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脉--冲脉论(五)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20
—
冲脉论
20,脉搏诊断的原理
可能有人不大理解,既然“真藏脉”就是指脉搏停止了跳动,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脉无胃气就是脉搏停跳呢?这样不是更加简明么?何苦还要拉杂出一大套描绘“真藏脉”的说辞呢?
古人所理解的脉搏跳动,并不是动脉自身的搏动,而是气在搏动,脉气的本质是呼吸之气,呼吸之气又是最根本的阳气,所以脉搏本身就代表着呼吸的存在。这也正是《难经》把腹主动脉的搏动称之为“肾间动气”、“呼吸之门”、“生气之原”的原因。
然而在古人,脉气搏动的意义只在于推动血脉的运行,而血脉的运行必须遵循天体运行的规律,天体的运行又以太阳为主驱动,以一个阳历年为运行周期,故古人认为脉气即相当于人体的太阳,则脉搏即被纳入了阳历年的运行周期,这也正是《生气通天论》提出“天运当以日光明”的原因。因此,正由于一年四季太阳在黄道上有位置高低的变化,则脉搏的高低上下(即脉气的强弱大小)也必须随着一年四季相应地变化,如此才符合天体运行的规律。那么,一旦发现脉搏与季节不相吻合,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如果按照五行模式,出现了与当时的季节克乘的脉象,比如春季出现了秋季的脉象,即谓之“反四时”,就意味着严重的疾病。这就是古人最初通过脉搏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脉要精微论》:“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歧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然而我们要知道,上面这一大套说辞其实是无稽之谈。因为,实际上,天运并不以日光明,太阳并不是天体星辰运行的驱动力。因此,实际上,人气在血脉的运行与天体星辰的运行无关,脉搏与阳历年的周期无关,脉象的正常表现形式,与太阳的位置高低无关,当然也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些节令无关。
因此,实际上,作为阳气的集中体现,脉搏的大小强弱与节律快慢,只能反映自身的阳气,只与自身阳气的盛衰有关。脉搏诊断的真正意义,惟在此焉。
《玉机真藏论》:“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
这其实是对上述四时脉象诊断理论的否定。他的本意是,无论什么季节,无论哪个脏器的疾病,必须出现了“悬绝沉涩”的脉象(那其实就是出现真藏脉的预兆),才能叫做“逆四时”,所以才有“脉逆四时,为不可治”的结论。换言之,所谓“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云云,并不表示疾病,更不预示死亡。
总之,脉搏在生命过程中实在是太重要了,而《内经》关于“真藏脉”的一系列说辞,只是为了纠正当时的人们关于四时脉象的错误认识而提出的,所以显得烦冗而隐讳。
21
—
冲脉论
第七部分
21,冲脉的病症
实际上,真藏脉的出现(即脉搏停止跳动)就是冲脉的病症,因为这是冲脉在人体的唯一表征。然而这是从纯粹太一(生命本原或本质)的角度而言,一旦冲脉出现病症,那就意味着生命结束,彻底死亡。但是如果从太一生两仪的角度,或者从临床实践的角度,那么冲脉的病症就是由两仪的疾病逐渐发展而成。也就是说,阳病或者阴病发展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即将危及生命的时候,那就是冲脉的病症。
根据已知,冲脉本来是通过阳明和少阴发生原始血气的,则少阴和阳明其实就是阴阳两仪的根本,那么冲脉的病症其实也就是由阳明病或少阴病逐渐发展汇合而成。也就是说,当阳明病或少阴病发展到最严重的程度,那就是冲脉病。
很显然,对一个临床医生而言,从太一角度谈论冲脉的病症其实毫无意义,因为,一旦出现真藏脉,那就已经是一个死人,没有治疗价值了。那么,也只有从两仪(奇经)的角度谈论冲脉的病症,才有现实性意义,实际上,这也正是古人所采取的论证方法。
《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难经·二十九难》:“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
古人所谓“逆气”,其实就是今人常说的呼吸困难,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呼吸窘迫症。因为胸中的呼吸之气是阳气的根本,而阳明为其宗主,所以,如果单独出现比较严重的呼吸困难就属于阳明病。
