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阿嘎,没有这项千年传统技艺,就没有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

坐落于拉萨市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藏式建筑的集大成者。它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至今仍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从正门走进布达拉宫,拾阶而上,可以看到光滑的围墙和墙顶。走进宫殿里面,光滑平整的地面同样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些都是运用了藏式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工艺――“打阿嘎”。

阿嘎是从什么时候在西藏被用作建筑材料的呢?为什么说没有这项千年传统技艺,就没有世人瞩目的布达拉宫?据史料记载,从吐蕃第一任国王聂赤赞普建造雍布拉康,再到1300年前松赞干布建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建筑物,都大量使用阿嘎土。从吐蕃时期阿嘎土大量用作建筑材料来推算,阿嘎土的使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著名的布达拉宫,用阿嘎土最多,宫内许多地面都是用阿嘎土夯筑而成的。

“远方的客人请你看着我,我的歌声多动听。阿嘎土地面平如镜,唱歌的人儿在传情。猛虎般的小伙啊,在向我靠近……”一曲曲古老的阿谐,伴随着阿嘎的打击声从正在施工的布达拉宫中传出。在水泥及混凝土等现代建材产生之前,内陆的古代建筑普遍采用砖、瓦、石灰等作为主要的砌筑材料。由于西藏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烧制砖瓦极其不易,而且,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很难找到达标的建筑石灰,所以采用本地区特有的天然阿嘎土做建筑材料,便自然成为藏民族古老建筑工艺中传承至今的必然和独有。阿嘎表面光滑明亮,而且用阿嘎打夯的房屋能够更加坚固,隔热并且防水,若有屋顶木梁断裂的现象,屋顶仍会借助阿嘎的黏性保持稳固而不会发生塌裂。

“阿嘎”是藏语,意为“白色的物质”。阿嘎属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产于西藏地区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储藏部位在山体上部1至2米厚的地层中。拉萨附近的曲水、林周、达孜等县,山南地区的扎囊县等均有储藏。建筑专家长期对产地材料的检测显示,扎囊县生成的阿嘎材料成分(硅与钙)比例较为合理,用此材料施工后的建筑面层也较为坚固、美观。尽管路途较远,但位于拉萨市区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些重要建筑均采用此处的阿嘎土。

“打阿嘎”的工艺十分复杂。首先将开采的粗“阿嘎土”平铺在卵石和夯实的土层上,约10厘米厚,淋水后用“帛多”夯打。“帛多”为一种专门“打阿嘎”的藏式工具,上面是一根木棍,下面则是中间带孔的青石。边夯打边平铺一层比一层细的“阿嘎土”,并且不断淋水,直至起浆表面平整光洁。然后,用鹅卵石将地面打磨光滑,再用榆树皮浸泡出的汁将地面擦拭两三遍,阿嘎地面赭红色的来源正是这种榆树皮树脂水。最后涂上西藏常见的青稞油、蜂蜜等增加其抗水性能。经过千锤百打的阿嘎,非常结实。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小不一的阿嘎土块被镶嵌在地,混着赭红色树脂,光亮平整,触感如同天然大理石。

阿嘎地面制作耗时耗力,即便是每平方米一位工匠的配置,也要20多天才能完成。面积越大参与的人越多,几十人至数百人不等。打阿嘎很讲究技巧,对力量有一定要求。时而要力量均匀,保证地面平整;时而又要力量敦实,保证地面结实紧密。7—8天的群体打制过程中,需要彼此默契配合,有一人跟不上节奏就可能导致地面凹凸不平。打阿嘎的工匠通常是年轻力壮、身高体重相似的青年人,男女搭配敲打。女子负责开始的部分,将大、中、小、粉末,四种大小不同的阿嘎土块层层填充、敲打至平整;再由男子加大力气夯实。

用阿嘎土制作屋顶或地面的过程被称为打阿嘎,“打阿嘎”中,男女老幼结队成排,边打边交叉走动,边歌、边舞,那种欢乐、激情和节奏感极强的动态性画面。“不会唱歌的人,学不会打阿嘎。”在阿嘎行业中有着这样一句俗语。一平米的阿嘎,需要至少20天的工期才能完成。如果闷头苦干,恐怕没有几人能坚持下来。充满智慧的藏族祖先,将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唱的阿谐引入阿嘎的打制过程。当“帛多”整齐划一地落在湿润的屋顶上的时候,发出“嘭、嘭、嘭”的响声,犹如伴在歌声里的低音炮,厚重、深沉,跃动着踢踏舞一样的节奏和旋律。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双脚不停地踩踏地面,和着“帛多”的节拍,忽快忽慢,忽轻忽重,身段袅娜,步履轻盈,“帛多”时而握在左,时而握在右,那么舒展,那么和谐,曲度有均,巧拙有素。辛苦的工作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阿嘎歌的形成,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吐蕃王朝初期。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尊公主修建大昭寺、小昭寺等大型寺院建筑,征召了很多卫藏地区的工匠和民工,他们带来了各地的民间歌舞。他们在修建寺庙的工程中,边干边唱,形成了第一批阿嘎歌。到了帕木祝巴时期,掀起了第二次建筑高潮,拉萨城郊修建了哲蚌寺,北郊修建了色拉寺,东郊修建了干旦寺……如今,“拉萨阿谐”和“阿嘎土制作工序”已双双入围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0)

