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必须追求内部均衡

许朝军

为了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通过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强弱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大幅增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确实是解决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良方,但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加大供给的前提下,家长的择校焦虑不降反升也是一个事实。

笔者去年参与并组织启动本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从实际情况来看,凡是集团化办学改革富有成效的地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愿景目标容易实现;凡是集团化办学改革走偏或者没有科学落实到位的地方,难免会出现家长择校热不降反升的现象。同时,如果集团化办学内部均衡没有到位,一些优质学校和龙头学校仍旧还是择校的重点。从表面上看,有集团化办学效应凸显仍需时间,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内部均衡原则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集团化办学的推行模式大部分是“强弱联合”发展,但实质上在看似在一个“集团化家庭”内部,其实还是强弱分明。再加上薄弱学校即便在帮扶下,走出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办学质量的困境和洼地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为。另外,在集团化管理体系内部,虽然大部分推行“同一种模式、统一管理”的机制,在师资流动等方面也采取了轮流支教、走班或是派驻优秀师资到薄弱学校帮扶等,但这些人员流动还是停留在阶段性流动层次上,实质上还是各在各校,并没有统一打乱重新安置,因此,家长的择校冲动难遏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推行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很多地方采取的是教育部门主导、集团化办学内部因地制宜管理的原则,在这样的情况下,“选优而教”和“择优而为”必然是一线教师的自然选择。薄弱学校无法拥有留得住的优秀师资力量,教育质量也难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换汤不换药的集团化抱团发展,恐怕最终会成为喊得响却落不实的口号。

集团化办学确实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推进措施,但关键是要科学落实到位,实现真正的统一发展和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在落实集团化办学时,必须科学施策、精准给力,真正实现内部管理的均衡,最终达到既发展优秀又带动和助力薄弱,实现齐头并进的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集团化办学内部管理体系。要结合各学校实际,建立起强校引领、弱校提升、抱团发展格局;要精准制定和落实集团化格局下的统一模式、统一资源、统一管理等机制,确保内部管理围绕优质均衡达到精准科学。其次,地方教育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推进监管责任。要深化集团化办学配套机制改革,如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等;将教师编制打乱统一分配,实现一个师资资源优化组合和人随岗走、人随需走,让教师资源切切实实在集团化办学内部流动起来。再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现科学的集团化资源建设配置。对集团化办学内部学校的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对薄弱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和学校面貌。同时,可以采取同年级在不同分校间均衡编班或者寄宿式班级实行分校按级段编排设置的管理体制改革。

(作者许朝军,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