉的名字

四野沉默,惟有不识字的风翻动野草

奈何一尺黄土,相隔太过遥远

亲人的画面,断断续续

也许,直到月光浸湿枕头的

某个夜晚,才会接收到

掐头去尾的片段

【诗歌鉴赏】清明,年年至。“清明时节雨纷纷”里,有多少是春天的雨水?又有多少是清明的追思?年年相约,情感的话题,年年如期谈起,让内心深处的那场雨纷纷落下,潮湿着心境。诗作的首段:“路两旁高大的树枝上,仿佛/植物界的羊群,转场而来/趁着春天,拼命啃食时光/浑浑然,昭示一身油亮的绿”,作者非常巧妙地让生命的意象在春天的树木上出现,看待事物角度的转移,让高大的树枝,从植物的身份幻化成动物,打开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与感悟,看成“趁着春天,拼命啃食时光”的诗歌意象里,浓缩了作者的几多心境,光阴流逝的故事里,一种渴望春天的心情油然而生,恰到好处地作为引出清明诗写的前奏,让人从中感悟一种生命意义的象征,为后面清明的“追忆”进行了很好的铺垫,从而不显突兀。(文/陈怀)

那个又将临近的清明

文/伊朵

孤独不需要喘息

只需记住感觉

那些沿途的回忆,便会在密密麻麻的独白中潮解

翻过一个又一个四月,我一直在与自己抗争

与枕边湿漉漉的雨抗争

与不可能改变,却又一直在改变我的怀念抗争

这么多年,我远离呼唤

拥抱和嗔怪中培植的呵护。习惯于在干瘪的夜色里

眷顾无法成行的你们

但我终究只能站在此端。看接二连三的离别布满斑驳

如经年熟稔的老船,从彼岸驶过

我亲爱的你们,在曼珠沙华的拢映下

浅浅地

喊我的名字

【诗歌鉴赏】清明又将临近,思念的潮水又开始奔涌!“翻过一个又一个四月”,抵达一个又一个清明,一次次的与“雨”抗争,与自己的心灵深处的思念抗争,“与不可能改变,却又一直在改变我的怀念抗争”。作者以内心情感的主线,纷纷扬扬地让思念之雨落下,打湿心境。诗语的柔美,与春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怀念时的“孤独”,来自“这么多年,我远离呼唤/拥抱和嗔怪中培植的呵护。习惯于在干瘪的夜色里/眷顾无法成行的你们”的心声,正如首段的诗语:“孤独不需要喘息/只需记住感觉/那些沿途的回忆,便会在密密麻麻的独白中潮解”,而诗作最后的“曼珠沙华”的彼岸花出现,用佛系心语,解读着怀思的心境。(文/陈怀)

人间烟火味

文/杨功夫

年轻人都搬到城市里去了

我仍然留在农家小院

习惯了

听鸟鸣,看炊烟的生活

我喜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凝视路边的野草和庄稼

它们互相对望却不敌视

我爱一个人  穿梭在小院和田野之间

带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诗歌鉴赏】每一个富有诗意生活的人,都是在人间烟火炽烤熏染下,仍然拥有洁净灵魂的幸存者。诗作开头“年轻人都搬到城市里去了/我仍然留在农家小院/习惯了/听鸟鸣,看炊烟的生活”,情感真挚,凸显返璞归真的心境,表达留在乡村生活的坚定不移。诗作结尾“我爱一个人  穿梭在小院和田野之间/带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流露出追求甜美乡村生活的心态,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眷恋。诗语“我喜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凝视路边的野草和庄稼/它们互相对望却不敌视”,把一幅笼罩在人间炊烟里的温馨和谐的场景刻画得清新鲜亮,富含“人”趣,深情表达作者的咀嚼和怀恋,同时也引发普遍而广泛的情感共鸣。(文/晓渡)

