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走笔』孙晓平丨留得青山好还乡

 ◆ ◆

留得青山好还乡

作者:孙晓平

曾经,为了孩子在城里上学不受歧视,我们母子俩把农村户口办成了城市户口,花掉当时很可观的存款。

日后,在城里买了楼房,想把丈夫的户口从老家迁出来,一家人团聚在一个户口本上。手续办好了,赶上孩子爷爷来市里住院,忙着照顾错过了迁移期限。后来一拖再拖,也懒得办了。没想到留下的农村户口,日后还真派上了用场。

迈进天命门槛,丈夫忽的想回老家盖房子,开始只当他说着玩,后见动了真格的,举手赞成,夫唱妇随。

批房基地,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丈夫拿着户口本身份证跑了好几趟县城乡里村里,后不得不找老同学帮忙督促,才经过层层审批,村里张贴三遍公示,所在队挨家挨户签字,亲哥们兄弟人人通过,才获得三分地的使用权。

丈夫说,回家盖房子,主要是完成老爷子的临终嘱托:“在老家留个根儿。”把房子盖在一大家子人生活过的老院,有回忆有感情。大姐说,盖好房子,让那些过去眼皮子高的人瞅瞅,现在咱们过得也不赖。当然,是气话玩笑话。老家人现在过得都挺好,房子也都不错。偶尔抖搂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只不过是为了快乐快乐嘴。

扔下生意,回老家常驻的丈夫亲力亲为,从开始打地基就跟着施工队一起干,磨破了手掌,胳膊腿累的生疼,心里头高兴。

几个月的功夫,五间端端正正的大瓦房盖好了,入乡随俗,连瓦的颜色,都和左邻右舍基本保持一致以求融入感。

在有限地域内开拓出一个长方形小院外加一个三角形小菜园,虽有些局促,但也知足。白绿相间的小围栏内种上各种花卉蔬菜:芹菜、西红柿、茄子、冬瓜、小葱,几乎没有落脚的空地。四姐连根带土送来的薄荷,摘几片嫩叶儿泡水喝,清凉去火对眼睛好,是最用心的礼物。娇紫的茉莉,通红的节节高,五颜六色的马齿笕,七七八八,栽种的都是久违的心愿。看着花花绿绿的小菜园,心里美滋滋的,呼吸顺畅,有生命返青感。

孩子爷爷生前栽的四棵大杨树,是小园的旗帜。昂首向上的枝条上浓密的绿叶,洋溢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后院弟弟家的菜园里,也被丈夫顺手栽上了大片土豆。在余下的空地上,老姐挖垵,我撒子,白萝卜,红萝卜,大白菜小白菜,样样出出都种点。园子里笑意盈盈的李子树、樱桃树,榛子树,是老爷子老奶子留给我们大家的念想。

老姐心细想的周到,搬家那天带回了一个小铁锅,支在院子里,拾掇一些陈旧柴禾开火做饭,灶膛里红红的火苗欢快热烈,升腾起袅袅炊烟,一派过日子的景象。呼棒子、煮毛豆、熬大菜,都是熟悉的老家味道。

五姐有诗云:兄弟姐妹,回来小聚,杯筷之间,嘻哈过往。喜看一代小苗,茁壮成长。

风水轮流转,生命代代传。细想想,没什么不情不愿不甘不忿的,活在当下才是王道。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切都很美好。

邻居问:在城里呆那么多年,回来还住得惯吗?

是在城市待不惯了才回来的,我说。不是措辞,是心里话。

说起有些惭愧,结婚三十来年,加起来在丈夫老家,住的日子都没超过半年。不是不想回,一是忙着为面包奋斗没时间,二是那年月回趟家太难。记得有一年回老家陪老爷子过春节,换车时,丈夫抱着孩子挤上去了,笨拙的我被丢在车下实在挤不上去。孩子找妈妈的哭声,逼着丈夫又下了车,天色已晚无处露宿。我脱口道:真是穷乡僻壤连个小旅馆也没有。引起那厮狮子般的怒吼:不愿意回来,当初就别跟着我。气归气,还得靠他在黑灯瞎火前找亲戚家借宿。第二天,接到信儿的大哥开着敞篷三轮码子一路颠簸着把我们接回家。大人的脚都冻麻了,就别说孩子了,那脸蛋,发紫。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孩子,在老家住不惯吃不惯,哭着闹着要回城。忍耐着过了头破五,折腾着往回赶。

如今,再不用等着一天一趟还要换车挤得透不过气的大巴了。自驾车,舒舒服服宽宽松松一直开到家门口。村村通公路,社会进步了。

当年,同学的姐姐为了阻止我冲动,曾经这样形容丈夫老家过去的样子:一个山根子连着一个山根子,没完没了,窄巴巴七扭八拐的土路上,到处都是石头,那石头尖都朝上戳着,坐在双排座上,差点把五脏六腑都颠得出来。他们那村又偏又穷,就差吃土坷垃了,你可别去,到时候悔青肠子自己受罪。

倔劲儿上来,说什么也没用。自己认定的人,在哪都随着。

眼下,九百多口的村子,在外面打工的上学的占了六百多人。年轻人都不种地了,去外面谋发展。老人们佝偻着腰身在田间地头忙碌着,像是在跟夕阳拔河。

与时俱进的年轻父母,给留守的孩子带回新潮时尚的玩具。奶奶姥姥们仍会蹲在地上教孩子:马连虫、马连虫,你不拉屎,不让你进城;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的悠久民谣。