古人所谓“里急”,其实就是今人常说的剧烈腹痛,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腹症。因为腹部脏器是阴血的根本,而少阴为其宗主,所以,如果单独出现腹部的剧烈疼痛就属于少阴病。“里”是指腹腔内部,“急”是特别危急的意思。樊哙问张良:“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事见《史记·鸿门宴》)这个“甚急”就是说“太危险了”。有些人以为“里急”是指拉肚子之类的轻微病症,那就满拧了。
但是,如果一个病人,同时出现呼吸窘迫症和急腹症,既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又有剧烈的腹内绞痛,那就表明阳气的宗主和阴血的宗主都发生了病变,下一步,势必发展到阳气和阴血的总根本——冲脉,那么,这就属于最典型的冲脉病症。很显然,这种表述是从两仪的角度而言的。
22
—
冲脉论
22,冲脉理论在临床的应用
实际上,即便从两仪角度谈论冲脉的病症,那也是相当危重的疾病,即使在今天的医疗条件下,出现“逆气里急”这样的病症,也只能束手待毙,更何况两千多年前的古代。
但是,按照古人的观点,无论多么危重的疾病,只要还没有见到真藏脉,理论上总应该有救治的可能,这就是古人提出冲脉或并少阴或并阳明的实际意义之所在,那就是说,对于“逆气里急”的病人,可以通过针刺少阴脉和阳明脉予以紧急抢救。
其实,如果我们联系临床实际来考虑问题,应该不难发现,由于逆气和里急分别属于性质截然相反的两类疾病,所以,通常情况下,逆气和里急不可能同时出现。一个人的病理机制,只能是或者偏于阳性,或者偏于阴性,而不可能既偏于阳性而患有阳病,同时又偏于阴性而患有阴病。况且,凡逆气(呼吸困难)者其体位必然昂首挺胸(西医所谓“端坐呼吸”),呈反张状,凡里急(腹部绞痛)者其体位必然俯首蜷缩,呈佝偻状。《经筋》谓:“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逆气与里急与此仿佛,故难得同时相兼。因此,冲脉的所谓“逆气里急”,其实并非同时产生的病症,必有其一发作在先,其一跟随于后。若逆气在先,则里急乃由逆气之持续加重而产生,且里急一旦产生,又促使逆气愈加严重。若里急在先,则逆气乃由里急之持续加重而产生,反过来又促使里急愈加严重。一旦发展到逆气与里急同时出现,病人只能取半卧位,欲伸不能,欲蜷不可,盖伸一伸则里急甚,蜷一蜷则逆气甚,困窘不堪,痛楚难耐,实乃病情恶化、生命垂危之迹象。(我们看现代比较高级的病床都附带摇动起落装置,其目的就在于帮助危重病人随时变换体位。)
那么,古人的本意,其实是要把逆气与里急这两种病症分开来治疗,也就是说,最好不要等到逆气与里急同时出现,而是应该在逆气或者里急单独发生的时候,就进行治疗。那么,对于逆气在先的病人,就需要通过阳明经治疗,对于里急在先的病人,就需要通过少阴经治疗。当然,对于逆气与里急同时存在的病人,从理论上也可以同时通过阳明和少阴进行综合治疗,但是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治疗一般不会有什么疗效。
《杂病》:“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
所谓“气逆上”,实即“逆气”也。“膺中”,乃谓锁骨正中与乳头之连线,即阳明脉也。“陷者”,谓胸部肋骨之间隙,有凹陷,此即阳明脉之腧穴所在也。“下胸动脉”,乃谓人迎也。人迎位于颈动脉,属足阳明,在古人,颈动脉之搏动原出于胸中阳气之鼓动,则颈动脉必然下连于胸中,则此所谓“与下胸动脉”,其实是泛指颈部两侧腧穴的意思。(按:颈部腧穴是胸中阳气汇聚之所,请见《灵枢·本输》篇。)
《本输》:“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这句话是说,人迎属于足阳明的本输,能够治疗足阳明经脉的疾病,但是由于人迎有颈动脉,而动脉所在皆禁止针刺,为保险起见,最好是以膺中的阳明脉腧穴替代。
《寒热病》:“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胸满不得息”者,亦“逆气”之谓也。“取之人迎”者,应该理解为取之颈部两侧的腧穴。
《根结》:“阳明为合,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悸(原作“痿”,字误。《新校正》在《阴阳离和论》下引《九墟》文及《甲乙经》均作“悸”,据改。悸本字做痵,盖形近而误)病起矣,故悸病者取之阳明。”
所谓“气无所止息”,其实就是呼吸困难,发憋气短的意思,即“逆气”也。所谓“悸”,其实就是左乳下心尖搏动亢进,即“宗气泄”也。在古人,呼吸与脉搏(心跳)本来是统一的机能,都是阳气的集中体现。(其实在现代医学,心功能与肺功能也是统一起来的,故凡心功能不全者,必伴有肺功能不全;凡肺功能不全者,必伴有心功能不全。)因此,心悸与逆气其实属于同一种疾病。故所谓“悸病者取之阳明”,其实是把心悸和逆气统一归于阳明治疗的意思。
