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上热下寒,调理中焦是可行之法
很多人身体会出现一些矛盾的症候,上热下寒是其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上部火热,而下部阴寒的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
上热下寒不只是包括几个简单的症状,其中上热的表现很多,如脾气暴燥、咽干口燥、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牙龈出血、长痘、胸中烦热,心烦多梦等;下寒的症状包括下肢冰凉、腰腿酸软、性功能下降、尿频、大便稀溏、女性痛经等。
以上这些症状不一定每个人都出现,当出现上面两组症状兼杂,程度虽然有不同,但大体都可以称之为“上热下寒”。
很多老百姓不明所以,见到上火的症状,就开始使用清热降火药,而见到下寒的症状,就开始盲目使用温补药,这样导致的结果,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就是清热药可能加重下寒的证候,而温补药可能加重上火的证候,这样就颇为棘手,很多医生也为此头痛不已。
本来热往上走,寒往下走,是大自然的规律,但是正常的人体并不会出现寒热两极分化的现象,这就有赖于体内的气血和中焦的运转,使得寒热调和。
脾胃是人体的中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靠着脾胃中焦的枢纽升降作用,能够使得本来积聚在上的火气下行,也能够促使下焦的阴寒消散。
所以,治疗上热下寒,调理脾胃中焦的方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这是在反复的临床总结而来,也能得到验证,当然,每个人的脾胃情况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寒热证候特点也有所不同,用药用方没有千篇一律,我临床常用附子理中丸、健脾丸、香砂六君丸、温胆汤等方药调理这类寒热错杂的症状,总的疗效还比较满意。
当然,调理脾胃并非唯一的路径,另外有几个技巧必须要考虑。一来,可适当加入一些引火归元之类的药,比如肉桂、附子、牛膝、砂仁、骨碎补、细辛等;二来,相对于清热,要更重视温阳药使用和比例,因为温阳药多有促进脾胃的运化升降的功能,这也是治本的方法,而滋腻清热之类的药,有碍脾胃,损伤脾阳,对病情长远不利,很多人使用滋阴降火,越滋阴越上火,也是上面的道理,这也就说明上热下寒病机并不是阴虚火旺那么简单,完全是两回事情。
还有适当泡脚,用吴茱萸肉桂等药粉敷贴涌泉穴,注意意守丹田,练习站桩等都是引火归元的辅助方法。
最后强调几句,良好的心态和生活饮食作息习惯,才是疾病恢复保健养生的基本法门,比如不熬夜都是顾护人体阴阳津液的基本方法,三餐规律节制有时,是保证胃肠升降出入有常的基本要求,节制性生活就保存肾精肾阳肾阴的最好方法,这些都不能忽略,药物只是辅助,病去七八分,剩下三成靠自己养,大体疾病如此,上热下寒也不例外。
中焦阴阳如同圆,脾升胃降生气旺,承上联下齐推动,喜热怕凉最关健。
乌梅丸,引火汤,小建中汤去桂枝,都可以,法在敛肝肾调中即可。
上热下寒实是上假热下真寒,是有下焦肾中水火俱耗,真阴亏虚而元阳无可居之地,于是上腾而作乱,应以八味地黄场加麦冬,五味子,大剂煎服,效验。
寒热错杂、上热下寒的根源,中焦通路受阻是关键!
