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若想成功,老板要做3件事

文 / 石真语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老板不做梦

企业其实是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企业之所以能够把梦想变成现实,这需要“资源”。
高手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分配给他们合适的资源,让他们创造合适的价值。

老板的两种“做梦方式”

在梦想和资源面前有两种老板。
第一种老板的思考方式是:我有多少资源决定了我有多大的梦想。有这种想法的老板占绝大多数。
第二种老板的思考方式是:我这辈子的梦想已经定了,什么都可调,什么都可变,但是梦想不能变。我带领这一大帮人做这么家企业,这辈子就是要做好这件事。这说明他已经把方向定了,接下来就是缺什么资源找什么资源,不适合的资源就淘汰。而且必须找到资源,把梦想实现,不管是找人、找事,还是找物,梦想是核心。总之,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梦想。
第二种老板做的企业一般发展得比第一种老板做的企业快,为什么?
首先,有什么资源决定有多大梦想的老板,总会发现资源不够用。其实,创业不可能把资源都整合齐了才开始,资源永远都是整合不齐的。情况随时在变化,市场也随时在变化。老板和普通员工的一大区别就是,老板是在一切还都不太确定的情况下就开始创业了,普通员工是在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才去想做不做事。这是两种思维方式,不是谁都适合创业,也不是谁都适合当老板。
老板需要修炼的就是对不确定性的判断,然后据此进行决策,而所有的决策结果都是未知的。老板之所以是高手,是他把未知讲给员工的时候,让员工感觉那都是他已知的。
有的公司内部有一个现象,只要说老板有问题,大家就会特别有共鸣。甚至,老板也经常自我反省,一旦出了什么问题,老板就说:这事不怪大家,我觉得有些事还是我的责任。大家都还是不错的,有些事我觉得我没想好,都是我的责任。
老板自己是经常反省总结了,但是公司员工就此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一旦出事,大家就认为是老板的问题。
我原来也这样做,后来发现不行,因为时间长了,这会让员工反省不多。所以后来我在公司开会就说:“从今年开始,本老大没问题,我办了公司搭了平台,我的责任就完成了,是你们干好,然后再谈好咱们怎么分红利。如果你觉得触及了你的价值底线,咱可以聊。是你干你想,但你得向我汇报,我不会想,我也不会干,但我知道你想得好不好,干得对不对。”
愿意接着干的员工就会自己承担责任了。让他们自己先承担了他们该承担的责任,我自己去承担剩下的责任。
在公司所有人面前,老板永远是好人。老板和高管开会,说话绝对不能客气,但是在员工面前他永远得是好人。一家公司好不好,也要看对干部的严格程度。
在家庭里也是,姊妹五六个人,父母没法都管,就只能严管老大。让老大去照顾弟弟妹妹。

员工在企业的两大痛苦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老板不做梦,或者叫老板没有梦想。
企业可以把老板的梦想变成现实,也可以把董事会的梦想变成现实,还可以把决策团队的梦想变成现实,把企业当成一个人看就行了。可怕的是老板没梦想,那怎么变成现实?老板没梦想,大家就没方向感,内心就没有希望,这是最大问题。员工在企业中有两大痛苦:一是工作没有方向感,二是人生没有希望。
什么样的企业厉害?能够点燃员工对所在企业未来的希望的企业厉害。一个人能看见未来的希望,他就不会特别关注眼前赚到的钱的多与少。你点燃不了员工对未来的希望,给员工多少钱他都会觉得少。人只有在希望面前才会淡化眼前的利益。

“做梦”的步骤

梦想为什么会经常变?因为做梦的时间太短。有的老板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今天就开始做事业,三天过后发现做错了,第四天又改。梦想总变是不行的。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的时候,问马云凭什么要让他投资。马云说自己只能告诉他一个理由:今天我是这个梦想,十年以后我还是这个梦想,我这辈子只有这个梦想,我这辈子就是要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孙正义后来同意投资了。马云评价孙正义,说他是高手,孙正义评价马云,说他也是高手。两人可谓英雄惜英雄。
如果你是做投融资行业的,你会发现,投资一家公司往往不见得投资的是项目本身,而是投资给个人。项目不错,人要是不对,这个项目也不行。当然,人都对的情况之下,项目不对,效率也会下降。人对了,再把事研究好,那就不同了。
企业如何把梦想变成现实,是有迹可循的。一般都是企业的经营者、做决策的领导者,或者企业的经营者团队、做决策的领导者团队的梦想,那做这个梦的步骤是什么?

