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胤禵,还是“传位于四子”胤禛?
康熙晚年的夺嫡大戏十分精彩,为了储君之位,爱新觉罗这一家子都不讲究什么亲情了。
哪怕最后的胜利者四阿哥胤禛,奉康熙遗诏即皇帝位,都不算是尘埃落定。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人不服,还想争上一争,灵前就质疑遗诏的真实性,后来又策划了很多阴谋诡计。
胤禛得位不正,经隆科多之手篡改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最终夺了一母同胞弟弟十四阿哥胤禵的皇位,这样的流言就是建立在此背景上。
还真别说,坊间市井流传得有鼻子有眼睛,说是康熙本来选中了十四阿哥胤禵,传位诏书上写的也是他,但顾命大臣隆科多是胤禛的心腹,就加了一笔,把“十”改成了“于”,偷梁换柱,让胤禛当上了皇帝。
乍一看不仅有道理,而且胤禛的手笔还很巧妙,真是最精彩的汉字游戏啊!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满清不是汉人政权,他们有一套独立的语言和文字体系。虽然入关后汉化很深,可较为重要的书面文件,那都是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
满、蒙文和汉文的差别很大,无法改一笔就将“十四子”换为“于四子”。
即便是汉文,“于”字在正式的官方文书中用的也是繁体字“於”,请问怎么把“十”改成“於”?
所以这都是后人的杜撰,闲余饭后当个故事听过就算,不可当真。正史中,康熙选定的继承人就是四阿哥胤禛,不是十四阿哥胤禵,关于这点存世的康熙传位诏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只不过故事是杜撰,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九子夺嫡的激烈性,否则古代按照为尊者讳的惯例,皇家内部的纷争,也不会流传到平民百姓间随意编排。
可见,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闹腾的动静很大,已经摆在桌面上,到了封锁不住消息的地步。
九子夺嫡时,诸位兄弟都忙着在康熙面前表现自己的特长。熟读诗书的从“文”这一方面入手,精通骑射的从“武”这一方面入手,文不成武不就的,还可以在“孝顺”上头做文章。大家各自表演,大展身手,很是热闹。
唯独胤禛与众不同,他忙着琢磨父亲的心理,进行了换位思考。这样一来,康熙想些什么他都能够大致猜到,也就能够对症下药迎合父亲的想法。
作为父亲,康熙希望儿子们有情有义,而不是为了皇位兄弟之间手足相残。
因而胤禛跟兄弟们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对二哥胤礽的态度也一直很好,胤礽第一次被废太子时,很多阿哥都落井下石,或者急于为自家打算,只有胤禛和胤祥对胤礽依然恭敬,并支持复立胤礽为太子。
当时康熙对胤礽也并没有完全失望,胤禛的举动是个加分项。而且胤禛韬光养晦,明面上不结交大臣,也不和阿哥们拉帮结派,自称“天下第一闲人”,只跟胤祥要好,两人都一副对太子之位不感兴趣的模样。
胤祥有“侠王”之称,他个性淡泊,是真的没有太大的野心。胤禛则是看透了“不争是争”的本质,他知道,自己越不争,越能得到康熙的看重和信任,越是上窜下跳的,越容易引来康熙的厌恶。
作为皇帝,康熙希望继承人务实能干。
合格的大清继承人,并不是光会讨好康熙就行,还得能干实事儿。康熙晚年虽然昏庸了一点,智商还是在线的。儿子们的孝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担起江山的能力。
经过长久的考察,康熙认为四儿子胤禛最靠谱,最能守住大清。
胤禩为了得到大臣们的支持,想尽办法拉拢他们,胤禛却不但不拉拢,还铁面无私的找他们的麻烦。
怎么回事呢?
是这样,清朝初期有个大问题,钱粮亏空。
各级官员因为上司勒索及自身侵贪的原因,常常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挪用、借用库中钱粮,导致任上亏空,这是多少年的积弊了,处理起来很费精力,康熙都为之头痛。
胤禛主理此事后,他也不管合法还是不合法,反正欠的钱粮必须补上。据说他警告官员们限期完结亏空,否则从重治罪。如此一番操作,得罪很多官员,但收回了一大批钱粮,充实了国库,康熙很赞赏。
反观十四阿哥胤禵,康熙虽然也很宠爱他,却从来没把他当成储君的人选。聪明伶俐的小儿子,当父亲的怎会不喜欢?喜欢归喜欢,不一定让他继承家业。
胤禵想当大将军,康熙就封了他为“大将军王”,让他率兵讨伐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京中所有不出征的王、贝勒、贝子等有爵位者都来相送,非常荣耀。
这种待遇不一般,但细究起来,其实是把胤禵定位到武将的行列。胤禵是胤禛的同母兄弟,康熙的设想很可能是胤禛当下一任皇帝,胤禵握有军权,可以捍卫其兄的地位。
虽然此前胤禵和胤禩走得更近,但胤禵与胤禛才是同一个母亲,依常理推之,他们迟早和好。然而康熙没料到,这对关系本来应该最近的兄弟,至死都没能续上兄弟情分。
总之,雍正帝是合法继任皇位的,他也不负康熙所望,成为一名勤于政事的君主,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