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拱乾被发配到了宁古塔,为了回京,他用了认修城门楼子这一招
清代名士方拱乾曾被发配到宁古塔,但他为了能够回到故里,想到了一个极妙的办法,就是修京城的城门楼。修建城门楼为何能成为方拱乾归乡的法宝?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方拱乾原名方策若,字肃之,号坦庵,生于公元1596年,此时正是明万历二十四年。方拱乾是家中的第五子,其父亲方大美曾在朝廷为官,担任御史一职,方家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方拱乾年少时表现出了对诗词歌赋的擅长,并在1618年顺利考中举人,后又成为进士。
清军入关后,方拱乾被朝廷启用,成为翰林国史院侍读学士。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1657年的南涠科场上有人作弊被抓,导致主考官被捕,而负责辅助工作的方拱乾也被牵连入狱,最后不得不靠家人的贿赂得以保全性命,被发配到宁古塔地区。
“宁古塔”不是一座“塔”,它曾是满清王朝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也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扎的地界,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在各类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会听到“发配宁古塔”的台词,而当皇帝此言一出,获罪官员当即吓得昏厥,甚至求皇帝开恩判自己一个“斩立决”,由此可见,在满清官员的眼中,宁古塔的恐怖程度要远远大于死亡。
宁古塔的恐怖之处究竟在哪里呢?答案很简单,正是因为此地环境恶劣。宁古塔位于我国边陲地区,距离江南之地有七、八千里之遥,罪犯需要戴着枷锁徒步而行,往往大多数罪犯会被活活累死。即使罪犯侥幸能逃过这一关,宁古塔寒冷的气候环境也会要人命,罪犯们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要在冰天雪地中担负繁重的劳役,大多数罪犯官员从小就未从事过劳动,最后只能在饥寒交迫中活活被折磨致死。
方拱乾是江南学子,从小到大就一直享受着江南水乡的温存,加之家境殷实,从未尝试过重体力劳动。当宁古塔凛冽的寒风吹透他单薄衣服时、当异域的雪花落满他光秃秃的脑袋时,方拱乾浑身瑟瑟发抖,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即使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不过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与他遭受同样命运的吴兆骞也是如此,吴兆骞也受到科场舞弊案的株连被流放至宁古塔,但其家世背景却比方拱乾雄厚。吴兆骞的朋友是顾贞观,此人正是大诗人纳兰性德的家师,更是当朝首相的公子。如此雄厚的实力尚且不能救出吴兆骞,方拱乾又如何才能返回故乡呢?
然而上天总是会眷顾可怜人,方拱乾的机会很快就摆在了眼前。当时的清朝刚刚立国,国内一片百废待兴的场景,清政府下令,在大量流放人员中选拔壮丁,并为文人开放四条可选择的通道,即水营、庄头、壮丁以及认工,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必然不能以三尺之躯去战场拼杀,因此只能将“认工”作为最好的选择,所谓的“认工”,其实就是自己出钱赞助国家工程,出钱越多免罪越多。
公元1661年冬天,也就是方拱乾被流放宁古塔3年多后,他终于以认修京城前门城楼工程得以自赎,毕竟出钱赎人对于方家而言绝对是“小菜一碟”。至第二年正月,他和家人终于重回久别的故乡。
方拱乾经历了人生的命运多舛,因此爱好写诗的他也著成了自己的诗集——《何陋居集》,其内共收录诗歌近千首,主要内容就是记录自己在宁古塔流放的岁月,也正是这一部《何陋居集》,最终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黑龙江第一部诗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由此而言,方拱乾能取得如此成就,正是他因祸得福“磨砺”出来的结果。
参考资料:《宁古塔往事》 赵立松著 黑龙江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