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理论不是什么》一文讲解分享

此文是南开大学商学院任兵教授受北师大经管学院赵向阳老师邀请于“煮茶问道”读书会微信群分享的“理论不是什么”一文的讲解。“理论不是什么”(What theory is not?)发表于1995年的《管理科学季刊》,作者是Robert Sutton和 Barry Staw。该文收录于徐淑英、任兵、吕力合编的《管理理论构建论文集》一书,由章凯教授、以及张庆江、罗文豪、李朋波博士翻译、校对。本文讲解只代表任兵教授个人观点,发表出来与大家讨论、商榷。

分享提纲:

第一部分:该篇文章在整本书中的角色

第二部分:该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第三部分:我对该篇文章的解读和评价

第四部分:其他补充和延伸

一、“理论不是什么”在《管理理论构建论文集》一书中的角色

本书的总体编辑逻辑:

科学哲学与知识生产的相关理论是构建理论的根基(书的第一部分:基础篇),理论、过程、方法等是科学哲学与知识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书的第二部分:相关篇以及第三部分:应用篇)。在相关篇中,从理论的概念与特征开始,讨论理论是什么,不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以及理论的构建如何通过实施情境化、采纳特定的过程和基本程式来实现。相关性模块的“理论的概念与特征”部分有四篇文章:三篇来自管理学界,一篇来自社会学界。“理论不是什么”一文由于直接把讨论的靶子落在理论上,我们把它作为第一篇作为引子。

二、“理论不是什么”的核心观点

1.该文发表于1995年的《管理科学季刊》。它表明了即使西方管理学创建理论的历史相对悠久,却仍然存在构建理论的误区。

2.在这些误区产生的时代里,并不缺少有关“什么是理论”的答案(如Dubin,1976;Freese,1980;Kaplan,1964;Merton,1967;Weick,1989)。

3.两位作者决定不再提出一套法则或者逻辑步骤,而是对理论不是什么、为何一些文章或文章的某些部分根本就不包含任何理论进行针锋相对的评价。

  1. Sutton和Staw(1995)明确指出了:“文献引用”“数据”“变量”“图表”和“假设”不是理论,并针对它们为什么不是理论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释。

  2. 作者还在后面讨论了如何识别强理论,有哪些不一样的观点,以及期刊的潜在问题。最后作者在结论处抛出了一些困境、建议和疑问。

三、我对该篇文章的详细解读和评价

本文旨在识别文章被认为理论薄弱的一些常见原因。提出的关键概念是:强理论。

(一) 关于开篇

从文章的第一句话,大家可以读出一种支持“强理论”的立场:

“作者、审稿人、读者和编辑们共同决定了发表在《管理科学季刊》上的内容,他们都坚持最重要的要求是:文章包含强理论。该期刊的征稿启事中提到:如果来稿中没有理论,它的价值就有疑问”。

什么是强理论?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直接建议了一些可以区分强弱理论的文献:

来自管理学期刊的一些探索:

1.1989年《美国管理学会评论》发表的一期有关理论构建的专刊

来自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些详细描述:

1.Dubin(1976)在应用学科领域中对理论构建的分析

2.Freese(1980)对正式的理论化过程的回顾

3.Kaplan(1964)关于行为科学的哲学探究

4. Merton (1967)关于理论社会学的论述

5. Weick(1989)关于理论构建像规范性想象

但作者指出:上述这些理论构建文献并不能让读者更清楚的明白怎样写出强理论文章,甚至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困惑(Freese,1980)。两位作者特别指出它们没能对四个基本问题达成共识:

1.理论和模型能否被有效区分?

2.类型学能否归为理论?

3.理论的强弱是否取决于其趣味性?

4.可证伪性是否是理论存在的先决条件?