人体的健康有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只有升降出入通路正常,人体才能周流不息、健康长寿。
人和大自然相对应,太阳出来,温度升高,人体苏醒,精神饱满,开始劳动运作;到了夜晚日落,温度降低,能量收藏,人体产生睡意,进入睡眠状态。
白天的时候,阳气要上升,如果阳气不足,或者这个上升的通路受阻,就会产生疲劳困倦,昏昏欲睡,精神不济等症状,往大了说,凡是身体的功能衰退,都跟这个因素有关系。而夜晚的时候,阳气要收敛,体内阴液必须充盛,才能将阳气收敛回来,并且阳气要有顺畅的下降通道,才能正常阳入于阴,而不至于发生心烦气躁、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往大了说,多数亢奋上火之类的症状,都是跟这个因素有关系。
中焦是人体的中枢,气血的运行通道,中焦这个通道是否顺畅,决定着阴阳的上升下降是否正常。
中焦,主要是肝胆脾胃的功能是否正常发挥,比如当脾胃虚寒的时候,肠胃里面就会产生寒湿浊气,这时候这个通道受到寒湿浊气的闭塞,阳气降不下来,就会往上逆,形成慢性咽喉炎、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口臭、牙龈肿痛、皮肤暗疮等各种症候;症状有不同,只是阳气积聚的位置不同而已,其本质是一样。相反的,积聚在上的阳气收不回来,就会形成下焦阳气空虚的状态,而会出现精神不济、手脚冰凉、腰酸腿软、男性性欲下降、女性痛经不孕等症状。所以很多出现寒热兼杂、上热下寒的症状,基本就是阳气上得去,却下不来,中焦的通路受阻是关键。
临床有时候使用附子理中丸、半夏泻心汤、陈夏六君汤、小柴胡汤等方药,从中焦去调理,多能够缓解改善上热下寒之类复杂的症候。
经络一通,全身轻松;气血一通,百病无踪;肠胃一通,胃气自充;阴阳平衡,诸病无形。
中焦多为肝郁受阻,可吃柴胡疏肝散或柴胡疏肝丸之类的药,疏肝理气。
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一天两小时,全部解决。
上热下寒,烦躁不安,中医经方的解决之道
浅谈厥阴证
我不是很喜欢谈理论,在中医中,理论本身是对临床现象本身的阐述,黄元御,胡希恕每一个名医对厥阴证的阐述都不同,如果你用尽心思也可以自己提出一套理论框架出来。
但是口渴、心中疼热,与手足厥冷并见;时静时烦,得食则呕并见——这样的临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我不想纠结于名词解释,我只想直面临床现象。
我试着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释这种临床现象,下焦脾肾阳虚,患者会出脉微而肌肤、四肢厥冷的现象;上焦有热,特别是肝、心下有热,患者就会出现口渴,心中烦热的现象;由于患者整体上比较虚弱,体内的邪正斗争处于错综复杂的阶段,阴阳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当阳气相对虚衰时,患者就会“安静”,当阳气来复,占了上风时,患者就会“烦”,所以“时静时烦”是厥阴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这儿需要区分一下“烦”和“躁”,“烦”是指患者内心的苦闷、急躁之感,但是患者尚且能够自我克制;但是到了“躁”,患者内心的苦闷,急躁已经无法克制,呼之欲出,表现为了外相,例如扭动手足等等,“躁”比“烦”更加严重,也更加难以治疗。
烦是一种内心可以被克制的苦闷,而躁则多不可遏止地投诸于肢体
这个时候需要和“少阳证”进行鉴别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厥阴证非常容易和少阳证混淆,因为两者都有可能出现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但是两者的病性是不同的,在厥阴证中,患者已经很虚弱,阳气虚衰是主要矛盾,而在少阳证中,患者阳气尚足,所以厥阴证常见脉微弱、脉沉迟,少阳证常见脉弦实或脉沉紧,而且厥阴证中,患者经常会出现手足厥冷,少阳证不会。
一般来说,在临床上,手足厥冷,时静时烦(躁),这种极端的情形是不常见的,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口干舌燥与手足冰冷并见,心中烦热与不欲饮食并见,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厥阴证中比较轻的一种,分析下来,依然是肝、“心下”有热,与脾肾阳虚并存导致的。既然有脾肾阳虚,轻一点就“饥不欲食”,重一点就会“食入则吐”。
