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心理学定律大全(下)

53.过度完美效应

追求完美其实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也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凡事有个度,如果追求完美过于僵硬,不懂得变通,就成了完美主义者。

心理学研究证明,完美主义者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开始的时候,他们担心失败、辗转不安,于是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遭到失败之后,他们就异常焦虑、沮丧和压抑,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想

的只是如何避免尴尬。完美主义者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是很难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而且,他们往往在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很不如意。

一些人过度追求完美,连一点瑕疵都不能容忍,殊不知,世间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过度追求完美,只能走进死胡同。

杨燕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她最近十分苦恼,原因是她脸上有两颗小黑痣。她曾经看过皮肤科,也做了激光消除痣,可她老觉得没有做好,有空就照镜子,每当看到色素渐褪的小黑痣,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这个缺陷越来越明显。几个月以来,她因为

自己长相“丑陋”而不满、消沉,上街次数明显减少,也不敢抬头见人,为此影响了人际关系,业绩一降再降。后来,她食欲减退、失眠多梦、心情压抑、焦虑,于是只好去心理咨询诊所寻求解脱之法。

生活中不乏杨燕这种追求十全十美的完美主义者。其实,缺陷和不足是人人都有的,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要相信,你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甚至优于别人的地方,你要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装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很多人因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自怨自艾,从

而丧失了自信心,变得自卑。

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难道有缺点和不足就注定要悲哀,要默默无闻,无法成就大事业么?其实,只要你把“缺陷、不足”这块堵在心口上的大石头放下来,别过分地去关注它,它也就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假若能善于利

用你那已无法改变的缺陷、不足,那么你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人没必要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高,也不必过于自卑。如果事事要求完美,做起事来也会障碍重重。要在自己的长处上培养其自尊、自豪和工作兴趣,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人竞争。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不要为了让周围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敬小慎微,

要有点“我行我素”的气魄,做事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良心,不要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否则,遇到挫折就可能导致身心疲惫。其实,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陷,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完美主义者却未

想过,正是这种似乎无关紧要的生活态度,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想象,这些人比起那些不太追求完美结局的人来说,他们所承受的生活压力要大得多,甚至长年累月处于极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这样自然影响他们的生活和事业。

那么如何从追求完美中摆脱出来呢?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首先,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

,一次乃至多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人只有经受住失败的悲哀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

再次,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为自己定一个短期的目标,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会轻松一些,做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更有成效。

总之,我们应记住一句话:

“人可以完善自己,但不能完美自己。

54

、懒蚂蚁效应

有时候,懒是一种幽默的智慧,它体现着人性化的生存态度。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

30

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进事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生物学家在这些蚂蚁身上做了标记,并且断绝了蚂蚁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

,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着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相对而言,在蚁群中,懒蚂蚁更重要;而在企业中,能够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人也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静下心来思

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就永远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更别说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作出长远的战略规划了。

在工作中,懒人最懂得休息。只有善于休息的懒人,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获得成功。诚然,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工作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它能提供多数成人主要的智力刺激和社会互动。努力工作除了可以带来好的名声之外,还能够带来财

富和荣誉。虽然工作的意义重大,但是如果你真的把每一分钟清醒的时间都用来工作,那就有可能是得不偿失了。

要知道,工作和休息的冲突,往往是降低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因为现有的工作程序或形式,阻碍了私人休息的时间,使个人在工作时集中精力的程度不够,而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两者的组织形式有一个新的安排。比如:工作累了,

利用休息的时间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你就会觉得很惬意。然后重新怀着一颗轻松的心情投入工作,你会觉得更加的信心百倍。

要想突破现状,有更杰出的表现,就不应该把生活都局限在中作中。因为只有劳逸结合,才能让心灵得以解放,而且还能保持思维常新、更富于创造力。

在生活中,懒,也要懒得有智慧。时下有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懒人。他们似乎没有我们那样的忙碌,上班不早来也不晚走,遇到事情也不钻牛角尖,对人对己要求都不是很严格,欲望淡泊、洒脱随性。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们似乎显得慵懒了一些,松散了一些,不求上

进了一些,但是这样的懒并不是拖沓、没有效率、好逸恶劳,而是一种快乐、放松、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被称为“新懒人”

他们懒得自己洗衣服,所以发明了洗衣机;懒得做饭,所以发明了方便食品;懒得搞

卫生,所以发明了吸尘器;懒得走路,所以发明了汽车。懒人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而新的世界又滋养出新的懒人。他们工作,但不玩命工作;他们消费,但不过度消费。他们家里有各式各样的帮助其懒惰的机器。其实,新懒人只是不堪于社会的种种压力,于是,

选择了以简约为最终目标,吊儿郎当地生活着。

其实,勤于懒相辅相成,

“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55

、角色效应

你把自己定位于什么样的角色,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她们的外貌非常相似,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是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内读书,但是她俩在性格上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好交际,待人主动热情,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

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见,在谈话和回答问题时常常依赖于别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是什么原因造成姐妹俩在性格上这样大的差异呢?主要是她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她们的父母将先出生的称为“姐姐”

,后出生的称为“妹妹”

。要求姐姐必须照顾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求妹妹听姐姐的话,遇事必须同姐姐商量。这样,姐

姐不但要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扮演了妹妹的“保护人”的角色;妹妹则当然充当了被保护的角色。

可见,充当何种角色对孪生姐妹的性格异样是关键的因素。其实,并非只是孪生子才有角色效应,正常的人都会受到角色的影响。你给自己定位于什么角色,你的行为就会不自觉地受这个角色的牵引。

大多数人都看过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小品《警察和小偷》

,大体意思是:一个小偷冒充警察尾随另一个小偷放风,后来逐渐忘了自己的小偷身份,竟然主动协助警察抓获了自己的同伴。这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但恰恰证明了一个简单而又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道

理:一个人如果忘记了自己的真是身份而进入另一个角色,那么,他就会去做那一个角色所应该做的事。

比尔

?

盖茨上小学时,图书馆人员让他将所有放错位置的书按规定放回原处,他很高兴——为能常常“侦察”出一些放错位置的书而感到兴奋。后来,他转学,不能再充当这个“小侦探”的角色,觉得乏味。其父深知他的失落感,重新把他送回原校,再当义务

“小侦探”

,锻炼他的细心搜索能力。这为他以后成为电脑大王打下了基础。比尔

?

盖茨的责任心、细心与耐心便由角色效应带来。我们可利用角色效应矫正一个人的坏习惯,增强其责任感。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学会运用角色效应。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尤其是儿童,给他一个积极的角色,他相信了,他就会为成为这一积极的角色而努力;相反,如果依据人性中消极的一面塑造他,他就很可能成为另一种人。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幼年时期最信赖的人。儿童、青少年在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之前,往往对自己的认识是模糊的,自信心相当差,但可塑性却特别强。在这个时期,父母如何对待他,给他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此时,无论你给他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都很容易相信,并努力去做。

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员工不小心犯了错误,领导如果对员工说:

“你是聪明的,上进的,这次只是粗心导致了失误,要总结经验,下次一定能做好!

“聪明的、上进的”

“下次一定能做好”

,这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对这位员工的影响是巨大的。积极的角色至少会伴随他近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中。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中,他就会成为一个聪明的上进的好员工。

给员工提供角色,首先要在心理上相信你的员工就是你所提供给他的那种角色,这样才有可能使他相信他自己就是那个角色,并努力去做。

56

、猜疑效应

怀疑精神本是人类积极探索世界的一大利器,但如果总是无端猜疑,杯弓蛇影,无疑就是一种病态。

《三国演义》中曹操错杀无辜好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

,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

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曹操就是一个猜疑心理特别重的人。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

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的蛀虫,既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猜疑一般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的,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

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居的儿子莫属了。可是,不久他在自己家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

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

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人群中,生性多疑、经常对他人抱有防范之心的私密主义者,为数实在不少。他们认为,一旦别人盗取了自己的思想并加以评判,那就会和自己对抗或在工作中加害自己。也

就是说他们对别人总是抱着戒备、恐惧的心理。所以,他们从不敢相信别人,也不愿与他人分享某些积极的成果,更不敢委任别人担当重任。凡事都要自己控制,这样他们才会放心。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应如何消除猜疑心理呢?

