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家祖传秘方的故事

我家祖传秘方的故事

常言道,偏方子能治难病。我家就有个小秘方,专门治疗成年人小肚子疼痛,只用几个草药,就能治愈羞于启齿的这种病。据说有的医院不一定能够治好。远乡近邻,凡不慎得此毛病的,都慕名而来,有求必应,药到病除,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

这个病男人得的要多些,症状是人体腹部剧烈疼痛,两侧有大拇指粗青筋暴起。我不知道这个病在医学上名称叫什么,但是,在民间称之为”寒症“一类疾病。也就是男女在同房的时候,受了风寒,或者是在很短时间内下了冷水。这种情况,最容易得此病。一不小心得了这个病,又不好意思求医问诊,往往耽误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我们这里曾有个患者,隐瞒病因,跑了很多医院,病入膏肓,才在熟人介绍下,来到我家。我兄长边调理边观察,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经过好几个疗程,化险为夷,病者痊愈。

我家有个不成文传统,传长房,不外传,这也许有它的道理。一般长房的人年纪要大些,要老道些,慎重些,关键是用错一个草药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我同一个太爷的太爷支下,能够掌握这个秘方的人少之又少,现在仅有一二个年逾古稀的人能认识这些药草,会用这个方子。年轻人基本不知道了,很可能会失传。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一到夏天,父亲就带着兄长到山上挖很多草药,回家清洗干净,晾晒干了;然后挂在通风的屋梁上。有叫做大麦冬,小麦冬,还有叫桔梗,等等十几种稀奇古怪名子的药草。具体如何配药,剂量是多少,因本人非传承人,秘方内容不得而知。草药配置好之后,用塘里水,放一个红壳鸡蛋,瓦罐在灶堂里煨制。在这里特别提醒:患有此病者,应尽早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早治早好,免受痛苦。

其实,根据家谱记载,我家祖上没有一个人是行医的。那么为何又传下这个秘方的呢?

原来,乾隆年间,我先祖居住在大山深处柯坦一带,这里是庐江桐城舒城三县交通要塞,贸易聚积地。南来北往的人很多,我先祖又不是生意场上的人,仅靠一小片山林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有一年冬天,一个要饭的北方口音老人,昏倒在家门外,奄奄一息。一家人毫不犹豫地把老人抬进家里,像对待亲人一样,给老人喂米汤,洗澡换上棉衣,安顿在床上,细心照料,不久脱离了危险期,身体渐渐康复。转眼到了腊月,老人提出要走,考虑到他年迈体弱又无家可归,家里人再次挽留下来。老人很高兴,从此把这个家当成自已的家,家里人也没有把他当作外人,像孝敬自家老人一样孝敬他。

人心都是肉长的,老人很感激。后来,老人告诉家里人,他家是从医世家,行医江湖多年,一向慈悲为怀,淡泊名利。老人的晚年过得很愉快,他经常带家里人到山上采集草药,毫不保留地把自已的医术传授给家人。传说,他还留下好几本医书和笔记。老人寿终正寝,家人把他厚葬在我家坟山上。由于,年代久远,兵荒马乱和其它原因,大部分医方逐渐失传,唯一传下来的仅有这一个方子而已,并秉承老人家不以营利,解除病人痛苦为宗旨。有一位外地患者吃了这个方子草药,治好了病,特写来感谢信赞曰:“华佗再世,妙手回春”。虽有些过奖,但也证明了此药方有一定疗效。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施泽茂,又名施华,笔名乐善好施。安徽庐江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庐江县作家协会会员,庐江县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会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吴秀明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 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