分析行业趋势

不管做什么,了解一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是必须的。高手做事情一般都是乘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上。你要深入了解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走向,但不要一拥而上。
比如,你想做某个生意,问了十个人的意见,十个人都说可以做,那你得冷静一下。但是你想做某个生意,问了十个人,十个人都不建议,那也不能做,即使能做成,成本也很大。那有人说了,都建议做也不行,都不建议做也不行,什么情况下才能做呢?
比如,你跟十个人说了你的想法,有两三个人同意做,有六七个人不同意做,这生意一般是值得干的。前文说过,超前半步是“先驱”,超前一步是“先烈”,不是没有道理的。
产业一般都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呈一个循环,这也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一个概念。任何行业都会有这样一个极重要的发展过程。你要进入某个行业,最好什么时候进入呢?在该行业整体往上走的时候进入。如果你进入的时候整个行业发展是往下走的,你发展的机会就很少了,不是没有,也能发展,但是你得挺住,要挺到什么时候呢?等到整个行业跌到底部再往上发展的时候,你可以赶那一波发展。
原来的行业周期很长,现在由于社会发展加速,经济发展步调加快,每一个循环都在缩短时间。所以行业发展得特别好的阶段是很短的,但是特别坏的阶段也不长,如果你顶得住,就会赶上下一波的上升阶段。
尤其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可能两年前你觉得特别好的一件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好不容易研发出来,结果发现已经过时了。
所以现在就得琢磨,先分析行业趋势,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形势,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我曾经给一位化肥生产商做咨询。我当时让他一定要研究化肥行业的世界趋势,而不是只关注国内,更不是只关注国内的农村市场。要有国际视野,看看哪个国家的化肥行业发展比较好,看看国际舞台上哪个市场比较不错。
有的时候别的国家的夕阳产业,国内可能还没有兴起。比如快捷酒店这个行业在西方国家很早就有了,但是在我们国家就出现得比较晚。所以,如果想当老板,见识是非常重要的,没事的时候要多出去走走。
老板什么都可以缺,见识不能缺,要分析行业趋势,要了解行业方向,最好能够选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行业。虽然有曲折,但它始终是往上走的。

找专家

行业趋势分析完了之后,接下来就要找专家。自己研究得不管多好,还是要咨询专门研究该领域的人。比如,有很多大学教授,一直在研究国际趋势、技术发展,等等。你可以找这些人做顾问,来指导企业的发展。
只要你尊重专家的学术思想,他就愿意说自己的看法。但是你也千万记得,哪个专家跟你说的观点都别全信。你可以多听几个专家的意见,综合考虑。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你找了八个专家,问他们同样的问题,他们八个人说的有些观点是重合的,重合的那部分就是正确的方向,或者是很关键的观点。

找行家

专家是纯粹研究事情的,行家是做事情的。前文说过,有能力=想明白+干到位。专家就是负责“想明白”的人,行家就是负责“干到位”的人。你想不明白,可以借助专家的大脑,然后寻找那些能干到位的行家。老板一定不要跟专家沟通完毕,就自己开始着手干。因为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东西和实际市场上要卖的产品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我们投资过一家做外墙保温材料的公司。老板是做技术出身的,他在专业方面非常自信。我们都被他说服了,开始投产,结果发现在实验室各项指标都合格的产品,在规模化生产的时候,指标变得不稳定了。
找行家,先看国内这个领域谁是干得最好的。找到国内领域做得最好的,你才知道你和他还有多大差距。找完国内的,还要放眼国际。
前文的化肥案例中,放眼望去,国内很多企业已经不是那位老板企业的对手了,接下来我建议他去以色列待几个月,因为当时在化肥这个领域最厉害的是以色列的企业。他在那里待了四五个月,观察这个国家的化肥企业到底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技术,全部弄清楚之后,他回来照葫芦画瓢开始自己做。
当时以色列化肥的一个特色是,化肥外面穿了一层“衣服”,理念是化肥会呼吸:太阳一落山,化肥的“衣服”就慢慢脱了,养分出来;太阳升起来之后,温度上来了,化肥重新把“衣服”穿上。作物一般都是晚上生长,它最需要肥料的时候,化肥会自动释放养分。白天化肥把“衣服”穿上。这样也不浪费。
这位老板把这种技术引进来,并且进行了创新,现在他的企业已经变成化肥这个行业的领头羊了。