作者提出了几个结论性观点,值得深思:

1.学者们对构建理论缺乏共识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行为科学领域发展强理论是如此困难。

2.“由于学术界对哪一种理论视角(和类似术语)最适合于描述组织及其成员未达成共识,因此导致那些富有抱负的组织理论研究者面临更多障碍”。

3.构建理论过程本身充满了内在冲突和矛盾:一般性好,简约性好,精确性好?作者必须做出权衡。文章发表的过程受社会伦理价值干扰严重(如编辑们的自身偏好)。

作者指出:清晰和契合数据远远不够,要有强理论。

作者称赞了那些坚持进行理论构建的少数学者,如马奇,Pfeffer以及Karl Weick,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这几位学者所建立的理论是强理论吗?

总结这段就是:在经过一系列的疑问之后,作者在引言中并没有介绍什么是强理论。而是给出本文定位的一套说辞:关于如何构建重要的组织理论,我们并没有什么奇思妙想,也不会提出一套法则或逻辑步骤。我们的目的主要是解释:为何一些文章或文章的某些部分不是理论。因为,对于理论不是什么,学者们有着更多的共识。

此处,大家可以想一想作者的这种定位是遵循什么原则?他们所引用的杜宾、Freese,Kaplan,Merton等等又是怎样的一个定位?

(二)关于文章的哪些部分不是理论?

首先,参考文献不是理论

这部分的大部分观点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它告诉我们如何更规范的引用文献。有几个核心要点:

前人发展出的理论能够为新的概念性观点奠定基础

列出现有理论的参考文献和提及这些理论的名称并不等同于明确揭示出理论中的因果逻辑(请注意,这里作者提到逻辑链、因果逻辑等关键词)

作者需要说明他们所汲取的观点的逻辑链是什么

引用具体的理论时,要讨论理论的相关内容

要从逻辑上论证这些理论如何能够引出作者的预测(请注意逻辑一词再次出现)

总结来说就是:作者需要阐释来自文献中的概念和因果论证如何与当前开发或检验的理论关联起来,包括充分阐明引用理论中的相关逻辑,以使读者能够从中捕捉到作者的论证逻辑。

一篇文章在发展理论时,到底该怎样处理已有文献?上述这些做法都是好的参考做法。我自己的认识是:要以自己的思考为主,把文献嵌入在一个流畅的强有力的自己发展的思考体系以及具体论证中。不要强插文献,也不要过度引用文献,要用自己独立的思考脉络和语言表达驾驭文献以及理论发展过程。

文中举了正反两个例子来说明应该如何使用文献:

Sutton( 1991)一文中的一句话引用了三篇参考文献但却没有理论。因为它并没有从逻辑上解释为什么一种现象(攻击性)会引起另一种现象(打斗),或者为什么一种现象(愤怒)具有某一种特征(传染性),即所指出的关键概念性主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被深入的阐述出来。

Weick(1993)做到了使文章的逻辑保持流畅。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读者不需要为了理解潜在的逻辑而去了解或阅读被Weick引用的重要著作(Weick的想法的来源的地方)

第二,数据不是理论

作者指出数据以及经验性证据在发展组织理论中的角色:

1.很多组织理论都以数据为基础。

2.经验性证据对确认、修正或质疑现有理论都很重要,并能够引导新理论的开发。

3.作者认为:支持理论的证据的数量和种类与理论本身是明显不同的。

此处还引用了Kaplan(1964)的观点来说明数据与理论的角色:

  1. 数据描述观察到了哪些经验模式

  2. 理论解释为什么会观察到这些经验模式,或者为什么我们预期能够观察到这些经验模式。

此处我有疑惑。从一切皆数据的角度来说,数据也是解释性的一部分。作者似乎在暗示:文章中提供数据进行检验的部分不是理论,而涉及到理论的推演、论证、说明的部分是理论?这个疑问我在后面也有讨论。

注意作者屡次强调理论要包含:

因果推理

逻辑推理

遭到作者批评的做法是:

假设是基于以前数据而不是基于理论来提出

仅仅呈现过去研究的经验,而未试图去解释过去研究发现的逻辑原因

仅仅报告当前数据结果,而未试图去解释研究发现的逻辑原因

作者指出定量与定性研究都有上述问题。

特别关于定性研究的问题:

没能发展出抽象的、情境兼容的因果论断

没能解释为什么能够观察到稳定的发现

作者举Barker的研究来说明:定性数据可以激发相应的推论,但定性数据本身不是理论,作者必须还要配以上述方面的推理和分析。正如明茨伯格所说:数据不会产生理论,只有研究者才会。

一个讨论问题:定性研究一定是发展因果论断的吗?换句话说:作者是否隐含了对什么是理论的定义:涉及发现和解释某个因果关系的才叫理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似乎也是作者定义的强理论的影子。作者是不是在用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范式来解读定性研究?

第三,变量或构念列表不是理论

作者指出:

理论不等同于概念界定。

理论还要解释这些变量或构念是怎么来的或者它们之间为何有联系。

作者引用马奇和西蒙1958年《组织》一书后面列出的206个变量列表和两位学者对它们的定义来说明上述观点。该处同时引用了Weick并带出Homans的观点。

作者认为:

1.变量列表是一种逻辑尝试,但它们并不足以构成理论。

2.分类体系也不足以构成理论。

此处的一个论断:作为一个以经验为基础的学科领域,组织研究常常用来检验一组变量相对于其他变量对特定结果变量的相对影响能力。这句话反映了组织研究的一种常规范式,它框定了定义和识别强理论的标准。

作者指出:

一组预测关系必须要加以解释才能成为理论。关键在于解释为什么特定的一组变量是更强的预测因素。

第四,图表不是理论

1.理论的最低表现形式可能是对变量进行分类。

2.图表通过合乎逻辑的排序呈现因果关系,展示因果链。

3.图表可以帮助作者将杂乱无章的观点结构化。

4.时序图表展示某一特定过程是怎样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展开。

5.一个具体的模型可以避免产生一些似是而非或者不一致的结论。

作者用舞台道具和表演本身的比喻来形容图表与理论的关系。此处,作者引用了Whetten(1989)的观点,批评了有些文章:

很少解释为何会观察到所提出的联系

没有清楚说明所描绘关系背后的逻辑

图表很难取代文本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或出现的方式,那些复杂图形更像是复杂的电路图,而非一个综合性的理论

这里,作者隐含了一些强理论的标准:

强理论解释了为何会观察到所提出的联系

强理论清楚说明了所描绘的关系背后的逻辑(至于是什么,不知道,怎么描绘,文中没说)

强理论不是复杂的电路图,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

强理论是具象的、可以用文字表达的

强理论论证清晰

强理论论证丰富

强理论能够识别主要命题或假设在哪些条件下最适用,在哪些条件下不适用

强理论给出富有逻辑的解释

作者似乎暗示:正是这八点构成表演本身。没有这些内容的图图表表只是舞台道具。

第五,假设(或预测)不是理论

作者认为:

1.假设是连接理论与数据的关键桥梁,明确了逻辑论证中变量和关系是如何被操作的。我猜想是这样一个逻辑:数据——假设——理论?或者理论---假设---数据?

2.假设不包含(也不应该包含)经验性关系为何会发生的逻辑观点

3.假设是预测什么会发生,而不是为什么会发生的简明陈述

我的疑问:“为什么会发生”由什么来表现呢?说明为什么会发生的那些文字与预测什么会发生的“假设”是什么关系?