相关推荐

  • 世界上一半的黄金都在布达拉宫?为建这座宫殿,到底花了多少珠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能吸引人的便是许多古老又宏伟的传承.人们惊叹于长城的伟岸绵长.故宫的深厚底蕴.莫高窟的浩大壮观--这些伟大建筑简直数不胜数.而最为宗教信仰者津津乐道的,便是西藏的布达拉宫 ...

  • 此生必驾318@4654KM,这里是拉萨!

    / 此生必驾318:第三十一站 / 藏语中,拉萨河被称为"吉曲"--意思是"快乐河".它从藏地神山--念青唐古拉山脚下发源,一路奔腾千余里,注入伟大的雅鲁藏布江 ...

  • 到西藏旅游必看的6大景点,如果没去全,都不算是去过西藏旅游

    西藏一直以美丽的雪域风光.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以及原始纯净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让爱好旅行的人魂牵梦萦,心驰神往.你喜欢去西藏旅游吗?今天波仔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到西藏旅游必去的6大景点.你都去过 ...

  • 世界上一半的黄金都在布达拉宫?建造这座宫殿,到底有多烧钱

    坐落在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是一座标志性的集寺院.宫殿和城堡于一体的宏伟建筑.流传着一句话"世界上一半的黄金都在布达拉宫",这句话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是 ...

  • 布达拉宫是如何建成的?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你的心中 是否藏着一个美好世界 是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还是远离尘世喧闹 美如仙境的城堡 该如何形容它的样子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到 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河谷中 来看看现存 ...

  • 中国版乐高!老匠人用千年传统技艺还原600年建筑,惊艳世界

    大家好,我是所长,是每天买各种新奇好物找小雷当白老鼠的硬核剁手党. 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且丰富,有的文明放到现在看也不输现代技术. 比如榫卯结构. 很多人可能连读音都读不对,准确的读法:榫(s ...

  • 融合千年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刀剪行业的智能工厂

    磨刀霍霍 无论是庖丁解牛的厨刀.精细到微米的手术刀,还是锋利易用的剪刀--这些功能多样的刀具,背后蕴含的是历经千年铸就的传统工艺.而随着CNC.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一把把看似平常的刀,又在人类智慧的火 ...

  • 第一年云过泼水节,千年传统文化竟然玩出了新潮流!

    每年最最最期待的泼水节终于开始了! 原本还在发愁今年云泼水怎么庆祝 没想到 云泼水照样可以嗨到停不下来! 不信? 赶紧看看这次云过泼水节新姿势 乐堡啤酒如何助力玩出新花样

  • 中国千年传统名花——山茶花

    今年,我家花园里又添了新成员,一株漂亮的茶花,这几天正开得热烈火红,这么美的花怎么没有早点种起来?我也在疑惑,事实上我对它所知甚少,赶紧了解学习起来吧! 茶花是山茶科下山茶属的的植物,学名叫山茶,其拉 ...

  • 中国这项千里“借水”的奇迹工程,用17年把荒漠变回了湖泊

    中国有许多湖泊,但其中一些原本充满生机,然后却干涸,直接消失.17年前,有一个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湖.它命运多舛.它已经干涸很多年,别人说它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经过抢救,干涸的湖面再 ...

  • 【千百年传统风水文化】传之34有必要谈谈...

    [千百年传统风水文化]传之34 有必要谈谈传统传承千百年的风水文化及风水文化人,存在的极大误区! 辩误一: 世俗中传统风水,分形峦及理气两类,或言南北派,显然大错特错,形气从未分割,形气本融合为一. ...

  • 福建千年传统古村落:美美的大田济中村

    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济阳乡有这么一个千年古村,它古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映衬,独具风韵,它就是拥有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双重美誉的济中村,走近济中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多彩的历史画卷. 林 ...

  • 上千家传统品牌企业“一物一码”案例大全【干货分享】

    内容是打穿社群的核心原动力 热点是引爆社群的战略轰炸机 一物一码是传统企业转型的万能发动机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思想,客户的注意力和时间在哪里,品牌商的关注点就应该在哪里,谁违 ...

  • 河南元宵晚会火爆全网,30分钟把几千年传统文化玩活了

    文化产业评论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及综合服务平台昨天 08:56 第3104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元素被运用于大型晚会活动之中.2021年央视春晚.河南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