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敬立身岁月长——《论语》悟读【245】
仁义处世时光远,诚敬立身岁月长。
《论语》第十篇第十三章:
【原文】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供奉或献祭)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悟读】
三柱檀香敬神明,一盏青茶供天地。
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礼节之多,冠绝天下。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凡人在处,皆存礼仪。
本章主要记述夫子事君之礼,集中表现了夫子的诚敬思想。
陈祥道曰:“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敬君惠也;“君赐腥必熟而荐之”,荣君惠也;“君赐生必畜之”,仁君惠也。
在古代,忠诚与否是君王用人的核心标准。忠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智慧。从关云长的“千里走单骑”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不折射这一点。
知礼行礼,贵在主敬。行礼之人,心怀谨敬;受礼之人,必有感召。
清名臣朱珪是嘉庆帝的老师。在嘉庆帝(永琰)还是皇子时,他在上书房为帝师五载,专教永琰。他不仅教书,更在教人,永琰的品格和个性,在此时形成。后朱珪被皇上任命为福建学政,临行,他上五箴于永琰,它是:“曰养心,曰敬身,曰勤业,曰虚己,曰致诚。”正是他的苦心教育,为专横跋扈的和珅套上了一根无形的绞索。
礼仪礼节,是个人素养的展现,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时代的基本要求。
千处祈求千处应,
一方诚敬一方灵。
位于河北迁西县宗教胜地景忠山,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上句是景忠山金殿的一副对联,其中深意,不言而喻。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忠敬,恐将失去处世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