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

鲫鱼,又叫鲫瓜子、鲋(fù)鱼,是垂钓人最常钓的对象鱼,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鲫鱼适应能力强,四季都可以进行垂钓,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它也是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

一、鲫鱼外形特征

头像小鲤鱼,形体黑胖(也有少数呈白色),肚腹中大而脊隆起。大的可达一、二斤重。栖息在柔软的淤泥中,能补胃。三、四月它的肉厚而且鱼子多,味道很美。鲫鱼是鱼中上品,生息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水域。体长15~20厘米。呈流线型(也叫梭型),体高而侧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轮廓隆起,尾柄宽;腹部圆形,无肉稜。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 鳃耙细长,呈针状,排列紧密,鳃耙数100~200。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体背银灰色而略带黄色光泽,腹部银白而略带黄色,各鳍灰白色。根据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腹部为浅白色,背部为深灰色。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属于保护色。

二、鲫鱼生活习性

鲫鱼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体态丰腴,水中穿梭游动的姿态优美。鲫鱼的生活层次属底层鱼类。在一般的情况下,都在水下游动、觅食、栖息。但气温、水温较高时,也要到水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觅食。

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由于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它们也很爱吃。

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鲫鱼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32℃)或低温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强碱性水域,盐度高达4.5%的达里湖,仍然能生长繁殖。

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

喜欢群集而行。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芦苇丛中寻食,产卵;遇到水流缓慢或静止不动,具有丰富饵料的场所,它们就暂栖息下来。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库中的鲫鱼:

也是择食而居。尤其在较浅的水生植物丛生地,更是它们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们贪恋草根,多数也不游到无草的深水处过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鱼:

它们是遇流即行,无流即止,择食而居。冬季多潜入水底深处越冬。

三、鲫鱼分布范围

本鱼原分布于中国除青藏高原外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等,并引进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

四、钓鲫鱼季节

春季钓鲫

每年的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气温回升。水温也逐渐升高,这时在水下躲了一冬天的鲫鱼开始率先活动了。开始四处觅食,因为鲫鱼经过慢长的冬眠之后,体内积畜的营养消耗殆尽,体虚腹空。急需补充营养。大有饥不择食之势,然而此时水中的天然饵料初生乍长,对鱼类来说是供不应求的。此时我们把饵料投人水中,就好似雪中送碳,饥肠滚滚的鱼儿能放过吗?所以说:惊蛰到清明是垂钓鲫鱼的最好时节。

钓具:钓组的搭配仍以细、小、轻、灵为原则。钓竿也多使用手竿或竿稍细弹性好较为灵敏的矶竿或者筏竿。海竿爆炸构等较笨重的钓具和钓组,只有在进入夏秋季节方有更好的用武之地,在春季很少用的上。在春季垂钓,若使用手竿,一般使用4.5米-5.4米手竿,用1-1.5号主线,0.6-0.8号子线,1-2号伊势尼黑条钩或者2~5#袖钩或者2~4#的伊豆鱼钩都可以;一般在定点守钓时使用较短的手竿,在多窝走钓时使用较长的手竿;并经常采用短竿垂钓长竿打窝的方法很是方便。若使用矶竿,则使用3-3.6米细稍外挂式矶竿,挂串钩。

钓场:初春时节水温尚冷,和冬天垂钓时的选位区别不大。而到了仲春和暮春,由于浅水处的水温较高,各种水生浮游生物都集中于此处,鱼儿也就更不会怠慢,不仅可以在浅滩处找到适应自身生存的水温,更能得到丰富的天然饵食来补充营养。只要是非人为因素,要选混水滩不选清水滩;选有水草的滩不选光滩;选稀草滩不选密草滩;选水中有立杆植物生长的向阳一侧;选水草中的通道,水草中的小片亮水等处都是好钓点。

天气:春季虽然是缓慢升温的季节,但气候多变,气温相对稳定或小幅升温和降温都是出钓的好天气,但如果是大幅度升温,或昼夜温差大于15度,鱼就会很难钓。春季少雨多风,能够选择微风和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出钓自然最好。如果是在风天出钓,最好不要选择刮西风的天气。春季钓鲫鱼,应选择刮东南风睛天的天气最好。阴雨天亦不错,刮风天气钓顶风效果也很不错,这类天气水温较高,氧气充足,鲫鱼胃口大开,活动范围相对也比较大。如果是东风送雨,春雨沥沥,雨丝带着空气中的温度和氧气注入塘库,不仅使水温升高而且氧气充足,特别是有小溪小河的汇入口处,更会带来丰富的饵食,若垂钓于此时此地,定会事半功倍鲜鱼满篓。

