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从“他域”到“个域”

杨进

当前,尽管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却并不与之成正比。

中国教师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外部规定,即专家设定的概念、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政府或行业制定的专业标准等。这一切都可以概括为“他域”专业发展理念,教师是一种“被发展”的状态。这种理念使我们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陷入了一个困顿的境地,不仅使教师处于被问责的压力下,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阻力,而且不利于形成教师自主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笔者认为,中国教师专业发展有必要从“他域”的视角转向教师的“个域”,即站在教师主体的立场上,研究当事人个体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资源,以及现实中教师个体的理论、知识、情感、信念与实践的交融。只有立足于“个域”的视野,我们才能帮助教师将其隐性的实践性感知转化为显性的个体性知识,整合梳理其所持有的教育信念、教育技能、教育经验等,使其能从“无意识的成功者”变为“有意识的成长者”,从而促使教师主动、积极地寻求专业成长。

一、回到事情本身,为教师的内在发展需求服务

既然自上而下的“他域”改革模式会引起教师的抵制,那么教师群体中自发产生的改进需求就是其专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教师作为行动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遭遇具体的教育情境,形成问题,发现凭借个体自我的原有经验不可解决,从而质疑自我的能力,才会产生向外寻求答案的需求。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采取的行动进行反思,引发自己的思考,并从问题解决的效果去验证自己行动正确与否,并形成确定性的观点。而这个观点会指导自己下一次再面临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情境中的行动,并在下一个问题解决循环中或加强确认,或修正确认,或产生新的质疑与问题。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教师就是在这种循环中形成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深化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他们的专业能力也是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得到提升。真正的变化是来自教师内部产生的改革愿望,教育管理者应当尽可能地向教师靠拢,为其迫切需求服务。

二、建立合作平台,帮助教师明晰其实践性知识

许多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他们本身就具备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教育知识,但是需要研究者帮助其总结、筛选、明晰化。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具有缄默的特点,许多时候教师即使意识到了,也难以用清晰的语言表达。笔者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中属于实践智慧的部分,是不好用语言来总结表达的;但是实践性知识的其他部分,是可以将其从隐性状态转变为显性状态,不过这需要学者的帮助。研究者站在局外的立场上,会有“旁观者清”的视野,将教师的行为归类、定位,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教师厘清其“运用的理论”,使教师从“无意识的成功者”变为“有意识的自我指导者”,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重大。

三、探寻理论内化的发生机理,实现教师内部与外部的契合

工作中,教师会筛选、删除、选择一部分外来的知识与观念,寻找对自己有益并且自己能认可的部分来从新加工,从而变成自己的个体知识。这一理论内化的过程至关重要,它揭示了教师如何将自己的内部敞开去容纳外部,最后发生改变的神奇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发生时,必然是因为某种触动刺激到了教师的心灵,使教师敏感地意识到不同,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触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是精神之间的召唤,这一点不仅仅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如此,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亦如此。因此,我们应该探寻教师的精神触动如何发生,有何影响因素,提供什么样的培训才能引发触动,如何走入教师的心灵,等等。这一切对于“他域”与“个域”的有机融合,教师个体发展与国家要求趋于一致,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增长非常有价值。

总之,“个域”的视野应当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管理思路的转向。

(来源:中国教师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