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乡的那条河
家乡的那条河
如果说我的故乡美丽富饶的沙洋是一颗镶嵌在江汉平原玉带上璀璨的明珠,那汉江就是她的精气神,是她的灵魂。
沙洋依汉江而建而兴。汉江从宁强城北的嶓冢山走来,一路东北游而东南拐,在秦岭与巴山之间蜿蜒曲折而行,便造就了江汉平原;它用甘甜清激的江水,养育了江汉两岸几千万儿女,打造江南水乡、鱼米之乡,造就了天府之国,也成就了这块美丽富饶的沃土。
沙洋可以说城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丽;水因城活、因城而美、因城而灵动。汉江与沙洋便是水与城相依相生、相克相和的最美典范。
初夏,因一次强降雨过程,我来到汉江边,我又一次与汉江相见。暴风雨中的汉江,以她坚固的长堤,自然顺畅的河道接纳着来唐河、白河、竹皮河、等支流的浑浊水量,然后平静地缓缓地向东南流去……
驱车行驶在城区汉江宽阔的长堤上,透过雨帘笼罩的车窗,我看见暴风雨中的汉江似一条玉带,缓缓向前流淌,只有流过翻板闸、桥闸等拦河建筑物时,才呼啸而过,腾起滚滚浪花,发出震耳欲聋声响,展示出磅礴气势和力量!撑伞立于河堤上,放眼望去,汉江两岸,绿树成荫,草坪如茵,高楼大厦林立,汉江就像是一座城中的湖,给城市带来灵动。而这一切都让在雨雾中静默者,如梦如幻,犹如仙境。同行的县水利局刘局自豪地指点着眼前的碧波荡漾的汉江,汉江如此之美这是实施汉江综合整治工程带来的巨大成效,现在汉江城区段防洪标准已达百年一遇,北岸全线贯通,建成了“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滩平景美”的生态景观新汉江。
作为交通人,我清楚地记得,过去汉江城区段防洪标准北岸是百年一遇、南岸是五十年一遇,而且堤防没有贯通,只有在城区和重点集镇兴建。防洪体系不完善,标准低,每遇较大降雨,便会成灾,汉江段暴雨洪灾成为汉江沿线城市发展的心腹大患。
从2012年全面实施汉江综合整治以来,湖北抢抓机遇,将沿汉江主城区段防洪标准提升为百年一遇,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突出人水和谐共生理念,实施生态景观河建设,在兴修标准化堤防的基础上,襄阳,武汉等沿江城市在汉江两岸打造江滩公园、湿地公园,在解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实施柔性生态治水,扩大了滩区江堤绿化美化,建设生态成了宜居城市。形成了春观百花烂漫、夏有绿树成荫、秋赏芦苇如雪起伏、冬来满江碧透,白鹭飞的美丽景观,成为城市居民亲水和谐、休闲结娱乐的好去处。
雨过天晴的清晨,我再次来到汉江畔漫步。此时的汉江,洪水渐退,已没有昔日洪水过后浑水湍急奔腾汹涌、江岸枯枝乱石横斜、狼藉一片的景象。眼前的汉江,婉如一弯碧翠的新月,绕过城区缓缓移动,江堤边银杏、桂树、玉兰、红叶石楠等名贵树木林立,树叶碧绿清翠,如毡的草坪碧绿娇嫩如茵,月季、荷花等娇艳诱人。在沿江公路上、堤路上、江边的林荫小径上,全是前来休闲娱乐、活动锻炼的市民。有跳舞的大妈,有谈情说爱的恋人,有三五成群跑步者,游泳爱好者在沙洋大桥水域嬉戏,也有端着“长枪短炮”摄影爱好者,他们用独特的眼睛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络绎不绝的人群中,快步走着,张大嘴呼吸这清新的空气,用心用眼睛享受汉江带给这座城市的美丽,脱口诵出唐代杜牧的《汉江》诗句:“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是的,古时汉水美,今朝汉江丽。两岸风光好,汉江美如画。新时代的城市与汉江是人水和谐共生的成功范例,这真是:依水治水促发展,汉江生态展新颜。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渔歌本名余斌,1966年出生,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爱好文学,曾有散文和诗歌十几篇刊发于荆门日报,荆门晚报和诗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