现如今,村里的老人,吃穿住行,因着在外打的子女们带动,几乎都是城乡结合的生活方式。只是村容村貌和“美丽”还是差着一段距离。

我们带回来的小马扎派上了用场,左邻右舍房前屋后的街坊邻居围在一起,你一言他一语地诉说着村庄往事。老家,最能激活曾经的记忆,有说不完的话。

送菜的亲戚邻居一个接一个,有人都不打照面,把一捆子菜,放在院子里就走了,都不知道谁送的。实实在在的乡音乡情,真让人感动不知说啥。

新房子紧挨着大道,视野里的杨树林,一家两趟树,孩子他爷爷在世时栽的。想当年,我和年青英俊的军人男友在杨树林里照相,身着米色衣裤手扶杨树的那张,最可爱的人说他特喜欢,在部队里看着,寄托了三年相思。

这个暑假,在老家过得真是愉快。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蓝天白云下,一片片庄稼青枝绿叶,铺陈到天际,是我喜欢的样子。

得知丈夫名下还有三亩地,意外欣喜。种地养花的愿望,有着落了。眼下对幸福的看法,就是倾听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愿意做的事。

背起行囊,就成了过客;放下包袱,就回到了家乡。

有故土相守,有乡情可念,有房子有地,真是老来福气。劈自家柴,生自家火,睡自家炕,比什么都踏实。

作者简介

孙晓平,女,汉族。笔名岑寂水流。六零后。河北承德人。初中毕业后自修中文专业。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千禧杯》《野草杯》《中原杯》等文学大赛中获奖。之后停笔十余年。2000年后,陆续写了一些随感纪实文字。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公众号。系承德市作协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一亩心田》是作者第一部散文集。

本作品经过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技术编辑:庞里地

文字编辑:安博

征稿
尘世走笔

尘世走笔,记录丰富情感,喜怒忧思悲恐惊;刻画四季变化,春种秋收夏长冬藏。勾勒南北西东,乐山乐水乐人生。一支秀笔写尽生命之重,时光之轻。

投稿须知:

1、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书画等作品均可。小说、散文、评论类每篇千字左右为宜,最长不超3000字;诗歌每次投3至5首,最长不超60行;书画类每次投5至10幅,附文字说明或创作心得。

2.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3.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4.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5.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尘世走笔”加“作品名称”格式。

(0)

相关推荐

  • 【教师专栏】张传申 || 父亲的菜园

    ●[电子课本:20年秋]1-12年级 ● [中小学:试卷]语数英 ● [20年秋:微课合集][语数英] ● [优质课教学视频]语文 ● [世界经典电影] 800部(合集) 就像长大了常忆起儿时的时光, ...

  • 雷泰平:乡土记 —— 菜园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能够拥有一块自家的菜园,种收由己 ...

  • 段生艳║半亩荒地

    雨夜初歇,氤氲欲散.睡眼惺忪之时,听到有人推门的声音,是婆婆从"荒地"回来了.我披衣起床,婆婆正蹲在水龙头边刷洗锄头和雨鞋,花白的发隙间微微冒着细汗.桌上的篮子里躺着一把绿豆角.两 ...

  • 【汪守兵】老家菜园地那棵棠梨树

    文/汪守兵 老家菜园地那棵棠梨树 老家的菜园地是我小时候爱去的地方,农村孩子的零食主要出自于此. 菜园地的东南隅,生长着一棵棠梨树.盛夏,形如小药丸的棠梨果一大串一大串地夹杂在绿叶之中.我们光着脚丫爬 ...

  • 阿来:黄土地的思念|散文

    赵心放:老潘的一天|散文 文/阿来 [作者简介]阿来,网名荷塘听雨,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通渭,大学本科,为人憨厚朴实,幽默风趣,乐观向上,爱好文学.旅游,煮茶赏石.现工作于因"七彩丹 ...

  • 远嫁是一场豪赌

    文/陌柒柒 远嫁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幸福一生:赌输了两手空空. 在没有阅历之前,我总是喜欢挑战一切新鲜事物. 喜欢新朋友,新的社交圈,新的环境.总之,一切陌生的都喜欢. 可能因为抗拒.抵触某些人事.所以 ...

  • 吴正中镜头下的青岛,老院落新房客的记忆

    随着近些年老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改造,老院落又将焕发出新的活力,而这背后,同样延续着老青岛人根深蒂固的院落情结.虽然曾经简单而又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但好在的是,有人帮我们找了回来.他,就是著名纪 ...

  • 郭怀福:我的菜园|散文

    毛颖:混进大公司的食人生番|轻松一笑 文/郭怀福 [作者简介]郭怀福,北京密云人,爱好旅游和写作,在政法部门工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老家的菜园我种了二十多年了,这么多年我光知道索取了,从未想用 ...

  • “带孙焦虑症”成了老年人的社会病:“研究孙”不好当!

    北青网报道,2019年,为了帮忙照顾小外孙,65岁的李阿姨和老伴一起从湖南老家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可不到一年,老两口就和儿子吵翻了天.李姨委屈地说:"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大老 ...

  • 就读这篇 | 肖立国:没有归期的远行

    没有归期的远行 肖立国 父亲身着一袭灰色的衣服,面带微笑走进院落,待我开门迎接父亲进屋时,他转身离去了.父子相逢,竟是在一场场梦里.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我觉得父亲并没有走,只是出了一趟也再没有归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