应对之策
面对这类临床现象,首选的是乌梅丸、乌梅汤。
乌梅丸、乌梅汤是著名的治疗蛔厥证,也就是胆道蛔虫病的方子,又是一个治疗久泻久痢的方子,不过它并不止步于治疗胆道蛔虫病或者久泻久痢,也是一个化解寒热错杂,上热下寒,烦躁不安的基本方。
轻症可以用乌梅丸,对于重症则需要汤、丸并用。
我们先看看这个丸怎么制作(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制作方法,剂量也与伤寒论原方剂量非常接近):
乌梅肉120g 花 椒 12g细 辛 18g 黄 连 48g黄 柏 18g 干 姜 30g附子(制)18g 桂 枝 18g 人参 18g 当归 12g
先用苦酒(醋)渍乌梅一夜,去核打烂,然后与其他药物混匀,烘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用1-3次,每次一丸,温水送服。;或者粉碎成细粉,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后制成水丸。
若为汤剂,一般而言乌梅取上面剂量的三分之一,其余的药物取二分之一,根据患者病情进退酌情加减,煎水服用。
这个方子中,黄连,黄柏寒凉,可去上焦之热;附子,桂枝,温肾,鼓舞肾气;干姜,蜀椒温中祛寒,鼓舞胃气;人参、当归健脾益气、补血;更用桂枝,温通经脉,使胃气外达于肌部,温煦肌表;最妙是乌梅,酸,涩,平,可以酸敛生津止渴安蛔,这个酸可以抑制附子,细辛,干姜,蜀椒的大辛大热,在这儿起着调和寒药和热药的作用,是一个交通阴阳之品。
这就是经方医学面对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这类临床症状的处理办法了。
很久没有写经方了,但是经方的魅力的确让人不可遏止,今天写的是如何使用中医经方来治疗寒热错杂,上寒下热的方法。 实际上在临床中,口干舌燥上火与手足冰冷是经常并见的,有时患者还会有烦躁不安与怕冷并见。 这类寒热错综复杂的情形 ,无论是投予寒药,还是投予热药,都会有投鼠忌器之感。 而今天介绍的这个方子则体现了中医治疗这类病证的大法。 有时我觉得 ,现代名医用来治疗绵延不愈的过敏性鼻炎的名方:乌梅,防风,银柴胡,五味子,甘草,也是从这个方子中化裁出来的。
“最妙是乌梅,酸,涩,平,可以酸敛生津止渴安蛔,这个酸可以抑制附子,细辛,干姜,蜀椒的大辛大热,在这儿起着调和寒药和热药的作用”!对乌梅的这种说法我不认同!太模糊,笼统和抽象!既然要用乌梅抑制附子细辛干姜的大辛大热,你不会少用点热药!调和寒药热药这样的话,使人怎样理解?我认为乌梅在这里是起到流通津液的作用!附子细辛等是辅助乌梅的!参看《本经》中对乌梅的描述,非常明确!
寒热错杂,本质来自肝郁,日久生变,经络不通,愚以为大剂量疏肝和胃开路,先把脾胃搞定,其他都好解决了。浅见仅供参考。
唐翁国海,退休教师,年八旬矣。住中和镇。2011年11月21日,老师夫人陪翁来诊。
唐翁落座,便诉病情:两年前,现腰以下恶寒畏冷,胸背发热汗出,且上热下寒,日渐加重。近年来,腰以下虽伏天亦需穿裤两条,夜间更需棉被盖之。每临冬季,腰缠护腰、腿缚毛皮,外穿棉裤。而腰以上,虽春秋亦热汗如蒸,挥扇不息;严冬三九,虽无汗出,仍不着棉袄,单衣二三件,犹觉烘热难受。
余始注目唐翁穿着,见其上仅单衣二件,下已棉裤上身。询其眠食尚可,二便正常,别无所苦。切脉浮大,重按无力。舌淡红,苔薄白。此心肾阴虚,水火不济所致也。夫常人心火下降于肾,与肾阳同温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今肾阴亏虚,不能潜阳,虚阳上浮;心阴亏虚,心火不降而上炎。于是君相二火同居上部,故胸背发热也。肾阳既已上越,心火又不下降,下无温煦之火,肾寒水冷,怎不腰冷脚寒?治之唯滋水养肾,引火归元,俾水火既济,方除上热,而温下寒。方用十味地黄汤原方。
熟地黄20g 枣皮15g 山药15g 茯苓15g 牡丹皮12g 泽泻15g 附片(先煎)15g肉桂10g 玄参15g 白芍15g。水煎温服。2剂。
23日,翁来电喜告:服药一剂,腰脚已温,胸热亦除。
次年秋,翁以他病来诊,询其旧病,云:未再复发。
上热下寒的症状是由于人体的上半身的瘀堵或者是下半身瘀堵引起的气血不通。一般上半身瘀堵的现象有脸色红润,但是面部有浮肿的现象产生,还有黑色的眼袋经常会出现,咽喉不适、以及口里生疮等症状。如果是人体的下半身瘀堵的现象会有人体的腰部以下会感觉到冰凉,伴随着腰痛、腰酸、膝盖疼痛、以及四肢沉重等症状,上热引起的上半身热体质,下寒引起下半身冰冷,这就是由于全身的气血不通,严重的瘀堵所导致的。上热下寒的体质,又是慢性咽炎,脾胃虚弱,又爱上火,腰酸背痛还发凉,膝盖冷痛。中医上讲上热下寒症状,为心火刑克肺金而引起,人就会出现浮肿,痰饮,吐血,鼻子出血等症状,病根在肾寒上,一切皆因肝不能升发而引起,所以说靠你说的这些根本治不了病,治疗上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三焦,此病可治也。
