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易翻车,两个方法培养同理心

Via:Dribbble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 | 琳子 & 晨希
审校 | 酷炫脑主创
朗读 | 胡恩
美工 | 老雕虫
编辑 | 坚果迪
自信的人总是闪闪发光,过度自信的人却令人生厌,自信与自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从内心深处肯定自己,如何培养健康的自信而避免自大?

从小,我们就被鼓励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无论是参加体育竞赛,才艺表演,还是一次普普通通的考试,身边的人都会告诉我们,要自信

那些自信的人天生自带“自豪的光芒”,可以让人一眼就辨识出,那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状态。于是,自信成为一种必需品。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表现出自信,因为唯有自信才能让我们成功、达成目标。

Via:Dribbble

自信自然是好,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自信是一种由内而外自然流露出的气质,而非是刻意追求、效仿的结果。

真正的自信是对自我真实能力和价值的了解,你不需要装作比自己实际能力更强的样子,你也不需要通过击败他人来获得成就感,因为你欣赏那个原原本本的自己。

而自大则来源于过度的自信,或者说,自大的人内心是自卑的。自大的人通过利用他人的认知,来掩饰自己的不足,保护自己的自尊不被伤害。也就是说,自大是在表演自信,因为内心无法获得真正的自信。

01 如何区分自大还是自信?

心理学家将自大的表现方式分为三种:

第一种情况是纯粹对于个人能力的自大。这些人对自己的能力、成就、和特质的评价远远超过了真实情况。“自不量力”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概括。

在第二种自大的表现方式是通过与他人比较而来的。这些人会在内心设置一个“排行榜”,而自己永远在排行榜的首位,虽然实际情况下,他们至少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根本不如他人。

第三种表现形式是最有损于个人和人际关系的,就是敌对型的自大。自大者因为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优越,所以可以贬损他人的能力和价值。

Via:Behance

如果你感觉在上面的自大表现当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别太担心。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大,这是我们的一种“保护机制”。

你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自己自大时的感受,是不是还挺不错的?有一种手握权力的感觉?从好的方面来看,自大确实可以提升我们的自信,保护我们的脆弱。

02 自大的意义何在?

实际上,有研究指出,对于自己智力水平的自大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我们在独立任务中的个人表现提升。

在一项实验中,103 位大学心理学本科学生被分为 4-6 人的小组,在一整个学期的时间里,他们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这些任务中有的是独立项目,有的则需要合作完成。

在学期末,每一位参与实验的学生都要参加考试。考试形式同样有两种,一是独立完成的考试,二是和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的考试。在小组合作考试之后,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同一小组的其他成员做出评价。

主要的评价是判断每个人的自大和自谦程度。自大的评判依据是“思想闭锁”,“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越”;而自谦的标准则是“接受批评”和“了解自己的弱势”。

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被小组成员评价为对自己的智力水平更加自大的人,他们在独立完成的考试中获得的分数更高。这就说明,自大,至少是对自己智商的过多肯定,确实会让人的智力表现得到提升。

Via:Dribbble

不过,这个实验还发现了自大的另一面:那些被评价为自大的人,他们也会被组员评价为“缺少亲和力”,“缺少责任意识”。

在合作考试中,他们获得的来自同组成员的评分普遍较低。换句话说,自大最大的弊端就是不招人喜欢

当一个人被周围人厌恶时,他自然无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趣的是,心理学家还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恰恰是改善自大的绝佳途径。

正面的人际关系可以提升个人的自尊;而低自尊,即对自我真实价值的不认可,是自大的根源问题。

03 意识到自己自大还有救吗?

自大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根深蒂固。心理学家认为,与其说自大是一种相对稳定、不易改变的性格特质,不如说自大是一种可以通过指导和锻炼来改变的行为模式。

总体来说,要改变自大,我们需要培养和练习谦逊的习惯。用自谦来替代自大。改变自大的第一步,是培养同情心

当一个人的自大发展到一种病态的程度时,我们称之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研究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大的生理原因。

科学家们用核磁共振仪扫描了17位健康志愿者和17位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通过比较他们的大脑,我们就能知道自大在大脑中的表现。

扫描结果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左侧前脑岛的灰质体积明显要小于健康志愿者的。而这个部位的主要任务就是感知他人的情绪,产生同情心。

这个部位的体积缩小,就说明大脑的同情能力不足,自大的人不仅无法对他人产生同情感受,还无法给予自己同情心。

幸运的是,大脑也是我们身体的一块“肌肉”,可以通过锻炼来强化。如果我们能在平日中多培养自己的同情能力,那么大脑负责同情感受的区域就会变得“结实”,我们的自大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04 自大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自大会让人产生一种自信心爆棚的正面感受。会让我们陷入一种愉悦感,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多巴胺就会大量分泌。

我们都觉得快乐和多巴胺是好事,不过凡事都得讲究分寸,当自大让我们太过兴奋时,就不免出现乐极生悲的情况。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就可以用来解释“乐极生悲”背后的神经学原因:一个人受到的刺激强度和他的表现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

Via:Wellbeing Hub

当一个人受到的刺激强度很低,比如在昏昏欲睡时,他做一项复杂任务的表现水平会比较差。当受到了中等程度的刺激,比如考试前小小的紧张,则会激发他的表现力,帮助他在考试中发挥得更好。

