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头条】导演张挺:历史的“冷”与戏剧的“暖”,立足之地便是《大明风华》
1月23日,《大明风华》正式收官,在湖南卫视播出的36天里,持续夺得全国卫视同时段城市网、全国网双网收视冠军,优酷独家上线当日仅两小时,弹幕互动破万条,播出过程中便夺得2019优酷热度冠军的好成绩。此外,超50家广告品牌积极联动营销,打破优酷剧集营销纪录,创下营销新标杆……这份成绩单放在古装剧霸屏的年代也毫不逊色,更不用说在如今古装剧面临上卫视黄金档难的形势之下,《大明风华》更显卓越。
剧集播出期间,大量鲜花与掌声背后,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与争议,这些在导演兼编剧张挺眼中,是任何一部作品一定会面临的局面,在与电视剧鹰眼(ID:TV-insight)的对话中,他谈及历史与戏剧两者之间的取舍,以专业的角度解答观众的疑惑,他欢迎观众的争议,在他心中,观众的反馈胜过了一切。
临摹传奇画卷
“通俗化”是艺术创作与观众对话的方式
回顾张挺的履历可谓耀眼,他担任编剧的作品不仅获得了“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等多项业内重量级大奖,其本人也因剧本创作受到“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剧本创作大奖”、“夏衍文学奖”等专业奖项的认可,电影导演作品《斗爱》,电视剧导演作品《海上孟府》也大获好评。从业二十年,张挺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默默耕耘,他的作品中没有娱乐化的喧嚣,也没有“行活化”的枯燥,更多是对人性的挖掘、对时代的反思、对情感的勾勒,这份难得的真诚与热忱一直贯穿在他的创作中,《大明风华》也不例外。
回忆起与《大明风华》的结缘,在大学期间便读过《明史》的张挺难掩自己对故事题材的喜爱之情,因此即便对这段历史放下已久,他依然决定上手一试。
彼时的剧本还叫作《大明皇妃》,改编自莲静竹衣的小说《六朝纪事》,整个故事的架构也更加偏向“老生常谈”的大女主+宫斗模式。考虑到作品质量和政策导向的约束,制片人姚昱竹决定在剧本上大改,正是她的这一决定促成了张挺与《大明风华》之间的缘分。接受了制片人姚昱竹的合作邀请,张挺不仅“重启”剧本的新一轮创作,并承担起该剧的执导工作,在他眼中,姚昱竹是最有魄力、决定果断,眼光最准确的制片人,“在IP横行的时代里,她能快速调整方向,全力以赴地支持将故事刻画成一幅以历史事件为经、历史人物为纬、浩瀚的时代画卷,不是一件易事,这也成就了后来《大明风华》的诞生。”
《大明风华》讲述了明朝初期最风云激荡的六十年,从朱棣的“靖难之役”到朱祁镇的“夺门之变”,故事涵盖的事件之多、人物关系之复杂,都大大增加了内容创作的难度。但张挺认为历史记载对戏剧创作而言是重要素材,而不是桎梏,因此他在人物刻画和台词设计上以更加通俗化的表现形式回溯了明朝的八方风雨。“对于影视而言,通俗化是利于传播的前提;对于戏剧作品而言,深入地将古人的生活与当代人的生活桥接对话,古代人的情感与当代人共鸣,才是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历史记载结果,戏剧描述人物,历史要求冷静客观,戏剧要求情感饱满,它是属于两个范畴。”
于是,在张挺的笔下、镜头之中,《大明风华》没有同类作品中的尔虞我诈、权谋之争,观众看到了一段更有人情味的“庙宇之上,殿陛之间”,高高在上的皇室之家也会像平常百姓一般有兄弟之争,威震八方的明成祖朱棣也有不知如何端平一碗水的忧思……在张挺心中,这些与当下共通的故事、情感才是打动观众的关键,而绝非遮人耳目、欺世惑众的阴谋诡计。
最难写出是精神
“人物”才是作品的生命之源
自项目筹备时,《大明风华》便因其金牌幕后团队和一线演员阵容而备受瞩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部作品始终占据着观众的焦点,所谓“预测”、“剧透”更是不绝于耳。一边是提前“加身”的各色标签,一边是巨大的创作压力,张挺可以说是负重前行。越是前路坎坷,越要在创作上倾注全力,“人”乃故事的根本,《大明风华》便将“塑角”放在了首位。坚韧勇敢的孙若微、文武双全的朱瞻基、深谋远略的朱棣、狼子野心的朱高煦……当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行走在同一时空,一幅纵横交错的皇室众生相便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观众眼前。
