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柏:凉血活血降黄汤-肝炎肝硬化的黄疸】
赤芍80~100克,葛根30克,丹参30克,茜草3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
凉血、活血、降黄。主治急性肝炎病程超过1个月及慢性肝炎、肝硬化之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171μmol/L)。临床见症:口咽干燥,小便深黄而自利,便干,皮肤瘙痒抓后有出血点,鼻衄,齿衄,肝、蜘蛛痣,舌质紫暗,舌下脉增粗延长,肝脾肿大等。
汪氏认真总结了长期诊治的临床病例,发现急、慢性重度黄疸肝炎患者病程长、血瘀证重,里热盛。
张仲景曰:“诸黄虽多湿热,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诸病源候论》中说:“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而发黄”。李梃说:“伤寒发黄虽不一,皆因热……谓之瘀热以行”。
故汪氏认为瘀热胶结为其基本病因病机,血瘀血热为其基本证型,当以凉血活血为治則。方中赤芍(重用)酸苦寒,《药名化义》中有赤芍“专泄肝火,盖肝藏血,因此清热凉血”。《本草纲目》中述及“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葛根、茜草、丹参、丹皮、生地均为凉血活血之品,善治血分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上述诸药有利胆退黄、改善肝脏及周身微循环作用。本方不仅临床退黄效果显著,而且经大宗病例治疗前后肝活检证明,有明显地改善或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
血瘀血热虽为主证,但因这类病人病机复杂,证型多变,故宜加减运用。
有心下停饮(胃脘振水声)加桂枝15克、茯苓30克;有中焦虚寒者加干姜15克;有阳明腑实者加生大黄(后下)10~15克,元明粉(冲服)2~4克;有皮肤瘙痒者选加牛蒡子、浮萍、连翘、薄荷各10~15克;有汗闭者加麻黄6~9克;有呕吐者加生姜10片或姜半夏15克;有夹湿热者加黄芩15克、茅根15克;有出血倾向或血浆白蛋白降低者加三七粉(冲服)3~4克,水牛角粉(冲服)3~4克;有冷球蛋白三联征(瘀斑、关节痛、疲劳)者重用茜草、豨莶草(各30~45克)。
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早晚各服1次。儿童酌情减量。
按语
急、慢性重度黄疸肝炎,属黄疸范畴。黄疸自《内经》始,皆责诸于肝胆、脾胃湿热, 60年代用清利法治疗,退黄有效率仅27%。对无效病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虽然60%病例有效,但停药后黄疽反跳率达70%,而且多数病人因激素副作用而死亡。
重度黄疸肝炎,尤其是慢性重度黄疸肝炎,治疗难度大。若长期黄疸不退,90%以上可发生肝细胞液化性、凝固性坏死而成为慢性重型肝炎,后者病死率高达87%~100%。加速黄疸消退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治疗,退黄有效率为94.8%,演变为慢性重症肝炎的发生率仅4%,故本方治疗这类病人有效,预后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