老板要做的3件事

1、做个天大的梦

分析完行业趋势,知道了未来发展方向,老板内心是不是就有了希望?同时又找了专家和行家,他血液里会充满了力量。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不短,他做梦也做得够久了。接下来跟员工讲的时候,员工就能感受到老板要来真的了。
什么样的老板能成功?一开始讲他要做的事就收不住,讲起来之后他根本不管听者的感受,把自己讲得浑身都起鸡皮疙瘩,整个人都陷入一种“魔怔”的状态。比如吃饭的时候,只要提起这个话题,他就滔滔不绝,最后一顿饭吃了两三个小时,但是饭其实没吃几口,而且他也不让周围的人吃。
一个老板只有到了这种状态,满脑子都是同一件事,他的梦才有实现的可能。
人能不能成事,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叫人事合一。当一个人和一件事是一体的时候,他离成功就不远了,不管他的公司现在规模多小都没关系。当一个人满脑子都是那个梦的时候,他一定会想办法完成那个梦。
这样的人有几个特点:
第一,当一个人24小时满脑子都是一件事的时候,按照正常人的眼光看,他甚至有点神经兮兮的了。大成者其实大都经历过神经兮兮的阶段。
有的人连学都没上过,为什么能把事业干得那么大?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真相,他们自己对公司最大的贡献就是做梦,然后由其他人把他们的梦变成现实。
这样的人往往胆子大。胆大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愿意做梦,而且是做青天白日梦。他们觉得自己这辈子比文化、比知识比不过别人,于是只能比财富了。
他们天天沉浸在梦里,看人的神情都不太对。别人会说他们有毛病。但是没关系,他们自己信自己。
第二,当一个人满脑子都想着要把梦完成的时候,他就不想跟身边人说太多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他觉得这是个实现梦想的好机会,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但是他又没方法,他只会做梦。
他天天想着这件事怎么干才能成,结果怎么都想不出来,甚至半梦半醒的时候,忽然觉得某一招不错,就会马上拿笔记录下来。到后面,会越想越清楚,越记越明白。

2、找能干的人和自己一起干

忽然有一天,他梦醒了,开始怀疑自己要做的这件事情能否实现。“靠我自己肯定不行,只能找全天下最能干的人跟我一起干才有可能行。”那谁是最能干的人?放眼全国,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人。见了面之后他就给那人讲梦,今天讲一个半小时,第二天同一个时间又来讲一遍,连续讲七天,把那个最能干的人说服了。
他找的人学历非常高,书读得多,胆子小,但是储存的知识多,会分析。这个人心里会想:看来他的梦是真的,因为他每次说的都一样,每次都说得那么有激情,如果不是真的,他说不出来。“我跟过那么多老板,就没见过像你有这么大梦想的老板,我这辈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够把别人的梦想变成现实。”
两人一拍即合。

3、真心实意对他好

与人才一拍即合之后,老板会想:人才为什么愿意跟他一起混?得怎样做才能把人留住?只有一种办法,要真心实意地对人才好。
怎样做才是对人才好?在他没来工作之前,先把他老婆的工作安排好,把他孩子的上学问题解决了。现在买不起房子,至少给他租一个比较好的房子,用点好的家具,不能让他有后顾之忧,毕竟事情是他在做。
人才上班之后,老板把车钥匙拿出来,说:“公司这么多年一直没发展成特别大的公司,就这么一台好车,从今天开始这车就给你开了。毕竟是你在做事。”
进了办公室之后,老板就把自己东西都收拾好打包拿走,跟他说:“因为咱公司没多大,我这办公室大一点,你就坐这间办公室,因为毕竟事情是你做的。”
人才握着老板的手说:“我见过那么多老板,除了没见过像你这样有这么大梦想的,我还没有见过格局、品行像你这么好的。你放心,我无论如何也要把你的梦想变成现实。”
如果一个老板天天忙的是这三件事:做个天大的梦(做梦),找能干的人跟自己干(找人),真心实意地对人才好(分钱),公司的发展速度肯定就不一样。
当你的梦坚定了,很多事情自然就不同了。你的梦坚定了,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快乐,因为你会发现你是为希望而活着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另外,如果企业当中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老板就要注意了。
第一种,老板的梦做得很好,也经过调研,发现这件事情是能做的,是有前途的,但是身边没有人能做这件事。为什么没人?因为老板没有做好人才储备工作。顶级的人才,比如高级的销售人员往往是招不来的,需要自己公司长时间储备。现用现找,很多时候是不现实的。去挖别人的墙脚也不太道德。虽然很多老板会有行业里的人才名单,但是也要等到人才离开所在企业,又能相信自己的企业才行。
第二种,老板梦做好了,也把人才找到了,幸福感就能上来。但是如果梦也是老板做的,事也是老板干的,钱也是老板自己的,就像舞台是自己搭的,灯是自己装上去的,话筒是自己安好的,还自己试音,然后在舞台上演讲,讲完之后出台一个制度,评价自己到底讲得好不好,这太可怕了!
这说明很多老板根本不是老板,而是超级员工。他错位了,导致底下人也开始错位,老板干了高层该干的事,高层干了中层该干的事,中层干了基层该干的事,基层最幸福,因为没事干,基层还讨论:“你说我们公司战略到底在哪儿?”这不是太搞笑了吗?就是因为老板最先带头错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