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做决定,然后才能决定丨反馈实验058
往期干预1
原文:《几乎不可变丨反馈实验052》
几乎不可变
问:
我最近很焦虑,最近2个月胖了快10斤。而且马上要25岁了,我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没有任何沟通。我怀着维持正常社交生活的愿望和对转行的恐惧,继续做着一直不感兴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哪里开始,对情感生活也没什么希望。
我有看一些心理学的文章,书,包括认知疗法,我发现十大认知扭曲我都有,我看到伯恩斯说的'人的价值不由他的成就决定'、岸见一郎的'别人做什么都与我无关',我觉得很对。但每当我没有达成我今天的目标时,我捕捉到了别人的一个差脸色时,我总觉得是我不好。
我有为转行做一些准备。我从小就觉得我喜欢艺术,大学后发现对设计感兴趣,对一些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理念影响了一些人感到着迷。但当我开始学设计,我老是想到要熬夜要加班要听甲方改方案改20遍等等现状,想到我很可能成不了影响别人的那个人,我怕枯燥单调,无法坚持,我每次都是开始学习了一段时间又放下。
每天都过得很挣扎,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没走在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的路上。
我从小就被诊断出有抑郁症,一直断断续续地咨询同一个心理医生,也没法和他建立起关系,老是怀疑他不是真的想帮助我,为什么要帮助我这种人,这样治疗到底有没有用,然后就放弃,再开始,再放弃……10年过去了,中途有好转的时期,每次好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直到这两年,几乎没有好转的时候,感觉像是放弃挣扎了。
正常的时候,我会发现我有一些爱好,也有一些朋友,同事和身边的人,对我的评价大多都还不错,说我风格独特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聪明之类的,但我始终觉得我没有价值,没有成就,没有能力,天天虚度时光不做事情,就应该活下去,但我也没有勇气去死。
我讨厌生活中的琐事,讨厌工作上的琐事,常常拖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才能不那么讨厌自己,走出这个内耗的怪圈,我大概也是拖了很久,才写下这篇求助帖。
我想具体原因可能就是我和我爸爸妈妈关系不好,从小父母比较重男亲女,喜欢我哥哥一些,对我比较忽视一些,老是言语上打压我,说过的承诺也没有兑现。然后我可能就发展成了一套'父母都不爱我,还有谁会爱我,父母都不值得信任,还有谁值得信任'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
我尝试过和父母和解,和自己和解,但过一段时间,就继续像钻牛角尖一样地讨厌父母,讨厌自己,我是因为想要通过归责父母来惩罚谁,还是为了给自己过去碌碌无为的25年找一个理由?
我不知道。
我想要改变,长久的改变,想要坚持,能帮帮我吗?
答:
我想帮你,但我快要被你说服了。你列举的每一条「无法改变」的证据都很充分,那么我猜你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你的生活几乎就是不可变的。
我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你也许还有一点点的改变空间。当然这点空间你可能看不上。你只想要100%的改变,而以你目前的状况来说,最多只能做到让你的生活改善5%。——5%其实也不错了,问题在于,如果你太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你就会被挫败、沮丧、自我否定压垮,最后的结果是连5%也做不到。你只做到了0%。
所以,我们先试试把5%做好。
请你在未来的一周当中,保持绝大部分的生活状态不变,就像你描述的状态一样糟——或者说一样正常。不要做任何尝试改变的努力。想要改变的努力,想跟父母和解也好,转行也好,学习新的技能也好,只能拿出特定的1小时来做。是的,保持一周不变,改变的时间绝不能超过1个小时。
有人会想:「这样我的生活只能变好一点点,反而会让我更绝望,还不如一点都不变的好」,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大可以完全不变。
