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突破塔山,谁的责任大?阙汉骞藏私心,侯镜如、罗奇未变阵

《大决战》中54军军长阙汉骞怒斥塔山前线的督战官罗奇:各自拆台、各自为战;罗奇则向蒋介石报告:54军不卖力气。那么,两个人到底谁在说谎?都没有说谎。

罗奇想让他的老部队独立95师立头功,最后越打越艰苦,只好将责任推给阙汉骞;54军确实不太卖力气,可原因都出在阙汉骞身上,他不但克扣军饷,还藏有私心。当然,东进兵团无法突破塔山也跟侯镜如有一定的关系:没有听取下属的意见及时变阵。

阙汉骞剧照

由于侯镜如去17兵团部(在唐山)接他的老部队92军,所以进攻塔山前两天的战斗由阙汉骞代为指挥(1948年10月10日和10月11日)。然而,此时的54军内部却存在着两个问题。

第一,士兵未领到军饷。阙汉骞将士兵的军饷换成金条,在大凌河北岸的钢厂购买了大量的钢铁,然后贩卖到天津和上海,赚了个盆满钵满。最后,士兵拿到手的只是一堆不停贬值的金圆券。于是,士兵们气愤地说:“给发多少钱,就打多少钱的仗。”国民党士兵的这种消极情绪在《大决战》中也有所体现。

第二,保存自己老部队的实力。当时的54军下辖三个师,即第8师、第198师和暂编57师。其中,第198师是阙汉骞的基本部队,第8师是以原胡宗南的部队编制而成。在前两天的战斗中,阙汉骞总是让第8师打头阵、先进行消耗,使得该师官兵带着很大的情绪。大家都清楚:阙汉骞想用第8师当“炮灰”,第198师再去抢头功。

阙汉骞剧照

54军内部不和,再加上东野四纵的将士们阻击得异常顽强,这让阙汉骞抢头功的如意算盘落空。从这一点来说,国民党军突破不了塔山,阙汉骞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毕竟,他的“头炮”并未打响,还引出来那么多的问题。

当10月13日战斗再打响的时候(10月12日停战),侯镜如这个东进兵团司令官已经上任。战场上除了增加了国民党军的援兵外,并没有改变正面平推的战法。事实上,在10月12日的作战会议上,54军参谋长杨中藩曾经提出过一个新的战法,只是被侯镜如和罗奇否定了。

罗奇剧照

杨中藩建议:不要再进攻塔山的正面阵地,改以主攻白台山以西地区。那里地势平坦开阔,不但利于己方机械化兵团展开攻击,还可以迂回塔山。客观地说,如果侯镜如真的采纳了杨中藩的建议,东野四纵的防守势必会遇到更多的麻烦。那么,侯镜如和罗奇为什么会拒绝这个提议?

罗奇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现在的这个方案是经过蒋介石批准的,没有经过总统的允许,不可以轻易更改。在罗奇看来,无论东北野战军多么顽强,在四个军的进攻面前实在不值一提。至于侯镜如,他还有别的考虑。

侯镜如实在不想当这个司令官,同时他也对锦州的战局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算东进兵团能突破塔山,那下一步呢?他们仍然要面对数十万的东野大军,很可能仍然无法改变被歼灭的命运。不过,只要东进兵团没有和锦州守军会师,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塔山和东野形成拉锯。因此,从主观上讲,侯镜如也并不希望东进兵团那么快地突破塔山,更何况还有罗奇的支持。

前面右四为侯镜如

在塔山阻击战进行的过程中,国民党军内部矛盾重重,就像《大决战》中阙汉骞所说的一样:“各自为战、各自拆台”。侯镜如和罗奇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有根据战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地调整。至于阙汉骞指责罗奇的那些话,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做的呢?

【参考资料】:王树增《解放战争》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