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挥金如土放浪不羁,写尽巴黎的丑恶,却让人无限痴迷

1857年6月25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恶之花》出版,它阴暗、邪魅,让人恐惧,它又艳丽、纯粹,让人痴迷;它揭开了人心最隐秘的角落,又蕴藏着地火一样的威力;它让秩序的维护者胆寒,又让叛逆的人们激动;有人想要将它除之而后快,也有人说它是诗歌中的瑰宝,是丑恶里开出的花。

这部轰动文坛的作品,最终将波德莱尔送上了法庭。两个月后,他惴惴不安地站在审判席上,全巴黎人民都在检视他:《恶之花》到底讲了什么?它是一个青年混乱生活的记录,还是一朵出於泥而不染的花?而它的作者,到底是什么人?

正是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这样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1978年,《法国快报》公布了一份《法国在读书》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46%的读者喜欢波德莱尔的作品,而他的代表作,当然就是《恶之花》了。

一百多年后,在中国,波德莱尔也遇到了知音,他的名字叫郭宏安。他对波德莱尔其文其人都有研究,既翻译过他的《恶之花》,也写过有关他的书籍《论恶之花》、《论波德莱尔》。

通过《论恶之花》,我们对这个备受争议的诗人,这部备受争议的作品,会有更深的了解。

一、波德莱尔:一个描绘丑恶的离经叛道者

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是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郭宏安的《论恶之花》,就从论波德莱尔这个人开始。

因为,只有读懂了波德莱尔,才能读懂《恶之花》。正像波德莱尔的朋友说的:

“他的生平就是他作品的诠释和补充。人们常说,他的作品就是他本人,然而,他的作品并不是他这个人的全部。在写出和发表的作品后面,还有整整一部说过的、经历过的、用作为表现出的作品,这是必须要了解的,因为这一部作品解释了另一部作品,如他自己所说,是另一部作品的渊源。”

1821年4月9日,波德莱尔出生于巴黎。

(波德莱尔)

那时,他的父亲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母亲则只有二十多岁,非常年轻。父亲酷爱文学艺术,对资产阶级大革命也热烈拥护,颇有些浪漫气息,辞职后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

波德莱尔四五岁的时候,父亲经常带着他在卢森堡公园散步,指点着那一座座美丽的雕像,向他讲解有关的神话和历史。而他家里,也收藏着不少画作,及父亲自己的“拙作”,这一切,对幼年的波德莱尔,无疑是有过积极的影响和熏陶的。

只可惜,这一切在六岁时戛然而止。父亲在那一年去世,而他以为从此只属于他一个人的母亲,随即改嫁,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冲击,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母亲,会在转眼之间,改变对一个人的爱。

继父是一名少校,虽然待他不薄,却无视他对文学的热爱,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循规蹈矩的官场中人。成年后他便带着父亲留下的遗产,独自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他浪迹于一群狂放不羁的文青之间,频繁出没于娱乐场所,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浪子。

(朱枭油画《恶之花》)

波德莱尔的一生,与多名女子有过纠葛,时间最长的一个,是一个叫让娜的小演员,她粗俗不堪,却有着迷人的身体,他一边诅咒她,一边痴迷她,前前后后纠缠了二十年。她卑微的身世,另类的美,让他有一种报复母亲、报复资产者的快感。

不到两年,他的巨额资产就花掉了大半,继父和母亲找了个公证人,管理他的资产,每月只给他可怜的两百法郎,从此他就在债主的追索中度日,这其实适得其反,加速了他跟以家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决裂。1845年,他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从此他就彻底背离了自己的家庭,真正过上了穷人的生活。

1848年,波德莱尔参加了革命,他并没有任何政治理想,他只是想消灭继父,在他看来,消灭了继父,就消灭了这个社会,自己就解放了。

就是在这一边串的经历中,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悄悄绽放,他的诗中,既有卖ying、腐尸、骷髅,也有苦闷、犹豫、孤独,将巴黎的粗陋与丑陋,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种肯定丑恶,在丑中发现美的方式,对传统创作的颠覆空前巨大,大到让人无法接受,所以自从这些文字诞生以来,对它的争议从未停歇。更要命的是,在统治阶级看来,它们,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在1857年八月的法庭上,检察官呼吁法官们惩罚这种“刻画一切、描述一切、讲述一切的不健康的狂热”。波德莱尔的辩护人则针锋相对地指出:

世间不只有一种花,“也有肮脏地方开的花,不洁而有害的污水滋润着的花。毒物和毒草有花神,恶也有花神……”所以,“肯定恶的存在并不等于赞同罪恶”。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理解波德莱尔,并且爱上他。100多年后的中国,郭宏安写下《论恶之花》,通过这本书,我们也理解了波德莱尔内心的困惑与痛苦,体悟到他对物质社会与精神文明冲突的精准剖析