不出所料,剧集播出后,网友关于剧中人物的讨论愈发热烈,“朱亚文这个又苏又腹黑的小太孙太有意思了”、“狄胖胖在父皇面前只能卖惨求生存,真的太萌了”、“每个人物都不脸谱化,是正确使用和打开老戏骨的方式”、“俞灏明演反派毫无违和感”……在充满网感的评价中,不难看出,这些人物已经从史书走进了观众的心中。
其中,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应该是网友讨论最多的角色之一了,张挺也在这一人物上下了最多的笔墨。在成长过程中,朱瞻基背负了沉重的政治压力,身为皇室子弟,他得藏拙;议政事,他韬略过人;战沙场,他勇冠三军;面对心思深沉的祖父,他心怀敬意;面对敦厚软弱的父亲,他不甘心疼;面对野心勃勃的两位叔叔,他愤懑不平……在张挺看来,这个全剧最悲情、最复杂多变的人物寄托了普通人的一个理想,也在向观众发问:一个本性良善的年轻人,在权力场中充满理想,他何以自处?
朱瞻基答应朱棣“手上不能沾朱家的血”,但身为一国之君,他也不能放任四周的虎视眈眈,堵住自己的去路,直至朱高煦和朱高燧死去,他才真正“脱胎换骨”,成为像朱棣一样的一国之君,其背后放弃了多少人性的本真,忘却了多少原始的欲望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终究像剧中所言那样——“成了一条龙”,成了一条人性被特殊的政治制度异化的一条龙,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也是必然的宿命。
相较于朱瞻基而言,孙太后这一人物留有更多的创作空间,“孙若微在《明史》记载上只有392个字,连'若微’两个字都是杜撰的,她是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这样并不公平。而且我所寄托于她的是一个更传奇、富有慈悲心、清醒的女性角色。”身为靖难之役的遗孤,她背负深仇,但也不过是一个天真懵懂的小姑娘,随后几经生死,踏入皇宫,辅君参政,一生可谓传奇。与朱瞻基相伴,她最能读懂他的无奈与痛苦;看着儿子的昏庸无道,她心如死灰,正如张挺所说:“孙若微是在生死流转之中,一直保持通透清明的参与者、观察者和亲历者。”
王学圻饰演的朱棣也是全剧的一大亮点,发动靖难之役让这位皇帝负疚了半辈子、心结难解,他让儿孙发下血誓,绝不允许像他一样手足相残。朱棣死前的一场戏让张挺记忆深刻,“朱棣和杨士奇讨论立谁做皇帝的问题,两位演员老师基本上是静态的,其实内心都是惊涛骇浪。一个帝王,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仍然在榻上保持着军人式的坐姿,眼神光彩闪烁,做判断、下决心时精光四射,说到自己的身体'风前烛,雨里灯’,眼神微微呆滞,但是滞了一刻就马上收回来了,这中间拿捏的分寸之妙,真是出神入化。”
朱棣这个人物注定一生沉重孤独,张挺也极为巧妙地表现出了他的悲情,在死去之时,荧屏上出现的不是病榻上孱弱的身躯,而是一个身披铠甲,在晚霞中骑马的身影,一人一骑,从容地趟过溪水如同走过一生的光景,往日的荣耀、无尽的孤独在这位迟暮的老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明第一家庭
剧集播出期间,“朱家人的日常”频上热搜,夺权之争也在网友“朱家五人打打闹闹”、“不安分的两个叔叔”、“朱高炽心宽体胖”等言语中有了严肃之余的一丝幽默。张挺回忆道,每逢拍朱家五人戏份时,大半个剧组的人全在现场,他们都在十分安静,专心致志地看表演,五个优秀的演员火花四射,表演极具欣赏性,演员演得开心,旁观者笑得也开心,大量的表演都赢得全场掌声。“有时候我经常恍惚,觉得自己像一个舞台剧导演。”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大明风华》讲的也是卸下黄袍铠甲、走出宫殿的一个“大明第一家庭”的故事,他们之间有情感、有争斗、有猜疑、有隔阂、有不同的政治立场,把这些“不同”全部表达出来后,也就是普通人家一本“难念的经”。在朱家这个帝王家庭里,兄友弟恭,父慈子孝都是心照不宣的表演,他们是帝王与大将、是彼此的竞争者、是潜伏已久的死敌,相互牵制下的风平浪静只是一时,一旦一方有所行动,斗争将一触即发。
