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现在看这份“冬病夏治”攻略还来得及
7月11日,将进入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其中7月11日至20日为头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我国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什么是“冬病”?
“冬病”的概念较为宽泛。所谓“冬病”,并不仅仅是指在冬季发生的疾病,而是指人体感受外来的风、寒、湿过重,或者过度地受风、贪凉、饮冷,导致体内寒饮、痰湿积聚不散,损伤人体的阳气,从而出现各种类型的疾病,如虚寒性哮喘、慢性腹泻、寒湿性骨关节病、痛经等。到了冬季,天气寒冷,阴寒较盛,这类疾病往往诱发或者加重。
为什么夏天可以治“冬病”?
中医经典《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就是春夏之季应当顺应自然,补阳养阳,散寒祛湿。“冬病夏治”其实就是借助夏季自然界阳气充足,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达到“以热驱寒”“温阳补虚”的作用。
夏天的三伏天是自然界温度最高的时候,这对于人体,尤其是那些阳虚或者有寒邪潜伏在体内的人,是中医调理的最佳时期。用一些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来刺激穴位、经络,以在这个季节更进一步提高人体的正气,使人体潜伏的寒邪驱逐出去,那么到了秋天、冬天,人体的抗病能力就增强了。
穴位贴敷最常见
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是最常见的一种“冬病夏治”疗法,因其适应人群广泛、操作相对简便、有一定效果而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三伏首日,去医院贴敷的人通常是最多的。其实,并不一定要在入伏首日去贴敷,错过几天再去也没关系,只不过大家有这个习惯赶着点来,这样日子也好算。通常要每伏连贴3天,每天1次。
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滋腻及冷饮、冰冻食品,少喝酒、少抽烟。
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冬病夏治”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还需要临床医生做一个评估。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例如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类疾病的,要先控制住基础疾病,再考虑贴敷;而一些特殊人群,包括孕产妇、婴幼儿、皮肤过敏者、疤痕体质者、支气管扩张症人群等则不建议贴敷。此外,平素有湿热、阴虚、火热的人群也不适合进行贴敷,误用之后容易出现各种上火的症状。
全国头伏热力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