以上是说单独出现“逆气”者,应该治以足阳明脉。
《杂病》:“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
这个“心痛”其实并不是指心脏疼痛,而是对腹腔内脏疼痛的泛称。(注意:这里的“内脏疼痛”,并不包括心脏疼痛。)实际上,《内经》中所说的“心痛”,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术语,而是沿用了普通老百姓的通俗名称。
普通的老百姓经常把上腹部的剧烈疼痛含混笼统地称之为“心痛”,乃是基于下述认识:1,“心”居于所有内脏的中央,即俗称“心口窝”的地方,其实就是上腹部。《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那就是把“心”安排在上腹部了。2,“心”在五脏六腑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脏器,因此,一旦出现剧烈的腹部疼痛,以致于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便以为那是最重要的“心”出了毛病,遂呼之为“心痛”。
因此,在古人,也并非所有的内脏疼痛都可以称之为“心痛”,只有那些疼痛程度相当剧烈、难于忍受的内脏疼痛才称为“心痛”。如果疼痛程度一般,患者可以耐受而痛苦不大,古人则分别以“胸痛”、“胸胁痛”、“腹痛”、“脐中痛”、“小腹痛”等等称谓以示区别,只有疼痛剧烈无法忍受者,才可以称之为“心痛”。例如:某人因暴食而胃部撑胀疼痛,是谓一般性疼痛,就只能叫做“腹痛”;如果因此导致胃穿孔,出现剧烈疼痛,就称之为“心痛”了。总之,古人所谓“心痛”,那是指带有一定危险性并且相当剧烈的内脏疼痛,其实也就是“里急”的意思。
《杂病》所谓“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是指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胰腺炎所引发的急腹症,由于疼痛程度非常剧烈,故名之为“心痛”。由于其疼痛向腰背部放射,所以就形容为“引腰脊”。而恶心、呕吐则是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
所谓“取足少阴”,并不是指足胫部的足少阴,而是指腹部的足少阴,即冲脉所并的“少阴”,因为在《杂病》的下文又有:
“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所谓“腹痛”,按说是比“心痛”轻一些的内脏疼痛,尚且取“脐左右动脉”与“气街”,何况“心痛”之剧烈疼痛,更应于关键部位取穴。而腹部的少阴脉,其实就是冲脉(之分支),那才是治疗内脏疾病的关键部位。
所谓“脐左右动脉”,原本是指冲脉所并的阳明、少阴这两条经脉,为其行于肚脐之左右,而皆有“动脉”之名(详见《动输》篇)。
《卫气》:“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
此所谓“气在腹者”,即腹腔脏器疼痛也;此所谓“止之背腧”,即取之督脉也;此所谓取“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则即取之阳明、少阴二经于肚脐两侧之腧穴也。
《杂病》作者之所以反复强调“按之立已”,那是因为腹腔的脏器疼痛大多由于缺血所致,而按压腹主动脉(即脐左右动脉)或者鼠鼷动脉(即气街),就能够阻止血液向下肢流动,从而增加腹腔的供血,有效地缓解脏器缺血,进而迅速改善腹腔脏器的剧烈疼痛。
以上是说单独出现“里急”者,应该治以少阴脉。
另外,由上述可见,对于逆气者,未尝不可以取之少阴,但是一定要取少阴脉的胸段腧穴。对于里急者,未尝不可以取之阳明,但是一定要取阳明脉的腹段腧穴。
实际上,古人称之为“逆气里急”的冲脉病,也并非凭空臆测出来的一种病症,而是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具体是指:慢性肺心病的晚期,发展至严重的心力衰竭,进而导致内脏缺血,继而死亡。这在现在的内科病房里也是常见的事情。
总之,我们探讨《内经》的本义也好,探讨奇经八脉的理论也好,归根结底,总要以临床实践为本。我不相信世上有纯粹的理论,一切医学观点,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无论显得多么玄妙高深,如果不是来源于实践,如果不能应用于临床,只不过闲扯淡罢了,并没有丝毫的价值,其实这也是《内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