本该是和睦的一家人,却活在彼此的伪装之中,他们并非没有亲情,只是亲情在这种对立和矛盾中完全走形。或许就是这份只有在帝王家庭里才有的无奈,让唏嘘、悲情更加真切,“所以剧中我们会反复感叹,每个人只有到放下权力的欲望,撒手告别人世前,你才会发现他们变得温情脉脉,变得伤感、爱唠叨,其实生活中最该珍视的本来就是这些。”
与之相反,孙若微和胡善祥则是女性家庭观的一种体现,孙若微和胡善祥童年时期的家在靖难时期就毁灭了,之后两个人各有养父养母,也都一起成婚,各有子息,但事实上,两个人都是流浪一生,囚禁一生,未曾回家。张挺认为,在孙若微死亡的幻境里,她看到的是自己变成年轻的样子在大海上航行,是一个永恒流浪者的故事;而胡善祥在靖难那一刻就已经死了,她的余生,只不过是在宫廷这样一个阴暗潮湿的丛林里,由怨气所集,产生的另外一种人格形态。
“家”是《大明风华》非常重要的精神内核,也是真正走进观众心中的故事元素,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和中国式亲情是亘古不变的,不会随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变质,也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而褪色,“'家’永远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能让我们感慨再三,能让我们热泪盈眶,因为只有在那里,你才能找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永远的牵挂。”
张挺将他口中的牵挂融入到剧中许多细节当中,朱瞻基迟迟未归营帐,朱棣会贴心地留上一碗饭菜,此时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位时刻挂念孙子的祖父;朱瞻基在南京安居时听闻父亲驾崩,才真正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后悔自己的自以为是却为时已晚;胡善祥弥留之际,孙若微放下恩怨,送妹妹“回家”,胡善祥没有遗憾地死在她的怀中……这些零散的片段拼凑出了亲情的力量,有网友评论:“亲情部分永远都讲得好有水准,编剧应该是把家庭关系对人的影响研究透了”,也有网友评论:“看哭了,每次亲情剧情都是泪点。”观众的共鸣无疑是对张挺的手动点赞。
无论是朱氏五人的日常,还是孙若微与胡善祥两姐妹的相爱相杀,观众之所以为此津津乐道,演员们不遗余力的表演至关重要。对于演员的专业,身为导演的张挺也颇为感动,例如剧中俞灏明饰演的朱高煦、张艺兴饰演的朱祁镇都是在道德上有争议的人物,但他们仍愿意接受和承认戏剧人物的复杂性,“我认为这是演好角色的根本,如果内在不认可,或者有道德洁癖,是没有从事戏剧工作的可能性的。”
为了人物的极致呈现,幕后团队也尽可能在服化上契合人物特征,他们将俞灏明的眉毛修短,强调眼神上的表现力,在服装上,既设计了宽袍大袖、黑底金线暗绣的华丽长袍,也设计了大量窄袖口、束腰带的劲装,以体现朱高煦贵重的身份。张艺兴在落魄之际以满脸胡茬、头发飞舞、一身破龙袍示人,回宫之后则参照明清瓷器上长须龙的形象,把他的脸型重新做了修饰,设计了翻卷着往下巴和脖子上长的络腮胡,身着红袍、利落干净,强烈的对比彰显出从单纯无知的少年天子到残酷肃杀的一国之君的转变。
英雄传奇
另一种历史剧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古装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不得不说,IP时代下的泡沫、千篇一律的宫斗和戏说让影视从业者和观众都开始重新审视古装剧应该拥有的价值,回归正向的艺术创作乃当务之急。
在古装剧举步维艰、历史剧“失声”的大环境下,《大明风华》能在竞争激烈的卫视黄金档占有一席之地,是行业对其品质的高度认可。张挺认为:“《大明风华》与其说是正剧,不如说是一部传奇剧,'风’是风貌,'华’是精华,是时代最明亮的火花。这部戏描述的大大小小的英雄,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风起云涌,让大家见证了中国历史盛衰之间的转变,治乱之中的规律。”