首先,要加强个人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的修养,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拓宽胸怀,以此来增大对别人的信任度和排除不良心理的干扰,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扩展

思路,走出“先入为主”

“按图索骥”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其次,最好能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或者面对面地与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交谈,让深藏在心底的疑虑来个“曝光”

,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

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排释误会、获得最大限度的消解。

再次,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的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被别人的闲言碎语纠缠,不

要在意别人的议论。

57

、倾诉效应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压力、烦恼,学会倾诉,及时排解不良情绪,会使一个人的心理更健康。

时代越发展,我们好像越需要找渠道倾诉,当门对门的邻居都互相不认识,当大街上擦肩而过的哪怕是美女都转瞬即逝的时候,我们越发需要倾诉了。很多人把倾诉当做发泄,每天晚上灯红酒绿,大家认识与否在一起胡吃海喝一通倒是发泄了,但倾诉的涵义应该

更加广泛,不是谁都可以倾诉的。每个人每天都要处理许多纷繁复杂的事。认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可以无形之中放松你绷紧的神经。一天深夜,一个陌生的女人给刘蕾打电话来说:

“我恨透了我的丈夫。

“你打错电话了。

”刘蕾告诉她。

但是她好像没听见,滔滔不绝地说下去:

“我一天到晚照顾五个小孩,他还以为我在享福。有时候,我想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肯,自己天天晚上出去,说是有应酬,鬼才会相信他!

“对不起,

”刘蕾打断她的话,

“我不认识你。

“你当然不认识我,

”她说,

“这些话我会对亲戚朋友讲,弄得满城风雨么?现在我说了出来,舒服多了,谢谢你。

”她说完挂了电话。

其实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压力、烦恼。如果压力较大,又不善于处理,问题就可能变得严重,甚至造成心理和躯体疾病。倾诉的方法男女都可用,但女性多用。女性比较习惯于交谈、倾诉,而一些男性遇到烦恼常憋在心里。建议男性要学会倾诉,这并不是

什么没面子的事。

倾诉的方法较适合外向、性格比较直爽的人。但一些内向的人也不要把话装在肚子里,如果没有朋友,可以找家人倾诉。倾诉对象要靠平时积累。有人比较内向,并不愿意交友,最好能“逼着自己交些朋友”

,关键时候想说话有人愿意倾听。要在平等、诚恳的条

件下与人交往,学会发现对方的优点。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别人帮助,这样在你遇到压力时,才可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你要想让别人接受你的倾诉,你也要懂得倾听。懂得倾听的人才会获得朋友,因为你分担了他人的烦恼。懂得倾听的人才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摸清大意,从他人言语中得到一个人内心的意图,才能想合适的办法应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认真倾听他人言语,代表你

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你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认真倾听领导的发言,你会发现你的上司确实有过人之处,你对他更崇拜了。你会发现你也变的虚心了,你的虚心会让你更加努力,会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懂得倾听,才能让你更深刻的了解他人,也了解了你自己。客观的辩证的看待自己,你才能取他人之长,

改自己之短。

另外,在倾听时不要讲话,专心是有效倾听的前提。当别人在讲话时,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讲话,做到专心倾听,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记住别人说的要点。不要因为有感触就马上发表议论,不妨等待别人讲完。

在别人说话时,要表示出你

对他人所说的话感兴趣,这样对说话的人来说是一种尊重和鼓励,只有你对对方表示出兴趣,对方才有说的愿望与激情。

58

、直觉效应

直觉智慧不需实证和推理,也不需逻辑或论据就能勘破事物的表象而直奔内核,剖明其实质和主旨,甚至可以未卜先知、预感泰否。

在知识和智慧难以涉足的神秘领域,在实证与逻辑鞭长莫及的遥远的地方,在悟性与灵感也无能为力的幽冥的所在,人类的认识仍能继续前行,通过另一条管道窥探着复杂的世界。这管道就是直觉。

直觉是我们至今仍所知甚少、一种看似简单却最为复杂的人类脑力活动,直觉还带着较浓的神秘色彩。它像思维中的急中生智,人们只见智慧突现的结果,却无法看见它分析的过程。别说旁观者,便是当事人也未必能说明他的判断和结论究竟源自何处、从哪里

来。直觉因此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偶然性和“盲目”性,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命中率。它的快速反应甚至常能消灾去厄、带来福音。

直觉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也贯穿于科学研究之中。

直觉的基本内容,是指直觉思维过程中所包含的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直觉的基本内容包括直觉的判别、想象和启发三个方面。

1.

直觉的判别

直觉的判别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客体、现象、语词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迅速地识别、直接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人的这种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的洞察力。

科学的发现往往都是建立在预断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往往首先预料事物的自然规律。然后再通过实验去检验它的正确与否。因此,由直觉产生的预断对创造、创新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预断又不是任意的凭空想象,要能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这基础当然是由当初

的直觉所产生的。

2.

直觉的想象

直觉的想象是指在许多情况下,主体并不能仅仅根据所面临的实物、符号或情势作出上述直觉的判别来。外界所提供的信息不充分,具有许多空白点,单凭这些有限的信息很难作出一种判断,这就需要求助于想象和猜测,才能形成一个大致的判断来。

192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得住威尔逊的成功,就是一个极好的说明。青年时期,威尔逊曾到过英国本内维斯峰天文台消闲数周,山上云雾缥缈的奇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汤姆生向他提出需要一种能显示电子路径的仪器时,他马

上想到了天文台观察到的云雾。几经努力,威尔逊终于制造出对于科学的进展的价值无法估量的云雾室。

3.

直觉的启发

直觉的启发即在凭借直觉的判别和直觉的想象都未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偶然在某一时刻,在你所思考的问题之外的另一信息中受到启发,从而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当研究者沉思于某一课题而许久不得其解时,突然在某一时刻,由于某一偶然的突发事件的出现,在他思考问题之外猛然传来一个信息,有时竟会“茅塞顿开”

。历史上,阿基米德为了检验希洛王的金冠中是否掺了假,他在浴缸中顿悟出“排水法”

,并进而发现了浮

力的规律。

59

、吝啬效应

一个吝啬的人若能改掉吝啬的习惯,就能为自己的内心建设一座人人都可以欣赏的美丽花园。

吝啬是一种有能力资助他人却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吝啬行为已不再限于钱财,而是扩展到更宽阔的领域。吝啬破坏了人类固有的仁爱、同情之心,打破了人与动物的界限,破坏了人类社会一切美好的关系。

生活中有人称吝啬的人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这只说明了吝啬行为的一个表象,事实上吝啬者的吝啬行为来自于他们内心的冷漠,他们过分看重自己的财务,甚至可以为蝇头小利而六亲不认。然而,当他们抱着自己辛苦守下来的“财富”的时候,也

许那时才会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吝啬会让人失去很多,包括工作、事业甚至家庭。

吝啬之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他们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吝啬之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

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常常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心态。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从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到脚上的每一个脚趾头都很吝啬。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讲“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布、布、布„„”个半天,好像一讲出这两个字,自己就会有所损失。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想去教化他,于是到了他住的城镇去开示。佛陀就告诉大家布施的功德: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比别人长得高、长的帅,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佛陀从地上抓了一把草,把草放在他的右手,然后要他张开左手,佛陀说:

“你把右手想成是自己,把左右想成是别人,然后把这草交给别人。

”这个吝啬的人一想到要把这把草给别人,就呆住了,想得满头大汗,任然舍不得给出去。

最后,他突然开悟:

“原来左右也是我自己的手。

”就赶紧把草给出去,自己也为此深感欣慰。第二次他只约花了一分钟,就把草给出去。后来,他只要很简单地就可以把草给出去。

最后,佛陀对他说:

“你现在把这把草给别人。

”他便把这把草给了别人。

吝啬是不能给吝啬者带来快乐的。唯恐盗贼将他的钱全部偷走,唯恐一场大火将他的财产全部吞噬,唯恐自己的亲人将它全部挥霍掉,因而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自然永远不会是愉快的。

因此吝啬者要想办法克服吝啬,从精神上思考、领悟吝啬的错误。人活在世上,需要金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使自己成为孤独的人,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一定会得

到他人的关心。

60

、超限效应

如果一个人面对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他就会表现得极不耐烦或是出现逆反的现象。

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

“要将你的屋子收拾干净。

”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作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

“你该戒烟了。

”可丈夫依然“恶习”不改,照样“吞云吐雾”

;公共汽车上,售票员一遍又一遍地提

醒乘客:

“请看好自己的物品。

”然而乘客依然漫不经心,被盗事件屡屡发生;领导频频对犯了错的员工说:

“下次不能再这样了。

”可员工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工作中出现更大的漏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倾向,这是人类处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由于人的这个特征,在受到外界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情况下,会使人的心里极不耐烦或产

生逆反情绪。这种心理现象,叫做“超限效应”

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调皮捣蛋,自己不认真听讲,还影响他人,因此各科老师上课总是批评他。时间长了,批评根本不管用,于是班主任想了一个新方法,让各科老师将对他的批评改为表扬,发现他有任何的进步或者是“闪光点”

,立刻大加赞扬。

开始他很感动,表现也大有进步,可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当老师以同样的方式对他予以表扬时,他却大为恼火,说:

“我已经进步了,还不够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来,听惯了批评的他,最初听到表扬时,觉得老师真的是看到了他的优点。后来当老师们不断重复对他进行表扬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老师的表扬缺乏诚意,而且其中许多是有意拔高的。由此他便认为,这些老师只不过是在哄自己,名义上表扬,实际上是让他注

意这些方面,有明褒暗贬之意。因此,终于有一天,在他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表现出了上述的极端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样就出现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结果。一位母亲不停的给孩子灌输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的目标,使孩子感觉压力太大,最终孩子因为害

怕考不上会受到惩罚,而选择了放弃考试。父母们要引以为戒,对孩子的教育要避免“超限效应”

,父母过分的叮咛,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父母在叮嘱孩子时候,要注意订立个规则。如果孩子违反一次、两次,可以批评,但仍旧违反,就要采取一些惩罚性的措施,

不能只说不做。

超限效应对做广告宣传也会有启示。一个创意很好的广告,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令人赏心悦目,第二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让人用心注意到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但如果这样好的广告要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的时候,就会令人产生厌恶之感。所以,广告宣传

是需要有一定的密度,使需要从多角度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但要适可而止。

同样,超限效应也可以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如:当员工不用心把工作搞砸时,领导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员工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员

工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

“怎么老这样对我?”员工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领导对员工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员工“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员工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

,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61

、攀比效应

攀比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攀比对自己具有激励作用,但失衡的攀比心理首先会伤害自己。

“攀比效应”是指当一项产品、服务或身份开始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开始逐级形成一种趋势时,大家会感到别人有了,我也得去搞一个。就像中国的手机发展、汽车发展、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快速扩张、小学生买电脑、本科毕业生积极去考研等,数不胜数。这些东

西对个人不一定很有用,但是如果你没有,会感到低人一等;对自己有多大用处不一定,但是一定不能够落后,并且一旦推广到某个爆发点,则会更加快速的发展。

攀比的人总是活得很累,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盲目地攀比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用自己的弱势对抗别人的强项,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有一位哲人说过:

“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比才是真正的英雄。

”所以,把眼光放在自己的身心上,生

活便会多一份快乐与满足。

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于是人们在差别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攀比的心理,而盲目攀比却让人们习惯性地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别人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大致相等,那么彼此就会有公平感;如果某一方的所得大于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就

会产生心理失衡。某些人看到与自己同等级别的其他人用车比自己高级,住房比自己宽敞,自己甚至还不如某些级别和职务低的人,心里就会感到很不平衡,于是换车建房也就不足为奇。

攀比心理与不满足心理犹如同胞姐妹,相伴而生。攀比是不满足的前提和诱因,在没有原则、没有节制地比安逸、比富有、比阔气中,致使心理失衡,越发不满足。有的人则为自己能在这些错误的攀比中出人头地、占据上风而无限度地追求个人名利,进而驱

使自己不断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

攀比是一把刺向自己心灵深处的利剑,对人对己毫无益处,伤害的只能是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俗话说,人生失意无南北。宫殿里也会有悲恸,瓦屋同样也会有笑声。只是,在平时生活中无论是别人展示的,还是我们关注的,总是风光的一面、得意的一面,这

就像女人的脸,出门的时候个个都描眉画眼,涂脂抹粉,光艳亮丽,这大都是给别人看的。回到家后,女人们一个个都素面朝天,就难怪男人感叹:

“老婆还是别人的好。

”于是,站在城里,向往城外,而一旦走出围城,就会发现生活其实都是一样的,有许多我们一

直很在意的东西,较之别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令人羡慕的东西,也有令自己缺憾的东西,没有一个人能拥有世界的全部,重要的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些心态平和的人也许生活中的物质享受并不比任何人好,只是他能够接受自己,懂得知足而已。

人世间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绝对的输家。例如在自然界中,长青之树无花,艳丽之花无果。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学会俯视,往下比一比,生活必定会充满快乐。

62

、光环效应

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时,此人身上就好像出现了奇妙的、理想的光环。

所谓的“光环效应”

,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并由此得出整体印象。

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

。其特点即以偏概全,在对不太熟悉的人或者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

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光环效应随处可见。比如有些小青年穿着打扮花哨、怪异,上了年纪的人就会看不顺眼,就会觉得他是没出息的败家子;年轻人选择恋人,往往很看重外表,全然不考究人的内心,从而做出错误选择。总之,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见,对人们

的人际交往以及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尽量的避免和克服这种效应。

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时,此人身上就好像出现了积极的、美妙的、理想的光环。由于这种光环的照射,此人外貌、心灵上的缺点就会被忽略,更有甚者你会主观地赋予他很多本不具有的美好品质,正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

热恋中的男女,往往觉得对方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最帅的、百里挑一的,可能结婚之后才会感叹:

“当初我怎么就没发现这家伙这么多毛病呢?”正如莎士比亚曾经感叹的“恋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的想象”——纤细瘦弱说成“苗条匀称”

,脸色苍白称为“洁

白无暇”

,体态肥胖成了“丰满健壮”

,脸上黑痣也叫做“美人痣”

其实,光环效应就是“以偏概全”

,是一种评价偏见,甚至会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比如,所谓的“追星族”或称“粉丝”

,常因喜欢某位流行歌星或影星的某一特征而盲目模仿。模仿明星的发型、胡须、穿着,整容模仿明星的长相,甚至不惜代价去搜集

歌星使用过的物品。光环效应也常常成为人们行骗的工具,比如有些人刻意把自己打扮成某个人的外表,从而行骗,屡屡得手。

名人效应也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

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企业之所以能让自己的产品为大众了解并接受,一条捷径就是让企业的形象或产品与名人相粘连,让名人为公司做宣传。这样,就能借助名人的“名气”帮助企业聚集更旺的人气。要做到人们一想起某位名人就想起与之相连的某公司产品。

63

、破窗效应

一个人打碎一块玻璃后,如果能及时修复,就没有人会故意打碎第二块玻璃。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怎样啊?