我借两个比喻来讨论上面这个问题:

第一个比喻是土壤与小苗:“假设”是小苗,需要一个丰富的土壤(理论)。针对为什么的解释就是这个土壤,也是理论。没有这个土壤,很难推导出针对什么会发生的预测,也就是假设。

另一个比喻是硬币:

硬币的一面是假设,讲什么会发生(比如A会导致B)(预测);另一面是解释,解释为什么会发生A导致B。它们一起构成一个综合的理论。

从另一个方面说,我认为假设也是理论的一部分。

作者引用Kaplan(1964)的观点,说明解释与预测的区别:

解释依托于理论的概括,或者是基于一种可理解的模式

预测并不需要这样的基础,仅仅依赖于过去的成功经验

我在想这个区分是否有问题。即使是过去的成功经验,尝试作预测不也得从经验中获取相应的关系逻辑吗?这个关系逻辑与自我确证的过程都是解释。

总结:不包含深层次因果逻辑的预测并不能构成理论。换句话说:不是仅仅预测(看到过去发生了什么然后就以此类推的表示出类似的关系),而应该包含深层次的因果逻辑推理,回答Why。很多文章包含很多假设,但没有一个能被充分解释。作者建议要呈现出假设背后的因果逻辑。

作者同时批评了假设太多,范围太大的做法。也凸显出强理论的一个标识:

强理论源于单一的或者一小组研究思想。

它们的观点相对简单,但意义深远:从简单的理论论断可以衍生出一组相互关联的命题或假设,它们能够揭示出每一个理论的逻辑性和经验性启示。

有强理论的文章通常始于一两个概念化的陈述,并构建出一个符合逻辑的详细理论

它们既有简洁性,又有关联性

在这部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我个人认为这些似乎都是一些极端例子。或者说是“失败的尝试”。事实上,大部分文章有一定的因果逻辑呈现,但可能并不是特别成功。更可能的情况是:大家都努力做了,但失败了。除了错误的认识、逻辑训练的不足、写作水平有限以及努力程度的不够,也许我们需要找出更为根本的让我们失败的原因。

比如说:我们根本做不了这么挑战的事情,但我们还要照猫画虎的做。我们应该先做一些容易的事情,或者以我们更擅长的方式来做努力。说实在的,把所谓的强理论展示在几十页的文章里,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我想到写阶段性的研究总结和报告的做法,甚至写书的做法。写报告和书也不是很容易。但至少它允许我们循序渐进。它的周期更长,形式更多样,学者的自由度更高些。更可贵的是,它没有那么刁钻古怪一门心思挑你毛病的评审人和编辑。想一想,一个小孩子在这么严酷的监督和评估下,能长好吗?我们都是发展理论的新手。需要更自由、开放和鼓励的学术发表氛围。

(三)识别强理论

作者在文章中对理论和强理论的说明似乎有点混淆。不过还是能看到相应的区分。作者引用了Kaplan(1964)和Merton(1967)的观点,它们认为:理论是回答“为什么”的。

作者认为理论是:

关于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是解释为什么行为、事件、结构和想法会发生

强调因果关系的本质

识别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时点

通常会包含一系列可信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论断

能够带来肉眼看不到的启示

甚至有可能是有悖常识的启示

好的理论提供解释和预测

请注意,上面这几个特征是作者关于理论的界定。

作者进一步阐述了强理论是什么:

强理论能够挖掘到现象背后的过程

可以理解一个事件发生或未发生的系统性原因

强理论会深入到微观过程

延伸到周边的概念

或者向上联系至更广泛的社会现象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有关强理论的这5条和有关理论的8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一会用理论一会用强理论,从这种跳跃性的表达来看,我觉得他们还是认为理论与强理论有区别。具体的差别是什么,值得进一步解读这篇文章,比如那5条的具体要求确实远远超过对理论的要求。

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对于理论强调因果关系的本质这个说法,大家是否认同?我想大家需要有一个思想准备就是:两位作者对什么是理论的定义只是一种看法,而且是常规范式(沿袭自然科学范式)下的一种看法。除了这种看法,还有其他的可能看法吗?