上热下寒:阳虚于下,虚阳上浮,临床表现为上焦心肺有火,头面起疙瘩、口舌生疮,咽干咽痒等。下寒则腰腹喜暖怕凉,女性出现痛经、血瘀、经血黑、月经不调等。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准确的讲应该叫上热下“虚”。因为这个寒不是实寒,是虚寒,虚是指阴虚,阴虚不能含阳,就好像是仓库容量不足,不能容纳更多的阳气。当下焦阳气不足,上焦的热急需往下传输的途中被堵了,下不来,上焦的热就会郁积在上,下焦寒气越来越盛。
内寒外热(又称里寒表热)症状区分:
易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瘤、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赤的表热证,而形寒肢冷,面色晃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静而少言,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的里寒证。
治疗:关键在于分清寒热的多少。寒多热少者,应以治寒为主,兼顾热证;热多寒少者,应以治热为主,兼顾寒证。
内热外寒(又称表寒里热)症状区分:
面红身热,口渴,喜饮冷水,烦躁多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黄苔为里热证,而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为表寒证。
看寒邪出逃路线 如何将体内寒气“逼”出来
出逃路线: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寒在厥阴,上热下寒,精气血虚,恶梦连连,治也缓之,去寒补血,乌梅丸,当归四逆所属,治后寒退至太少二阴。
寒在少阴,睡眠质量不好,想睡睡不着,起来仍疲惫,元气外散,阴盛格阳,外强中干,治凭脉象,四逆汤,白通汤,回阳饮。治后寒退太阴。
寒在太阴,运化不力,肥胖,腹泻(因为阳明大肠有寒气,而阳明太阴相表里,葛根汤所主),咳吐清痰(手太阴肺有寒,小青龙汤之所主),太阴统用附子理中,兼少阳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水邪湿邪,上面用苓桂术甘汤,下面用真武汤(少阴太阴合症),可见太阴症变化多端,土火,土水,土金,土木合症随意治之。治后,寒邪基本从少阳阳明撤退。
寒在少阳,初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降少阳火兼治太阴,纯热象不多,治后寒出阳明太阳。
寒在阳明,阳明多气多血,寒邪在此化为热邪,但是阳明太阴表里,通常不会太热,多是寒热交替,表现为大便前硬后软,严重的经年腹泻,葛根汤之所主,几付就可,实在爽,阳明太阳合病,多肌肉酸痛,高热,葛根麻黄汤主之,一副就行,阳明寒不容易退,因为阳明为土,土不容易变迁,阳明寒退,九五之尊,全身寒邪十去**,只待太阳关口。
寒在太阳,气化不利,小便不畅,感冒发烧,温度越高,寒邪出的越多,桂枝汤,麻黄汤所属,一付就行,以防亢龙有悔。太阳寒出,痛苦不堪,然而是黎明之黑暗,如果没有此步,说明体内寒邪还没有排出,行百里半九十,打击寒邪必要全歼,不能姑息养奸。
甘草泻心汤主治脾胃虚弱、湿热内蕴内科杂病,口腔溃疡是典型表现
中医吴明阳 2018-04-27 22:53:42
原书中对甘草泻心汤的论述有2 条
①《伤寒论》第158 条: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即伤寒中风病用下法致胃气虚弱而成痞证,腹中雷鸣下利实为土虚木乘而致; 心下痞硬、干呕则因胃中虚而客气上逆; 心烦不得安是因脾胃受伤后升降失常,上热下寒而热扰心神所致。