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了一块玻璃,仅仅几小时这辆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

。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

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不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

就会毫不犹豫地扔垃圾,丝毫不觉羞愧。这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

: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也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

时修补,就可能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说到这里想来大家应该可以了解什么是破窗效应了。实际上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有了新的物品总要好生爱惜。小孩子得到一个新玩具,爱不释手,无论谁要借,哪怕只是一小会儿,也要好生斟酌一番,然后找一个借口不借给你。即使你面子

很大,借到手,他也要和你商定什么时候还,更要再三叮嘱,不要弄坏。及至手来,玩具有些磨损或是破旧,那时你即使不要,他往往也要问你要不要玩他的玩具。这就是生活中的“破窗效应”

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也有相类似的破窗效应。经常听有的老师

说起,班里的某某调皮捣蛋,几乎没有办法管教,或者是某某不够聪明,屡教不会,要丧失继续教的信心与勇气。这时老师们多会愤愤地说,不教也罢!事实上,这是你在打碎一扇窗子的“玻璃”

。你放弃的只是一个孩子,不过不久你将发现,自己对大多数的孩子失

去了教育的热情了。

又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就不会有人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

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我身边做起”

,就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破窗效应,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环境的这种暗示和诱导作用。

64

、异性相吸效应

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境里,不管条件多优越,不论男女,都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也不高。

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让人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

得不同程度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以下的这个例子就是对异性效应最好的说明。

林先生是杭州一家印刷包装企业的设计师,自从他在这家企业上班以来,他所在的办公室就一直只有六位男士。林先生是一位非常勤劳的人,他喜欢不断地工作,不断地产生新的设计思想。然而,最近这两年以来,他发现自己在办公室待得太久之后,经常会莫

名其妙地产生一种无聊感、空虚感,而且白天很容易疲劳,创作与设计方面的灵感也似乎逐渐枯竭了起来。

然而,一个月之前林先生所在的企业为林先生的科室聘来一位年轻貌美的美术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林先生发现,只要有这位女大学生在办公室,他工作起来就特别有劲儿,设计东西也特别有灵感,而且他还会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欣喜感和兴奋感。

林先生在女大学生来了之后所产生的这种心理效应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效应。像林先生一样,其实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亲身体验,我们和异性们在一起工作总是会感到轻松愉快,不知疲倦。这绝对不是因为我们都是好色之徒,这

里边多少包含着科学和心理学方面的道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玄妙,在于男女之间的异性效应。这是指男女相处时引起的心理变化对活动起着有益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对异性欲求与尊重欲求的本能需要,在与异性接触中,会潜意识地“自我表现良好”以取悦对方。这样一来,双方不约而

同油然产生热情、友好的情感。此时的情感是内心体验的一面镜子,谁都愿意在异性面前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这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相互行为的互补性、约束性、激励性,还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情感。与此同时,愉悦的情感还能增进身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有助

于活跃思维,增强记忆,使人奋发向上,人如果处于满怀激情的状态下,会迸发更大力量,产生非凡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服务员在接待女顾客时往往比接待男顾客更加的热情,这都是异性效应的作用。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于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异性效应。这种现象是

建立在异性相互吸引的基础上的。

人们一般对异性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男性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

65

、鸟笼效应

人们绝大多数时候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

1907

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俩人打赌。詹姆斯说:

“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

”卡尔森不以为然:

“我不信!因为我

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

“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

“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

“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甚至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

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满一些什么东西吗?

这个规律放在企业里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对企业而言,它可以说明企业的战略应该和能力相匹配,很多时候应该“顺势而为”

,企业有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资源,往往就决定了战略的大方向。

在有的企业里有这样的架构:总裁、执行总裁、常务副总裁。根据职能分析,这里面的执行总裁基本上是一个“空着的鸟笼”

,只是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保留着这个位置,在进行了大的整改后,这个位子空了出来,却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因此,企业应该精简整

个组织结构,扔掉一些类似的空鸟笼。

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鸟笼效应,或者称为“空花瓶效应”

。例如,一个女孩子的男朋友送了她一束花,她很高兴,可是有了这束花,就必须要买个花瓶,所以她特意让妈妈从家里带来一只水晶花瓶。结果为了不让这个花瓶空着,她的男朋友必须隔几天就

送花给她。当然这是此效应的一种甜蜜的体现。

如果不能合理应用鸟笼效应还可能使自己的生活显得忙乱。例如,你买了一件漂亮的上衣,你马上会想到要再买一条和这个上衣搭配的裤子,甚至要去买一双和上衣、裤子搭配的鞋。

买了房子就想去装修,装修可就开始麻烦了,每件物品的搭配,或者家具的选择,房间的布局,总得受前一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家里如果有很多藏书,就会为了这个藏书去做个书柜,做了书柜就要配一个凳子,配了凳子可能还需要配一个落地窗,这样看书才高

雅。配了落地窗,发现房子太小,必须把房间给打通„„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不计其数,鸟笼效应给了我们的这样一个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系统地思考可能和这件事情相关的事,只是根据自己的惯性去做一些事情,就会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出于忙乱的状态。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培养自己的逻

辑思维能力,考虑事情要系统、全面。

66

、首因效应

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重要的,它作用力强,持续时间长,将直接影响到他人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首因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人对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总是鲜明、牢固的,往往左右着对对方的评价。一般人通常根据第一印象将他人归类,然后再根据这一类别系统的特点对此人加以推论与做出判断。通常所说的“先入为主”

,便是这个

意思。显然,这种首因效应作用过大,便可能导致人际知觉上的失误。即一个人如果一开始给人留下好印象,那么可能一直就是好的;一个人如果一开始给人留下坏印象,则可能一直就是坏的。

但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

“以貌取人”

,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

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

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

45

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这种先人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

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销售公司对总经理说:

“你们需要一个销售主管么?”

“不需要!

“那么助理呢?”

“不需要!

“那么普通的销售人员呢?”

“不,

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总经理看了看牌子,

微笑着点了点头,说:

“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业务部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经理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就是“首因效应”的微妙作用。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

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实验证明,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首先,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67

、詹森效应

在竞技场上,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实力水平的比拼,而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名列前茅,实力雄厚,但却在比赛时连连失误。唯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的。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

,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这样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

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还有一个原因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在学校中,不少学生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基础扎实,考前准备充分,然而一到大考,却发挥失常,常常表现为紧张、慌乱,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考试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

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

有一名学生,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因在考场上过度紧张而落榜,而按平时的考试成绩,他是完全可以进重点院校的。第一门考数学时,有一道题他平时没见过,因此紧张起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神情慌乱,双眼模糊,看不清试卷,结果本来是特长的科目却考

得一塌糊涂,最后以

3

分之差落榜。

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又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但一进考场,他又被笼罩在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中,明明会答的题目,甚至平时熟悉的题目都变得陌生起来,等到走出考场才恍然大悟,结果又以

7

分之差落榜。两次考场失利使这个男孩掉进了痛苦的深渊,他

再也没有勇气参加高考了。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避免詹森效应呢?

首先,要增强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考场上或比赛场上沉着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

,发挥出正常水平。

其次,是淡化考试或比赛的结果,注重具体过程。不去多考虑结果如何,减少影响自己发挥出正常水平的不利因素,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解决问题或比赛过程中,这样不仅能使自己发挥出正常水平,保持轻松,而且能使心理保持平静与放松。

再者是要注意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自己积极情绪,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

”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而少用否定性词语,如“别紧张!别慌!可千万别出错!