鱼饵:春季钓鲫鱼,饵料一定要腥香。做到诱之即来,来之钓之,以“药米”,“酒米”,炒熟的蚕豆末,黄豆末打窝为佳,鲫鱼闻香即来,久久不愿离去,钓饵要活。诱鱼上钩,蚯蚓,线虫,蛆,小虾等荤饵最佳。

钓法:早春时节水温较低。鲫鱼的游动速度和觅食能力都还很差,因此应采取引逗钓法,即手持鱼竿上下不停的提动鱼饵,引鱼上钩,但提拉饵的幅度不宜过大,不然会惊跑窝中的鱼。

夏季钓鲫

进入夏季之后气候闷热,自然水域中微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中鱼儿的食物日渐丰富,加上水中微生物的耗氧使水体中氧气含量下降,钓起鲫鱼来不在似春天那样得心应手。因此有许多钓友在聊起夏钓鲫鱼时都颇感无奈。实际上夏季钓鲫虽不如春天那样好钓,但只要做好了以下几点选择,就仍然会有好的收获。

1、选择鲫鱼适宜水温的钓场:

比较适宜鲫鱼生活的水域,其适宜的水温在18到25摄氏度。假如气温比较高的话,水温高,钓鲫鱼的时候可以选择水比较深的水库、河流或者是湖泊,也可以选择沟、塘、渠、坝,但是水深最好要在2到3米的地方下钩施钓;

2、选择水域含氧比较合适的地方:

由于在夏季大量的水生藻类会进行繁衍,所以水的透明度就会降低,水温也会升高,溶氧能力则会下降,有时候再加上阴云或者气压比较低等原因,那么我们在选择钓鲫鱼的钓点时就需要选择在出、入水口的汇水区钓鲫鱼;有风浪,有水流的往往都是钓鲫鱼的好时机以及好地点。“夏钓两头”,“一日三迁,早晚溜边”,也就是说夏天的早晚两头比较好钓鲫鱼,早晨或者傍晚的时候垂钓最好钓近岸处;

3、鲫鱼饵料相对较多的地方:

水里面的小虾是鲫鱼非常喜欢的食物。虾一般都不耐低氧,经常活动在沙石质的水底,在天亮以后才会退入到深水区域。所以虾的活动规律正好是和鲫鱼相似的,钓鲫鱼的时候可以留心一下小虾的活动地。有时候一般在有生活用水流入的地方,也是鲫鱼比较喜欢光顾的地方。有很多的湖泊或者水库中上游泥沙比较多,水流将细沙分布于入水口大片浅滩处。在这样的地区,水里面一根水草都不长,这里就不能做为钓鲫鱼的理想地点了;

4、有鲫鱼鱼泡的地方:

水里面的气泡可以分为两种:有一种断断续续的的升上来的是鱼泡,往往持续上升的那种是地气造成的泡,并且鱼泡一般都是移动的,“地气”泡在一个地方不停的冒。还有就是鱼泡在一遇到有动静,比如好像人走路或者击掌的时候马上就会停止,而“地气”泡泽仍然不止。鱼儿所产生的气泡状态都不太一样,因鱼种而不同,鲤鱼、鲇鱼产生的气泡成条且向前移动;鲫鱼产生的气泡为一两个。有时在水草中可以看到一片很细小的气泡,小到不细看根本看不到,这往往有一群鲫鱼在水下游动;

5、风浪比较合适:

钓背风的时候人感到比较舒服,操作的时候看漂打竿也比较容易,海竿的主线也不会太弯曲。钓顶风的时候,水线深一些最好,那里的水相对比较稳定。近钓、浅的办法更适宜钓肉食性鱼类。水中浮游生物多的水域可以浅钓,透明度高的地点应适当深钓。雨季泥沙大量入库,应选择水面开阔,流速小,泥沙落底的区域,避开浑浊度大的区域。

6、选择合适的岸边:

钓鲫鱼的时候,饵料投放的最佳地点就是冲刷段以与沉积段交界的平面上。选择在岸边下钩的时候一要看水面上的岸质,第二就是应该选择适宜操作的地点,太陡的坡并且满是碎石的坡处不安全,三就是看看岸边有没有草地或者庄稼地等饵料的来源。应尽量避开那种平直,没有什么变化的岸边。在中、上游钓鲫鱼时,可将食饵适当远抛;在下游钓鲫鱼的时候最好不要远抛。

秋季钓鲫

秋季怎样钓鲫鱼?秋季是第二个钓鱼黄金季,秋季钓鲫鱼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宜钓深水