举个例子,为什么社会、伦理价值观在科学研究中是重要的?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因果关系来展示,如解释和预测特定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将显著影响科学研究的成果,那么,是否也可以不通过因果关系来展示和论证这个问题?可展示和论证的非因果关系内容是什么?离开了对因果关系的解释,还有什么其他的解释吗?概念分类?比如有哪些社会伦理价值?科学研究中的社会伦理价值如何演化?批判理论、哲学诠释学等等是不是也可以进来指导我们发展不同形式的理论?我觉得是可能的。

(四)反对理论的情形

这一部分其实作者写得非常精彩。从这以后,越读越精彩。

首先是Maaneen(1989)。我非常同意此部分作者引用的Maanen(1989)的观点:大家可以看书上122页的第一段第5行-第10行之间的文字:

“管理领域首先需要对组织生活进行更具体的描述,一般是基于深入的民族志研究。他呼吁在发表理论(和方法论)文章上暂停十年。这一暂停的好处是暂时停止平庸的写作和理论的繁殖,得到一个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因为受到更好的写作的吸引),以及更好的理论——在暂停期过后,新、旧模型都会建立在一系列精确的组织描述之上。

我个人的观点:发表游戏是致命的。不管对长期导向还是短期导向的创造性工作都是杀手。训练的是聪明的(smart)动物,不是智慧的(intelligent)人类。

Maanen想表达的似乎是:我们需要对组织生活具有更为基础的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我把它总结为:fundamental clarity。

但我不同意作者用瞄准靶子来做比喻。实际上,发展理论这一活动与射击靶心这一活动非常不同。前者充满了不确定性,依赖于远超过持续练习的更广泛的能力,包括创造性。一旦这样去比喻,实际上,你会得出否定的结论。既,这样停下来,是不可能发展出什么理论的。因为一旦你不怎么练习射击,而只是天天研究射击,你怎么可能一下子击中靶心?Maanen并不是建议停止研究,而更是建议停止通过那一套复杂的游戏来发表所谓的“强理论”文章。当然,我的推断不一定对,需要阅读原文。

第二个是定量研究学者反对理论的例子。

主要的观点就是有一些定量研究群体包括期刊更强调汇报事实,而不是发展理论。Facts rather than theories。比如元分析的做法、心理学一些期刊的偏好。

当然,也有一些期刊更为重视理论,比如ROB(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我非常同意ROB的一个主张,在书上123页第二段的第二句话:

数据(如果呈现的话)应当被用来解释而不是检验理论。注意,这里的“解释”一词,值得深思。

有一些期刊同时涵盖理论检验与理论构建,如ASQ,AMJ,OS。从文字中我产生了这样一个感受:ASQ太挑战了。尽管在它上面的文章也有优劣,但从两位作者的描述来看,实在是挑战啊:

ASQ主张即使是实证文章也应当在构念层面做出贡献。然而,由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权衡,这一桥接作用是很难实现的。具体来说,

ASQ要求作者从事创新性、有想象力的活动

希望作者能精确的、系统的并且遵循可接受的程序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作者说:这些矛盾的要求只能通过像“规范性想象”、“极其细心”、或者“可接受的异常行为”等才能满足。

我觉得也许实际的ASQ文章没这么玄。但也可能一些精品做到了这一点,而另一些则大大低于这个水平。被发表出来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是美的(想一想上面那三个词,多美啊)。

作者怀疑没有足够多的好理论研究者,并指出这与我们的训练体系有关:组织领域的研究者最初接受的主要是有关数据收集技术和最新的分析工具的训练,并没有针对理论构件进行训练;博士项目也倾向于跳过理论构件这一步骤。

其实我们或多或少受过一些训练,都读过很多文献,也被要求学习不同的理论流派,当然,有可能不是直接关于如何构建理论的。另一个可能是:我们的学术圈文化并不鼓励提出挑战性的观点。至于两位作者所强调的强理论,我始终认为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还是留给那些能做的来做吧。或者,能够发展强理论的学者可能也需要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

作者最后表达了一个在我看来是讽刺性的结局:

期刊编辑、审稿人等等似乎通过一种“补偿性教育”来弥补这一缺口,而实际上即使是一个更强理论被修改或者写出来了,这并不等同于作者真正学会了如何写更好的理论。更好的理论,有可能是这一体系中的意外的副产品。

我的问题是:

1.强理论是好理论吗?