”等词。最后,要在做一件重要事情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合理安

排自己的生活,保持充足的睡眠。

68

、名片效应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地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

在当今社会里,

“名片”已被广泛使用。它是一种人际交往中所使用的自我介绍的小卡片,上面写着本人的姓名、头衔和通讯地址。这种名片的作用,是为了让对方了解和认识自己,更好地融洽双方的关系。这里我们所讲的“名片”是一种“心理名片”

,它所起的作

用是,为了让对方更容易接纳我们的观点,先向他们介绍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并且与他们有共同点的观点。这种心理名片所起的作用,就称为“名片效应”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如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

求职经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这位求职者所使用的,就是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指的是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首先向对方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对方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

点是相近的。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容易拉近自己和对方的心理距离,与之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名片效应也可以用在校园这个小“社会”中,学生若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

,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以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别人可以接受的观点,

“制作”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

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这样,你就容易达到目的。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名片效应有助于消除别人的防范心理,缓解他们的矛盾心情,也有助于减少信息传播渠道上的障碍,形成传授两者情投意合的沟通氛围。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69

、自我参照效应

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安德鲁

?

杰克逊,曾经于

1837

年出任美国总统。在他的妻子死后,杰克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变得非常担忧。家中已经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杰克逊因此认定他必定会死于同样的病症,所以他一直在这种阴影下极度恐慌地生活

着。

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年轻的小姐下棋。突然杰克逊的一只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非常的虚弱,脸色发白,呼吸沉重,他的朋友走到他身边。

“最后还是来了,

”杰克逊乏力地说,

“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朋友问。

“因为”

,杰克逊答道,

“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这时,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位姑娘说道:

“可是,先生,你刚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不要以为这种错误的恐慌只会出现在一个垂垂老去的人身上,实际上它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一种“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所谓“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就是指我们在接触

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最不可能忽视或者出现遗忘。

有一个中年妇女嫁到丈夫家三年后,她的公公因胃癌去世了。过了两年后,她的婆婆也因胃癌去世了。全家人因此诚惶诚恐,深怕自己也染上这个可怕的病。于是,全家开始实行分餐制,甚至全部去医院检查了一遍,检查结果发现,她的丈夫有胃炎,她和女儿身

体并无大碍。可是这位女士仍然担心不已,她细心地照顾着自己和丈夫的女儿。

一次她因为劳累过度,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就对家人说:

“我有一种预感,我也得了胃癌。

”后来,家人把她送到了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她只是因为过度劳累,饮食不注意引起的腹胀而已。

这个例子就是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最好印证。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可以阐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对自我的感觉处于我们世界的核心位置。由于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核心,因此我们会高估别人对我们的行为的指向程度。我们经常把自己看成是

某件事情的主要负责人,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其中扮演一个小角色。

我们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也常常有这种效应发生作用。一方面,我们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将这些东西与自己联系起来。如果学到的东西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特别容易记忆。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效应也有其不利影响。比如医学院的学生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每当老师介绍一种病症的时候,学生总免不了会先想到自己是否出现过类似的征兆。如果不巧有两三点看似符合,就开始惊慌,怀疑自己是否已经病入膏肓,其实自己一点都没事。

这个记忆现象除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发挥作用之外,也可用在广告中。有这样一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则照相机的图片广告,然后分别问他们三个问题:这张图片有没有红色、这是什么、你用过这种产品么。过后,让被试者回忆照相机的牌子,结

果被问过第三个问题的人回忆得最好。很显然,第三个问题与我们自身有直接的联系。

70

、思维定势效应

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每天碰到的

90%

以上的问题,但是它却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

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们会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所谓“思维定势”

,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迈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从天花板上垂下两根绳子,两根绳子之间的距离超过人的两臂长,如果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绳子,那么另一只手无论如何也抓不到另外一根。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求一个人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不过他在离绳子不远的地方

放了一个滑轮,意思是想给系绳的人以帮助。然而系绳的人却没有想到它的用处,没有想到滑轮会与系绳活动有关,结果没有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如果系绳的人将滑轮系到一根绳子的末端,用力使它荡起来,然后抓住另一根绳子的末端,待滑轮荡到他面前时抓住它,就能把两根绳子系到一起,问题就解决了。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曲别针一样,有无数种可能的变化。也许我们正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只要勇于重新考虑,

就一定能够找到不止一条跳出困境的出路。

思维定势效应对于解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思维定势的作用是: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

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一只动物园里的大象,每天的生活只是在笼里吃吃东西,玩玩自己的鼻子,而栓着它的只是一根细细的链条。有人问管理员:

“大象那么大力气,为什么不挣脱链条走开呢?”

管理员回答:它当年可不是这样,总想出去玩,于是我们把它的鼻子拴在柱子上,想出去时,一挣链条,就会感到疼痛得不得了。于是小象对自己说:

“我这样一头小象是挣脱不了这段链条的。

”然后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以后,它再也不想挣脱链条了,一直到

老。

大象的失败在于它一直在给自己负面暗示:

“我不行,我挣脱不开。

”直到它长大了,力气大了,已经能够挣脱细细的链条,却不肯再做一次尝试,可以说,这头大象被自己的定势思维给控制住了。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惯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

守陈规,难以涌出新思维,做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在面对相似的问题时,一定要多加考虑,防止思维定势带来的负面影响。

71

、刻板效应

仅凭一个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判断他的其他特征,很容易产生偏差和错觉。

一位名叫马丁

?

凯帝的心理学家心生好奇,

他知道鳄鱼是一种迅猛而有力的动物,

但是他想知道它们是不是也有耐力和韧性。

于是他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

中间用一个厚厚的透明的玻璃板隔开。

刚开始,

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

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再也不进攻了。

这时候,他将两者之间的隔板拿开,奇怪的是鳄鱼像是死去了一样,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这条鳄鱼的死让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没有想到,一个外表看起来如此强大的生命竟然会如此的没有耐力,或者说如此经不住考验。

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也经常会与鳄鱼犯同样的错误。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

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刻板效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

,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效应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

对社会人群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和泛化概括的认识

例如,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孤立的对象来认识,

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

2.

同一社会人群中刻板印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选择女性,而不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

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3.

错误地对别人做出评价

例如,有的老师总是惦记着学生的“不是”与“错误”

,对学生已经形成一种不成才的刻板印象,当学生进步后还是用原来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形成偏见、成见。这样做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影响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

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样虽然不能形成他人的正确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认识过程。

但刻板效应更多地带来的是负面效应。它常

使人以点代面,凝固地看人,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刻板效应的负面效应呢?克服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道听途说”

,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其次,深入到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72

、瓶颈效应

瓶颈期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玻璃顶”

,若是无法找到合适的通道,

“玻璃顶”就会变成“水泥顶”

,从而封死一个人的出路。

当人群通过一个入口或出口处,若有次序地进行,可顺畅流通。行进速度愈快则流量愈大。而当人群很拥挤时,则流量大大减少。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若相互保持一定距离,则车辆流量会很大。如果遇到一个狭窄的路段,则会因为车辆密度增大而形成堵塞,流

量立即减小。这就是所谓的“瓶颈效应”

瓶颈效应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比如,有一天,你在公共汽车上或者在马路上,突然听见有人叫你的名字。你抬头一看,噢,这不是我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老朋友某某某么?这是人之常情的反应,自然应当是回叫老同学、老朋友的尊姓大名:

“某某某,

原来是你啊!

”奇怪的是,这个“某某某”

,你心中明明感到是一清二楚的,几乎很快就能叫出他的名字来了,却偏偏就是转化不成具体的语言符号。结果,你只好吐出一句:

“你好!你好!

”连“你”的姓名都叫不出来,还“好”什么呢?热情自然被打折扣,令人好

不尴尬!