秋季钓鲫鱼时宜选择水位相对较深的水域,水库钓可选深水湾,水深以2~3米为宜。可事先用钩线多测试几个钓位,从中选择合适的钓点。

2、选择有树荫的水域

秋季,有树荫的水域水较凉爽,鱼有避强光的习性,喜聚集到光线较暗的弱光区。有树荫,树上的果实、种籽、小昆虫被风吹落到水中,这些种子、小昆虫是鱼的好食料,鱼会习惯地游到树荫处觅食。“秋钓荫”,道理就在于此。

3、早秋钓风头,晚秋钓风尾

早秋,气温依然很高,有了风,水中溶氧量增加,所以应在水浪处设钓点,在风头处下钩。同时,风可降低水温,鱼感到舒适,食欲增强。到了晚秋,水温下降到 10度以下,风使水温变得更低,而背风处,水面平静,较为暖和,鱼常游到此处活动。因此,晚秋宜选向阳的背风处设钓位。

4、早秋可用半水悬钓

早秋气温较高,深水区溶氧量不足,鱼儿游到水的中上层活动。所以,早秋钓鲫鱼,宜用半水悬钓法。

5、怎样用饵

早秋以素饵为主,如各种面团饵,饵料的气味可淡一些。晚秋,鱼需要贮存营养,食量增加,因此,晚秋以荤饵为主,饵料的气味可重一些,以增强诱鱼效果。红蚯蚓、红虫、蛆芽是首选的钓饵。

冬季钓鲫

钓事中,虽有“四季春秋好钓鱼,入冬天寒主钓鲫”这样一句谚语来说明温水性的鲫鱼不像其他鱼种而在常年立冬后即便天寒地冻也仍可钓获。但在具体的施钓过程中,对天时、地利的选择和钓技、钓法上,还应注意以下八不宜,才能如愿以偿,钓有所获。

1、选择好天晴,不宜钓骤冷

鱼类属于冷血变温动物,所以,一旦生存环境的水温条件受到气温影响而发生变化时,它的整个生活习性也就随之变化而变化。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前面所说的“冬天主钓鲫鱼”,并不等于这季中的任何时候都能钓到鲫。真正相对好钓,还得选择冬天的“晴天”,尤其若连续出现一周左右的晴好天气,气温就会更加稳定,早晚与中午12~15度的水温也比较持久以恒。前辈曰“秋钓阴天冬钓晴,五日阳光如钓春”嘛,真要是冬天遇上这种少见的艳阳天气,那者钓鲫的最佳时机。

当然,冬天的阴天和那怕比较寒冷的雪天,只要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水域恒温不低于鲫鱼最低临界摄食水温的5度以下,它就会先天性的“眠”而不“死”,照样咬钩。但要是天气骤冷导致水温也突然骤降到5度以下,此时,鱼儿就会因这种意外的条件反射感到特别不适而形成一种后天性的“恐慌症”则暂时会停止摄食。所以,很多有经验的钓友,一到每年立冬后,就常以“冬天莫想钓草鲫,骤冷鲫鱼啃也歇”这种钓事理念来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而一遇到骤冷天气,即便是在家闲着没事,也不愿出门垂钓。

2、选位钓阳面,不宜放弃阴

大家熟知的“冬钓阳”这句谚语,通常理解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指这季中有太阳光照的日子;二是指这季中的任何时候,都应钓无遮无挡的敞阳水面。

然而,通过实践,笔者以为:前者,无可厚非;后者有些片面。也就是说,钓敞阳水面 ,只应该是有太阳光照的时候,这里才会显得比阴森处暖和,所以鱼儿易聚、易钓。但辩证的看,即便有太阳,可在日出前,因寒雾笼罩和尤其没有太阳而受到整个大气环流冷空气的渗透袭扰,这里就比岸边有背山高坎的弯道、有树杆草的密林、有高大楼房之障碍一些有遮有挡的阴森处更直接、更利害、更深透则使水温会下偏几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按鱼类的生存条件和活动规律,这时,它们就不会到敞阳水面的“重灾区”落巢归窝而要潜入阴森处的“天然居”栖息藏身。所以,冬天在选择“冬钓阳”的有利位置时,亦不能放弃适时“钓阴”才更科学,更实际和更有获。