2.好理论一定是强理论吗?

3.社会科学理论是更强的理论还是更好的理论?

此外,理论或者强理论能通过一篇论文来呈现吗?我始终认为: Theory is a pipeline rather than a single paper。这部分还有其他几个点我认为值得讨论:

1.开篇作者的一个观点:我们假定一个强有力的理论部分会使一篇文章对文献有更深远的影响,并告知读者更多的信息。

2.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中的“对文献”有更深远的影响改写成“对实践”有更深远的影响,大家是否认同?其实,理论最终的对话者是实践(那个大写的实践——生活实践),当然,这个观点可以讨论。

3.作者认为即使知道更多关于如何写出好理论的知识,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章中去,大多数学者会努力写出更好的理论这个说法是不一定成立的。

我在想,作者用“写出”好理论这个词非常有意思。你同意“好理论”是写出来的吗?

(五)是我们期望太多?

作者有一个担心:如果没有进行理论构建的持续压力,这一领域可能会在经验主义的“沙尘暴”中停滞不前。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首先,什么是经验主义?为什么它跟理论构建是对立的?怎么对立?

其次,作者表达了造成理论构建困境的原因可能是结构性的,期刊可能扮演着负面的角色。这说明即使你强调理论构建,可能也不会有所改善。经验主义的沙尘暴会不会又变成“理论”的沙尘暴?

我读这一块的时候,写下的一个批注就是:ask too much。当然,后面作者也提到类似于发表过程中,编辑和作者都可能犯的伦理道德的问题。我认为作者用这句话点睛了这个部分:“由于这些省略,写作文章初稿的过程变成将概念和论证同我们所测量和发现的数据相匹配的艺术。” 这里的省略是指(书125页第二段居中部分):

  1. 周边的和中间的过程

  2. 理论中没有得到很好测量的部分

  3. 那些虽然很有趣但与我们的理论观点不直接相关的数据

作者最后讨论了如何解决在研究型论文中难以兼顾强理论和严谨方法的内在困境,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作者所定义的强理论的含义。强理论并不包括方法方面吗?为什么?这样的定义是否合理?

其实,构建理论离不开实证研究整个过程,包括方法。大家读到后面Locke一文,就知道,通过归纳方法(也包括实验研究)构建理论很重要的就是要擅长做实证研究并从实证发现中去提炼和归纳理论模式。我估计作者这里的方法可能是指狭义的对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显著性的标准的要求(比如可以不那么严谨,显著性可以不用太高?)

(六)一些建议

作者用理论与方法两个维度来区分出四种情形:

  1. 强大的理论和强大的方法(强强)

  2. 强大的理论和弱小的方法(强弱)

  3. 弱小的理论和强大的方法(弱强)

  4. 弱小的理论和弱小的方法(弱弱)

作者认为1和4都是不太有争议的,在选稿或作判断时,很容易做出选择。但在2和3之间,似乎期刊目前更偏向于能对3达成共识,决策也好做,而对2(强大的理论和弱小的方法)就不是那么好决定了。

作者的建议:

重新平衡理论和方法之间的选择过程。如果一个理论特别有趣的话,用来评估它是否被很好的检验的标准应该有所放松,而不是更加苛求。

我的问题是:How about自然科学?比如韩春雨的研究?上述建议其实反映了一种社会价值观对科学生产过程的影响。

(文章中有一句话:我们必须认识到:当数据更多的是说明性而非确定性的时候,研究也可以做出重要的贡献。章凯老师做了一个脚注:说明性数据是指哪些可说明观点,但本身并不能证明什么的数据。)

