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沧桑世——《论语》悟读【131】
陌上春秋风云路,人间正道沧桑世。
《论语》第六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子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必经之路呢?”
【悟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户”,指单扇门。古代一扉曰户,两扉曰门。外出走大门,是正道,是正常渠道,是主要通道;外出不走大门,走后门,翻墙等,是旁门左道,是非正常渠道,是次要通道。
“莫”有两解:其一,“无”义,言何故无人由道而行;其二,“非”义,言人何非由此道。
《李泽厚译》对本章的解读是,孔子说:“谁能外出而不通过大门?为什么不走这条路呢?”
人生之路大体有二,即正道和旁门左道。其中,正道是指符合大众利益的政治和行为准则,这路虽充满艰辛和坎坷,但会越走越宽;而旁门左道则是歪门邪道,靠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前路也许一时快捷,但只会越走越窄。
夫子何以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无奈的悲叹?有两种主要的解读:
其一:孔子一生秉持大道,周游列国,献计献策,不为所用,落寞一生。本章夫子所叹行不由道,所批评者,若是为政者,则意为先王之道,即中庸大道。
其二:孔子所弘扬的“德治”、“礼制”,时人不予重视,他内心也颇为很不解。正如从屋子里走出去必须经过房门,而儒道是人类应走之门,为什么现在没有人相信儒道,通过学习儒道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呢?
也许是贪多求快的人性使然,社会上总是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旁门左道歪门邪道风行一时甚至占据主流,而人间正道却备受冷落甚至惹人耻笑,这是一个关乎社会风尚的重大课题。
勿庸置疑,人间正道,方得永恒;旁门左道,只能短暂。一如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当为人间之正道,如何传承,值得深思。
曲高和寡,孔子思想的可贵不为时人所认可,但时至今日,夫子的思想仍广为流传,甚至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如泉下有知,夫子当备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