3、水位要适当,不宜钓太深

“冬钓深”,也是垂钓中的一项基本常识和众多钓友的一个习惯。但要是把“深”简单地按有些人所说“深水藏大鲫,越深才越好”那样理解,就显得有些片面和脱离实际。因为水温虽有夏“深”则“凉”、冬“深”则“暖”的自然规律而相对适合鱼类的生存环境这一科学道理,但水越深,氧溶量就会减少,所以,按鱼类学相关资料显示和钓界前辈们的经验表明:即便是比较耐寒的鲫鱼、鲤鱼,冬天一般也只在4~6米深的底层栖息就最适合它的生存环境而并不是越深越好,尤其是鲫鱼在大好晴天的中午时分,还会到更浅的一些地方去游弋觅食。当然,这里所说的“浅”,也不会像春天盛籽那样太浅,至少要在2.5米左右,才是它们的藏身之地。

其实,按大家常说的“水位不讲深浅,有鱼才是关键”这句口头禅,也包括“冬钓深”这样的片面之词。所以,冬季选钓位,如果不视情况而定,只刻意地钓得很深,往往都不会那么如愿。

4、喂料色香浓,不宜多淡陈

钓鱼在一定程度上,“诱饵”比“钓饵”更重要,正所谓“窝里有鱼凭钓技,窝里无鱼靠诱力”嘛。尤其是冬天在鱼儿少游、懒动的情况下,诱饵既要讲究浓香,又要注重鲜色,以“香”和“色”来刺激沱的嗅觉、视觉,才能“强力”诱引鱼儿集群进窝。譬如用商品饵的红色 “麝香米”,黄色“诱鱼多”和传统饵白色药米粒,醪糟拌米(干)饭等这些佳饵撒窝,诱聚效果都相当不错,但要先喂适量,后续少补。

要是诱料既不鲜色,又没有什么特别香味,甚至是几天、十几天前的“杂烩”陈饵,且以不见有鱼咬钩就习惯性地又时不时多喂、勤喂。这种喂法,不仅因陈饵的异味、怪味越多越起不到诱聚作用,相反只像是撒把沙土一样的水声振动,还会吓跑窝子周边的鱼群。所以,冬钓的喂料,不宜陈、淡、多,重在色、香浓,才能发挥出实际诱效力。

5、钓饵用虫类,不宜面食型

淡水鱼食性,一般都有夏秋偏“素”,冬春偏“荤”的嗜好,故有钓谚称“立夏面饵钓草鲤,入冬蚯蚓好钓鲫。” 冬钓用虫饵,特别是蚯蚓,之所以它比红虫、肉蛆、孑孑效果更佳,除了因本身含高蛋和有种特殊香味外,更在于整体活用时,通过它在钓上不停地伸卷蠕动,更容易被鱼发现而具有相当的诱惑力。

相反,要是用粉质烦面食性素钓饵,除了没有蚯蚓这种特殊逗引效果外,还在于倘若过于松散,粑软,没等到少游、懒动的鱼儿进窝咬钩,恐怕早就脱落雾化。要是硬质一些虽可避免这种情况,鱼儿又很喜欢触啃如此“死丸”。所以,冬季最佳钓饵首选是蚯蚓,但一定坚持活用,且因冬季鲫鱼的“吃口”小 ,上钩时,还应注重挑大弃小,一般有火柴棍粗细最为适宜,饵体肥大会臃肿在钩弯,堵住钩门而影响钩尖顺利地穿刺鱼嘴则往往会产生“一顿”不能中鱼这种现象。

6、诱鱼时间长,不宜勤换窝

冬季,因鱼儿处于少游、懒动的“冬眠”状态,所以喂窝后,即便诱料属于鲜色浓香的上品佳饵能刺激它的嗅觉和视觉,但至少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才会有鱼进窝。这期间,要是钓者按春秋季“鱼找吃”那样20~30分钟就想有鱼讯反应,显然有些操之过急,若再因此就频繁换窝,往往会“人走鱼来,人到鱼散。越换越勤,越勤越烦。忽东忽西,两头忙乱。这窝那窝,鱼鳞不见”。

实践中,笔者对冬钓掌握换窝时间的方法是:甲窝,从撒喂到试钓两个小时左右,若不见漂象有任何反应,则可考虑同时撒喂了饲料的的乙窝;在乙窝试钓30~40分钟后也无鱼讯信号时,再换到丙窝,如此往下,挨个试钓。当试出某个窝子有鱼,即便隔三岔五的才钓上一条,最好也莫再“移情别恋”。冬天,毕竟是冬天,再换,也不过如此,甚至不及。

7、浮漂信号弱,不宜等大讯

冬天,鲫鱼摄饵咬钩较平时更加斯文、柔弱,所以,即便浮漂与钩、饵、坠的“沉浮力”完全相等则使钓组反应相当灵敏,但因它“吃口”实在太怪,哪怕是蚯蚓钓饵传递给漂目的鱼讯咬钩信号,也很少有明显的“上冒”或“下拖”这种表现。所以,钓者不管使用的是立漂还是星漂,都应注重浮漂的任何微弱反应,准确把握提竿时间。若想再等它“大起大落”,往往会十提九空。