总之,选择权在你这里。用最多不超过1小时的时间改变,或者完全不改变。期待你的反馈。
反馈1:
(2月7日推送过一次,当时未收到反馈)
反馈2:
我来反馈啦。
看到李松蔚老师认真回复了我,其实很感动,也觉得更有动力去改变了。但我想等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再来反馈,而不是叫叫口号。
距离李老师回复我过去了5周左右,我开始恢复了之前坚持了大半年的每日运动流程。开始运动后,我明显找到了掌控感和成就感,不再觉得自己是做不成事情的人。
就像李老师所说的,改变5%,运动习惯恢复后,自我感觉好了很多,开始在各方面自发地选择对自己心情更有利的选择。
生活上,以前是强迫自己运动,但最后选择了继续刷手机然后自责,现在是自发地选择健康饮食,看书和玩手机之间,自发地选择开始看书,有了一些专注的时间,感到了一些微小的幸福,找到了之前自己比较舒适的一个状态。
工作上,我权衡了转行需要面对的风险和不转行的痛苦,选择了我更想要的那个。不顾心理医生的反对,他一直主张我应该边工作边学习,但我考虑到从思考转行到现在都已经一年半了,学习进展不大,就决定了辞职学习准备转行。
幸运的是,提了离职几天后,我通过一个认识的人,找到了一个对我想去的行业有帮助的工作机会,可以不用辞职了。
治疗上,可能是因为我过了25岁生日,也可能是我想去看牙齿,发现弄牙齿很贵,我意识到我需要赚钱,需要尽快有一个我自己的事业,我开始不把自己当作孩子,所以为了发展,我很快去医院找了医生开精神方面的药,也重新看起了伯恩斯和幸福课,希望能好起来。
可能改变了5%以后,其他的也会开始松动,像滚雪球一样。读李松蔚老师的心理学的文章一直是我的兴趣之一,参与反馈实验也很有意思,心理学可真有意思,谢谢李松蔚老师的关注和时间,也谢谢在那篇文章下留言的朋友。
往期干预2
原文:《孤独的自我探索丨反馈实验056》
内心的房子
问:
我26岁,是一名计算机销售人员,我对生活和工作的无力感一直在持续地困扰着我。
我一直尝试着改变,我真的改变了一大部分,但是又对改变的部分开始怀疑。在问自己这些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动力越来越弱。现在有改变的想法,但是越来越弱。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不知道。从小在姥姥家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管,爸妈都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在学校因为是外村人,也不会处理关系经常受欺负,上初高中也是比较迷糊受欺负,只知道学习或者看小说打游戏。直到上大学,我发现我跟人不太一样,什么都不会,社会经验严重短缺。就像两个世界的人,我在恐惧无法与他们融入一起。
大二的某一时间段,疑惑、 恐惧、沮丧、无意义感……某一天没有征兆地集中爆发了。当时在公交车站等车,看到面前的车水马龙感觉自己很累,很无助,就想走过去被车撞结束自己。但最后一瞬间我控制住了没有迈出那一步。
后来我就搜索心理学的资料来试图解释这些困惑,以及求助家人,看医生。医生给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开了很多药,感觉没啥用反而副作用比较大,吃完药经常浑身颤抖,后来就没吃。
再后来自学心理学,试图解释自己面临的状况,分析梳理我之前的经历然后和正常的家庭对比,发现有些东西可以解释通了。我就开始使用行为疗法指引自己,去最害怕的地方。比如最害怕与人打交道,我就专门去做销售。
也算老天照顾,第一份销售工作是在北京做中介,正好公司拓展,跟着一大群新人一起学习成长,公司文化也是相互照顾相互理解,尽可能真诚对人,我在那里受益匪浅。我在他们鼓励下逐渐开始外向发展,尝试用非理性来做一些选择,一些不敢触碰的思维桎梏也在慢慢打破。但是随着打破桎梏,我得到的并不是自由,而是一种虚无感,我的各种准则开始发生变化,三观也开始变化,因为你不得不去做一些违规的事(骗人或者怎么着)。
最后因为我不擅长与人沟通所以离开了那里。现在这份工作,是因为疫情原因随便找的。
我所面临的心理状况,我是这样比喻的:我内心有一座小房子,都是自己无意识随意长起来的,虽然歪歪扭扭破破烂烂,甚至有一次快倒了差点把自己砸死,但起码能遮风挡雨。但我某一段时间觉得房子奇烂无比,想要拆掉,去盖一座更好的房子,然后动手开干,房子拆了一半猛然想起来,自己并没有更好房子的图纸,然后也修不回去了。只能卡在这里,透过屋顶看天空。并且我在害怕,下次下雨我肯定就会被淋湿了(这个折射我现实中遇到的困难,我无力去面对)。我也没有勇气再往下拆,我处于混乱中,希望有点我可以抓住的秩序来维持秩序感,对抗不确定以及未知带来的恐惧,惊慌,等等...
