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讲座】(13)尘封三千年的汉家珍宝
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甲骨文
这里所说的汉字的“形体”,是指能够体现汉字构造、官方行用、社会通用的汉字的(书写)呈现形式。
现存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甲骨文。由甲骨文到当今的正体字(繁体字、简化字),汉字的形体大致经过了五次演变,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习惯上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甲、金、篆为古文字阶段,隶、楷为今文字阶段。
古、今文最重要的区别是:
汉字的形体由最初形象化表意的图画性,逐渐演变成符号化表意的方块字;
书写形式由变化的线条,变成固定的“笔划”。
一、甲骨文
一百多年前,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农民常常从地里挖出一些甲骨,不识为何物,讹称“龙骨”。“龙骨”当然厉害,大概可以医治百病,所以药店以之入药。
据罗振常《洹洛访古游记》载:“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谓某年某姓犁田,忽有数骨片随土翻起,视之,上有刻画,且有作殷色者,不知为何物。北方土中,埋藏物多,每耕耘,或见稍奇之物,随即其处掘之,往往得铜器、古钱、古镜等,得善价。是人得骨,以为异,乃更深掘,又得多数,故取藏之,然无过问者。其极大甲骨,近代无此兽类,土人因目之为龙骨,携以视药铺。药物中固有龙骨、龙齿,今世无龙,每以古骨充之,不论人畜。且古骨研末,又愈刀创,故药铺购之,一斤才得数钱。骨之坚者,或又购以刻物。乡人农暇,随地发掘,所得甚多,检大者售之。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除削之而售。其小块及字多不易去者,悉以填枯井。”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北京城里的国子监(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和官府名)祭酒(主管官)王懿荣得了疟疾,太医开出的处方中就有一味“龙骨”。“龙骨”为何物?打发家人到明代开张的老字号中药店“达仁堂”抓回一看,上面居然刻有类似金文的文字,而且似乎比金文更为古老。王平素喜好金石学,有较高的古文字学素养,自然识货,立悟此味“龙骨”绝非什么药材,于是大规模收购,使得落难“凡尘”、六文钱一斤的“龙骨”身价骤增,变的奇货可居。由此,入土三千多年,“许祭酒”(《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因做过太尉南阁祭酒,故称)闻所未闻的上古文字——殷商甲骨文,因“王祭酒”的生病而得以重见天日。
甲骨即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胛骨),是商代占卜用物。甲骨经过整治钻凿,灼烧后会出现裂纹,占卜者根据这些裂纹判断吉凶祸福,并将占卜的内容用文字刻契在甲骨上面。这种刻契在甲骨上面的文字就被称之为“甲骨文”,也叫“甲骨卜辞”或“契文”。
甲骨文的最早发现地是今河南省安阳市城西北五里的小屯村,这里是商朝晚期“盘庚迁殷”的地方。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距今约3300年,在位时将商都迁至殷,即小屯村,所以此后“商”也称“殷”,或合称“殷商”。这些甲骨文大都是殷商王室用以记录卜辞的,所以也称“殷商卜辞”。商亡以后,殷都逐渐沦为废墟,后人称之为“殷墟”,所以“殷商卜辞”又称“殷墟卜辞”。
王懿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和确认商代甲骨文的人。八国联军进北京时,王于紫禁城投天井以殉节,其所收集的1500片甲骨多数成了《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收藏。刘鹗在罗振玉的帮助下,于1903年编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1904年,孙诒让据《铁云藏龟》公布的1058片甲骨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甲骨学研究著作《契文举例》。此后,罗振玉、王国维致力于甲骨学的考释,认出485字,标志著作为学者研究对象的甲骨学的形成。至今,中外学者有关甲骨学研究的各种论著已达3000余种。国内最著名的甲骨学研究学者有四位,除前面提到的罗振玉、王国维,还有郭沫若、董作宾。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是商代殷墟甲骨文资料的汇编,共收甲骨41956片;后又补编13450片。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后,至今在安阳出土的有字甲骨已达10万片以上。每片甲骨上的字数多则八九十,少则几个。甲骨文单字,据孙海波《甲骨文编》的统计,多达5949个(其中多有同字异构,据最新研究,约为3500在右),其中,已辨识的近2000个,常用而无争议的有1300多个。研究发现,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具备完整的“六书”原理。
甲骨文的特点:
一是图画性强,不完全定型,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比例较大;
二是由于刻契在坚硬的甲骨上,所以笔划细瘦,多方折;
三是字体大小不一,疏密不均,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