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医疗体系下:全民核酸检测基本盘!

前几天金域和迪安的公布的半年报或多或少都提到了自己新冠疫情中的新冠核酸检测量,从公开信息可知基本都超过了1500万人次。如果我们再把其他的第三方检验所都纳入进来,就会发现在过去的新冠检测中,来自第三方检测的样本或已超整体的三分之一。

媒体、市场都觉得第三方检验所的春天就要来了,第三方检验所的大批量样本检测不仅让国家感觉到了这是一支应急性、机动性非常好的检测能力,同时也让很多普通的民众认识和接受了把单纯的检测服务作为商品的模式

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之前,之前自己在推广一款由检验所to C的产品,推了两年多没人相信,这次疫情之后,竟然主动有人来问自己的产品是不是送给检测所来做的。

但随着国家大规模建设PCR实验室、培养核酸检测人才队伍,第三方的春天还有多久,没人知道~

我们把视角拉回到国家的层面,最初卫健委发文要求“三级以上医院要具备核酸检测能力”,而在8月31日发布的《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开始要求“到2020年底,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

给大家分享一组数据,这是2019年底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全国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原来的核酸检测自由市场多集中在三级医院,而庞大的二级医院市场还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这次要彻底催熟这个市场,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发改委、卫建委等部门拨了很多经费下去,搞核酸检测基础建设,以前做个PCR实验室,紧打紧的做,能省就省,但在财政直扶的大背景下,一个个标准的PCR实验室拔地而起,国家在强调核酸检测能力建设。这些基础建设在未来新冠核酸或者其他病原体核酸检测方面将发挥极大的作用。至此直通二级基层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体系建设完成

但在疫情中我们看到武汉、大连、北京、乌鲁木齐等地进行的快速全民检测能力也是防疫的重要一环,我们从8月31日发布的《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中看到了布局。

提出了“城市检测基地”的说法,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在地级以上城市每100万常住人口至少配备1个检测基地,而这个检测基地依托三级综合医院而建。

依托城市检测基地能达到5-7天全员核酸检测的能力?理论上是达不到的,因此国家又布局了“100家公共检测实验室”的机动核酸检测力量,机动核酸检测力量来自有移动方舱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等,目标是每个公共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要达到1万人份/天。

我国有将近300个地级市,100家的公共检测实验室如何统筹安排,发挥最大的价值呢?国家提出了“8片区”,把全国分为8个片区,从片区的高度统筹区域内公共检测实验室、三方实验室等检测能力。

至此我们回头再来看文章一开始讲的问题,第三方的春天还能在这个冬天持续么?一方面PCR实验室深入基层,另一方面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城市检测基地成立,还有基于方舱实验室的公共检测实验室的兴起;按照片区制的规划,我们看到在医疗体系内循环下的机动核酸检测量将有望达到400-600万人份/天。留给第三方检验所的空间是不是就只剩下这核酸检测能力体系溢出部分呢?

有这种可能性,但市场永远没有绝对,我们从《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中对于第三方检验的定位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吸收较大规模的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参与核酸检测(机动力量)。

深入基层,建设核酸检测能力是一个方向;协助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城市检测基地是一个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比较难,不管是共建还是外送,可能性都不大;参与公共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方向,比如火眼、雷迪等等;最后一个方向就是单纯的由政府购买检测服务,这个方向的市场或许会慢慢的被压缩。

综上,未来第三方检验所提供的产品或应该跟随政策的大方向做一些调整,只有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才有机会嵌入国家的核酸检测能力体系,不然会逐渐被边缘化。

基于现有医疗体系的公立医院核酸检测能力依旧是主力先锋,并逐渐壮大,来自市场的多种服务形式围绕主力先锋展开,形成合围之势,这是未来全民核酸检测的基本盘,也是迎战可能再次疫情来袭的战略布局。

申明:以上仅代表作者锁炎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体外诊断行业,价值阅读!

资讯平台丨内容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