②《金匮要略·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原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暍( 一作嗄) ,甘草泻心汤主之。”但所载方药并不完全一致,正如陈修园《金匮方歌括》卷一曰:“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状如伤寒”可参考《伤寒论》第3 条对“伤寒”的表述,曰: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即表现为发热恶寒( 急性发作期可见高热; 而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发热反恶寒,也有发热比较低在38 ℃以下者,急性发作期也会有39 ℃以上的情况出现。但亦有常年恶寒、不发热而总感到身冷的患者,发热或者恶寒,高热或者低热) ; 亦可表现为身痛,即关节疼痛和肌肉痛。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关节痛、关节肿或者肌肉痛之症,可见于白塞综合征患者。“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则有嗜睡和失眠两种表现。“蚀于喉及上部”表现为声音嘶哑而实质为口疮或黏膜溃疡,“蚀于下部”即前阴或肛门周围有溃疡比较少,“不欲饮食,恶闻食臭”表现为一是便秘( 常年便秘) ,二是大便溏泄。“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表现在皮肤为色素沉着、结节性红斑、痤疮和毛囊样皮疹,“目赤如鸠眼”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虹膜睫状体炎。
李发枝老师临证之时常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合患者体质,紧紧围绕本病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主要病机,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内科杂病,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颇佳。笔者跟李师学习,总结本方的使用剂量及加减规律为: 方中生甘草用量一般为15 ~ 30 g,黄芩与黄连的用量遵原方3∶ 1 比例,黄芩10 g,黄连3 g,干姜用量一般为9 ~ 12 g,清半夏20 ~ 30 g,党参15 ~ 20 g。李师认为: 口腔溃疡为辨证运用甘草泻心汤必具之症,但并非患者就诊之时必有口腔溃疡之症状。若伴发热者,加柴胡至30 g; 外感咳嗽者,可加麻黄6 ~ 10 g、款冬花12 g; 脱发或月经量少者,加当归12 g; 真菌感染者加,生白术30 g; 毛囊样皮疹或痤疮者,加荆芥、防风各10 g,甚者加地肤子、土茯苓各30 g; 目赤、视物模糊或色素沉着者,可加当归12 g、赤小豆30 g,即合赤小豆当归散; 结节性红斑者,则合麻杏薏甘汤; 关节疼痛者,合防己黄芪汤。
与服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
刘渡舟医案
郑某,女,32岁。
患病而有上、中、下三部的特点。在上则有口腔经常糜烂作痛,而不易愈合;在下则有前阴黏膜溃破,既痛且痒;中部则见心下痞满,饮食乏味。
问其小便尚可,大便则每日两次,犹能成形。切其脉弦而无力,舌苔薄白而润。
三部之症由中州发起。
辨证为脾虚不运,升降失常,气痞于中,而挟有湿蠹之毒。
治宜健脾调中,升清降浊,兼解虫毒之侵蚀。
处方:炙甘草12g,黄芩9g,人参9g,干姜9g,黄连6g,半夏10g,大枣7枚。
共服十余剂,以上诸症逐渐获愈。
赵锡武医案
郭某,女,36岁。.
口腔及外阴溃疡半年,在某院确诊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曾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据其脉症,诊为狐惑病,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味。
方用:生甘草30g,党参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黄连6g,黄芩9g,大枣7枚(擘),生地30g。
水煎服。十二剂。
另用生甘草12g,苦参12g。
四剂。煎水,外洗阴部。
复诊时口腔及外阴溃疡已基本愈合。
仍按前方再服十四剂,外洗方四剂,患者未再复诊。
文摘自《经方的魅力》,医案分别摘自(《经方传真》、(《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赵锡武医疗经验》)
我看还是舌头发白的叫麻黄升麻汤症,舌头发红的叫加味封髓三才汤,久治不愈的叫十枣汤症。包括顽固性口腔溃疡。一例两例治愈的不算。治一个好一个才算。
治胃病,久服三大泻心汤后,若出现了阴虚之象,用什么善后?
