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佚名《卷耳》

卷耳

【先秦】佚名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采那繁盛的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唉我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注释

采采:茂盛。一说谓采了又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
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盈:满。
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说斜口筐。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
怀:怀想。
寘(zhì):同“置”,放,搁置。
周行(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陟(zhì):升;登。彼:指示代名词。
崔嵬(wéi):山高不平。
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
虺隤(huī tuí):疲极而病。
姑:姑且。酌:斟酒。
金罍(léi):金罍,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维:发语词,无实义。永怀:长久思念。
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兕觥(sì gō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永伤:长久思念。
砠(jū):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瘏(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痡(pū):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云:语助词,无实义。云何:奈何,奈之何。
吁(xū):忧伤而叹。

赏析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中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召南·行露》《周南·葛覃》《周南·汉广》《周南·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徐陵《关山月》、张仲素《春归思》、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多多少少体现了与《卷耳》一脉相承的意味。

(0)

相关推荐

  • 历史上第一首写婚礼的诗,还原华夏古老的婚礼情趣

    每天诗词猎奇 古诗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广泛,有描写爱情题材的,有抒发抱负志向的,有记录生活经历的,有表达个人情愁的,还有咏史怀古的.讽喻现实的,还有酬唱答和的等等,可谓是包罗万象. 还有一些小题材的古诗词 ...

  • 雨读诗经(4) 卷耳

    国风·周南·卷耳 许多年前有首军旅老歌<十五的月亮>曾伴随一代人的成长,而这首歌采用男女对唱的方式,曾打动过无数人. 女声(男声)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 ...

  • 诗经丨03.卷耳

    诗经丨03.卷耳 国风·周南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

  • ​《诗经》第十五篇     采蘋

    ​<诗经>第十五篇     采蘋 这是一首叙写女子采摘藻.祭祀祖先的诗.诗中具体描述了祭祀前后的种种活动,反映了当时的一种风俗习尚.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 ...

  • 【 诗经七日谈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 诗经七日谈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葡萄: 我们今天继续来解读上周没有说完的周南,下边请天吴,十方两位老师. 天吴: 大家好! 周南好诗太多了,今天准备讲卷耳和桃夭两首.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元曲,佚名《塞鸿秋·山行警》

    塞鸿秋·山行警 [元]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 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 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 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 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佚名《塞鸿秋·山行警》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朗读 塞鸿秋·山行警 [元代]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 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 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 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元曲​,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万里长江犹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朗读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代]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 ...

  • 【正宫·塞鸿秋】23首|诗词轩微信联谊群1群2021年第16期练笔

    荐读 ☞ 名家教你写诗词(24集视频讲义) ☞诗词写作指导文章300篇 原创文学平台    诗词轩 投稿邮箱:shicixuan2016@163.com 诗词轩微信联谊群1群 2021年第15期练笔 ...

  • 正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赏析]     揭出禄蠹们的鬼脸,撕掉假名士的画皮,是薛昂夫这一首讽刺小令特别引人注目的思想艺术特色.     作品一开始,即用四句漂亮的"连璧对",以四个生动的比喻,鲜明地勾划 ...

  •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

    [原文]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 ...

  • 【雅韵诗歌】姚宪民《塞鸿秋 . 贺郑国渠”申遗“成功》

    诗人风采 姚宪民 诗人简介 姚宪民,陕西三原人,1948年11月生,曾任高中语文教师.三原县教育局党办主任.县教研室书记,咸阳市高级职称评委会专家组组长:咸阳诗词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三原分会副会长.多 ...

  • 【雅韵诗歌】姚宪民《正宫 . 塞鸿秋 . 新年五祝》

    诗人风采 姚宪民 诗人简介 姚宪民,陕西三原人,1948年11月生,曾任高中语文教师.三原县教育局党办主任.县教研室书记,咸阳市高级职称评委会专家组组长:咸阳诗词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三原分会副会长.多 ...

  • 【雅韵诗歌】姚宪民《塞鸿秋 . 地书赞》

    诗人风采 姚宪民 诗人简介 姚宪民,陕西三原人,1948年11月生,曾任高中语文教师.三原县教育局党办主任.县教研室书记,咸阳市高级职称评委会专家组组长:咸阳诗词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三原分会副会长.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