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南山验方
一、二陈汤加味治疗黄斑渗出物
[组成] 云茯苓12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枸杞子9克,决明子9克,白菊花9克。水煎服。
[功效] 燥湿化痰,明目。
[临床应用] 主治消除黄斑出血后的白色渗出物。本方系二陈汤加枸杞子、决明子、白菊花而成。陆氏认为,渗出物系痰浊凝聚,故以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补脾。更加枸杞子、决明子、菊花明目之品,诸药配伍且有燥湿化痰明目之效。人体的痰湿随气上升,结于眼内,积聚成团状而影响视力,故以燥湿祛痰之法,使眼底渗出物明显消退。
二、五苓散加味治疗青光眼
[组成] 生石决明(先煎)15克,白术9克,苍术6克,茯苓12克,猪苓6克,泽泻9克,楮实子9克,桂枝3克,陈皮6克,菊花9克。水煎服。
[功效] 平肝,健脾利湿。
[临床应用] 主治脾虚水湿上泛于眼内,眼压升高。症见眼胀头痛,视物模糊或视野缩小,甚则视力丧失。中医谓为“瞻视昏渺”、“青盲”等症,现代医学称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本方系由五苓散加味组成,方用茯苓、猪苓淡渗利水为主药,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泽泻利水渗湿、桂枝辛温通阳,陈皮、苍术行气燥湿,楮实子、菊花、生石决清肝明目,平息肝阳。如患者有明显头痛、失眠、心悸、便秘等证,可随证加减。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青光眼眼内压持续升高,系眼内房水循环障碍,无法及时排出所致。为此,陆氏根据中医“水湿溢于皮肤则肿胀、并于大肠则泄泻,水停心下则呕逆,水寒射肺则喘咳”之说,结合西医理论,推论本病为体内水湿上泛于眼内,故其治疗原则取健脾利湿为主,平肝为辅,收到满意的疗效。本方亦可用于中心性视网膜炎,黄斑部渗出水肿等症。
三、减味阿胶汤治疗眼底出血
[组成] 阿胶(烊冲)9克,炒牛蒡子9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糯米10克。水煎服。
[功效] 养阴止血。
[临床应用] 主治阴虚内热引起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之眼底出血。临床见有头昏耳中鸣,五心烦热,唇红颧赤,舌红无苔,脉细数。中医谓为“暴盲”。本方系从宋代钱仲阳之补肺阿胶汤(又名阿胶散)减去马兜铃而组成。方中阿胶滋阴养血止血,牛蒡子、枣仁清除肺热,炙甘草、糯米养胃阴,药仅五味,但确能起到补血止血的功能,在临床治疗静脉周围炎反复出血时效果尚佳。若瘀血多者,可加蒲黄、藕节或其他止血祛瘀药。若体质虚弱者,可加党参、炙黄芪、熟地等。在临床上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因反复出血而造成永久性失明,所以对这类眼病的治疗问题,应加以重视。
四、通脾泻胃汤加减方治疗角膜溃疡
[组成] 生石膏(先煎)15克,知母6克,麦冬6克,玄参9克,茺蔚子9克,防风3克,生大黄4.5克,黄芩3克,谷精草9克。水煎服。
[功效] 清阳明炽热。
[临床应用] 主治胃有郁热、眼眵难开,内生虚肉,眵泪胶凝。中医谓为“黑睛凝脂翳兼黄液上冲症”,西医称为“角膜溃疡兼前房积脓”。本方系通脾泻胃汤
去天冬加石膏组成。方中用生石膏、知母清阳明热邪为主药,麦冬、玄参、黄芩养阴清热,生大黄润肠通便,茺蔚子、谷精草明目以目赤翳障,防风疏风清热。若凝脂翳见浮嫩者,加龙胆草。
陆氏根据《灵枢.经筋篇》“阳明为目下纲”以及经络学说中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两侧经眼内角而入承泣和四白穴,从而推论前房积脓的病因系阳明炽盛,方用清热泻火之剂,取“釜底抽薪”之意,腑气相通,炽热随之下降。
五、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外伤角膜炎
[组成] 黄连3克,黄芩3克,酒制大黄6克,黑山栀9克。水煎服。另三七粉(吞服)1.5克。
[功效] 祛瘀止血。
[临床应用] 主治因外伤引起黑睛为瘀血所贯,视力模糊,畏光流泪疼痛,即西医谓“外伤性角膜炎”。病情凶险,“急则治其标”,宜从速止血。本方系黄连泻心汤加黑山栀、三七组成。方用黄连、黄芩清心经之火,大黄祛瘀止血,黑山栀凉血清热,另吞金疮要药三七粉。临床上宜根据出血时间和体质、年龄不同,处方用药宜因人而异。
六、退翳散治疗病毒性树枝状角膜炎
[组成] 嫩钩藤(后下)9克,蝉衣3克、制香附6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9克。水煎服。
[功效] 清热疏风,退翳。
[临床应用] 主治黑睛患慢性翳障、形似轻度凝脂翳、白睛赤环如带(睫状充血),但流泪刺痛症状尚属轻微者,即西医谓“病毒性树枝状角膜炎”。方中制香附、当归、川芎、白芍为血分要药,用以行血、活血、止血;佐以钩藤、蝉衣散风退翳。本方系治疗树枝状角膜炎的基本方。临床运用宜随证加减。如热重者,加黑山栀、连翘,大便秘结者可加生大黄,如风重者,可加荆芥、防风等。处方中钩藤,对眼病的流泪畏光兼有刺激症状者,用之颇为相宜。本方系陆氏运用30余年,疗效满意的经验方。
七、外用眼药特殊配制法
外障类眼病,一般都以外用药为主要治疗手段,因此眼药之优劣对于疗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陆氏对取材配料及研制炮制要求十分严格,历年来,他均亲自动手,积累了许多经验。
(一) 炉甘石制法:炉甘石是配制眼药时最常用的原料之一,用量往往占眼药总量的50%~80%,所以炉甘石制炼不精,研磨不细,影响疗效殊甚。其具体制法如下:将炉甘石置铁罐中,火煅至红色,取出,淬入加味三黄汤煎汁内湿透,再煅再淬,共煅淬三次,取浮弃沉,研细候用。(加味三黄汤:黄连、黄芩、黄柏、羌活、山栀、连翘、木贼草、蝉衣、防风、白芷、薄荷、细辛、荆芥、当归、川芎、赤芍、大黄、菊花)
(二) 冰片的选择:冰片是配制眼药中最常用者,因其味辛凉,点入眼内有凉爽之感,颇为患者所乐用。但在配料时必须选择精良。入药之冰片,以龙脑树之龙脑香加工而成者为佳。龙脑片又称梅片,为玉白色透明片,气芳香,味辛凉。根据片形大小,可分为大梅、二梅、三梅,以及粉末状之四梅。入药应以大梅为最佳,二梅、三梅次之,四梅杂质尘土易混入,不宜入眼药。冰片的用量不宜太多,多则刺痛难忍。配制眼药时,冰片的量不能超过全药的10%。治疗时,每次点入眼内的药量,应小于半粒芝麻。冰片在研磨时,易粘住钵底,一经粘住钵底,则此批眼药中之成份势必减少。另有人造冰片,又称机冰,不可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