原创 医师黄继斌 2018-06-03 20:20:06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121)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合称三大泻心汤用,是治疗各型胃病的不二之选,尤其是对于心下痞满,简直是势如破竹的利器,所谓心下痞满,即是自我感觉剑突下有痞塞感,充塞感,触之无形无质,按之柔软。
而三大泻心汤都能治疗心下痞满,但有各有侧重点。
半夏泻心汤,侧重于治疗呕而肠鸣,最擅长梳理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上逆而呕,心饮下流而鸣之象。
生姜泻心汤,最大的特点是擅治“泛滥之水”,半夏泻心汤证或许有稀便,但是不严重,而生姜泻心汤证心下水饮量多且稀薄,腹泻是比较严重的,有“雷鸣下利”之象,所以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了“生姜四两”,正如稻叶克言:干姜虽能温阳止厥,散结邪,却不能消泛滥之水;生姜能开胃口,除泛滥之水,温胃阳,故减干姜,加生姜。
甘草泻心汤,最擅长“治虚”,所谓虚者,一个体现在脾胃消化不良:从局部看则食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从整体看,则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故重用“甘草四两”,重用甘草,有滋补胃部气阴之力。
在加减上,有灼烧感者,加蒲公英;有反酸者,加海螵蛸或者瓦楞子;满闷不适感甚者,加陈皮或者枳实;舌苔滑腻者,加厚朴;脘腹痛者,加木香;胸腹胁肋闷痛者,加香附,乌药;隐隐刺痛者,加延胡索。
可以这样说,三大泻心汤,特别适用于短兵相接,犹如中、短程的自动步枪,冲锋枪,散弹枪,守在路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可以让很多胃病,就此好转,不再传变,但是我经过长期实践,发现三大泻心汤也有短板。
有很多脾胃病患者,无论是反流性胃炎,还是萎缩性胃炎,乃至肠上皮化生都是胃消耗,磨损了几十年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患者生理上已经出现了剧烈的改变,服用三大泻心汤,或会有一时缓解,但要逆转病情,则非易事,逆转病情,需要的是打持久战,需要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服药,但三大泻心汤偏偏不擅长打持久战,这是三大泻心汤基本药物构成决定的。
好了,我们现在来分析三大泻心汤的组成。
半夏泻心汤是三大泻心汤的最基础版本:半夏1/2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3两+黄连1两+大枣12枚
生姜泻心汤则减了干姜的量,增加了生姜四两:半夏1/2升+生姜4两+黄芩,人参,炙甘草3两+干姜1两+黄连1两+大枣12枚
甘草泻心汤就是加大甘草的量,从甘草3两增加到4两:半夏1/2升+炙甘草4两+黄芩,干姜,人参+黄连1两+大枣12枚
这套方子,其中最基本的药物就是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生姜,干姜。
这些药物除了炙甘草,大枣,人参,黄芩,有一个倾向就是容易化燥伤阴:
半夏:味辛,性平,有小毒,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慎服。
黄连:清热燥湿药。久服黄连反热,从火化也。昂按:炎上作苦,味苦必燥,燥则热矣,旦苦寒沉阴肃杀,伐伤生和之气也(参看汪昂《本草备要》)。
黄连
生姜:味辛,性微温,久服积热,损阴伤目。
干姜:味辛,性大热,生姜,干姜,炮姜,禁忌略同,大约久服伤阴损目,误服亦然。
即使是微苦,性平,相对而言比较平和的黄芩,也是清热燥湿药,仍有几丝肃杀之气,《本经逢原》的作者张璐即言:
若血虚发热,肾虚挟寒,及妊娠胎寒下坠,脉迟小弱皆不可用,以其苦寒而伐生发之气也。
这些都是经验之言,事实上我临床中也发现,连续用泻心汤类方两周,患者就有比较大的概率出现,舌红少苔,舌面出现各种形状,深浅不一的裂纹,裂沟,口燥咽干等症状,再用下去,甚至可能出现大便秘结,胃部隐隐作痛。
此时,需要先减半夏,再减黄连,再减生姜,干姜,最后减黄芩。
之后怎么办呢?
泻心汤类方适合短兵相接,正胜邪退后,便有时方的广阔天地,时方也是实践的产物。
此时若仍有阴虚之象,便适合用酸敛与甘缓化阴之法,甘味滋补,和中缓急,酸味收敛固涩,合用可化生阴液,再加一些健脾理气药,使养阴而不滋腻,生津而不碍胃,可长期服用以养胃。
基本方如下:
炙黄芪10克 党参6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5克 陈皮5克 醋香附10克 乌梅4克 山药10克
黄芪补气升阳,党参健脾养血,炙甘草补脾益气,山药补脾养胃;白芍柔肝敛阴,乌梅生津;再加陈皮理气健脾,香附理气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