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出路-不在知识储备上,而是在觉悟

每一个时代的当下,都在酝酿着一场波涛汹涌的机会。但因为每个人的眼界和境界的不相同,才取舍不同。

等普通人把机会和机遇完全看明白的时候,那些机遇变成了陷阱,机会反而成了吃人血汗钱的大口。

但在我看来,机会还是机会,机遇还是机遇。

只不过吃不了别人吃得苦,自然成不了别人成得事了。

让井底的人患上精神绝症,到底是慈悲还是害命?合法合规的条件下的杀富济贫到底是慈悲的施舍,还是比强盗更坏的手段?

或许这就是《天道》中的争论不休,也或许这个争论不休,即是这个争论不休的答案了。

你能见的可见的,所知的,所懂的,并不会超越你的知识和阅历层次。

所以那些你不可知不可见,不可懂的,并非因你不知不懂不觉而不存在,而是因你的思想层次不够,所以你看不到也不可知。

1

书中描写王庙村预备股东扩大大会上,丁元英很直接点了几句话出来。

“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可这么简单的生存之道,却被大众一直弃如敝履。所有人的目光,没有真正盯在得救之道,而是疯狂的追求,救主文化。

王庙村的穷。是穷在观念。并非穷在客观因素。只要拨正观念,虽然一口吃成胖子,但至少能解决多少辈子以来都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

得救之道,我更愿意认为它是——神即道。

救主文化,就是——道法自然了。

可如果没有得救之道,便不会存在救主文化。一个不能从根本上独立的思想,是不能体悟救主文化的。像丁元英说的,救主文化,不过赖着痞性胡说了。

可所有人都在盯着救主文化,而不愿意行证得救之道。

小说中的王庙村,几十年输血式的扶贫,最后越扶越穷。因为没有人想过自我的得救之道。而是更愿意等死式的生存。

所有人都伸手等待着救世主。

2

得救之道,是否也是文化属性的一种?

很多人推崇《天道》,是因为它里面所蕴含的巨大的思维密码破解方程式。而所有痴迷在这本书上的人,都在寻找着一种可能性。

破解更高层次的思维密码,那就是意味着唾手可得——财富,地位,名利。

看过很多人解读《天道》,更多人是从人性的弱点去反观,反推,天道所昭然若揭的得救之道。但他们的解读,却又离真正的得救之道相去甚远。

职场上有很多鸡汤式的文章,在揭示《如何认清,该相信什么样的老板,不该相信什么样的老板》。

但我看来,最该认清的应该是自己,而非你遇见的老板是谁。

即便高级到马云这种精神领袖,也不会在身边聚集一堆傻子在身边。你的自我素质和能力,决定了你遇见老板的层次。

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分析拆解人性之恶,资本家的种种恶劣手段,不如把时间放在自我的得救之道上。

如果一个连人最起码的认清自我的能力都没有,又拿什么来做为筹码,跟老板讨价还价。

得救之道,不是闪着普度众生的慈悲光辉,而是普渡的第一个人,是自己。

3

得救之道与救主文化,最精彩的地方有好几处。今天我们只引证其中的一处,给我们的文章添加一点分量。

也或许这一段应该单独写一篇文章《论乐圣林雨峰之死,孰轻孰重》

林雨峰在法庭宣判以后,直截了当的找到了丁元英对峙。而且还带着一把枪,枪里面有一颗子弹是留给丁元英的。

当时在看到十几遍《天道》以后,从开始对林雨峰做法的不理解,到认为他是一种偏执,再到悟到,林雨峰去不去找丁元英都会选择去死。之所以选择去见丁元英一面,只是死个明白罢了。

所以,当下对这个血性汉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你怕死吗?”

“怕。可谁又因为怕而躲过去了”。

这些话表明了什么?得救之道,不是庙里的慈眉善目的泥塑菩萨,在时刻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辉。而我认为得救之道,随时隐藏着杀机。

佛说无常。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而已。

得救之道,并无定法可寻。只不过是你知之为知之,不知更非知的境界。

所以,后面才有了精彩的“得救之道与救主文化的精彩论对”

4

林雨峰问:杀富济贫,真能救了贫吗?

丁元英说:不能。

林雨峰问:怎么个不能!

“杀富富不去,救贫贫不离。救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说,救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觉悟。”

这句话,或许是很多《天道》迷们非常尊崇的一句话。但却 极少有人去正面解读过这句话。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治之治了。也即是丁元英要给小丹的那份礼物。也就是关于得救之道的论证,浮出水面的时候了。

很多人会抱着一本如何经商,如何做好销售,如何玩弄权谋的书,一遍遍的翻看,试图从中破解更多可用能用的方式与方法。

可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就是,杀富富不去,救贫贫不利。

文化,不是狼吞虎咽的吃饭。因为吃饱了,就能懂得消化的东西。而那些被一个人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反思,力行的书籍,最后却不如自我静坐得来得体悟更为实用。

破除一切事物的外在立场观点,而直指事物本质既是神。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即是神。

一个思想不觉悟的人,能拿什么去看见——得救之道!

如果你对天道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发起阅读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这出戏尽管把小说简化了许多,但删节太多。多读几遍,深读一遍,能让你看得更清楚,更精明。修身不在山上,也不在庙宇,而在心境中种篱笆菊。《遥远的救世主》三部曲,《背叛》,《天幕红尘》,为你开启生命醒悟的大门。

读过《遥远的救世主》后会理解,世上若有救世主,那一定是你自己,真实能救你的,只要你自己,他人能够协助你,能够影响你,引导你,却无法决议你的荣辱。看到《天幕红尘》,会觉得自己的格局太小,不懂得太多,需求不断地学习,提高,否则他人说的话就听不懂,看不见高人的布局。读《背叛》,会让你想得太多,想要更高的阅读体会,想要开阔眼界,快点读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脱节贫穷,归根到底是靠志气。脱离贫穷,不仅仅是物质殷实,精神殷实,而且要有志向。

《遥远的救世主》中的沈楠有一句话也很精彩,不过电视剧中的内容被删去了。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在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的实质等诸多方面。沈楠说:“我有钱就不需求有钱人,我要有内在的人,不要再去找有钱人但没有灵魂的人”。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实质等多个方面。读书不会立刻改动你的生活,但它却能够,正如肖亚文所说:“知道这个人,是打开一扇窗,看不同的事物,听不同的声响,就足以使你考虑,醒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