而当刺激强度超过了这个最佳程度,到达较高强度的刺激时,人会过于兴奋,就无法将注意力投入眼前的事情,脑子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念头,让我们分心,于是,表现力就会开始下滑。

自大就会把人带入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中的过度兴奋区域,我们的决策能力会下降,就会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行为。

05 多巴胺也让我们放松警惕

再进一步,从神经递质的层面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中的乐极生悲是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是个饱受人们喜爱的荷尔蒙,我们都恨不得每天给自己吃颗多巴胺药丸,好让自己一直快乐。

不过,凡事都得讲究适度,多巴胺也是如此,可并不是多多益善。

伦敦学院的研究人员们通过实验发现,高水平的多巴胺会让人放弃长期的更大利益,转而选择即时的满足。

Via:Wine Spectator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健康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了一剂150mg的左旋多巴,左旋多巴可以被我们的身体利用,生成多巴胺。另一组则是安慰剂。

接着,每位志愿者都被提供了两种选择:一个更小的,但立刻可以获得的奖赏或者是一个更大的,但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的奖励。

一个例子就是,你选择立刻获得5块钱,还是等一周,获得50块钱。实验结果发现,那些摄入了150mg左旋多巴的人,更偏向于选择立刻得到较少的奖励,而安慰剂组则偏向于较大、等待时间较长的奖励。

这个实验就是在告诉我们,过量的多巴胺会让我们倾向于做出冲动的决定。

06 如何培养同理心,摆脱自大?

1.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和 “爱人先要爱己”的道理一样,要想赋予他人同情心,首先,我们要能学会同情自己。许多时候,我们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想要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厉害的人”。

但是,我们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到在方方面面都比别人优秀,就算你在某一领域已是佼佼者,“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依然会面对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最好的这个事实。

唯一可以做到的,是接受自己的有限能力,学会爱这个不完美的自己。

Via:Women's Health Magazine

你可以找一些可以独享的活动,比如,一个人在自然的环境下散散步,在日记中记录你过往和每天的成就,每天花几分钟静坐冥想。

当你能够从独处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感时,你对于他人给予你欣赏的需求就自然降低了,你会开始寻找自我接受的方式和行为,而非活在别人的眼中。

2.在社交场合中练习谦逊

比如,你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去挖掘身边人的优点,在发掘他人闪光点时,毫不吝啬地赞美对方的优势。

在发现自己有不确定的事情时,即时向他人提问,让身边的人有机会向你提供信息。

你还可以从言语中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比如,在沟通中避免用“我”,而是用“我们”来替代,这可以让你把过多的自我意识分散到团队中去,减少自己不如他人的忧虑。

Via:Freepik

07 总结

真正的自信是对自我真实能力和价值的了解,认同自我的内在价值。自大则是缺少自信的表现,通过强行伪装成自信的样子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大,这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自大可以提升一个人在独立任务时的表现,但却有损于团队任务表现,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因为自大而产生的过度优越感会让我们在复杂任务中犯错。

自大带来优越感的同时,多巴胺大量分泌,让人共容易冲动行事。

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提升人的自尊感,从根源上杜绝自大的行为。

自大是一种习惯,在生活中刻意培养自己的谦逊,就能让我们和令人讨厌的自大说再见。

Via:Freepik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 Nelson Cowan, Eryn J. Adams, Sabrina Bhangal, Mike Corcoran, Reed Decker, Ciera E. Dockter, Abby T. Eubank, Courtney L. Gann, Nathaniel R. Greene, Ashley C. Helle, Namyeon Lee, Anh T. Nguyen, Kyle R. Ripley, John E. Scofield, Melissa A. Tapia, Katie L. Threlkeld, Ashley L. Watts. Foundations of Arrogance: A Broad Survey and Framework for Research.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19; 108926801987713 DOI: 10.1177/1089268019877138

2. Benjamin R. Meagher, Joseph C. Leman, Joshua P. Bias, Shawn J. Latendresse, Wade C. Rowatt. Contrasting self-report and consensus ratings of intellectual humility and arroga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15; 58: 35 DOI: 10.1016/j.jrp.2015.07.002

3. Stanley B. Silverman, Russell E. Johnson, Nicole McConnell and Alison Carr. Arrogance: A Formula for Leadership Failure. The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ist, July 2012

4. Lars Schulze, Isabel Dziobek, Aline Vater, Hauke R. Heekeren, Malek Bajbouj, Babette Renneberg, Isabella Heuser, Stefan Roepke. Gray matter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13; DOI: 10.1016/j.jpsychires.2013.05.017

5.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ide May Not Come Before A Fall, After All.'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18 June 2007.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7/06/070615214643.htm>.

6. Bokyeong Kim, Sehyoun Yoon, Ryuichi Nakajima, Hyo Jin Lee, Hee Jeong Lim, Yeon-Kyung Lee, June-Seek Choi, Bong-June Yoon, George J. Augustine, Ja-Hyun Baik. Dopamine D2 receptor-mediated circuit from the central amygdala to the 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 regulates impulsive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115 (45): E10730 DOI: 10.1073/pnas.1811664115

7. Michelle A. Harris and Ulrich Orth. The Link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9 DOI: 10.1037/pspp000026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