所以李老师,我想听听您对于我面临的这种状况有什么观点,我该怎么去破这个困局?
答:
你好,我在试图理解你说的拆房子的隐喻。你用一座房子象征你的精神结构。但我在理解时遇到了一个困难,我没法想象一个结构如何拆掉自身。房子是你存在的基础,那么想拆房子的「你」是基于怎样的基础做这件事的呢?没有了这个结构的你,又是什么样的形态呢?就像一座没有山的阿尔卑斯,一个没有猫的微笑。
我建议你换个隐喻,把房子换成窗子。
你就是房子,窗子只是用来看世界的眼睛。你活一天,房子就安然存在一天,永远不会拆掉。你这些年做的事,只是在不同的位置开窗子。位置不同,透过窗子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
用窗子来隐喻你正在做的探索,会容易一些。这件事不需要图纸。窗子的功能跟图纸没关系,取决于外面的风景。但你不开一扇窗,又永远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景色。只能多开几扇试试。
你看到过好风景,也看到过糟糕的。糟糕也不怕,大不了就把这扇关掉,再开另一扇看看。窗子这东西是不用拆的,你不喜欢小时候的风景,用窗帘一挡就是。——当然,不挡也没关系。
不用操心房子,房子一直都在那里。
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隐喻也会带来这种效果。不知道窗子的说法带给你什么感觉?期待你的反馈。
反馈:
感谢李老师。可能因为我这个隐喻比喻的不恰当,导致老师您不容易理解,还望见谅。
这个房子对我来说更像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屏障,它在保护着对外界极度恐惧的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自我觉醒,这层屏障反而阻碍了我的自身发展,我渴望成长渴望朋友渴望爱情,但是因为对人的恐惧,让我与世隔绝,朋友也仅仅就那么几个,虽然天南海北,但关系都不错,所以我想慢慢发展出一个不那么恐惧的自我,以及相对正常的人际关系网络,还有爱情,而不是以前及现在那种孤僻的状态。
……(对房子的隐喻详细阐释,此段略)
李老师您说的窗子的这种说法,我感觉挺新奇,但是有一些莫名的抵触。不知道是不是我无法理解“不同窗子会有不同的外面世界”这个含义,或者我理解为无法控制的东西。
我抵触失控,我更倾向于一个小人住在一座房子里,或者是一棵长歪的小树,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达到要求。会有一种掌控的安全感。
关于李老师您给我的建议,我会进行尝试,也愿意去尝试,毕竟您是专业的,我当局者迷,深深的陷在迷雾里。或许我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新干预
决定做决定
问:
今天是妇女节,我非常渴望帮助,在无尽的眼泪和吵架中我觉得好疲惫。我老公经常会和我吵架,我现在有点想离开他,很多年我已经做了所有努力,我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变好的可能?
他很容易就心情不好,之后找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发泄到我身上,当我被伤害他就会后悔、道歉,然后循环往复。我做了一个记录八个月中只有两个月没有吵架,其他时间一星期吵一次,吵架内容也大同小异甚至完全相同。他很容易心情不好,连天太冷了也可以跟我发脾气,大多数的状况是他工作没有进展很烦躁,就找茬和我生气。以前我就想着把一切做好尽可能帮助他,他就会说那些没有用,他只是想要独处时间,要我走开。我很受伤害但还是调整了状态出去约朋友,那一段我自己也很开心,他又会生气说我不陪他不关心他。
很多事他都喜欢埋怨我,所以到现在我都不太敢点菜,连我吃什么经常也是他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