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领域辈分总盘点,在世辈分最大的并非马志明
第一代:传说中的张三禄
为什么说张三禄只是传说中的人物呢,因为这个人只是散见于一些民间文献中(比如江湖丛谈),就连他的生卒年都不祥,所以无法考究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存在。
这也说明了相声这个行业解放前确实是没什么地位的,官方基本上对相声没有什么认可度,所谓的慈禧封朱绍文为天桥八大怪,慈禧赏恩培御子等,都是相声艺人为了自抬身价编出来的,正式史料没有这些玩意儿。
而早年间天桥有一个跟张三禄同名的“管儿张”,自称是张三禄后人,但这位是个“臭春”艺人,他使的活都是最下作最三俗的,拉上一块破布帘子,躲到后面学男女淫浪之声。他要真是张三禄后人,能把老祖宗给气活过来。
第二代:朱绍文沈春和阿彦涛
现在业内通常是把朱绍文视为相声祖师爷,因为他确实是第一个把相声门户建立起来的人,朱绍文还代拉了两个师弟,沈春和跟阿彦涛。一般来说相声三大派系,就是这三人为祖师爷,只不过现在阿派跟沈派基本上没落了,还活跃着的相声演员基本上都是朱绍文一脉。
第三代:贫有本冯昆治高闻元恩培
到了第三代相声艺人,门户观念就已经很重了,比如朱绍文的徒弟贫有本沈竹善范有缘。阿彦涛的弟子春长隆恩培,恩培就是马三立得外祖父。沈春和的弟子高闻元冯昆治魏昆治等,都是相声界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字号,魏昆治则是跟善耆顶牛,结果闹得北京城禁演相声的硬骨头(经常有人拿他跟冯昆治搞混)。
第四代:相声八德
相声八德代表了相声第一个黄金时期,这一辈定下了相声后来的字辈“德寿宝文明”,也有说“德寿立仁义”。另外万人迷李德钖是第一个把相声带进剧场的艺人,而且李德钖也是第一个在台上从不说荤段子,全靠素包袱逗乐观众的牛人。但这人台下就浪了点,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最后也是因为身体透支过度,死在了沈阳郊区的一个水渠里,一代传奇就此落幕。
另外德字辈的张杰尧(师承高闻元),也是能耐大之极,但跟同行闹得沸沸扬扬的怪咖。张杰尧艺名张傻子,一生创作了几百个段子,其中伟大领袖最爱的《关公战秦琼》就是张杰尧所创作。可惜张傻子跟日本人亲善,最后落得风评极差,晚年也过得甚是凄凉。
第五代:张寿臣马三立郭荣起郭启儒
寿字辈是一个神人辈出的年代,而且我们现在听到的很多经典传统段子,其实都是寿字辈的大佬给整理出来的。大掌门张寿臣,津门相声之魂马三立等,都是寿字辈的代表人物,也是相声史上无可争议的大师。
现在寿字辈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只有一个打着问号的寿字辈薛永年,薛永年先生1940年生人,他的正式师承是韩子康,也就是张杰尧的代拉师弟,如果把张杰尧视为德字辈,那么薛永年就是唯一一个还在世的寿字辈艺人。但张杰尧本身辈分就被刨的厉害,而薛永年先生为了跟同行相处,也一直以文字辈自居。可见有时候辈分高并不是好事儿,反而容易成为人际交往的绊脚石。
第六代:侯宝林刘宝瑞马志明田利禾
相声第六代可谓是大师辈出,有单口大王刘宝瑞,马氏传人少马爷,亘古第一人赵佩茹,还有就是组建相声改进小组,让相声登堂入室,成为文艺轻骑兵的侯宝林。
现在还在世的宝字辈艺人不到十个,大部分都在天津,马志明田利禾常宝丰杨振华等人。另外还有一个1972年的宝字辈,那就是冯昆治的曾孙,东北四大荃之一祝景荃的徒弟冯幼封,假如他的师承没问题,那么他就是最年轻的宝字辈,只比明字辈的郭德纲大一岁。
第七代:马季李伯祥高英培魏文亮佟守本
跟老前辈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相比,文字辈大多是新中国崛起的生力军,在整体文化水平上也远比老前辈们高,所以文字辈艺人的综合素质可谓是最强一代,牛人也最多。
当然在诸多大神之中,马季可谓是功勋最卓著的一位,马季先生把新相声带到了一个历史巅峰,并且打造了八十年代电视相声的黄金时期,所以马季也被誉为“最后一位相声大师”。
第八代:姜昆冯巩李金斗郭德纲于谦赵伟洲
到了明字辈这一代,相声艺人分化为体制内跟体制外两大阵营,体制内以姜昆冯巩为代表,体制外以郭德纲于谦为代表。当然主流非主流之争,现在已经被包装成了娱乐头条,要真正客观评价两大阵营,还得让后世去评述。毕竟纯商业的娱乐跟登堂入室的艺术不是一码事,受众群体也完全不一样。
第九代:岳云鹏张云雷卢鑫玉浩金霏陈曦
第九代相声艺人身上的相声元素其实已经很淡化,大部分都算是娱乐明星了,甚至还有一些直接就是流量明星。相声在这一代已然成了一个标签,那身大褂也只是一块艺术的遮羞布,甚至就是炒作的素材罢了。
第十代:刘筱亭尚筱菊小么哥
岳云鹏的徒弟们,其实也到了可以收徒弟的年纪,相信很快就会有第十一代相声艺人了。但就现在这种流量至上,相声技艺一代不如一代的大环境下,未来他们表演的还能叫相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