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期 | 赤壁之战中的新老博弈

文章从年轻人和老年人看问题的不同的这样一个新视角,诠释了赤壁之战的成败。

赤壁之战不仅仅是一个以弱胜强的故事,而是一个老一代人和年轻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互相不理解的结果。

据史书上记载,赤壁之战爆发的那一年,曹操53岁,用今天的标准看,再有几年要退休了,而当时吴国的鲁肃36岁,周瑜33岁,孙权只有26岁,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诸葛亮也只有27岁。

这在今天都是85、90后,是创新创业的年轻一代。

这样两代人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乱世,各自率军,在长江赤壁展开一场大战。

曹操作为一个纵横捭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北方统一以后,带兵南下准备一举统一中国。

曹操一代枭雄,老谋深算,发动这样一场大战,肯定是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但他唯一没想到的是,他的对手是和他想法完全不同的年轻人。

曹操应该知道对手的年龄,但他可能没有太放在眼里。

曹操当时没有想到赤壁之战会真的打起来,因为对手比他弱小得多。

他用自己习惯的诱降的战法,几十万大军摆在你家大门口,实力上明显的有悬殊,让你看不到任何打赢的希望,投降自然是最好的出路。

况且,曹操对投降过来的对手还是比较宽容的,这也是他身后聚集很多能人的原因之一。

在曹操这一代人看来,这是一个可以妥协的游戏,大家有可能双赢,曹操名义上为汉室统一了天下,而孙权、刘备虽然在形式上归顺了曹操,但仍保住了自己的地盘,亭台楼阁、荣华富贵还是应有尽有。

老势力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则,玩着自以为稳操胜券的老游戏。

而新势力按照自己对世界的全新理解,喜欢出其不意地舍命一搏。

曹操也许没有料到,这些年轻人要用比他弱小得多的实力跟他玩命,他还在那里虚张声势,等着孙权、诸葛亮这些人来向大叔投降。

他老了,喜欢用自己熟悉的东西。

因为北方人不擅长水战,他把所有的战船连成一片,走在上面如同走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一样。

他大意了,没想到冬天偶尔也会刮上一阵东南风。

而孙权、诸葛亮这些年轻人则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童年是在黄巾之乱中度过的。

他们成长在刀枪下,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对摇摇欲坠的大汉帝国正统的概念,比起曹操这一代人来说要淡漠得多。

这些年轻人,甚至会产生自己做皇帝的想法,而曹操至死都没敢废掉汉献帝,一生都只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就是两代人的观念完全不同的地方。

所以,赤壁之战,是新与旧,老与少之间的一次博弈。

结果那一场著名的大火,把曹军烧得大败。

这一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孙权保住了江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建立了自己的蜀国。

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从此形成了。

这和今天的创新创业的局面何其相似,也是这样一些90后,满怀激情,带着梦想和无拘无束的活脱与灵性走进创业大潮中来。

这本来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许多创业者却患起了老年病,他们开始用老人们成功的经验捆住自己的手脚,今天学马云,明天学李彦宏,后天又去学雷军……

而今天的创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需要从实际出发,需要全新的视角,很少能有适合自己的成功模式可以套用。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孙权、诸葛亮这些年轻人,用已经成功的曹丞相的经验来打赤壁之战,那他们会死无葬身之地。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推荐《三国演义》这本书,这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流传至今,偶尔用新的视角解读一下,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保持一份好心情的成本是很高的,经风祝您好心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