传奇剧是正剧的一种。其实所谓正剧,也绝非是少数人理解的,狭隘意义上的一丝不苟、按历史记载完成的戏剧,在戏剧史上,尚无此类戏剧出现。百度百科里这样定义正剧:正剧是一种严肃戏剧,是悲剧和喜剧之后形成的第三种戏剧题材。这个概念最早是18世纪的狄德罗提出来的,他认为正剧是严肃剧,是悲剧和喜剧两个极端的戏剧种类之间,调解所成的一个新的艺术方式。因此,“正剧”的范畴非常广泛,传奇剧、社会问题剧和英雄正剧都属于正剧。
学术上的探讨都是其次,《大明风华》的成功源于观众的喜爱与共鸣,这些不会被一个概念所掩盖,所有因剧中历史人物群像而留下的笑声、真心实意的热泪盈眶都是真实的,所有对正义、善良、美好的向往也是真实的。张挺坚信,一切戏剧都是为当代人服务的,一切历史记载只不过是戏剧的素材。从历史剧的表现角度而言,应该有多元化、非常丰富的表达,没有必要党同伐异和自我设限。“对我而言,选取史料的唯一原则就是是否对戏剧创作有利,更重要的指导方向在于是不是有利于表现戏剧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且能深入当代观众的内心,与之对话。”
回看《大明风华》,张挺对历史与艺术恰到好处的斟酌让整部作品厚重又不失乏味、大气又不失精致,严格遵守大的历史节点,在局部上艺术发挥,提炼出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值得细品。当这部作品真正走出了压抑的历史说教,历史剧创作的“新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出现——剧中既有出于历史角度的冷静思考,也有出于艺术角度的温情幽默,敞开门是皇族子弟的彼此觊觎,关上门则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嬉笑怒骂,无论是悲切还是暖心都让观众有了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肯定也好,争议也罢,观众的回音才是导演张挺创作戏剧最大的热情和动机,因此,他也积极地在知乎、豆瓣、抖音、优酷、虎扑等平台上与观众互动,耐心分享自己在台词创作上的深思熟虑、对角色性格的突出、塑造与解读,以及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遗憾。娓娓道来的诉说透露出张挺对这部作品付出的心力,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新的思考,甚至不少观众在剧集收官后仍在回看、讨论剧中的经典片段。真正的好作品如同陈酒,越品越香,张挺的创作就是如此,值得回味。
结语:历史剧是一面镜子
我们看到了自己
导演张挺提到,黑格尔《美学》中有一句话深得他心——“所谓历史剧,是当代人透过历史看自己的一种方式。简单地把历史真实和文学真实等同起来,是很幼稚的。”如今看来,《大明风华》便是如此,观众之所以感动,在于看到了一个接地气的帝王之家,也看到了身处皇室的无奈与悲情,更看到了现实中的自己,这些才是一部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
与此同时,《大明风华》的成功也离不开导演兼编剧张挺对作品品质的匠心打磨,他对台词的推敲造就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对镜头的精准掌控呈现了华丽巍然的大明盛世;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传递了温暖动人的精神力量,《大明风华》在他的履历表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也为影视行业输出了历史剧独特的创作模式,给行业同仁带来了新的启发,意义非凡。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二】试水Netflix首播,于正携《金枝玉叶》开启内陆剧集“出海”新风向
【三】专访导演尹涛 | 一位“80后”导演五年磨七剧背后的坚守
【四】这部史诗力作背后,有八位导演和八位编剧
【五】2020年2月-2020年4月57部影视剧建组待开机(汇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