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老李侃门球之85篇

第八十五篇

说说“一门留球 后发制人”战术(一)

老李:老张啊,自从上周我们出去参加比赛,咱们有7、8天的时间没见面了,今天聊点儿什么内容呀?

老张:听说你们这次打的不错呀,进入了前8名,祝贺你们啊!我想先问问你,通过这次外出参赛有什么收获吗?

老李:这次外出参赛,对我个人来说,既开阔了眼界又找到了差距。总体看:咱们的技术水平还不算高,战术的运用上还不够灵活。特别是战术,我们往往是比赛开局就一窝蜂地投入,盲目冲击二门,结果是因为技术没保障,给对手提供了太多的战机。

老张:那为什么一门不留几个球哇?

老李:我们队的教练老刘总说:“现在是得分不封顶,冲过二门就能占据三门,下一轮过三门就可以撞柱!”,所以他就让我们都去冲击二门。

老张:抢分没有错,冲击二门也可以,但这些都得有个前提呀!基础不过硬、技术没保障能做到吗?不能“一根弦儿”总是一门心思往好处想,还得要考虑后果呀!

老李:回来以后开总结会的时候大家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比如:还得好好练技术;比赛不能一窝蜂,要适当留球;关键时刻不能手软;心理素质还需要锻炼提高等。

老张:我看这样吧:就着你们外出参赛这件事,今天咱们就说说“一门留球”战术,你看怎么样?

老李:那太好啦,这是我们外出比赛在战术应用上的一大弱点。你给我好好讲讲吧。

老张:说全了应当叫做“一门留球,后发制人”战术。

在门球赛场上,“一门留球,保存实力,等待战机,突发进攻”几乎是每一场比赛、每一支球队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后发制人战术。

所谓“后发制人”,就是在双方对峙的状态下,一方先让一步,待对方暴露出弱点,自己处于有利的主动地位时,再抓住战机发动进攻,一举战胜对方。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到:“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肥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老李:你这还引经据典说明问题。看来这后发制人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的战术,怎么我们一到球场上就把它全给忘了呢!

老张:当然,门球比赛中双方一门留球的数量多与少、时间长与短,不一定能完全反应出两支球队实力的强与弱。更主要的是:双方都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统观全局,逢时用兵,链动衔接,有机配合。或突发攻击,穷追猛打,巩固扩大战果;或紧急关头,力挽狂澜,扭转被动局面。实践也反复证明:一门留球、后发制人是一种集牵制、震撼、威慑、搅扰于一体的以静制动,以逸代劳,机动灵活,因势应变,突发性强,威力巨大的攻击型战术。

老李:最后一句说的特别对:一门留球、后发制人是一种以逸代劳,机动灵活,因势应变,突发性强,威力巨大的攻击型战术。以前我也老以为一门留球是一种被动的打法,为什么不进场去打掉对方的球哇?老是这么躲着干什么呀?看来还是对一门留球的战术意义和战术价值认识不清。

老张:下边儿咱们就说说这个问题:

一、一门留球的战术意义、独特作用

一是保存实力,养精蓄锐,审时度势,计划用兵。门球比赛如同两军对垒,何时用兵、用于何处、用兵多少、用哪支兵,一线指挥员必须统观全局,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做出抉择。而在尚未摸清对方战略意图、布防结构、用兵特点的情况下,一轰而上,倾巢出动,乃战场之大忌。比赛中,尤其是从开局逐渐向中局过度的阶段,一门留驻1— 2个球,指挥员手中就能掌握己方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机动兵力。或做预备队,或当突击队,都可以依据场上形势发展,随时投入使用。打仗,实质上是双方调兵遣将之技巧、逢时而动之决心的较量。手中握有的机动兵力、预备队越多,心里就越有底,周旋余地也就越大。

老李:保存实力是为了择机而用,绝不是懦弱、胆怯的表现,恰恰映衬出了指挥员统观全局,审时度势的大将风度。

老张:你这几句说得挺准确。我接着往下说:二是引而不发,主动在握,见机行事,后发制人。在300平米的门球赛场上,无安全地段可言。惟有未进场球才可高枕无忧,不会受到任何攻击。一门留球如同箭在弦上,引而不发,可以一门心思寻觅战机攻击对方,无需瞻前顾后,为自身安危担忧,进退自作主张,始终主动在握。这种居高临下、神兵天降的态势,既是己方一线队员的坚强心理后盾,又是对对手一种无形的威慑和震撼。

老李:我理解这一条的意思是:虽然球留在一门没有进场,但并不能说他就没有发挥作用。所谓“后发制人”,就是随时可以“发”,而且在没有“发”之前同样有着不可忽视(低估)的潜在威慑和震撼作用。

老张:三是以静制动,预留战场,前沿广阔,纵深绵长。每一个未进场球的背后都意味着场内将有一片相当广阔的区域在其直接或间接威控之下。从一门后到二线的10余米跑道,处处可做为攻击出发点,只有未进场球才有如此广阔的前沿阵地。而利用远射强攻、拔钉夺隘,特别是通过接应球的擦跳奔袭,能够做到左右逢缘,多向出击,长驱直入,纵深无限,矛头所指,覆盖全场。能瞬间变局部优势为全局优势,从而扭转乾坤,改天换地。对己方球来说,一门留球的威控区,正是暂避风险,保存实力,组织协同,酝酿攻势的相对安全之地。

