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相赠

起首点题,这篇文章专为赠书而来。为何赠书,待作者娓娓道来。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自古雄才多磨难,好学之人,往往也都有一段困苦的求学经历。似乎非要经历痛苦,学问才能有所长进。

如果在孤独苦命的求学之旅中,有一二良师益友相伴左右,则心情必然活泼畅快,苦亦化为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良师不如益友。我国自古尊师重道,“教不严,师之惰”,老师占着这么崇高的地位,同时又担着“不严即懒惰”的干系,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得不板起脸来下死功夫。所谓良师也就变成了“严师”,而教学效果如何倒不在意了。这从《送东阳马生序》中也可以看出一二,文章中说,“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明朝开国功臣宋濂在老师面前也大气不敢喘。被骂了,像哈巴狗一样不但不能表现出不高兴,还得摇尾乞怜,真是让人心情无法活泼畅快。好朋友便不一样,同辈之间,嬉笑怒骂,都不必畏畏缩缩,瞻前顾后。

古代文人雅士赠送礼物,多选择文房四宝、佩玉折扇等物件。红楼梦里,贾宝玉和蒋玉函以各自的汗巾子相赠。何为汗巾子,其实就是丝绸做的腰带。只不过穷人用一条麻绳作腰带,富人用光滑的丝绸作腰带。虽然古人的赠品价值不菲,但精神内涵不够。文人之间,唯有赠书,最相适宜。

杜甫曾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作者草民一个,每日蜷缩在高楼里的一块小格子里。没有万贯家资,没有别墅楼房,唯有藏书若干。书不多,不定期会在此号发布赠书单。有好读书者,可发邮件至guangwriter@163.com。此非善举,只为好学相知的朋友们增加一份乐趣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