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将人群分为8个层面,在哪一层很重要,决定了人生的收获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将人群分成几个不同的层面,构成一定的结构。在所有的社会结构里,纺锤型是最为稳定的结构。当人类社会进入商品经济阶段,纺锤型中最大的中间层面自然会对应经济活动主力层面,而其他层面人数多少不一,处于纺锤型的其他部位。对于群体的分层结构,如果放到个体身上来看,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处于不同的社会层面。

根据长期的观察,我们将目前的社会分为生物层、动物层、情绪层(高级动物层)、情感层、理智层、理性层(高级理智层)、自然层、本性层(高级自然层)这8个层级。

生物层。

这是一个沉默的阶层,他们拼尽了全力,仅仅是为了活下去。他们是无收入或者低收入者、重病者、重度残疾人等。对他们来说,最大的目标就是生存。也有很多其他层面的人因病因灾暂处于这个层级。处于这个阶层的群体就像沉默的生物,社会很少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受限于身体或者原始资本,他们向上发展的空间很小。这部分人不多,但社会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关怀。

动物层。

处于动物层面的人用下半身思考,用拳头解决问题,他们停留在动物的本能阶段。

食色性也,对于物质资源的争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之一,因此,动物层也就成为商品经济社会的主力层。

在动物层的初级阶段,嗜血的原始资本积累充斥着动物间的撕咬,残酷而现实,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展到中级阶段,结果主义大行其道,万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荣华富贵是最终的目标。

饱暖思淫欲,处于动物层的人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对生活品质的提高依然处于本能层面,吃喝嫖赌视为人生最大的享受。在他们眼里,人生的价值就是吃喝玩乐找女人,那些“不吃不喝不找女人的人还活着干啥”,成为他们判断人生意义的标准。这个层级的人们酒肉朋友多欢乐多,他们很轻易地得到快乐,也很轻易地失去心灵成长的机会。很多人终其一生停留在这个层面。

动物层面是当前社会的主力层,占有绝对资源,人数最多,成功者的绝对数量也最多。

实践经验让这个层面的人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处于这个层面,如果一个人做法不同,那么这人不是失败者,就是在假装。不管有没有得到荣华富贵,动物层面的人都坚信丛林法则,推崇动物本能论,是他们处理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和准则。

经济社会注重实用,强调效率。动物层不问过程,不管手段,只看结果的做法正好适应了这一阶段的要求。这样做事,如果方向正确,最有效率,如果方向错误,很有可能最短视,也最具破坏性。

动物层人数最多,人的一生中,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动物层。所有人都需要在动物层面解决生存和繁衍问题。

制约动物层向更高一层发展的,不是失败,恰恰有可能就是在动物层面获得的成功。

情绪层。

兴奋、高兴、忧愁、悲伤、愤怒是这个层面的关键热词。这一层面的人做事凭一时兴趣,大喜大悲,他们的最高追求就是激情。实际上,动物也有喜怒哀乐,情绪层就是动物层的高级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离开了这个层面,而那些停留在这个层面的,多数是因为几次强烈的挫败经历或者遭遇长期不公平的境遇,在无力改变现实后,选择一次次地发泄情绪。主动寻找愤怒的信息,再发泄,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制约情绪层向上发展的往往是相对薄弱的意志力和对事物的全面认知。这个层面的人耗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有人终其一生停留在这个层面。

情感层。

人是感情动物,感情是更加细腻的情绪,人从这一阶段开始脱离动物。

这一层面是多事之层。围绕这一层面的文化产品极为丰富,大部分诗歌影视文学作品描述的都是这个层面的故事。

“有情有义”是情感层判断人品好坏的标准,“浪漫”是这个层面的最高追求。多数人一生中必须经历这个阶段,而那些终其一生为情所困的也不在少数。

制约着情感层向更高层面发展的往往就是感情本身,过于重感情的人被困其中而难以自拔。

理智层。

经历了情绪、情感层面,到了理智层面,就像在混乱中找到了秩序,在乌云中发现了一片晴空,理智层面将一切都秩序化。

理智层将感情放在其次的位置,将责任放在首位,做事不是“想不想”,而是“该不该”。但理智走到了极端就是冷酷无情,又回到了动物层面的顶级阶段。所以理智层横跨了人和动物,在这一层面可以轻而易举地发挥和利用动物的本能和人类的情感。

很少有人能够一直停留在理智层面,历史上“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说明,理智层很容易掉落回情绪层。停留在这一层面的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就是天生的无情。更多的人因为理智久了,为了更大的把握,在秩序中开始使用逻辑,而上升到了理性层面。

理性层。

理智层面的高级阶段就是理性层面,理性就像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人生。理性已经脱离了情绪、情感和理智。理性层源于数据和思考,依靠丰富的认知,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定力。

制约理性层面向更高层面发展的因素,恰恰就是太过于理性。那些科学家和一些自诩为坚定的科学主义的人注定一生只能处于这个层面。

我们要知道理性不是目的,也是人类认识世界适应自然的手段之一,人还需要一些感性,因为世界是圆融的。如果理性是树干和枝桠,那么感性就是树叶、花朵和果实。理性的缝隙需要感性去填补。

自然层。

自然层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开始回归本性。这一层对理性层面补充了感性,处于这一层面的人是极少数。

本性层。

本性层已经完全回归。处于这一层面的人在保障自身的基本生存条件后,与其他所有层面的人干着同样的事情,但已经没有同样的实质。他们和光同尘,随顺众生,自然而然而地终了一生。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在前6个层面穿梭,最后停留在某一层面,走到人生的终点。他们有些受限于身体状况,有些受限于原始积累,有些受限于知识储备,而多数受限于认知能力和意志力。同样来到世上走一遭,同样承受着生老病死,在不同的层面,收获却不一样,这就是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