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四不像”,如今在故土上自由徜徉
《赤壁赋》是中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一篇课文,课文中有一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么?在宽阔的水面上我和红颜知己驾着一艘游艇,甩杆路亚,看着水中游过的鱼虾和岸上的小动物们,吃吃喝喝,这不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吗?
盐城的丹顶鹤和麋鹿 | 李林
然而手机提示音响动把我拉回了现实中。点开微信,并不是好看的小姐姐来了消息约我吃饭,而是编辑又催稿了......我打了“二猪不在家!”好几次,但每次都是默默的删除,没有勇气按下发送的按钮,最后违心地回复:“马上就快写好了!”,其实我还一个字都没写呢......哦,其实今天要写的就是麋鹿。
湖北省石首市的麋鹿群 | 加镜频繁
麋鹿与驯鹿
苏学士笔下的麋鹿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四不像吗?古代的江南,也就是常说的荆楚之地曾经是:“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有人认为,其中的“麋鹿”并非是咱们今天说的四不像这种动物,“麋”是指水鹿,“鹿”则是指梅花鹿,而今天我们所说的麋鹿,则是“麈”,古人常用它的尾巴做拂尘而得名。当然,由于古代还没有分类学,所以我们也并不清楚古文中的麋、鹿、麈到底指的是哪种鹿,也许不同的时代都有变化,但到了清代,麋鹿所指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四不像了。
武汉动物园里的一头麋鹿 | Zhangmoon618 / Wikimedia Commons
另外,在一些国外影视、文学甚至音乐作品当中,也会时常出现“圣诞麋鹿”这一说法,也就是给圣诞老人拉车的那种鹿。然而那其实是驯鹿,甚至一些英汉词典中,也将驯鹿(reindeer)甚至驼鹿(moose)和加拿大马鹿(elk)都翻译为麋鹿,当然这不能全怪编辑,因为一个可能连活鹿都没见过、也不了解分类学的人,怎么可能分辨出这几种鹿呢?而让大家能看到一种鹿能够准确叫出它的名字,这正是我们为大家讲述这些“没用的知识”,做科普的原因。
驯鹿 | Are G Nilsen / Wikimedia Commons
消失的家园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鹿,生活于湖泊沼泽地带,还擅长游泳,以水边的嫩草和各种水生植物为食,麋鹿的蹄子宽大而多肉,踩在松软的泥地上的压强更低,不容易陷入其中,这是适应沼泽环境的一种演化。麋鹿历史上曾经广布于东亚,分布最北线曾经到达我国东北地区,同时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一带曾经生活着大量的麋鹿,但随着地球环境逐渐变得干冷,麋鹿的分布线逐渐南移。
麋鹿多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
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起,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这种变化对于大型动物的影响也是最明显的。大型动物需要吃大量的食物以维持身体消耗,为了能找到更多的食物就必须有更大的栖息空间。而人口增加会将大量原生土地变为耕地,同时人类对于动物蛋白质的需求,也让大型动物成为了重要的狩猎对象。
雌性麋鹿没有角 | Paul Whippey / Wikimedia Commons
在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双重打击下,麋鹿种群数量也逐渐减少,直到清代,只有在北京南部南海子的皇家猎苑中,还有一群上百头的麋鹿种群,它们是作为珍奇猎物为王公贵族狩猎所准备的。
争斗中的雄性麋鹿
到了清末,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贫弱,皇室的权力逐渐衰败,对于猎苑的管理也逐渐丧失。1894年一场大洪水将猎苑的围墙冲毁,很多麋鹿逃出猎苑,但它们已经难以适应外面环境,并且有不少的麋鹿被受灾的灾民打死吃肉充饥。而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猎苑里的麋鹿再次遭了殃,被侵略者作为取乐的方式猎杀一空,自此华夏大地上再也没有“四不像”这种动物了。
博物馆里的麋鹿骨骼 | Wikimedia Commons
重返故土的麋鹿
不过麋鹿并未灭绝,西方一些国家通过走私等途径,获得了几十头麋鹿,这些麋鹿在欧洲的动物园中繁衍生息。到了1980年代,数量达到了上千头。从1956年开始,欧洲的一些动物园逐批次向中国赠送麋鹿,在80年代,有几十头麋鹿分别落户北京南海子和江苏盐城大丰两个保护区,麋鹿在遥远的异乡漂泊了将近100年之后,又回到了中国。
重回故乡的麋鹿
现如今,麋鹿在神州大地已经有了几十个圈养种群,在江苏大丰、湖北石首、湖南洞庭湖等区域,已经有野放和逃逸的麋鹿形成野生种群,据统计,总数量已达到2000多头。曾经消失的麋鹿,又一次漫步在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