老李:这一点应当着重给队员们讲清楚:以静制动,预留战场,前沿广阔,纵深绵长。

老张:任何问题都要一分为二。一门留球有着其他球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但这些作用的适时发挥,需要有娴熟过硬的技术做保障。时机看得准、用的巧,队员心态稳定、技术娴熟,二者缺一不可。咱们接着说下一个:

四是以逸代劳,牵制干扰,枕戈待旦,心战施压。门球比赛中,临场指挥员对10个球的位置、作用、企图等要做到随时随地明察秋毫,心中有数。对方有几个球、几号球尚未进场,往往是牵扯指挥员精力、干扰其战术思维的最大问题、最关键因素。实战中不乏因一时疏忽将己方接应球误送虎口或为组织梯次进攻形成密集错位而引狼入室的惨痛教训。所以,一门留驻球枕戈待旦、以逸代劳所能起到的牵制干扰、心理施压作用不可小视。

老李:实际上就是要让对方的指挥员和队员心里总得惦记着这件事儿,从而牵制和分散他们的精力。球虽然留在一门没进场,但并非没有发挥或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潜在)作用。

你总结的这四条儿“一门留球的战术意义和独特作用”既精炼又准确: 一是保存实力,养精蓄锐,审时度势,计划用兵;二是引而不发,主动在握,见机行事,后发制人;三是以静制动,预留战场,前沿广阔,纵深绵长; 四是以逸代劳,牵制干扰,枕戈待旦,心战施压。好,回去我一定给我们队的球友好好说说,让他们都重视一门留球战术。

老张:我看如果有必要的话,让你们队的队长、教练给咱们所有门球队员讲讲外出参赛的体会。这样对咱们平时组织训练和外出参赛都有好处。

下边儿接着咱们的话题说:

二、定点接应的常用打法

从开球区右上角击球进场,球通过一门抵达二线边的直线距离大约为15.5米左右,从一门后算起到二线的距离是11米左右。这一条自球进场必经的路线俗称跑道。(见下面的附图)比赛中,先手球到一门后跑道接应未进场球时,通常使用最多的有三个点(区、位)—— 即一门后1米左右的近位接应点;一门后5米左右的中位接应点;一门后10米左右的远位接应点。接应球的具体落点一般应在跑道左侧0.5 — 1米处。这三个接应点的选择、锁定和使用,是门球人多年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必须因时、因势、因人灵活运用。

老李:远、中、近位三个常用的接应点。这样区分既清楚又明白,而且便于记忆,也便于指挥员下达命令,便于击球员寻找、锁定和送球。请你给我详细介绍一下这三个接应点的具体使用方法吧。

老张:下面咱们就用图示的方法,探讨在三个不同的接应点上,当主攻球通过一门进场后,落点不同时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图中主攻球进场后的攻击技法,既有擦边球,也有擦顶球)

先看(图一)〈A〉 近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左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老李:好家伙,除去一角的一小块儿和靠二线的一条儿,场内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它的威控之下了!

老张:再看(图一)〈B〉 近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中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老李:和上边儿那个差不多。

老张:接着看(图一)〈C〉 近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右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老李:这个主要是威控一、三门和四角区域。

老张:前面说的是近位接应。下边儿说说中位接应。先看(图二)〈A〉 ,主攻球落位居左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图二)〈B〉 中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中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图二)〈C〉 中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右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老李:我看这个中位接应点也够厉害的,虎视眈眈大半个场区,而且左右逢缘、双向攻击。

老张:近位、中位说完了。下边儿咱们再说远位接应。看(图三)〈A〉 ,主攻球落位居左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图三)〈B〉 远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中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图三)〈C〉 远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右的可擦攻威慑(大致)范围: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除近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右(图一)〈C〉和远位接应,主攻球落位居左(图三)〈A〉,擦攻威慑面较窄外,其余各点几乎都可左右开弓,多方向大纵深出击,基本上能制控场内各重点地域和关键要隘。应当说,一门后的三个常用接应点,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全方位性,擦攻距离可由几米、10几米到20多米。

从理论上讲,一门后跑道主线左右1米附近的任意位置,都可以做为接应点(实战中接应球落点不够理想的情况时有发生),待杆队员(即未进场球)应因势应变,适时调整自球在开球区的击入点,控好力度,掌握好自球的落点。这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并认真苦练的基本功。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此掉以轻心,不太重视。

老李:因势应变,调整击点,掌握力度,控制落点,这是打好一门留球战术的关键。现实情况正像你说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却对此掉以轻心,不太重视。

老张:关于苦练巧练门球技术基本功的问题,记得以前我曾说过一个顺口溜:“神州大地走遍,到处都在鏖战;打得一塌糊涂,少见有人苦练”!最近我又发现一个新的现象:现在各地铺了不少人造草坪场地,有些质量低劣的草坪铺好后,一、两个月内就在进一门的跑道上形成一条非常明显的“沟”。进一门时只要把自球放在这条“沟”里,就算闭着眼、随便一击也能轻易过门,而且让他走多远都能随意控制。你想想看,经常在这样的场地上打球、比赛,有谁还去练习“击球进一门儿”的技术啊!

老李:这种质量低劣的草坪不是在害人吗?!门球比赛靠的是技术过硬,战术灵活和良好的心态。特别是技术的基本功,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难掌握的,更不要说熟练运用了。

老张:练不练全靠自觉,如果一个人他感觉不到“提高”的需要,没有丝毫的“紧迫感”,你就是说掉大天也没有用。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吧,还有一部分内容下次再接着聊。

老李:那好吧,下回再继续聊。那就再见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