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23项流程 解决35个问题

清风北京 今天

截至今年3月底,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40名局处级干部采用“4+3+N”工作模式(4种形式+3个清单+N项优化举措),共对23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进行了体验,全方位查找问题并进行整改。针对一些高频事项,如环评事项的申报,进行“反复走”,从主管副局长到处长、副处长,全都查找了一遍痛点、堵点,总计发现35个问题,包括流程类、重复类、咨询类等。

目前,部分问题已经整改完毕,剩下的一些问题已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01

走流程疏通办事堵点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从“用户思维”角度出发,针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领导干部以办事人的身份,从前期咨询到注册登录,再到具体填报,按照办事流程申报办理一遍。把重点放在解决申报、咨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着力解决服务前端难题,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打造“服务型”政府。

延庆区某汽修企业来电咨询:为什么报批的环评文件不被受理而被退回了?

为何会如此?通过走流程发现,当前企业办事入口在首都之窗首页默认初始界面为市级审批权限事项办理入口,办理区级审批权限事项则要通过下拉到底部进入延庆区政府主页,再找到延庆区生态环境局后才能进入申报。“一是难找,二是大家确实对市区行使职级等专业性概念比较陌生,对办事流程不熟悉。”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处处长、二级巡视员王春林说。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申报层级错误的项目数量就有33个,占全年申报项目比例近50%。因为整个申报界面在首都之窗网站,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相关部门,并建议通过在办事首页增加区级申报入口提示或在事项申报界面增加区级办事部门下拉菜单选项等方式,避免产生申报层级错误,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办事体验。

记者了解到,通过走流程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发现的35条问题中,办事系统功能不完善,系统不流畅等方面的问题共24条,占比最高。对涉及局内负责运维的系统优化问题已经整改完成;对涉及全市系统平台调整等方面的问题,已向市政务服务局等相关部门提出了工作需求和建议。

02

申报材料让百姓少写字

平谷区某电子材料制造企业反馈:在上新项目时对立项、用地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的办理感到很苦恼,填报的时候字段有重复,不知道有些手续该先办哪一个,是否有先后顺序要求?
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局处长走流程”发现,企业反馈的问题确实存在。比如进行环评申报时,技术负责人这项信息,前后一共需要填写三次,其实保留一次就行,没必要重复填写;还有建设项目内容、组织机构代码等字段,前后也都出现重复。

还有一些字段,已经没有必要填写。比如环评机构类别,生态环境部此前已经取消了机构资质这项要求,所以没有再填写的必要;如用地或者建筑来源、立项许可类别等“串联审批”模式下的产物,经过不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这些手续早已实现“并联审批”,对企业来说已没有先后顺序要求,在申报系统中也无须填报这些信息。

在审批事项中,环评事项申报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填写200多个字段,“我们进行了逐字段的研究,发现重复的、没必要的,全都删除掉了。”王春林说,仅环评事项就可减少近50个字段填报项,占总填报项的20%,极大减轻企业申报负担。

目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已经大力精简办事材料近71%、在法定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压缩办理时限63%。

03

动画短片释疑热点问题

“请问我想开办一个小快餐店,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政策现在还是否需要办理环评”“我想开一个汽车维修店(4S店),需要办理环评手续吗”“公司变更注册地址是否需要重新办理环评手续”……2020年至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办理环评相关问题咨询近100件。通过走流程发现,环评类问题确实非常受关注,很多咨询件里询问的都是关于环评类的问题。

“办事的第一步是咨询,从咨询开始,政务服务就开始了。怎么回答,回答的态度就体现了服务水平。如果服务态度不好,就算后面事办成了,也一肚子气。”对此,王春林表示,做好前置服务,非常关键。

为进一步加大对政策宣传和解读,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不仅在官网专门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将最新政策和解读文件、热点问答集中对外展示,还制作推出了可视化办事指南动画短片,并在北京市政务服务大厅滚动播放。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着手搭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政务数据资源,形成服务于市区两级、全面覆盖生态环境政务服务事项的政务服务平台,提高全局政务服务工作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按计划预计2022年建成投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