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读书〕十年》增补本首发式
(没有签售环节的发布会)
祝晓风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人文》学术集刊主编。著有《南开风语人》等。
主持人简单开场。
扬之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棔柿楼集》(十集)、《物色:金瓶梅读“物”记》等。
回忆读书早年的编辑生活。扬之水,怀着做事,努力工作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整天跟书打交道,物色作者,首先得自己先看书,先懂书。
杨早: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判断日记的价值所在,时间地点人物三大关键,1986—1996年是贯通整个社会心态转型的十年,地点是北京,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两个面向。沈昌文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办事,而扬之水擅长记忆饭桌上的菜谱。单独把菜谱列出来,可以成为一个很原始的素材。人,谁在记日记,鲁迅日记记账很清楚,没有感想,只有简单的记录。而扬之水先生的日记,有魏晋小品风格。
回忆自己出的第一本书,图书出来上市了,还没见过编辑。而八九十年代的编辑更有人情味。(这点涉及到出版行业规模化之后的不同编辑方式)
主持人:鲁迅日记给自己写,扬先生的日记确实给自己写,也可以写得出彩。
郑雷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我们看得很多传奇佳话,都是生活的现实呈现。增订编辑,也会删简小部分内容,比如涉及隐私,不必要公开。文人逸事,徐梵澄先生,要求别人抄稿子,找许广平抄稿子。扬之水用小楷写信,也引来一些误会。我的读书笔记的心得,除的《读书》编辑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记录,也给我们提供了文人交往的历史再现。
曾诚
曾诚,三联书店《读书》杂志编辑。
在读书杂志才上班四五个月。念了自己的读书笔记。五六十年代人与八十年代两代人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阅读景观。非功利性的阅读,而是多读一点好书的纯粹心理。今年也是《读书》杂志四十周年,因为三联书店装修的原因,所以今年没有办纪念活动。
第一代留下来的编辑风格,依然影响现在的格局。虽然读书的销量热读不如之前,不过依然是学者们关注的杂志。
祝晓风
八十年代读书都是追着读书。
扬老师现在记没记日记,有没有打算出版?
扬之水
现在依然记日记,比如有人跟我说能不能把看展览的日记拿出来,出一本看展日记。不过绝得工作量太太了。
祝晓风
曾诚说,读书的精神,对书的热爱是不变的。
杨早
读书写日记是对时代规训的抵挡。
随手记
读者请客场嘉宾杨早的签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