二:《恶之花》:一朵开在毒草里的香花

批评家巴尔贝·多尔维利曾经说过:

《恶之花》里“有一个秘密的结构,有一诗人有意地、从结构精心安排的计划。”

而郭宏安也认为,《恶之花》不是一个单纯的诗集,而是一本有头有尾的书。

《恶之花》共收诗126首,由六个部分组成:《忧郁和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反抗》、《死亡》。其中。《忧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占到了全书的三分之二。郭宏安在《论恶之花》中说,六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实际上是诗人忧郁和理想交战的冲突轨迹。

《忧郁和理想》

忧郁是命运,理想是美,在对美的不懈追求中,命运却走过了一条坎坷的道路。波德莱尔冷静而残酷地描写了,他在理想和忧郁之间的纠结,他厌恶这个社会,想反抗它,却力不从心,他想顺从它,却让他痛苦万分。

为了抵抗这些负面情绪,他求助于爱情,既有肉体的放纵,比如《头发》、《她的衣衫波动,有珠光色》,也有精神之爱,比如《今晚你将说什么,孤独的灵魂》。这些女子有的善变,有的滥情,波德莱尔却甘愿忍受嫉妒的折磨,在痛苦中获得甘泉。

然而,这终究不能给诗人带来慰藉,堕落的生活和精神的搏斗中,他终于失败了,他的忧郁变本加厉,他最后发出了“雪崩呵,你可愿带我一起坠落”的呐喊。

《巴黎风貌》

郭宏安说,在前一章里,诗人展示出了一条内在的精神活动曲线,到了这一部分,他把目光投向了外部,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真实、肮脏、华美,令他充满了敌意的大都会。

诗人一打开房门,就看到一个红发女乞丐,她美丽,却因贫贱任人欺凌(给一位红发女乞丐)。他还看到被生活压弯了腰的老人,眼中射出了仇恨的光(七个老头子)。瘦小的老妇人在街上踽踽独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小老太婆)。盲人们阴郁的眼球,不知死盯在何处(盲人)。

这是一个恐怖的世界,诗人既无法反抗,也无法融入,他只能自我麻醉,诅咒上帝,追寻死亡,以此来表达他的抗议。于是,第三部分《酒》开始了。

《酒》

酒真是个好东西呵,当爱、幸福和光明都求而不得时,它还能让他在不知疲倦的狂热中,逃入似梦非梦的天堂。那用苦难、汗水和阳光做成的酒,诗人希望从中产生诗,“如一朵稀世之花向上帝显示”(酒魂)。但是,酒醉中的幻境并不持久,诗人很快感到了它的虚幻,他又重重跌落在现实的土地。

《恶之花》

恶之花,恰恰开在人的灵魂深处,他对罪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毁灭),开始到那盛开着“恶之花”的地方去探险。他写《被杀的女人》、《被诅咒的女人》、《血泉》,在罪恶的王国里漫游,感受到的,是更深的绝望和死亡气息。于是,他终于反抗。

《反抗》

美、爱情、沉醉、逃避、绝望……一切想将忧郁赶跑的企图都失败了,狂饮痛苦的灵魂,最后招致了反抗,他说:“该隐之子,升上天宇把上帝扔下来!”(亚伯和该隐)。他指责上帝是暴君,许下的诺言一宗也未实现(圣彼得的否认)。到这里,似乎只有死亡能令人获得慰藉。

《死亡》

最后一部分,诗人尽情描述了各种形式的死:情人之死,两个灵魂像火炬发出一个光芒(情人之死);穷人把死亡看作苦难的终结(穷人之死);艺术家面对理想的美无力达到,希望死亡能让他们头脑中的花充分绽开(艺术家之死)。

最后,波德莱尔用一首长达四百四十四行的诗《远行》,总结和回顾了他的一生。无论是追求艺术的美,渴望爱情的纯,还是厌恶生活的恶,医治苦难的伤,最后都失败了,人的灵魂依然故我,恶总是如影随形。于是他高呼:

“只要这火还灼着头脑,我们必深入渊底,地狱天堂又何妨?到未知世界之底去发现新奇。”

波德莱尔的世界,是一个阴暗的世界,一个充满着灵魂拷问的世界;他的恶之花园,是一个惨淡的花园,一个豺狼虎豹出没的花园。正因为如此,他被看作是一个颓废的诗人,他的《恶之花》被看作是对丑恶的美化、迷恋和崇拜。

幸好有郭宏安《论恶之花》的解读,我们读懂了丑恶背后,他发自内心的呻吟、抗议和警告,明白了他的温存与善意:他的厌世悲观,恰恰是出于对这个世界的爱。

正像郭宏安说的:

《恶之花》不是毒草,而是香花。这枚伊甸园的禁果,终将向越来越多的人显现出艳丽的色彩,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