作者还表达了很多其他的建议。在书的127页,关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都有谈,我都非常认同。包括:

1.期刊应该愿意发表一些理论真正强于方法的文章。这些文章包含:

强概念论证

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拓展研究对象

不包含冗长的杂乱无章的且与实证完全背离的引言

仍有空间来对现象背后的一些过程进行更为犀利的讨论

仍有空间在更宽泛的社会系统中构建现象的因果联系

2.定性文章不应该过于强调理论而对数据重视不够,这样的错误做法包括:

被要求删除很多关于特征和事件的描述,以便为理论开发提供空间

现象的描述只是一系列的小片段或者是对于引证的一张汇总表,并以此来说明文章中形成的概念或假设

作者特别指出定性研究中被要求删减大部分细节的做法会大大降低一篇论文的价值:

  1. 被删除的可能是Maanen(1989)所描述的“丰富描述”。

  2. 这些描述对于研究者构建纵向的强理论是必要的。

  3. 丢失的可能是从虽然微小但易于理解的事件中构建累积理论的机会。

总之,不要过分抬高定性文章的理论标准,就像需要注意不能过分降低定量研究的理论贡献一样。

(作者还说现行的选稿流程下,那种专注于发表理论检验论文的期刊可以很好的运行。而对ASQ这样的,麻烦会大一些。既追求理论,又试图成为组织研究的资料库,迫使作者突破极限并超越自己。我在想这个说法是否合理。)

(七)结论

作者主张:定量研究应更强调理论,定性研究应更多的欣赏经验主义。

文章最后一段非常有意思:举弗洛伊德、马克斯或达尔文等学者的研究是否能被顶级期刊接受这个例子来说明一些可能的悖论。大家可以思考:作者举这些例子是否恰当?对这些大师来说,期刊即使宽容了,他们的文章也不会被接受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期刊来发表他们的理论吗?

请注意,这一篇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错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出版社搞错了。

四、其他的补充和延伸

(一)章凯老师的评价

章凯老师指出:“传统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许多缺陷的根源在于以方法为中心或者以技术为中心的态度来解释科学,在思考的最高层次上,方法中心体现为将科学与科学方法混为一谈。将科学等同于科学方法,将科学性等同于方法严谨,将理论肤浅地看作变量与变量、构念与构念之间的关系,错误地理解理论的本质和使命。”章凯还提出了发展良好的学科的三个前提条件。大家可以思考:章老师指出的这些问题,作者是如何回应的?

1.作者是否陷入以方法为中心或者以技术为中心来发展科学?显然,作者给出了很多关于如何不以方法或者技术为中心来构建强理论的做法。

2.作者是否把理论肤浅的看做变量与变量、构念与构念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观点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这种浅薄的认识。

章凯老师与合作者还发表了与理论有关的研究,大家感兴趣可参考:章凯、罗文豪,科学理论的使命与本质特征及其对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管理学报》2015年第7期。

(二)我自己的一些工作

也请大家参考我自己的一些工作,包括:

  1. 任兵,“关于构建理论的关键议题(上)”,微信公众号“南开管理学术沙龙”文章(2016-4-18)

  2. 任兵,“关于理论构建的关键议题(下)”,微信公众号“南开管理学术沙龙”文章(2016-4-27)

  3. 任兵,“《理论构建》一书的孕育与生产——一个“深描”(上篇)”,微信公众号“南开管理学术沙龙”文章(2015-12-30)

  4. 任兵,“关于理论、实践、知识开发范式的争论”,微信公众号“南开管理学术沙龙”文章(2015-10-22)

  5. 任兵,“理论与范例”,微信公众号“南开管理学术沙龙”文章(2015-10-2)

  6. 任兵,“理论无国界、问题有时空”,微信公众号“南开管理学术沙龙”文章(2015-8-21)

本文转自   南开管理学术沙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