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安秀堂:活在穷与不穷之间​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活在穷与不穷之间

作者丨安秀堂(山西)

生而为人,谁不想一生富贵,谁又想一时贫贱!不过无论富贵或贫贱,几分是命中注定,几分能自己把控,谁又能说得分明。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五台县农村,打我爷爷那辈算起,我们已经是穷三代了。都说贫穷限制想象,由于几辈子受穷,我小时候根本不晓得有什么理想,要说有只能说有点欲望,那欲望就是每天能吃上甚至再奢侈点吃饱纯玉米面窝头。记忆中我们家很少吃纯玉米面的窝头,母亲总要在玉米面中掺杂各种野菜、谷糠、麦麸、醋糟、豆皮、麻剩(榨油剩下油渣)、红薯面等,直到我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了,还是这样。不过那时候大家都穷,我家在村里还算能过得去的,毕竟我们从没有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断了粮。这是父母想尽各种办法要达到的底线。
我父母是文盲,不会教我们识文断字,但却教给我们许多勤俭节约的谚语。比如:“穿不穷,吃不穷,打虑(计划)不到受一辈子穷”,是要求我们生活要有计划;“要在瓮口上打俭,不能到瓮底再打俭”,是告诉我们节约要趁早计划;“大的改小的,强如吃好的”,是安慰孩子,穿了改小的父母、哥姐的旧衣服,不要嫌弃;“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高粱先红尖”,是告诫我们要勤劳;“过日子不得不仔细,请戚人不得不大方”,是教导我们自己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请客却要尽量大方,不要慢待了客人。等等。直至现在,九十多岁的父亲经常念叨的一句话还是,“讨吃店里当过家,受穷受怕了。”所以勤俭的品格就像遗传基因一样植入我的骨髓,穿衣吃饭乃至所有生活用度,都讲求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物美价廉”一词的顺序,在我的词典里从来都是反过来的,我们购置东西向来优先关注的是价格,其次才考虑物品的品质。现在生活比以前宽裕多了,但买东西还是追求性价比,从不会为了撑面子、摆酷气而购置那些实用价值不大的所谓名牌产品。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我爱人也是特别节俭的人。在“月光族”这个词还没有创造出来的时候,我们早就是月光族,每个月都是费尽心思精打细算,才勉强不用借钱,存款两个字好多年与我们无缘。如此生活多年如一日,所以我常常自嘲,“因为没有钱,实在多费了脑筋”;“因为没有钱,实在多误了利息”。好在我爱人是持家好手,居家过日子,那是没的说,做衣服做饭都堪称行家里手。大人小孩的衣服基本都是自己做,一块小布头就能给孩子做出一件款式别致的小裙子,小背心,好多人看见以后还专门买来布料,请求给她们家小孩也如法缝制一件。在刚时兴西装的时候,甚至还给我做过西装、风衣,穿出去好多人还赞叹不已,尤其那件风衣,至今都还能穿得出去。平时买菜,人家是见甚买甚,我们基本是甚贱买甚。但爱人会粗粮细作,既能做出花样繁多的可口主食,也能把廉价菜蔬烹饪成营养丰富的美味。如此多年下来,我们也慢慢摘掉了穷帽,尤其是孩子参加工作后,家里的刚性支出越来越少,收入却在逐渐增多,尽管涨幅不大,涨速缓慢。
随着国家房改,我们自己也买了房,给我们装修房子的师傅很奇怪,别的夫妇装修总是小吵接着大吵,但没见我们俩吵过。我们老家有句话说,“你和谁有仇,就劝他盖房”。装修和盖房是一个道理,工序太多烦不胜烦,本来就经济拮据,还想尽量装潢得像样一点,各种矛盾便会集中爆发出来,所以夫妇因装潢房子吵架那是家常便饭。可我们夫妇好像很有默契,不管大件小件都追求性价比,“物美”永远在“价廉”之后考虑,不惜多跑腿费吐沫,货比三家,讨价还价。我想这也可称之为有点共同的价值观吧。
退休后我也买了一辆国产SUV车,还经常能来个说走就走的自驾游。近些年来还加入了候鸟生活潮,每年冬天到海南过冬。现在我们衣食无忧,告别了过去那样抠抠索索、紧紧巴巴的日子,过上了小时候吃玉米合面窝头时想也想不出来的、老人们所说的“天堂上的光景”。
回顾我这60多年的日子,基本上都得算计着过,不是因为心计,全是迫于经济。坦率地讲,咱何尝不羡慕那一掷千金的豪爽,何尝不想有那么一两次挥金如土的潇洒,但自知没有那个能力,所以从来就没有过那种念想。
大概是十几年前,我在滕王阁上看到陈立夫题写的一幅对联,“事若可传都合德,人非有品不能贫”。对联的意思倒好理解,但下联把“贫”列为“有品”的必要条件,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些年听了太多为富不仁、为官巨贪的案例,似乎有所领悟。过了花甲之年,我对人生有了更深透的理解,对社会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慢慢形成一个认知:活在穷与不穷之间,是一个很好的坐标区间,既避免了穷人的卑微和窘迫,也不会有富人的骄矜和烦恼。虽然别人听了可能会有一种狐狸吃葡萄式的不屑,但却是我的真实感悟。
因为过去穷过,所以幸福点很低,现在不穷了,满足感、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何其乐也!
因为现在还算不上富,还得算计着过日子,常常能为买到一两件称心的打折商品而高兴好长时间,这种充实而快乐的平民日子,乐在其中!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物质上的富有也是没有上限的,在正常的温饱有保障之后,一个人活得快乐与否,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安贫守乐其实是一种不低的境界!
顺带说一句,本文原拟题为“活在穷富之间”,但写着写着,想起“百万元不算富,千万元才起步”的传言,咱这每个月眼巴巴盯着养老金的工薪人士,那好意思说富!于是就改题目为“活在穷与不穷之间”。
安秀堂 2020年1月16日 定稿
原 创 · 首 发

❀作者风采简介❀

☆☆安秀堂,1954年出生,山西省五台县人。一生供职于山西省电化教育馆,拍摄教学片、专题片、文化片百余部。花甲之年,回望家乡,出版《画说五台山》《佛光寺传奇》等五台山专著四部。常写点人文感悟之类的小文,休闲遣兴而已。

中 外 文 艺

(0)

相关推荐