春祭,桃花飞离

文/江政

离于指尖

沥如春雨,之凄凉

儿自远方,竖起的云幡

水过了,青丝

山过了,白发

人在故乡外,清风江上

是泪眼

一年年匆匆的追赶

是夜的墨色,借你的手

以春的名义,凋零

【诗歌鉴赏】万物竞发的春天后,美丽毕竟会被打破,春色终究会离去。在这种“离于指尖”之意下,让人怀念春天的温暖,当“沥如春雨,之凄凉”,一切显得那么凄美。春天的日子里,最吸引眼球的地方莫过于桃花盛开、柳丝飘舞,这花红柳绿各占据了春的半壁江山。可是,当“桃花飞离”时,剩下的只有“泪眼”,还有什么呢?诗作借用诗之意象来反面赞美春天,让这春分后“儿自远方,竖起的云幡/水过了,青丝/山过了,白发”的场景显露,从而更加写出对春色的眷恋。诗作最后用“是夜的墨色,借你的手/以春的名义,凋零”,升华主题,流露出对春天的无限留念!(文/晓渡)

清明雨

文/蓝冰淋

阳春被雾霭邀请

草木之心便有了泪痕

离离原上

枯草换新

一条条小路通往儿时

梨花雨纷扰

湿了路人的眼

宜湿了久违的乳名

四方八面来风撑起一个屋檐

一支血脉流淌着同一杯酒

清泪已润湿故土

唤醒梦中人

【诗歌鉴赏】清明又至,雨水成为了一种象征。此诗作者善于通过细节刻画,营造清明之氛围,让人自然联想“清泪已润湿故土/唤醒梦中人”的情景与心境!诗作开首“阳春被雾霭邀请/草木之心便有了泪痕”的诗写,从物到人,将清明时节的景象特点和“我”的怀思心境展露出来,搭建清明之意象,达到了让读者触景生情之效果。诗作借喻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联想到上“一条条小路”的那只“路人的眼”,寓意深刻。诗语“四方八面来风撑起一个屋檐/一支血脉流淌着同一杯酒”,凸显人生认知和感悟,让世俗的眼光与风趣的表达,不被情感色彩所束,从而让诗歌意象灵动,摆脱沉闷的“清泪”!(文/晓渡)

写意

文/烟雨凡尘

崖上的兰草,摇曳一回

老家的那座山,便生动一季

父亲的一滴汗,种进泥土

就长成了一幅田园画

而我的千百万粒词语,却不及

故乡留白旁的几笔写意

【诗歌鉴赏】诗作短小精悍,寥寥几语,立意新颖,咂摸出人生岁月之味。开头“崖上的兰草,摇曳一回/老家的那座山,便生动一季”,写出了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诗语“父亲的一滴汗,种进泥土/就长成了一幅田园画”,写父亲为这个家庭奔波劳碌的一生,表达对父亲的无尽怀念。故乡,一个生命气息的全部,走到哪里,都寄托了深深的情,飞扬的遐思,现实意义的光彩四溢,因为“故乡留白旁的几笔写意”里的根,永恒的印记。诗作有着某种原生态的本真,它令人动容,让泪水奔涌,回味难绝。(文/晓渡)

故乡,那座小山头

文/秦淮一叶

春天来了,故乡

那座小山头,已换新颜

枯萎、萧瑟一点点退去

翠绿、金黄一片片蔓延

那泥土,熟稔的味道

似一股浪潮滚滚而来

那几只小狗,怯生生看着

仿佛打量异乡的来客

告诉你吧,我也是

故土发芽出的一粒种子

小山头长出的一棵小树

无论多么高耸入云

无论多么枝繁叶茂

我的根,系在故乡

回望,那座小山头

那一片静静山冈

那里,长眠着我的双亲

那里,安睡着

我一生的魂牵梦萦

【诗歌鉴赏】每个人对故乡的情愫都是不同的,却又是相似的。就像被放飞的风筝,飞得越高越远,乡愁这根线就被拉得越长。诗作开头“春天来了,故乡/那座小山头,已换新颜/枯萎、萧瑟一点点退去/翠绿、金黄一片片蔓延”,反映出乡愁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有浓浓的亲情,有挥之不去的思念,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牵肠挂肚。诗语“小山头长出的一棵小树/无论多么高耸入云/无论多么枝繁叶茂/我的根,系在故乡”,以其真挚的情感、特定的情景深深打动读者,诗人的心始终与故乡心相连。诗作结尾“那里,长眠着我的双亲/那里,安睡着/我一生的魂牵梦萦”,凸显离家游子,或远,或近,深陷于这种乡情之中。(文/晓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