生产中瓶颈是指那些限制工作量完成时间,工作量的质量的单个因素或少数几个因素。对个人发展来说,

“瓶颈”一般用来形容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有可能

一直被困在瓶颈处。不管对企业还是个人,寻求更大的发展的关键就是集中资源首先突破瓶颈因素。

罗树大学毕业已经

10

年,在此期间,曾先后在两家大型企业集团工作过。由于他的工作能力较为突出,大学毕业之后的前

6

年内职位也不断得到提升。从人力资源部小职员升到主管,然后再升到部门经理,

29

岁时升到高级经理。目前罗树已经

33

岁,在近

4

年时

间内,他便一直在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的位子上没有挪过窝,当然薪水也在原地踏步。

罗树感到自己已经遇到了职业瓶颈,眼看自己的孩子已经慢慢长大,而且父母养老也提上了日程,但职位不变,工资也是多年不涨,使得他感到家庭负担在不断加重,他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该怎么走。考虑到跳槽的成本,他不想通过跳槽来改变眼下的现状,但是

在原公司他又不知如何突破自己的瓶颈期。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已经遇到瓶颈之后,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虽然遇到瓶颈,但至少表明对自己的发展有规划。但有的时候,任由瓶颈效应起作用,瓶颈状态得不到解除,时间一长,心理上松懈并产生一种惰性,

那就会使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前功尽弃。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地消除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瓶颈效应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下面是几种突破瓶颈状态的办法:

首先,分析瓶颈产生的原因,寻求横向发展机会,比如对与自己目前状况相关联的事情多做一些了解,以便通过调整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信心。相对来说,随着瓶颈状态的出现,人所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减压,很容易产生疲惫,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拥有饱满自信的心态,也就有了克服难关的动力。

再次,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是因为自己的知识欠缺或能力不足,可能会因为知识结构的老化而面临淘汰的尴尬境地。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有意识地进行充电提高自身竞争力,是突破瓶颈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诚然,我们还可以找出其他一些方法来。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要记住,瓶颈状态并不神秘,瓶颈效应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依靠知识和实践经验激发想象力,就能顺利地突破瓶颈期,甚至会把瓶颈期作为第二次发展的新起点

73.

共生效应

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在生物界,两种不同的生物一起生活、互为利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鞭毛虫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栖居场所和养料,如果互相分离,两者都不能独立生存。在植物界,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没有生机,

甚至枯萎衰败。而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却能郁郁葱葱,挺拔茂盛。人们把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人才的成长、涌现具有在某一地域、单位和群体相对集中的倾向。其实,产生人才共生效应规律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具有辐射作用。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段淳于髡(

k

ū

n

)与齐宣王的故事。

有一天,齐宣王想让淳于髡给他举荐几位人才。淳于髡马上说出了七个人的名字。齐宣王十分惊讶地说:

“俗话说,人才难得,贤士难觅,你怎么一下子就向我举荐了七位呢?”淳于髡讲:

“俗话说,物以类聚,动植物都是如此,比如要找名贵的草药,平地难

寻,但到了深山老林,就可以车载而归;人也是如此,我淳于髡总还算个贤士吧,让我选才,如河边汲水、火石取火一般。

共生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企业中的领导者如果能充分运用并不断强化共生效应,形成一个吸引人才、利于人才成长与脱颖而出的群体,那么企业势必会有更好的发展。企业之间如果能组成战略同盟,就更能赢得市场。企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

以取长补短,发挥资源的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共生型渠道关系,进而节省企业成本,避免重复建设、规避风险,共同分享市场。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

“倘若你手中有一只苹果,我手中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我手中仍然各有一只苹果;但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一下,那么各人将有两种思想了。

”这也是共生效应的一种体现。

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合理地运用共生效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的思维功能,既是一个个信息获得者,又是一个个信息源,不断输出信息,在相互刺激、相互交流中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与效果。如果让学生学习时互帮互助,那么

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比一个人自主学习时提高得快。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与人合作是学习的很好方法。共同学习,相互切磋,不但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使自己已有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参加合作组的学生,其学习平均成绩高于不参加合

作组的

79%

;在需要长期努力的事业中,集体奋斗者的成功率在

80%

以上,而孤军作战者的成功率只有

5%

然而,有些人却对共生效应认识不足,他们喜欢孤军作战、个人奋斗。这种做法,无论对个人的成长进步,还是对整个集体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依靠集体,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为集体做贡献,那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如果离开集体,个人独

来独往,孤军奋战,那就偏离了正确方向,而且也难有大的作为。

74.

禁果效应

一味的禁止,并不能达到阻止某种行为继续下去的目的,反而会助长这种行为。越是禁止的越要得到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

,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为“禁果效应”

。所谓禁果效应,是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地人参与或关注。这与人们的

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

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

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

甚至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

而一旦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进入了传播领域,

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许多人争相获取,并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你隐瞒该信息的愿望背道而驰。这一现象被称作传播中的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在青少年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第一,不要把某些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人们对它的吸引力。

对于青少年来说越是禁止的东西,他们欲望越强。这时,对于父母来说,合理地疏导加上正确地引导尤其重要,因为“抽刀断水水更流”

比如,有一个男孩,为了知道父母晚上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他竟然将一支录音笔藏在父母的床头;还有一个孩子在夜深人静时假睡,也是为了知道父母到底会做些什么„„这些事例,听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父母把性当成了

不好的东西加以禁止,从而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增强了孩子对性的探索欲望。

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提出的性问题,要么是遮遮掩掩,要么以“谎言”对答,认为对孩子讲多了性知识,弄不好本来没事反而给自己惹事了。事实并非如此,一味地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父母在家中闭口不谈性,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觉得那是一件不该启齿的

事,这反倒会激发孩子对性的兴趣,也会让他们觉得性很神秘。

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对于性所编造的谎言也会逐步被他们识破。这一方面会让他们觉得父母不可信任,另一方面父母的做法又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有可能让他们日后也变得虚伪、不诚实,也认为在性的问题上是不能说真话的。

第二,要把人们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例如:某个公司,员工在上班的时候,聊天的人很多,领到为此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但收效不大。正当领导感到头疼之时,他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第二天他在公司里当众宣布:本公司为了照顾自制能力差的员工,允许他们上班时用专门的时间聊天

半小时。此言一出,公司里基本上没有人再在上班时间大肆聊天了。这位领导巧妙地利用了员工的自尊心强、要面子的心理,进而反向心理诱导,收到了奇效。没有谁愿意享受这一特权,因为,每位员工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自制能力差的人。

禁果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但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只要能巧妙地利用禁果效应,那么在处理某些事情时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5.

冷热水效应

当一个人不能直接端给他人一盆热水时,不妨先端给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给他人一盆温水,这样的话,这盆温水同样会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有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人际交往

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

冷热水效应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

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获得对方好评

有一个女孩子很少演讲,一次迫不得已,她对一群学者、专家进行演说。她的开场白是:

“无论是头脑、学识,还是见识、经历,我都比不过在座的各位前辈,所以我的演讲中,难免有浅薄可笑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包容,多多指教。

”经她这么一说,听众心

中的“秤砣”变小了,许多开始对她怀疑的人,也在专心听讲了。她简单朴实的演说完成后,台下的学者、专家们感到好极了,他们认为她的演说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对于这个女孩子的成功演讲,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2.

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自己提出的条件

比如一个朋友来借钱,说:

“借我

100

万,我要去开公司。

”你肯定会犹豫,但是谈了一会儿,他说你也为难的话,就借

30

万吧,你一下子觉得容易接受了。如果他一开始就提出借

30

万,反而未必能成功。

同样,做生意谈判的时候,如果不断地提出苛刻的要求,对方会觉得很难满足,然后在别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把另一份合同书拿出来,说减低一点要求也可以。对方一下子会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欣然同意了。其实第二份合同书才是真正想要对方签的。

3.

