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的大学精神

文丨韩葳巍 · 主播丨涂山

唐朝末年,战争频发,许多仕人避居山林,效仿佛教禅林制度,在山中读书讲经,研究学问,创建了最早的书院。

到了宋朝,学者朱熹亲自掌教白鹿洞书院,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将书院的培养目标、教学制度以规章的形式确立下来。从此,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逐渐迈向了制度化。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书院建立,书院蓬勃发展。其中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仍流传至今。

明朝时期,许多书院因抨击时政,遭当道之忌,因此魏忠贤下令尽毁天下书院。虽然书院的数量锐减,但仍有一些书院勉强“幸存”。

鸦片战争爆发,随着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了我国的大门,许多仁人志士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在旁采泰西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书院很快被新式学堂所替代。

直到清末新政时期,清王朝宣布废止所有书院,以西方先进学制替换之。至此,书院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这,便是书院1000多年来坎坷的发展史。

虽然在清末时期,书院被废止,但是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总能看到一些书院精神的影子。

例如: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孔墨之精神,能补欧美大学之体制。梅贻琦先生也曾指出:“就精神言,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万事可通”。

教育家们在建立现代大学的过程中,意识到某种能够整合东西方大学的精神时,才对书院的废除表示极大的遗憾,希望可以找到一种途径能够将书院精神融入现代大学之中。

但是时至今日,这种改造我国大学的理想仍未实现,书院的现代意义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01

内观己心

古代书院的大学精神

其实,书院可以视为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的大学精神也就是书院在其高等教育实践中凝练、升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意蕴。

回顾书院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书院主要有独立、兼容、批判三种精神。

独立之精神。最初的书院就是富商或名师为躲避战乱而在山林中兴建的僻静之所,由私人主办。因此书院自产生之初,就有了“独立”的精神。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不受其他组织的干涉。

例如:宋朝的东林书院就是为了培养针砭时政,有批判精神的人才;清朝的学海堂培养目标是品学兼优而非求功名之人。除了培养目标之外,书院在招生、教学以及管理等等许多方面也都是独立的。

兼容之精神。在书院中,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学者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批判。极具代表性的是“岳麓会讲”,时间之长,足足达到两个多月。作为一个文化组织,书院可以满足士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需求。也正是这种兼容精神,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学者。

批判之精神。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自然会使得书院中的学者具有批判精神。明朝时期,统治黑暗,东林书院挂出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针砭时弊。这正是书院批判精神的真实写照。

02

外察世界 启迪多元思维

古代书院大学精神的流变

古代书院自产生以来,从唐末到宋初,逐渐发展成为以私人创建、交流学问、讲学授徒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但是书院毕竟不受封建统治者管控,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因此,加强对书院的控制是必然的趋势。至宋朝末年,书院已经逐渐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

统治者通过向书院提供资金的方式,抑制书院自由讲学的活动。同时,统治者加强思想专制,将宋明理学作为指导思想,严禁书院传授其他学问。

学术自由和百家争鸣已经成为书院的历史,书院的大学精神也随着清末时期书院被废止而丢失。

反观西方,西欧中世纪大学和我国古代的书院同为封建社会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什么一个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另一个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先导?

其实,中西方的文化取向是导致书院与中世纪大学不同命运的主要原因。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在文化取向方面更加注重内省,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过多的强调治人治世的学问,为政治而服务。书院虽然有所创新,但是也难以突破儒学的桎梏,只是在儒学的框架内尝试改变。对于人伦、天理以及三纲五常、宗法制度,书院大师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然而西方的文化取向偏重于主智,也就是说要学习广博的知识。虽然中世纪时期教会统治教育,但为了论证宗教教义的合理性,教会仍强调七艺的学习,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中世纪大学为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创新的舞台,在大学中,学者强调探求新知而非维护现有的统治制度,为近代西方的科技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

正心正举 拨迷见智

现代大学书院精神的重构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自古以来我国的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今天,要使高等教育重放光辉,我们应该将传统书院精神与现代大学紧密结合,重构现代大学道德书院精神,使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重构现代大学独立之精神

蔡元培先生在改革北大的时候提出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措施,因为当时北京大学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教师学生是为求功名而选择读书,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也不是由“真正懂教育的人”来担任。

大学独立之精神的重构,最重要的就是赋予大学自治权,使大学可以决定本校校内的各项事务。其他社会机构虽然可以为大学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但不应该有干涉大学各项事务的权利,而应通过立法和董事会等合法程序来规范其办学。同时大学应该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避免其沦落成某一团体的从属机构。

重构现代大学兼容之精神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这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话。可以发现,在古代书院中,各家各派的大师都可以自由讲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应该允许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大学中得到体现。而教师就是宣扬不同理念、学问的主要人物。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大学中自由讲学,肯定教师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在授课时,让教师自由选择合适的教材,并且自主决定授课的方式和内容,以防大学“守一先生之言行而排斥其他”。

重构现代大学批判之精神

如今高校过分强调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早就被消磨殆尽。现代大学批判精神的缺失,致使大学 “通过不断对新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进行分析为社会提供预测、报警和预防信息”的功能逐渐消失。

要重构现代大学批判之精神,应该重视大学的科研。科研不应该只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方法,在本科阶段同样应该得到重视。科研是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研究,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阅读典籍文献,总结前人观点并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在科研中,既能够将成果应用于实践之中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够培养批判能力及批判意识。

04

开启自在之门

书院精神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瑰宝,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精神仍值得现代人铭记。我们应守住书院根基,呵护书院历史,古为今用,让书院精神在现代大学中重现光芒。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