五、钓鲫鱼常用钓法

1、台湾钓法(台钓):

目前较为盛行。其最大优点是灵敏度强,上鱼率高。鱼钩下沉慢,易为鱼发现。坠悬于水中,钩轻轻触底,鱼在其旁游弋,鱼钩即轻轻摇动,对鱼吸引力极大。为摘钩方便,使用无倒刺钩,摘钩迅速。漂坠饵配比要求严格,鱼汛反映极为灵敏。缺点是漂坠调整较费事;各种鱼类混养水域,使用钓鲫鱼的钩线,遇到大鱼容易跑鱼损失工具;初学时不易掌握,常有人半途而废。但只要树立信心,勤于实践,掌握也不是很难,而一旦掌握,即会发现其优点大大过于一般传统钓法。

2、戳孔:

一般用于有荷叶、水草多、苇茬多的水域。观察荷叶边、水草孔、苇茬间的鱼泡、荷叶、苇子晃动的情况,判断鱼情。工具一般采用硬调长竿、较竿短的鱼线,小坠,先观察鱼情,发现后针对有鱼动静的地方,垂竿下钩,使钩沉底,同时不断微微提动鱼竿,引鱼鱼池饵,凭手感觉察鱼儿咬钩,适时提竿。戳孔一般采取走钓,主动找鱼下钩。

3、浮钓法:

鲫鱼属底层鱼,一般钓底,但遇炎热、气压低的气候,鱼浮到水面游动吸氧觅食,则可采取浮钓法,即将铅坠减轻,使鱼钩悬浮于水面下约0.3--0.5米处,动作要轻,不惊散 鱼群。有人针对鲫鱼甩子期的特点也常采用浮钓法。浮钓不需打窝。有时底层杂草或淤泥较厚,钩沉底不易为鱼发觉的环境。办法是将坠减轻,调整浮漂至钩触底后露出数格,然后将漂下调5-10厘米(视水底草或淤泥的厚度而定),保持漂仍露出的格数(如坠重适当减轻)。这样使钩略高于水底,便于鱼的发现。

4、甩大边:

在河道、沟渠中常岸边有芦苇等,鱼喜欢栖居觅食,如果河道不很宽,你的钓位比较嘈杂,可以用长竿、长线,或海竿串钩甩至对岸芦苇、水草边,可以甩出四、五支竿,插好等待,手竿可用漂,海竿则将风线拉直,看竿梢湾动,往往效果很好。

5、走钓法:

到一水塘,先行观察,选鲫鱼喜栖居的位置撒窝,可保持至少2米一上距离,撒若干窝子。然后采用5-6米左右质轻的鱼竿,采用7--10 粒的散漂,(便于适应水的不同深度,不必老调漂),钓线宜细,鱼钩最好是朝天钩,饵料一般采用红蚯蚓,保持活性最好。走钓的特点是“走”,应手持钓竿,沿打过窝的水边观察鱼星的情况,有鱼星即应下钩,无鱼星可继续观察其它钓窝。打窝应每次少打,过些时间再打一遍,即少打勤打。这种钓法变等为找,因此由被动变主动,且对锻炼身体更有好处。

6、流水钓:

一般适用于流动水域,竿宜长,线不必太长,坠须重,漂可用数粒散漂,粒漂则宜长,饵以蚯蚓、小虾为好。钩甩入水中,如水流动,可使钩漂顺水同流,到下游后提起再甩至上游,见漂停住,立即提竿。以免底部挂住,若有托漂或下沉,即应提竿上鱼。

7、钓组搭配

1)竿:由于鲫鱼成群活动,需频繁起竿,适选用3.6米-4.5米碳素超硬调鱼竿,竿挺也就不怕上大鱼,竿轻则可以相应减缓疲劳。

2)线:钓鲫鱼的线一定要细,线体要光洁、柔软,钓线要拉力强、切水性良好。目前市场上以碳素质材的线性能最好,线径通常在0.16—0.23毫米之间。主线不能过粗,否则会影响垂钓,但过细上大鱼时就会容易断线。

3)钩:钓钩要小,应选用窄门、长柄、钩尖锐利的袖钩,如伊豆、金袖等。选用钩子的大小应注意,钩门的宽度不能超过所钓鱼鱼嘴宽度的一半,最好使用无倒刺袖钩,以便于解鱼,避免伤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