冷热水效应同样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心态

有一位工人,每月赚

1000

元,生活得很辛苦,自己情绪也不太好。某一天和邻居闲聊的时候,听说邻居才赚

600

元,生活异常艰难。回家后,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其实挺好的,于是很安心地做自己的工作。

另外有一名程序员,每月收入是

8000

元,家里

100

平方米的房子,家具也都是纯现代化的。突然某一天,他和一位朋友在地铁站相遇,聊起了双方的工作。听说对方是在一家公司做经理,每天只要开开会就可以了,一个月有

15000

元,他心里突然感觉很不

爽。他开始向老板抱怨,消极的对待工作,于是感觉越来越不幸福。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不同的处境,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冷热水效应。冷热水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作用是微妙的,通过使他人心中的“秤砣”变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如果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大,就会出现“负作用”了。人与人交往,应避免负

作用的出现。一个人只有保持心中的“秤砣”合情合理,前后一致,才能正确地评价自身和外在的事物。

76.

半途效应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若半途而废,那就永远不会成功。

半途效应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

区域。

半途效应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一个。

老张的女儿从小练书法,从六岁开始起,就经常在全国少儿书法比赛中获奖。现在,他的女儿马上就要考高中了,老张看到报纸上登了一则报道,说是像他女儿这样在全国获得过书法比赛奖的,有明文规定可加分。这让大家羡慕极了。

“我女儿也学过书法,不过没坚持下来。

”同事甲说。

“我也是,我小时候学过很多东西,但都是半途而废,最后一事无成。

”同事乙也很感慨地说。

“练字是很枯燥的,坚持下来需要有毅力。

”老张说。

有些人做事常常是凭着几分钟的热情,半途而废,不能坚持,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

对目标产生怀疑

当人们追求一个目标做到一半时,常常会对自己能否达到这目标产生怀疑,甚至对这个目标的意义产生怀疑。这时候的心理会变得极为敏感和脆弱,容易导致半途而废。

2.

急于求成

我们做事情常常在开始的时候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消退,最后完全放弃。归根到底是急于求成、不愿面对困难。我们总是在想着事情的最后结果,急于看到我们所做的工作的成果,而这些却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觉得这些工作是没有意

义的,于是就选择了放弃。

3.

意志力薄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很多人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但很少有人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坚持下去。通常是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能坚持学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就会由每天看书变成隔几天看一次,到后来甚至完全

放弃自己的学习计划。这种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而放弃的原因总是多种多样,因为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借口。其实之所以没有坚持到底,半途而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意志力过于薄弱。

那么,怎样克服半途效应呢?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树立起明确的目标。然后将这个目标和练习计划联系起来,把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这样,每当实现一个小目标,就能及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增加了成功的体验,尝到了甜头,就很容易坚持下去,实现更大的

目标。

其实,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例如,按时完成当天计划的任务,一天一天的坚持下去,自己的毅力也就磨练出来了。

再次,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使人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还能培养人的意志力。例如,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强迫自己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起床,然后到户外慢跑几公里的路程,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坚持跑下去。长期艰苦的体育锻炼,定

能使你具备不怕苦、不怕难、知难而进、始终如一的意志品质。

77.

三对一法则

在生活中,你想要别人接受你的建议,你最好把自己的支持者扩大到三个人,因为,当三个人同时对一个人说一件事时,对方的立场动摇的几率就比较大。

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能够引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

3

4

名。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几乎没有人会做出错误选择。如果人数增加到

3

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

5

个人

中有

4

人意见一致。人数增至

8

名或

15

名,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在一对一的谈判中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当对方是一个人时,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做出求同行为。

在纸牌游戏中,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纸牌游戏一般由四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导入新规则或增加难度,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俩人,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

主张,被多数的力量说服。

古代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

“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你相信么?”魏王说:

“不相信。

”庞恭说:

“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

“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恭说:

“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么?”

魏王说:

“我相信了。

庞恭说: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你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

“我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魏王还是听信了一而再再而三传到他耳朵里的对庞恭的谗言。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三人成虎的成语也由此而来,这种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三对一法则”

其实在生活中,三对一法则起作用的地方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你和三个好朋友一块去买东西。当你们来到一家服装店,看到里面有各种款式不同的衣服。你相中了其中的一件红颜色衣服,对它爱不释手。而你的一位朋友却建议你买那件粉红色的衣服,并

对你说它是如何如何的漂亮,这时你肯定会犹豫不决。当你咨询其他两位朋友的意见时,她们也觉得是粉红色的衣服更好看。这时你心里已经偏向粉红色的衣服了,你肯定觉得她们都说粉色的漂亮,那一定是自己的眼光有问题,最终你会买那件粉色的衣服而不是红

色的。

同时,三对一法则也强调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今天的时代要求我们广泛地与他人合作,没有人能够独自成功;唱独角戏,当独行侠的是不能成大事的。俗话说得好:

“双拳难敌四手。

”只有运用合力,善于合作,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个时代迫切要求我们

每个人都具有合作能力。

78.

沟通法则

与人沟通要善于选择合适的途径,因为它不只是语言,还包括动作、姿态、眼神、表情等等。

人处于社会中,就会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如果没有一套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沟通理念,我们就很难顺利地与人交往。由于我们无法让别人理解我们自己,当然会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不少意外和误会。因此,学会沟通,学习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是极其必

要的。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其影响也很大。可以说,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可归于沟通不畅。沟通是人们获取信息并在其指导下更加出色地进行工作必经的核心过程。良好的沟通不仅意味着把自己的思想整理

得井然有序并将其进行适当的表述,使别人一听就懂,而且还要深入人心,促使听者全神贯注。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

“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

”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不好,闹点笑话倒没什么,但因此得罪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

有一个人请了甲、乙、丙、丁四个人吃饭,临近吃饭的时间了,丁迟迟未来。

这个人着急了,一句话就顺口而出: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甲听到这话,不高兴了:

“看来我是不该来的?”于是就告辞了。

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对乙、丙解释说:

“不该走的怎么走了?”乙心想:

“原来该走的是我。

”于是也走了。

这时候,丙对他说:

“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

”那人辩解说:

“我说的又不是他们。

”丙一听,心想:

“这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原来是说我啊!

”也生气地走了。

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会说话。如果是因为话多且没有重点还老得罪人,就应该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过一次,想一想如果有人这样对自己说话自己会有什么感觉,其实在

0.5

秒内你就可以判断出自己措辞是否得体了。如果是不敢和

别人说话,那可能是缺乏“胆量”

。只要你大胆开口说一次,知道窍门了,慢慢你就能运用自如了。多多了解各方面的咨询,一旦跟别人聊也有话题可谈。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就是沟通,如何去和别人沟通,如何与不同性格、不同地位的人沟通,如何让别人愿意与你沟通,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无论在商场上,还是在其他任何场合下,与人沟通都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却恰恰不喜欢与人沟通,遇到事情处理问题,总是固步自封,喜欢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别人,以至于招致他人厌恨,自己受屈。比方说:有的父母,自己的孩子突然变坏了,学习退步了,不是去和小孩沟通,不去找问题的原

因,而是对孩子一味地责备、打骂、体罚。结果,孩子不但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心生抵触,人也变得越发糟糕了,甚至离家出走,乃至误入歧途。有的领导,在员工工作中出现过错的时候,不是去和员工沟通、交流,而是简单地、粗暴地斥责员工,员工的

自尊心大受伤害,积极性也严重受挫。结果,员工满腹怨气、消极怠工,甚至出现员工攻击领导的现象。

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多沟通。多和家人沟通,多和朋友同事沟通,多和邻里沟通,多和领导沟通。只有多沟通,多了解,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矛盾的焦点,也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79.

成功法则

有想法就会矢志不渝地把它贯彻到底的人,往往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

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想到这里,他认为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将是一个不错的题目。不久,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

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

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

“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正如布雷登所料想的,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件事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

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多数情绪低落、不能适应环境者,皆因无自知之明。他们自恨福浅,又处处要和别人相比,总是梦想如果能有别人的机缘便将如何如何。

固然,人人都能找出充分的理由不满自己的遭遇。英国政治家威伯福斯厌恶自己矮小。著作家博斯维尔有一次去听威伯福斯演讲,事后对人说:

“我看他站在台上真是个小不点儿。但是我听他演讲,越说似乎人越大,到后来竟成了巨人。

”这个奇矮的人终生病

弱,但他反对奴隶贸易,英国废止奴隶贸易制度多半是他的功劳。

历史上最激励人的成功事迹,多半是身有缺陷境遇困难,但视之为生命的嘲弄,勇往直前不为之所困的人谱写的。挪威小提琴家布尔有一次在巴黎举行演奏会,一曲未终,一根弦忽然断掉。他不动声色,继续用三根弦奏完了全曲。这就是人生——一根弦折断,

就用其余三根弦奏完全曲。

这种坚定刻苦的人之所以能成功至少有三个因素。

1.

丰富的想象力

伟大的人生以憧憬开始,那就是自己要做什么或要成为什么样的憧憬。居里夫人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爱迪生的梦想是要做发明家。这些人都为自己想象出明确的前途,把它作为目标,勇往直前。

2.

优秀的品质

西方有言“只是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

。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正在于他是否具备优秀的品质,品质当然是一种复杂的组合,但优秀的品质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信、勇气、热忱。一个人如果建立了顽强的自信,对生活充满了挚爱,而又有一种追求

事业的狂热,勇于面对任何困难,那么他必将是人生这场韧性战斗的最终胜利者。这种优秀的品质会支撑他去奋斗,激励他去尝试生活。没有知识,他会努力学习;缺乏能力,他会在锲而不舍的实践中获得,这样的人难道不正是人生的强者么?

3.

过人的勇气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有足够的勇气。大音乐家华格纳遭受同时代人的批评攻击,但他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终于战胜世人的成见。达尔文在英国一个小园中工作

20

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他锲而不舍,因为他相信自己已经找到线索,最后他取得了成

功。

目标、优秀品质和勇气即便是稍微运用,亦会产生很可观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一心想发财,他可能会遭受无情打击;如果他一心想享乐,他可能会自讨苦吃。但是如果他所想的是建树,他就可以利用人生的一切机遇获得建树。

80.

注意力法则

良好的注意力是知识的窗户,有了它,知识的阳光才能射进来。

无论是科学家、军事家,还是政治家、思想家,换句话说就是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一项事业,其实都得益于一种重要的素质: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善于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善于集中注意力进行每一时刻的研究、学习和努力。

在军事上把兵力漫无目的地分散开,被敌人各个围歼的,是败军之将。这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中一样,将自己的精力漫无目标地播散开去,永远是失败的人物。我们要学会在需要的时候将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是一个成功者的天

才品质。

两军相战,甚至是两个国家之间进行战争,自然有整体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以及政治实力的对抗。然而,战争的胜负还取决于指挥者具体的军事指挥。在军事上有一个术语,叫做集中兵力。

比如,甲方

100

人,乙方也有

100

人。甲方的

100

人分散在

100

个地方,乙方却能集中己方

100

人中的

30

个人,先消灭甲方的

1

个人,再消灭甲方的

1

个人„„在每一次战役中,每一个点上,决定胜负的都是这种力量的对比。

做任何事情都与战争一样,要解决问题,必须一个一个解决。而在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时,必须相对地集中自身的力量。在学习中、工作中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时要相对地集中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思维力,我们的精力,包括我们的时间。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

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在正常的情况下,良好的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他活动和其他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而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的障碍。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

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注意力法则,其意义在于“心中念念不忘的东西,会在生活中成长扩大”

。这个法则就是说,你越是想一件事,你的心思就越会被它占据。假如你对某事想得够多,它到最后一定会主导你的思想并且影响你的行为。

这个法则是一把双刃的利剑。假如你矢志不忘你的目标及期望的成就,这些思维就会主导你的所作所为。假如你真的想要增加绩效,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正在做一些能够达成期望的事情。你越是专注于你所要的东西,你就会越执著,越想努力得到它。你想得

越多,你的目标就越会更快地在你的世界里出现与扩大。

成功者就是那些不断检讨他们要什么东西的人。失败者就是那些一直把心思浪费在不想要的东西上面的人。结果,成功者能够得到越来越多想要的东西,而失败者的收获却越来越少。善用这个法则,一定要随时思考你要做哪些事,要像哪些人,才会达成心愿。

一定要毅然决然地痛下决心,摆脱一切与此无关的言行。

“你不可不知的

80

个心理定律”至此已全部结束。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如何让漫长的人生路丰富而精彩,这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希望对所有看到的朋友会有所帮助,哪怕只是一点触动,这也就没有白费我一字一字的转载录入之用意。

最后引用作者的话“心理定律在任何的领域里,都可以让你战胜心魔无往不胜”

(0)

相关推荐

  • ​酝酿效应:给大脑“放个假”,答案或许会不期而遇

    有时候当你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 ...

  • 五大著名心理学效应,帮你升级人生!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说,"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很容易因为一些事情陷入到里面,思考的东西都是比较局限的 ...

  • 怎样克服投射心理,怎样克服焦虑心理?

    怎样克服焦虑心理? 想吃苦受罪吗?没问题,只要死钻牛角不开放自己的心灵,只要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必然有苦可吃,有罪可受.想快乐幸福吗?没问题,只要开放自己的心灵反常思维,只要认识到自己是错的,快乐幸福 ...

  • 用两个心理学效应告诉你,为什么有些问题解决不掉?

    关注我,每天一点小知识,悄悄扩大你的知识面,我是阿强知识宇宙. 开始之前呢,先听听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 ...

  • 80个心理学定律大全(上)

    探索人生真谛,揭秘真实心理!走在人生的路上,这80个心理学定律大全,你不可不学,不可不知!以下是十四项心理学定律,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 ...

  • 80个心理学定律大全

    探索人生真谛,揭秘真实心理!走在人生的路上,这80个心理学定律大全,你不可不学,不可不知!以下是十四项心理学定律,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 ...

  • 官场定律大全

    官场定律大全

  • 28岁嫁给80岁老外,生下一子丈夫离世,她守寡55年说出结婚实情!

    在现代的生活中,若是情侣在一起年纪相差过大的话难免会招来一些流言蜚语,可见这样的感情负担是比较重的.现在都这般压力了,如果时间倒回从前的话,在大家的思想相对闭塞的时期,这样的感情要面对的现实压力应该是 ...

  •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第09周:需求定律(下)

    导读:什么才是奢侈品? 033.034.需求第二定律 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价格变化之后流逝的时间长度成正比.即随时间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寻求其他替代方案). [法律无效定律][物品价格越高, ...

  • 心理学定理大全之——“鸟笼效应”

    心理学定理大全之——“鸟笼效应”

  • 台湾80岁高龄作家写下引以为荣、真正存在过、最有骨气的中国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这本书写的是一部家族史,但反映的是一部20世纪中国人的苦难史,更是一部民族救亡图存的抗战史. 书中 ...

  • 心理学定律、思考定律

    14条心理定律 ***************************** 1.坚信定律 当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时,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2.期望定律 当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时,所期望 ...

  • 不买沙发、茶几,餐厅改卧室,80㎡两居竟住下三代六口人,厉害

    我们知道北京作为一线城市,房价向来是寸土寸金,自然对于多数人来说,哪怕奋斗多年,也只能入手一套小户型,这个时候,如果家庭人口多,往往要依赖于合理的设计才能住得下. 原始结构图 像今天要分享的案例就是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